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8)
- 2023(11204)
- 2022(9933)
- 2021(9443)
- 2020(7801)
- 2019(18210)
- 2018(18189)
- 2017(35827)
- 2016(19350)
- 2015(21500)
- 2014(21602)
- 2013(21339)
- 2012(19531)
- 2011(17477)
- 2010(17464)
- 2009(16059)
- 2008(15536)
- 2007(13447)
- 2006(11867)
- 2005(10370)
- 学科
- 济(79454)
- 经济(79359)
- 管理(54296)
- 业(51861)
- 企(43674)
- 企业(43674)
- 方法(38584)
- 数学(32244)
- 数学方法(31898)
- 农(19954)
- 财(19209)
- 中国(18849)
- 学(18468)
- 业经(17346)
- 地方(15942)
- 理论(15408)
- 农业(13983)
- 和(12814)
- 贸(12788)
- 贸易(12782)
- 制(12575)
- 务(12482)
- 财务(12422)
- 财务管理(12406)
- 易(12355)
- 企业财务(11795)
- 环境(11733)
- 技术(11164)
- 教育(10900)
- 划(10651)
- 机构
- 大学(276136)
- 学院(273414)
- 管理(111685)
- 济(106616)
- 经济(104215)
- 理学(97378)
- 理学院(96308)
- 管理学(94738)
- 管理学院(94244)
- 研究(88908)
- 中国(64076)
- 京(58908)
- 科学(55466)
- 财(48601)
- 所(43746)
- 研究所(39978)
- 财经(39773)
- 中心(39375)
- 农(39221)
- 业大(39185)
- 范(38376)
- 师范(38087)
- 江(37989)
- 北京(37466)
- 经(36153)
- 院(32248)
- 经济学(31556)
- 州(31513)
- 师范大学(31117)
- 农业(30461)
- 基金
- 项目(187585)
- 科学(147559)
- 研究(138762)
- 基金(136498)
- 家(117869)
- 国家(116882)
- 科学基金(100813)
- 社会(87196)
- 社会科(82494)
- 社会科学(82475)
- 基金项目(73447)
- 省(72483)
- 自然(65522)
- 自然科(63924)
- 自然科学(63912)
- 教育(63121)
- 自然科学基金(62779)
- 划(60911)
- 编号(57130)
- 资助(56423)
- 成果(46186)
- 部(41308)
- 重点(41249)
- 发(39601)
- 创(38530)
- 课题(38400)
- 创新(35777)
- 教育部(35727)
- 科研(35710)
- 项目编号(35489)
- 期刊
- 济(116129)
- 经济(116129)
- 研究(80887)
- 中国(45649)
- 学报(41625)
- 管理(39545)
- 科学(39279)
- 财(35894)
- 农(35351)
- 大学(31649)
- 教育(31174)
- 学学(29533)
- 农业(24991)
- 技术(22061)
- 融(19205)
- 金融(19205)
- 业经(18983)
- 财经(18900)
- 经济研究(18172)
- 经(16093)
- 图书(16015)
- 问题(15153)
- 理论(13973)
- 科技(13253)
- 技术经济(12737)
- 实践(12735)
- 践(12735)
- 现代(12045)
- 版(11934)
- 业(11891)
共检索到387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左冰 保继刚
增权是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缺乏关于政治和权力关系的分析,仅将社区参与作为一个经济和技术过程而不是政治过程,是当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在实践中不能取得真正进步的原因。本文对西方增权理论以及旅游研究中有关增权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认为旅游增权这一新兴理论的提出必将对未来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章剖析了西方旅游研究者仅仅关注于社区增权模式的局限性,提出个人增权先于社区增权的观点,并指出在把增权理论应用于中国的旅游实践时,除了西方学者倡导的信息增权和教育增权外,还需要将增权的范围扩展到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亚娟
西方研究者认为社区参与旅游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信息、心理、教育和社会增权,而中国现阶段由于产权界定模糊导致的制度性的缺权才是阻碍旅游地社区通过参与旅游获得公平发展的主要障碍,西方国家清晰的产权制度使得其旅游增权理论欠缺了对制度性缺权状态的研究。本文在对制度和增权等基本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划分了4种制度性增权类型,分别讨论了制度缺失和制度失灵两种社区参与旅游的缺权状态,探索了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现实下可行的制度性增权途径,为进一步开展旅游社区增权的实践研究夯实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旅游 社区参与 制度性增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江峰
旅游增权问题研究多集中在乡村旅游地、生态旅游地及民族村寨社区等一些往往伴随土地所有权的地区,而另一些因不拥有土地权或丰富旅游资源而旅游失权现象较为严重的文化遗产地社区旅游增权研究较少。基于上述考量,西安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会战在对文化遗产地社区旅游增权状况开展深入调研及对国内外社区旅游增权理论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循着旅游增权"是什么""凭什么""增什么""怎么增""增权为什么"的理论脉络,围绕文化遗产地社区旅游增权的内涵、基础、内容、路径及目的等问题,尝试建构了一套有关文化遗产地社区旅游增权的系统理论,著书《文化遗产地社区旅游增权的理论与实践》,于2018年11月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丽梅 吕君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被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评判依据,在我国的研究日益凸显。通过文献分析可知,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和快速发展两个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参与的平台、制约分析、理论分析、模式构建、居民态度、一体化研究等等。案例区域大多选择在西部地区,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虽然还带有国外理论转借的痕迹,还存在重复研究的现象,但许多探讨已经深入到中国特殊的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中,不乏对我国制度因素与社区旅游参与之间逻辑关系的思考,具备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
社区参与旅游 发展研究 中国 述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维艳
出于对社区之于旅游的正外部性以及旅游之于社区的负外部性及其内化问题的关注,催生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念与实践。鉴于中国社区参与失败的核心症结——制度缺陷导致的权利失败,学界围绕社区制度增权机制的构建,已大体形成了立法增权(即为旅游吸引物权立法)与依法增权(即启用地役权)二元分野态势。基于定性研究方法并辅之以多元三角校正,就其制度增权的学理逻辑、实现路径、适用范围等进行了较深入的比较分析。研究表明,闲置中的地役权与创设中的吸引物权,同属物权范畴,各有其制度价值和应用空间,且制度效力可并行不悖,而地役权制度的统摄力更强,更易落地,二者可构成制度增权时间维度上的现在时和未来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凌 周荣华 耿宝江
本文在社区增权及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内涵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社区所面临的无权状态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社区增权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其次,本文对我国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中的社区增权路径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增权重点应是经济增权、心理增权、政治增权、社会增权以及教育增权。最后,本文针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决策、管理、利益分配各个环节提出了社区增权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社区增权 乡村旅游 社区参与 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志永 王化伟 李乐京
通过采用田野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以贵州郎德苗寨为个案,研究当地村民对旅游经济增权、旅游政治增权、旅游心理增权和旅游社会增权的感知状况,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特征村民对旅游增权的感知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民族贫困地区以社区为核心力量导向的旅游开发,村民对旅游增权的感知度较强;村民对增权感知的强弱依次为心理增权、社会增权、政治增权及经济增权;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村民对旅游增权感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社区居民 旅游增权 多维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志永 李乐京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机制,从社区角度来思考旅游开发问题有可能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可行的途径。然而,国内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进程中却暴露出很多问题,引起了各界特别是旅游学界的密切关注。本文试图对近年来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做一回顾和总结。
关键词:
社区 参与 述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左冰 保继刚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权利失败、机会缺失与能力匮乏。对于后两者,研究者们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而针对社区居民"无权"和"去权"的权利失败状况,学术界至今缺乏应有的关注。文章以马克思地租理论为起点,结合现代产权理论,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剖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状态及其决定的旅游开发增值收益分配在理论上和现实中的矛盾性,提出了"吸引物权"这一新型的产权权利,并指出我国农村社区参与权利失败的制度性根源在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受限制支配、所有权主体"虚位"和吸引物权"缺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龙梅
社区参与是当前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主要形式。本文选取四川桃坪羌寨这个典型的发展旅游业的民族村寨社区,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内化在居民心理的无权感为依据,从居民感知的角度,调查研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增权效应。
关键词:
民族村寨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增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韩国圣 李辉
中国旅游发展的社区响应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却很少关注旅游发展社区响应的理论分析模型,以至于难以确定已有研究的理论贡献。本文综述了国外文献中有关旅游发展社区响应的9种理论模型,并且比较了这些理论模型的理论内涵、使用情形以及相关的应用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国内旅游发展社区响应的经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分析工具,有助于推进中国旅游学者把他们的研究定位于不同的理论模型脉络下增进该领域的理论贡献。未来研究应关注不同旅游发展阶段、社区利益群体对旅游发展响应的差异及内在原因;关注主-客、客-客、主-主互动对旅游发展响应的差异;吸收情感、权力、政治互信等变量对旅游发展社区响应的影响;关注不同社区群体社...
关键词:
社区旅游 旅游发展 社区响应 理论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玉婵
由于乡村旅游目的地与乡村社区存在较高程度的重叠或一致性,社区参与成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推动因素和本质需求。但是,由于社区受到环境污染、文化冲击和收益分配不合理等诸多乡村旅游负面因素的影响,居民程度不一地出现了抵制乡村旅游开发、排斥外来游客等行为。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增权理论视角,剖析了乡村旅游中社区参与碰壁的缘由,进而探讨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增权路径。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社区参与 失权 困境 增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文
本文以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周边雨崩藏族村的旅游开发为研究背景,分析了该区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轮流制"模式,认为这是一个社区主动参与旅游发展,基本实现了经济增权、政治增权、心理增权和社会增权的典型案例。"轮流制"模式一方面妥善协调与巧妙解决了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利益分配的不均衡,控制了外来投资,同时避免了由于无序竞争引起的经济利益过于集中现象,对构建雨崩村社会和谐起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雨崩村民的增权有一个重要的假设条件,即村民绝对拥有在村境内的住宿、餐饮、租马等经营权。本质上雨崩村的旅游增权是个人增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华
增权指通过外部的干预和帮助而增强个人的能力和对权利的认识,以减少或消除无权感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婺源县李坑村的个案研究发现,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不断得到调整,而李坑村的居民总是无一例外地处于无奈、被动与弱势的地位。要真正改变这一弱势地位,只有通过社区增权的方式以提高社区居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本文以增权理论为基础展开论述,以经济增权、心理增权、社会增权、政治增权为构架,探讨我国现实旅游开发背景下对乡村旅游社区居民进行增权的必要性与具体途径。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社区 增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志永 李乐京 李天翼
贵州郞德苗寨是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典范,其社区主导、全民参与、以工分制为典型特征的运行模式和分配制度,被称为"郎德模式"。在国内外学者积极倡导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赋予社区权力的呼声中,郎德人20多年来一直在实践这种理念并取得丰厚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这为研究旅游地社区增权模式和路径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试验场"。文章在文献研究和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介绍郎德苗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组织演进与制度建构过程,认为郎德苗寨社区组织演进与制度构建使当地社区在旅游发展背景下实现了经济增权、社会增权、心理增权和政治增权。郎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