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2)
2023(5562)
2022(4709)
2021(4065)
2020(3504)
2019(7979)
2018(7827)
2017(15444)
2016(8109)
2015(9043)
2014(9174)
2013(9287)
2012(8737)
2011(8033)
2010(8408)
2009(8041)
2008(7429)
2007(6624)
2006(6196)
2005(5740)
作者
(24455)
(20836)
(20634)
(19678)
(13214)
(9673)
(9256)
(8043)
(7788)
(7334)
(7288)
(6812)
(6803)
(6765)
(6490)
(6403)
(6036)
(5906)
(5883)
(5426)
(5314)
(5122)
(5030)
(4835)
(4814)
(4717)
(4396)
(4302)
(4164)
(4045)
学科
(65160)
经济(65135)
方法(23874)
管理(22565)
数学(22164)
数学方法(21833)
(18926)
地方(16015)
(14894)
企业(14894)
地方经济(12133)
中国(11243)
(10479)
业经(9424)
(9269)
(7841)
经济学(7430)
环境(7306)
农业(6846)
(6426)
(6328)
金融(6327)
(6207)
贸易(6202)
(6058)
(5994)
理论(5981)
(5905)
产业(5722)
(5647)
机构
大学(126348)
学院(126316)
(66523)
经济(65486)
管理(47191)
研究(46745)
理学(40684)
理学院(40220)
管理学(39267)
管理学院(39020)
中国(34588)
(26991)
科学(26190)
(25755)
(23673)
经济学(22300)
财经(21580)
研究所(21318)
中心(20012)
经济学院(19716)
(19540)
(18733)
(18042)
业大(16462)
北京(16389)
(16278)
财经大学(15889)
(15065)
师范(14954)
(14502)
基金
项目(80427)
科学(64272)
基金(60181)
研究(56698)
(52320)
国家(51987)
科学基金(44820)
社会(39299)
社会科(37465)
社会科学(37456)
(30966)
基金项目(30376)
自然(28035)
自然科(27453)
自然科学(27450)
自然科学基金(26924)
资助(26166)
教育(25971)
(25601)
编号(20832)
(18526)
重点(18338)
(17966)
国家社会(17092)
成果(16624)
(15967)
教育部(15788)
(15380)
人文(15325)
发展(15276)
期刊
(78222)
经济(78222)
研究(41841)
中国(22837)
(20198)
管理(19728)
学报(17507)
科学(16907)
(16141)
经济研究(14396)
大学(13629)
学学(13166)
技术(12517)
财经(11826)
(11132)
金融(11132)
统计(10878)
农业(10772)
(10361)
问题(9867)
业经(9422)
技术经济(9311)
(9308)
决策(8740)
教育(8149)
(7220)
世界(7009)
国际(6429)
经济问题(6344)
经济管理(6017)
共检索到196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梁云  
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梁云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O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转变。其中之一即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积业  
China's economy is undergoing a historic conversion for more than 10 years. It shows: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ro socialist marker economy;tht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is changing from outer extensive type ro inner intensive type ar large;and the economic relation with for...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林忠  蔡志刚  
论投资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林忠蔡志刚投资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转变投资方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一、传统投资方式的表现及影响由于特殊的国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经济增...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洪友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财政原因剖析卢洪友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实行的是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量增加物质投入来推动。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不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很低,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差。尽管早在8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学界在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本仁  
努力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刘本仁改革开放以来,武钢的生产建设有了很大发展。1995年与1978年相比,生铁产量增长73.79%,钢产量增长112.6%,钢材产量增长254.69%,实现利税增长7.8倍,即接近翻了三番。从...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永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也经常受到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干扰,尽管每次通货膨胀的表面原因各异,但从深层次上分析,我国通货膨胀反复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文章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特点的实证分析,指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对应关系以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引发通货膨胀的机制和具体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沛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全劲兴  梁山  
一、商业银行运营中的问题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资金实力显著增强,业务品种成倍增加,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但在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取向上,仍走的是一条追求速度和规模、忽视质量和效益的“粗放型”的路子,由此造成资产质量低、经济效益差,一些基层经营行已连年亏损,且亏损额愈来愈大。国有商业银行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忽视自身效益,粗放经营的主要表现: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亦友  
经过十几年的外贸体制改革,上海的外贸出口发展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但出口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效果不明显。如果说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采取粗放型增长方式有其必然性的话,那么,当出口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和规模后,仍然沿用这种增长方式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的重要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桂兰  王晋中  
我国现阶段出现的相对过剩是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引发的低水平过剩 ,这种过剩更多是一种无效供给 ,它导致了与消费需求之间难以有效地衔接 ,影响了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方向 ,违背了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规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木子  
近日,有关中国制造业的数字让人难以乐观。2012年9月1日公布的8月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仅为49.2%,跌破50%荣枯线,创下近9个月来的新低。"中国制造业潜在增长率下降是大势所趋",这是9月5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最新判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柏铭  郑备军  
粗放型经济增长与国家财政困难互为因果朱柏铭郑备军从理论上说,经济增长与财政状况之间应当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即经济增长快,财政状况好;经济增长慢,财政状况差。而我国的现实却是:经济高速增长,财政日趋困绌。978———1996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付强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攫取制度租金的地区行政垄断对于技术进步(测算)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形成和锁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对靳涛的结论进行了修正和完善。紧接着,笔者使用DEA——曼彻斯特指数法对中国1978——2006年的技术进步进行了经验测算,将我国的技术进步的演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对攫取制度租金的地区行政垄断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是简短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永秀  
试论我国集约型增长方式的模式选择·白永秀正确划分集约型增长方式的类型和合理选择我国集约型增长的模式,不仅关系到我国能否顺利、健康地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关系到能否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经济有效增长,尽快实现“九五”计划与2010年的远景规划。为...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振中  
目前我国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背景在于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压力。从外部压力来看,我们面临着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和粮食安全这四大难题;从内部压力来看,我们面临着责任约束、环境约束、资源约束和土地约束这四大挑战。从金融危机、减排承诺、高度耗能和耕地红线这四个视角来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