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54)
- 2023(5682)
- 2022(4642)
- 2021(4554)
- 2020(3824)
- 2019(9162)
- 2018(9087)
- 2017(18010)
- 2016(9271)
- 2015(10386)
- 2014(10079)
- 2013(9701)
- 2012(8561)
- 2011(7794)
- 2010(8213)
- 2009(7550)
- 2008(7316)
- 2007(6431)
- 2006(5665)
- 2005(5213)
- 学科
- 济(41132)
- 经济(41098)
- 管理(25573)
- 业(23170)
- 企(20380)
- 企业(20380)
- 方法(19222)
- 数学(17171)
- 数学方法(16642)
- 农(9860)
- 中国(9327)
- 制(7943)
- 业经(7936)
- 理论(7788)
- 财(7426)
- 体(6829)
- 学(6659)
- 贸(6375)
- 贸易(6368)
- 地方(6256)
- 易(6136)
- 农业(5876)
- 关系(5657)
- 技术(5332)
- 划(5321)
- 和(5252)
- 教学(5018)
- 融(4855)
- 金融(4853)
- 策(4852)
- 机构
- 大学(125818)
- 学院(125559)
- 管理(50386)
- 济(49357)
- 经济(48164)
- 理学(43677)
- 理学院(43244)
- 管理学(42123)
- 管理学院(41886)
- 研究(40886)
- 中国(30327)
- 京(26529)
- 科学(23502)
- 财(22197)
- 所(19485)
- 中心(18694)
- 江(18630)
- 农(17973)
- 研究所(17540)
- 财经(17504)
- 业大(17154)
- 北京(16809)
- 范(16777)
- 师范(16662)
- 经(15900)
- 院(15193)
- 州(15189)
- 经济学(14367)
- 技术(14108)
- 农业(13516)
- 基金
- 项目(84375)
- 科学(67071)
- 研究(62987)
- 基金(61163)
- 家(53010)
- 国家(52618)
- 科学基金(45657)
- 社会(39861)
- 社会科(37724)
- 社会科学(37710)
- 省(32792)
- 基金项目(31124)
- 教育(30922)
- 自然(29336)
- 自然科(28727)
- 自然科学(28721)
- 自然科学基金(28179)
- 划(27895)
- 编号(26312)
- 资助(25989)
- 成果(21815)
- 重点(19199)
- 部(18854)
- 课题(18565)
- 创(17553)
- 发(17289)
- 教育部(16601)
- 创新(16387)
- 国家社会(16337)
- 项目编号(16117)
共检索到187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颿
当下部分学者提出了社区治理的"合作—共治"模式,其宗旨是要构建"政府—社会"协商合作的社区治理体系。但随着"社区治理"向"小区治理"的纵深拓展,"小区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以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为代表的"市场"主体被忽视,造成了针对其监督的缺失。面对"小区治理"的"失效",以对"社区"和"小区"为不同治理背景的"服务品"提供方式的讨论为基础,必须将市场主体纳入"合作—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多元互动的"合作—监督—共治"的新型"大社区"治理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云志
"府管校办"是高职院校治理的一种模式,但面对社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该模式的弊端不断显现,出现了政府对高职院校经费投入机制的缺位、高职院校治理机制的缺位、高职院校与相关治理主体权限界定的缺位以及高职院校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制度供给的缺位。为此,高职院校治理模式亟待创新,面向未来,可采用"有限主导-合作共治"的治理模式。
关键词:
有限主导 合作共治 高职院校 治理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楠楠 刘玉亭 刘铮
在西方发达国家,协作规划理念被广泛应用于社区发展项目,但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随着城市再开发的深入,我国城市存量空间发展模式已从释放土地资源为主的物质性更新,转入综合性的社区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广州率先进行了一系列社区参与下的微更新实践,展现出多元主体协作理念在城市更新中的萌芽,并显示出新时期城市更新的目标延展,即从物质空间改造拓展至包含社会经济、历史文脉、空间环境等在内的多维度更新。通过梳理中西方社区更新与治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提出由土地价值、地方知识、社会资本与社区善治四个维度构成的社区协作体系,并以永庆片区、泮塘五约与深井社区三个社区微更新案例为实证对象,探索适合我国的社区更新与治理新路径。研究进一步提出建立社区更新协作体系、完善地方知识众筹机制、培育社区社会资本的策略,最终实现"共智共策共享"模式下的社区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卢洁莹
在美国,社区学院管理逐步形成一种精巧、科学和高效的治理结构。这种模式即是联邦、州及其所在社区对社区教育权力分立与制衡:联邦政府没有社区学院管辖权;州政府对其有绝对的管辖权;社区及社区学院教育自治。联邦和州政府及社区之间各自没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各自依照联邦宪法或州宪法对受教育者直接负责。美国社区学院治理结构的精巧、科学和高效率对我国高职院校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美国 社区学院 治理模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海龙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作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养老对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压力、弥补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不足有着突出的作用,加强城市社区养老建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社区养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滕长利
数字革命给教育生态带来的深远影响正在逐渐显现,将深刻参与并影响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数字治理因其“比较”与“可控”的双重特性,较好地契合了教育治理需要评价便捷且可度量的实然诉求。然而数字治理模式距离教育“善治”的理想状态仍有差距。将数字治理与善治的民主、法治、有效、责任、透明五个方面对比分析,发现数字治理存在共识达成难题、合法性缺乏、公益性忽视、权责划分不清、透明性不足等问题。为此,文章探索基于“共同意志的合理性形成、数字治理的法治化发展、重视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清晰化的权责分配、公开透明的协同监管机制”五位一体促成“数字治理”到“善治”的教育治理模式转换,契合教育治理现代化对善治的内在追求,实现良好教育治理秩序的美好愿景。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林 方亦儿 薛圣凡
既往研究大多从定性的描述性视角提出了我国社区治理的应然模式,但是并没有阐释现实中的社区治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截然不同的"典型"模式,也没有令人信服地揭示不同治理模式之间的绩效差异。通过建构社区内部资源与社区治理模式之间关联性的分析框架,可以从理论上勾勒出二者之间的耦合机制。借助跨区域的大样本统计分析,本文不仅回答了多样性社区治理模式存在的必然性问题,而且更深层次地解释了社区资源禀赋如何影响社区的治理模式。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显示,自治型和协作型治理模式有着更好的治理绩效,从而为实践部门明确了社区建设的方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成恩 常亮
院系是履行大学核心职能的具体实施单位,是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对我国大学院系治理现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归纳提出了院系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欧美大学院系治理模式的考察和比较,着重探讨了美国大学共同治理模式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综合参考欧美院系治理经验,结合我国大学院系治理实际,提出了大学院系"协商共治"模式构想。在我国现有政策法规框架下,凝练提出了"党政共管、分工合作、教授治学、民主协商"的院系治理原则,重构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下的院系治理结构与模式运行方式,初步构建了适于我国大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波 金桥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治理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并开始遭遇到诸如共治、自治动力不足,公共性缺失等瓶颈性问题。基于对上海市宝山区近年来开展社区共治与自治的经验调查,分析和揭示了影响城市社区治理中社会参与问题的重要因素及机制。研究认为,提升社区治理的社会参与,推进社区共治与自治,需要从社区特定的经济社会形态实际出发,建构多样性的分类治理政策与机制。
关键词:
社区治理 社会参与 共治 自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段小虎 秦巧春
当今社会三大治理理论——参与治理、自主治理和合作治理①中,参与治理以其鲜明的民主行政理想,"成了政治学和行政学最倾心倡导和推荐的治理途径"[1]。公共图书馆参与治理是在国际"新公共管理运动"持续发展、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反映了图书馆人希望通过参与式民主,实现事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愿望。然而,从治理哲学的角度看,治理结构不合理、治理环境不佳、公民社会发育不成熟等一系列问题,使参与治理难以独立担当中国公共图书馆治理模式转变的历史重任。有关参与治理中的民主行政理想,需要在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元格局逐渐成熟的基础上,结合自主治理、合作治理来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严敏
"征地农转非"型社区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其治理问题既有居民心理层面的问题,如自治意识欠缺、归属感低,又有治理机制层面的问题,如动力不足和制度保障缺失。西方社区治理模式有其借鉴价值但又不可盲目照搬。中国"征地农转非"型社区的治理现状改善,应以党政为核心推动力量,从包括人大、社区、非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多个层面齐抓共建,从而形成适于中国、能提升"征地农转非"型社区自治能力的社区治理模式。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征地农转非”型社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永根 李瑞龙
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对灾害风险治理绩效起着关键作用。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推进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转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于对社区概念、特征及其与灾害风险治理关系的梳理和概述,针对日本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的灾害风险治理理念、组织结构、机制、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总结出日本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在以上几方面的经验与特点,并得出对我国灾害风险治理的启示。
关键词:
日本 社区 灾害风险 模式 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永根 李瑞龙
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对灾害风险治理绩效起着关键作用。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推进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转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于对社区概念、特征及其与灾害风险治理关系的梳理和概述,针对日本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的灾害风险治理理念、组织结构、机制、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总结出日本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在以上几方面的经验与特点,并得出对我国灾害风险治理的启示。
关键词:
日本 社区 灾害风险 模式 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永根
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对灾害风险治理绩效起着关键作用。基于政府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局限性凸显,必须推进向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转型。提出了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的概念,构建了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美、日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加以剖析,最后对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
社区 灾害风险 治理 模式 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中起 缴爱超
随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增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而目前的农业组织形式尚不能满足环境治理的要求,因此,以社会管理创新为抓手,探求农村环境治理的基本模式显得尤为必要。农村社区的优越性决定了其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农村环境治理的社区模式体现为政府主导,以农村社区为载体,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重构社会资本,统一规划,协调行动。
关键词:
农村社区 环境治理 社会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