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8)
2023(13403)
2022(10724)
2021(9612)
2020(7843)
2019(17088)
2018(17121)
2017(31868)
2016(17678)
2015(19183)
2014(18968)
2013(17720)
2012(15855)
2011(14382)
2010(14415)
2009(13529)
2008(13197)
2007(11685)
2006(10408)
2005(9591)
作者
(48382)
(40356)
(40237)
(38387)
(25602)
(19260)
(18358)
(15691)
(15293)
(14352)
(13632)
(13557)
(13125)
(12752)
(12694)
(12543)
(12105)
(12070)
(11877)
(11365)
(10334)
(10128)
(9761)
(9400)
(9128)
(9022)
(8991)
(8847)
(8307)
(8052)
学科
(66772)
经济(66633)
管理(48703)
(42447)
(35856)
企业(35856)
方法(23009)
中国(20953)
(20077)
数学(18241)
数学方法(18002)
业经(17514)
地方(17056)
(16429)
(15935)
(15844)
理论(15407)
农业(13020)
(12879)
(11369)
金融(11361)
(11342)
银行(11309)
(10912)
教育(10769)
(10521)
环境(10425)
(10172)
(10022)
贸易(10019)
机构
学院(239042)
大学(236138)
(89608)
经济(87339)
管理(86287)
研究(82137)
理学(73943)
理学院(73082)
管理学(71588)
管理学院(71153)
中国(61420)
科学(51053)
(50120)
(43347)
(41210)
(40541)
(37493)
研究所(37385)
中心(36997)
业大(34575)
(34478)
师范(34093)
财经(33852)
农业(31568)
北京(31065)
(30615)
(30387)
(30038)
技术(28735)
经济学(27092)
基金
项目(160707)
科学(126701)
研究(120644)
基金(113812)
(99643)
国家(98777)
科学基金(84490)
社会(75830)
社会科(71563)
社会科学(71543)
(65150)
基金项目(59137)
教育(57129)
(54447)
自然(52671)
自然科(51463)
自然科学(51446)
编号(51060)
自然科学基金(50475)
资助(44563)
成果(42358)
重点(37278)
课题(36875)
(35532)
(34185)
(33624)
创新(31378)
国家社会(31365)
项目编号(30858)
(30601)
期刊
(106215)
经济(106215)
研究(70290)
中国(54383)
学报(39207)
(38734)
教育(37562)
科学(35300)
(34604)
管理(32919)
大学(29675)
学学(27750)
农业(26268)
技术(21483)
(20700)
金融(20700)
业经(19198)
经济研究(17080)
财经(17021)
(14758)
(13541)
问题(13534)
(12801)
职业(12254)
图书(12147)
商业(11108)
科技(10874)
(10639)
论坛(10639)
现代(10536)
共检索到361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健  何涛  
供给主体碎片化问题是社区“医养结合”治理的突出矛盾,也是学术界需要研究的焦点问题。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框架之下,本研究对社区“医养结合”供给主体治理失灵的内在机理进行理论解释后得出结论:供给主体的不同利益诉求和行为导向造成了目前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主体碎片化的现实困境。因此,只有真正构建起社区“医养结合”供给主体协同治理体系,才能实现社区“医养结合”善治的目标。研究结论表明:通过构建“多元协同—多方共赢”模式使不同供给主体形成利益均衡共识,共同致力于社区“医养结合”供给的善治之道,以此破解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碎片化问题,最终实现各方供给主体协同均衡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米恩广  李若青  
互助养老虽为农村养老新模式,但当前整体运行状况不尽人意,其症结在于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以"条块分割"等为特征,在身份、区域、运行等层面,呈碎片化运作之势,具体表现为认知难以产生共鸣、养老资源零散化、政策设计失衡、服务运行地方化、养老需求偏好与服务供给目标偏离等,直接影响着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供给效率的提升。据此,可从需求、资源、供给三个维度设计出"3个动态链接+1个良性循环+多个优化结果"的碎片化整合思路,以指导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协同供给机制的建构。在整合思路指导下,从完善政策设计、优化主体关系、创新服务方式、建立瞄准机制等层面来建构具体、可行的路径,以实现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从"碎片化运作"走向"协同性供给",从而打破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碎片化运作格局,全面提升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能力与供给效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光芸  
社区治理是社区利益相关者通过面对面协商,增进共识,消除分歧,合作互动,共同解决社区公共问题的过程,其实质是建立在社区公共利益与社区认同基础上的社区利益相关者的合作。社区治理要实现对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关键性因素就是建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参与网络,使政府、社区组织和居民等多方利益主体在持续的互动过程中经过重复的博弈而建立的合作与互惠关系,为社区公共事务的共同治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文  
"碎片化治理"是我国目前城市社会治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其生成机理主要体现在结构、职能、责任、制度与组织五个层面。权力结构层级过多,行政链条亟待压缩;部门职能设置分散,协同治理难以实现;片面强调属地责任,主管责任淡化;社区工作准入制度不完善,任务随意委派问题突出;自组织发育不成熟,社会自治能力欠缺。因此,消解"碎片化治理"的困境也须从上述五个维度进行系统性优化,并遵循依法管治、有序自治与协同共治的复合治理逻辑,压缩权力结构链条、促进职能部门协同、明晰主管与属地责任、完善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激活社会自治功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文  
"碎片化治理"是我国目前城市社会治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其生成机理主要体现在结构、职能、责任、制度与组织五个层面。权力结构层级过多,行政链条亟待压缩;部门职能设置分散,协同治理难以实现;片面强调属地责任,主管责任淡化;社区工作准入制度不完善,任务随意委派问题突出;自组织发育不成熟,社会自治能力欠缺。因此,消解"碎片化治理"的困境也须从上述五个维度进行系统性优化,并遵循依法管治、有序自治与协同共治的复合治理逻辑,压缩权力结构链条、促进职能部门协同、明晰主管与属地责任、完善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激活社会自治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春林  张新文  
长期以来我国乡村公共服务供给都呈现出碎片化的形态。本文在搜集相关材料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碎片化的特征,将我国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分为制度隔离型、资源匮乏型和府际竞争型。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存在三大问题,即缺乏协作导致的效率低下、疏于规范导致的胡乱摊派和政绩导向导致的供需不符。依据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构建了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的治理路径和治理框架,确定各个主体的行为边界,实现乡村公共服务的整体性供给。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鲁圣鹏  杜欢政  李雪芹  
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认为农村垃圾协同治理,是降低垃圾管理成本、实现垃圾资源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垃圾治理主体、流程、政府职能分工以及政策等方面,系统探讨当前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存在的"碎片化"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按照系统管理的思维,运用顶层设计方法,构建农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总体框架;从主体整合、流程再造、区域协同、机制协调和信息共享5个方面,重点研究农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本研究对构建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实现美丽乡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绪军  王屹  
职业院校发展规划执行实质是"政策文本"到"政策执行"纵向下移的过程,彰显出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诉求。从认识论基础出发,深入剖析了职业院校发展规划执行忠实性、本体性、联动性等原则的哲学释义,同时运用协同治理分析方法,提出了职业院校发展规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碎片化的问题。基于此,职业院校发展规划执行碎片化的防治策略包括主动嵌入政府整体发展规划中,增强发展规划的认同度,实现"政—校"执行目标的帕累托最优效应;合理使用教育政策工具,激发发展规划执行主体的内生动能,实现"校—部"多层次公共利益的整体效应;构建"协调—监控"机制,提升发展规划执行的组织效能,实现"部—部"协同创新的内生动能;全面融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程度,实现"校—社"资源供给侧的动态平衡。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吴素雄  吴艳  
温州社区公共服务传递碎片化形成于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下沉及服务购买过程中,既表现为部门业务在社区的分割,也表现为社区合同制治理受治理结构与社区服务生产方的资质、专业工作者素质及评估能力的约束。因此,温州通过政府权力下放、社区服务中心及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进行了机构、人员、业务及信息的重组与集成,但社区居委会与社区服务中心及孵化基地的权力关系需要在治理结构中明确定位,社区工作者专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常明杰  
当下中国各地农村社区化治理模式方兴未艾,农村社区化治理成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动向,也成为突破城乡二元壁垒实现由二元向一元转制的契合点。农村空心化、城乡二元制度阀效应、新型工业化和土地财政共同形成了农村社区化改革的动力机制系统,同时社区认同缺失、社会资本缺失、补偿机制公平性缺失与价值规范缺失等一系列难题又共同阻碍着农村社区化改革,在动力与阻力的双重牵引力作用下学习和借鉴城市社区化治理的经验,寻求适合农村社区化改革的制度整合之路成为当前农村社区化治理的当务之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南锐  
共享经济打破了传统政府一元主导的准公共产品供给格局,实现了从行政化的固定派发转向市场化和个性化的按需匹配。公共产品属性和市场失灵的出现,需要对共享单车进行治理;而碎片化治理困境需要进行整体性治理,共享单车整体性治理势在必行。从当前实践来看,共享单车治理陷入了主体碎片化、目标碎片化和政策碎片化三类困境。针对上述困境,构建共享单车整体性治理的路径,即整合主体,构建多元主体共治格局,破解治理主体碎片化困境;整合目标,构建协调统一的目标,破解治理目标碎片化困境;整合政策,加强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破解治理政策碎片化困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胜   戎成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升课程质量,加强课程治理是职业教育课程质量提升的关键。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教育课程治理的逻辑是以“多元共治”促进职业教育课程“善治”目标的实现。在这一逻辑下,建构“多元共治”课程治理的行动框架,即多主体参与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研定、多渠道提升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质量、多层级优化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体系以及多机制保障职业教育课程评价运行。提出具体实践抓手,包括搭建与完善校企政协作共治职业教育课程的体制机制、将企业用人标准完整纳入课程标准、以1+X证书制度作为校企共治课程的桥梁、提升课程治理手段的信息化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海珍   黄家乐   孙慧宇  
以1985年以来中央、地方政府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54部社区教育相关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社区教育供给呈现出供给主体从民间力量供给到政府主导供给再到多元供给,供给服务对象从青少年拓展到各年龄、各类型的人群再到社区治理,社区教育供给能力从规模扩大的外延式供给到完善体制的内涵式供给发展等方面的变迁逻辑。在教育现代化理念引领下,要形成以坚持人民立场为根本的基本社区教育供给政策话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社区教育供给政策价值取向、以多元化治理为核心的社区教育供给政策执行环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涵子  吴承照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提出"国家主导、共同参与"实现国家公园"整体保护"的原则。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成立明确了"国家主导"的具体部门,"共同参与"涉及多方利益博弈,如何形成国家公园保护的合力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表明:风水林获得有效保护得益于内外双重力量,共同的信仰是内因,恰当的约束是外因。在对国家公园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并分析利益相关者相应行为和利益诉求的基础上,从构建统一的价值体系(内因)、制定多层级的约束办法(外因)、采用灵活的激励机制(外因)三方面阐述了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集体行动的逻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瑞龙  周业安  
现实的改革思路基本上遵循所谓“股东至上”逻辑,该逻辑既违背了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原则,又过于简化,甚至扭曲了现代公司的制度特征。本文力图摆脱“股东至上”逻辑,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遵循“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使国有企业原有的“单边治理”过渡到“共同治理”,通过每个产权全体平等地参与企业决策,并平等地相互监督,以提高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