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8)
2023(10623)
2022(8196)
2021(7272)
2020(5721)
2019(13163)
2018(12961)
2017(23999)
2016(12147)
2015(13024)
2014(12336)
2013(12008)
2012(11137)
2011(10198)
2010(9978)
2009(9003)
2008(8467)
2007(7510)
2006(6920)
2005(6093)
作者
(32208)
(27207)
(26442)
(25231)
(17013)
(12813)
(12248)
(10305)
(10253)
(9565)
(9248)
(8927)
(8604)
(8336)
(8241)
(7988)
(7859)
(7751)
(7710)
(7672)
(6705)
(6368)
(6331)
(6120)
(6054)
(5994)
(5903)
(5828)
(5232)
(5191)
学科
(47575)
经济(47547)
管理(39039)
(36778)
(30826)
企业(30826)
业经(16660)
技术(16490)
中国(16184)
(14005)
方法(13901)
地方(12858)
技术管理(12669)
产业(11111)
(11085)
图书(10934)
数学(10880)
数学方法(10702)
农业(10575)
书馆(10377)
图书馆(10377)
信息(9861)
总论(9141)
(9025)
工作(9017)
信息产业(9012)
理论(8501)
(8388)
(7894)
(7475)
机构
大学(164454)
学院(160090)
管理(66138)
(61159)
经济(59650)
理学(56421)
理学院(55676)
管理学(54817)
管理学院(54421)
研究(52249)
中国(39166)
(35251)
科学(31754)
(26782)
(26055)
(25979)
师范(25804)
中心(25421)
(23617)
图书(23434)
书馆(22787)
图书馆(22785)
(22034)
北京(21532)
研究所(21465)
财经(21045)
师范大学(20882)
业大(20630)
(19807)
(19790)
基金
项目(113714)
科学(91989)
研究(88307)
基金(82293)
(70816)
国家(70213)
科学基金(62258)
社会(57871)
社会科(55011)
社会科学(55000)
(45057)
基金项目(44660)
教育(38543)
编号(37678)
自然(37448)
(37283)
自然科(36679)
自然科学(36669)
自然科学基金(36005)
成果(31632)
(29800)
资助(29015)
创新(26765)
(25157)
国家社会(25008)
重点(24513)
项目编号(24366)
课题(24029)
(23068)
(22177)
期刊
(68045)
经济(68045)
研究(46450)
中国(37012)
图书(32605)
书馆(25739)
图书馆(25739)
管理(25360)
学报(22579)
教育(21538)
科学(20828)
(20010)
(17453)
大学(17171)
技术(15338)
学学(13421)
(12116)
论坛(12116)
农业(11942)
(11847)
金融(11847)
业经(11826)
情报(11184)
经济研究(10824)
科技(10457)
财经(9441)
问题(8411)
技术经济(8405)
(8309)
(7971)
共检索到252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建中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框架性、指导性文件,不仅对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以及中华文化数据库建设,而且对提升图书馆服务数字化水平,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知识服务新业态,都具有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为图书馆转型发展插上数字化“翅膀”,标志着以数字转型为主导、以虚实融合为特征的“业态重塑”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图书馆要乘势而行,通过追求与现代技术的同步发展、追求与社会经济的同步发展和追求与国际图书馆事业的同步发展,开创图书馆“业态重塑”的新局面。第二,图书馆要开拓创新,建设开放、规范和互联的新一代共享知识库,并致力于从“以藏为主”到“以用为主”的转变、从专业本位到社会分享的转变和从数据孤岛到全球共建的转变。第三,提出学习贯彻《意见》的三点建议:深入学习和贯彻《意见》精神,在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中凸显图书馆工作者特有的资源优势和专业贡献;大力推进和提升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刻苦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在新一轮“业态重塑”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参考文献1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爱国  陆美  
介绍机构知识库的概念及其创建意义,并分析创建机构知识库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探讨创建机构知识库的工具、机构知识库的服务模式等问题,目的是使学术图书馆积极适应信息技术的转变,以稳固其知识交流中心的地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肖可以  
通过网络调查,对目前国内外机构知识库发展规模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建设时服务团队创建的建议,包括服务团队的创建\组建激励协调小组\组建质量控制小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俊   谭丰隆   陈婧  
[目的 /意义]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发展需要紧跟新技术发展的步伐,如何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是未来的重点方向。[方法 /过程]基于美国运用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图书馆案例,梳理其特征表现,并对其进行内核拆解,在两者基础上提出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图书馆——“LibGPT”的发展路径。[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图书馆具备服务场景的交互化和智能化、图书馆资源的海量化和整合化、图书馆管理的自动化和延伸化等特征,其内核在于智能化的技术本质、全面化的角色定位与链条化的工作机制,基于此提出应从发展主体、内容、边界3个层面构建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LibGPT”。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丽  刘金涛  黄煜  石琳琳  
2018年10月22日-24日,第三届"全球化视野·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内地的大学图书馆馆长,以及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图情杂志社的专家共60余人出席论坛,围绕大学图书馆组织转型的方向与路径、资源共享的模式与机制、空间再造的整合与利用等主题展开研讨,共同探索新时代大学图书馆的重塑之道。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志强  冉从敬  王义翠  
普适计算技术推动新一代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普适计算的应用对数字图书馆的型态、资源与服务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图书馆信息空间应该与用户物理空间融合,并嵌入到用户的活动过程,提供动态信息服务,建立"图书馆智能知识空间"和"泛在学习环境",从而构建泛在图书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倩  
Digital libraries are the libraries in the network era.They need not only corresponding hardware equipment,but also new generation of librarians——“digital librarians”.Just around this topic,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personnel quality of the new genera tion of librarians.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敏勤  
网格是互联网的第三次浪潮,本文从现代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角度,论述了网格的概念、基础理论、研究现状等,并进一步讨论了网格技术为图书馆知识管理提供的各种应用平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阎佳梅  
摩尔图书馆是借助于商业业态的理念,以图书馆为主体,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中心。这种形态的图书馆在许多欧美国家城市已初具雏形,它的问世表明图书馆伴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其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扩大,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摩尔图书馆的研究将有利于掌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使图书馆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闫长坡  
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纵深发展并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市场规则、价值创造、商业模式、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不断被颠覆和重塑。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新材料、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可植入技术、3D打印、智能驾驶、无人支付、智慧医疗等新技术新应用加速落地,市场规则、价值创造、商业模式、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不断被颠覆和重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程文艳  
文章对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新一代OPAC系统的当前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重点关注了分面ILS OPAC和发现工具等下一代目录的使用情况,从发现工具与经典ILS OPAC相结合、多个发现工具和分面ILS OPAC的使用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高校图书馆新一代OPAC的未来发展体现在开源与商业软件并存模式、与图书馆其他系统之间的合作和高度重视用户的参与三个方面。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殷红  刘炜  
近年来国外崭露头角的"新一代图书馆服务系统"是对现有的、以纸质文献为主要馆藏的图书馆业务和服务的一种升级,具有"全媒体"资源管理能力、完整的业务流程管理能力和"全网域"的资源发现能力。从技术上看"新一代图书馆服务系统"的特点是采用SOA(即"面向服务的架构")和云计算技术。本文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当前各类"复合型"图书馆所面临的管理和服务需求,指出未来图书馆系统应具备资源管理、流程管理和资源发现的功能,其中资源发现是其核心。图书馆员应充分参与到"新一代图书馆服务系统"的开发研制中,使图书馆成为一个知识发现和知识创造的平台。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新涯  魏群义  许天才  罗丽  
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变化、数字资源的爆发式增长和图书馆服务的变革使图书馆系统不能适应时代需要,新一代图书馆系统呼之欲出。基于图书馆正在从资源管理转向服务管理,新一代图书馆系统应具备整合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的文献元数据管理、PC和移动端一致性的服务门户、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服务联盟等三大特征,新一代图书馆系统应是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发展驱动力、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更具有人文精神的智慧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凤鸣  
对新加坡"新一代图书馆"战略的分析可以发现,"新一代图书馆"建设模式的主要特点为:细分读者群体,以差异性体现个性化;应用创新技术,推动多感官体验;促进交流、创意、协作学习;反映周边社区文化特点。"新一代图书馆"为我们带来以下思考和借鉴:以战略高度对待图书馆的重新定位和空间设计;图书馆设计需要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密切合作;图书馆要坚持提高读者体验,改变读者行为模式。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蓉  张丽  
阅读2.0是Web2.0的理念与方法在社会阅读中的应用。近年来,电子阅读在纸质阅读逐年下降的趋势下,增长迅猛。图书馆要继续保持阅读大本营的地位,有效地进行图书的宣传推广,就需要积极运用阅读2.0,探索新的阅读推广方式,如与读者互动、与"豆瓣"双向互检的OPAC2.0的运用,海量信息的整合及一键搜索,众多web2.0工具的混搭,及区域图书馆共享优势的发挥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