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3)
2023(11488)
2022(9173)
2021(8293)
2020(6841)
2019(14986)
2018(14892)
2017(27971)
2016(15070)
2015(16627)
2014(16092)
2013(15175)
2012(13445)
2011(11935)
2010(12088)
2009(11441)
2008(11269)
2007(10256)
2006(9257)
2005(8589)
作者
(40317)
(34003)
(33744)
(32050)
(21584)
(16026)
(15133)
(13004)
(12890)
(11967)
(11690)
(11371)
(11150)
(10819)
(10563)
(10542)
(9990)
(9818)
(9721)
(9648)
(8519)
(8153)
(7978)
(7858)
(7637)
(7568)
(7558)
(7509)
(6771)
(6676)
学科
(55753)
经济(55660)
管理(52041)
(49175)
(42578)
企业(42578)
中国(20792)
方法(18340)
(17032)
(16883)
技术(16631)
(16596)
业经(16225)
数学(14843)
数学方法(14647)
地方(12525)
技术管理(12255)
(11976)
(11086)
银行(11069)
农业(10993)
(10610)
(10606)
(10235)
金融(10230)
(9850)
体制(9832)
财务(9820)
财务管理(9798)
(9761)
机构
大学(206230)
学院(205577)
(85530)
经济(83702)
管理(79307)
研究(70218)
理学(67831)
理学院(67032)
管理学(65967)
管理学院(65558)
中国(53300)
(43411)
(42790)
科学(40134)
(33876)
(33045)
财经(32894)
中心(31941)
研究所(30140)
(29817)
(28826)
(27434)
师范(27195)
北京(26980)
业大(26824)
经济学(26795)
(25980)
(25697)
财经大学(24313)
经济学院(23863)
基金
项目(138139)
科学(112017)
研究(103823)
基金(101645)
(87883)
国家(87153)
科学基金(76622)
社会(69725)
社会科(66140)
社会科学(66130)
(54693)
基金项目(54191)
教育(47643)
自然(47308)
自然科(46301)
自然科学(46291)
自然科学基金(45505)
(45374)
编号(40596)
资助(38294)
(34589)
成果(33336)
(31534)
创新(31410)
重点(31252)
(30306)
(29824)
国家社会(29658)
课题(29347)
教育部(26715)
期刊
(100487)
经济(100487)
研究(66626)
中国(48476)
(34045)
管理(33982)
科学(29341)
(27957)
学报(27826)
教育(25136)
大学(22536)
学学(21034)
(20569)
金融(20569)
技术(18228)
农业(18186)
财经(16668)
业经(16462)
经济研究(15815)
(14409)
问题(13154)
科技(11958)
现代(10419)
技术经济(10313)
(10041)
(9388)
(9277)
论坛(9277)
(9254)
商业(8961)
共检索到319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许玉明  
秉持学术传承、倡导理性判别和学术争鸣,是《改革》引领学术趋向、引导学界观念一以贯之的编辑准则。为弘扬发自《改革》的学术观点,搭建《改革》作者、编辑部与《改革》受众三方互动交流平台,推动《改革》一贯倡导的转型期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稳健发展,《改革》编辑部自2009年第2期起,对"争鸣"栏目进行全新定位,专发对《改革》已发表论文的学术观点进行争鸣的文章。争鸣文章是对《改革》已发表文章观点存在的问题或有待商榷之处进行讨论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争鸣者认为更好或更合理的观点。也可对《改革》所发表的某些在学术界尚存争议的观点进行争鸣。争鸣文章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自己提出的观点或解释提出必要且充分的佐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满霖  
一、引言 农村城镇化过程就是农村人口、资金、技术、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的空间聚集和使用方向的转变,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因此,要提高农村城镇化的水平,就必须强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薛虹  孙建华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带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也为财政提供了丰富的税源。党的十六大将城镇化列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研究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城镇职能而进行的财政分配活动尤其是地方财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耀  
可持续城镇化制度的安排体现了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内在统一,也体现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结合。笔者通过构建由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城镇化制度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制度体系和城市文化在制度体系内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制度间相互协调、配套、支持的角度提出了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伯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战略目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互补、低能耗、高质量、社会和谐的城镇化过程,如何释放土地管理制度红利,更好地推动城镇化显得尤为重要。新型城镇化,必须走节约集约高效发展之路新型城镇化立足于均等的发展机会、更好的发展质量,对土地资源产生了巨大需求,"人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晓伟  刘学敏  史培军  
“十五”期间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 ,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移向城镇 ,而要成功地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国内外教育与城市 (镇 )化之间具有强相关性的普遍规律出发 ,指出“十五”期间必然对教育产生巨大需求 ,并从制度创新角度对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应对这种挑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郑凌云  
农村非农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内生机制,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还不稳定:1.农地产权制度主体不清,2.产权内容残缺,3,农地承包权不稳定,这不仅造成农业比较利益低下,而且也消极地影响了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村非农化的进程。通过对农村城镇化和农地产权制度相互关系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状况阻碍了农地流转和土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基于上述,本文提出了推动农村城镇化中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兴  
城镇化发展能通过集聚人力资本、增加创新资金和诱发创新需求等渠道,削弱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2—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在人口老龄化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城镇化发展能有效削弱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的抑制作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当城镇化率低于门槛值60.58%时,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当城镇化率跨过门槛值60.58%时,削弱了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的抑制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兴  
城镇化发展能通过集聚人力资本、增加创新资金和诱发创新需求等渠道,削弱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2—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在人口老龄化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城镇化发展能有效削弱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的抑制作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当城镇化率低于门槛值60.58%时,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当城镇化率跨过门槛值60.58%时,削弱了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的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珺  
当前,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已成为我国稳定经济增长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基本国策。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商业银行如何更好、更大发挥应有的作用,值得每位金融界同仁深入思考。新型城镇化内涵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凤岐  
城镇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解决城镇化的资金需求最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财政金融支持和保障体系,这就要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允许地方政府多渠道筹资,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县域经济实力,增加县级财政收入,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资本市场和社会资本为城镇化服务,开展资产证券化。同时,设立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城市信托、房地产信托,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建设。此外,还必须发挥商业银行和其他中小金融机构的作用,依靠银行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小额信贷和其他金融服务,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农业生产、创业、就业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简新华  
自从2000年中共中央在"十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强调这一点以后,我国出现了研究城镇化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热潮,围绕着"十大争论"(界定之争,即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内涵和外延如何准确界定、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中国应实现城市化还是城镇化;水平之争,即中国城市化率的现状是高、低,还是适中,城市化水平达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陆磊  
虽然,大家都认为传统城镇化在我国已不可持续,必须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但到目前为止,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什么是新型城镇化以及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线图还未形成共识。国内知名专家,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教授在第七届天府金融论坛上,结合有关理论、国外城镇化经验和国内实际,就如何认识和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出了若干新颖的观点和思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广  
只有把土地农转非的溢价增长过快和如何公平有效分配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加以研究,进行顶层系统设计,才能真正有效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是改革我国的城镇化不仅长期滞后,而且质量和效率严重偏低,当前亟须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摒弃以土地扩张为核心、"见房不见人"的旧式城镇化模式,走一条以资源节约、效率优先、"见房见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农民工的市民化)、消费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郑凌云  
本文在分析人口逆淘汰和人口城镇化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加速中国人口城镇化的机制创新,探讨了人口城镇化和人口素质,特别是人口信息素质提高的相互关系。本文认为要通过城镇化来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逆淘汰,一是处理好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大力提高市民的现代化素质,特别是信息素质;二是处理好体制内户籍人口与体制外非户籍人口的关系,大力提高城市“准市民”人口的工作和文化素质;三是处理好城市与农村城镇的关系,大力提高农村小城镇的发展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