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22)
2023(4873)
2022(4206)
2021(4203)
2020(3601)
2019(8574)
2018(8983)
2017(16861)
2016(9744)
2015(11220)
2014(11490)
2013(10965)
2012(10160)
2011(9680)
2010(10153)
2009(9498)
2008(9536)
2007(8474)
2006(7994)
2005(7462)
作者
(26089)
(21350)
(21266)
(20590)
(13705)
(9961)
(9942)
(8207)
(8094)
(7936)
(7114)
(7107)
(6958)
(6932)
(6665)
(6577)
(6540)
(6347)
(6208)
(6184)
(5916)
(5324)
(5180)
(5156)
(4914)
(4873)
(4867)
(4842)
(4427)
(4254)
学科
(31576)
经济(31530)
管理(24773)
(22423)
(18964)
企业(18964)
中国(13594)
方法(12840)
(12041)
数学(10791)
数学方法(10604)
教学(10480)
教育(10444)
理论(9928)
(9769)
(9684)
(8537)
业经(7924)
(7870)
银行(7860)
(7606)
体制(7289)
(6803)
(6683)
贸易(6677)
(6575)
技术(6295)
(6243)
金融(6243)
(6098)
机构
大学(137791)
学院(136308)
(53108)
经济(51769)
管理(47426)
研究(47118)
理学(39538)
理学院(39035)
管理学(38444)
管理学院(38163)
中国(34534)
(30532)
(29640)
科学(25456)
(24201)
师范(24068)
(23779)
财经(22046)
(21995)
研究所(20968)
教育(20839)
北京(20552)
中心(20075)
(19792)
师范大学(19541)
(17544)
技术(17053)
(16862)
(16338)
经济学(16324)
基金
项目(75993)
研究(65245)
科学(58803)
基金(50534)
(42011)
国家(41548)
社会(37802)
社会科(35522)
社会科学(35512)
教育(35264)
科学基金(34554)
编号(30780)
(30353)
成果(28174)
(26122)
基金项目(26116)
课题(22687)
资助(20569)
(19409)
自然(19117)
项目编号(18776)
自然科(18574)
自然科学(18566)
(18404)
自然科学基金(18215)
重点(17703)
(17283)
规划(16804)
教育部(16531)
(16433)
期刊
(64649)
经济(64649)
研究(51586)
教育(39293)
中国(36229)
(22410)
管理(19140)
学报(15941)
(15179)
技术(15174)
科学(15053)
(14788)
金融(14788)
大学(12981)
财经(11595)
学学(11117)
职业(10957)
业经(10695)
经济研究(10662)
(10049)
农业(9994)
问题(9089)
(8192)
图书(8157)
理论(8009)
(7758)
论坛(7758)
技术教育(7451)
职业技术(7451)
职业技术教育(7451)
共检索到225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傅王倩  莫琳琳  肖非  
我国培智学校课程建设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历史。本文通过对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分析,试图厘清不同阶段课程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为今后培智学校课程发展提供参考。文章认为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是一个从国家主导到学校主体的发展历程,其背后的价值取向由"知识学习"走向"完满生活"。具体而言,课程中心从知识到生活,并且在生活化课程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自"适应生活"到"完满生活"的内生性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邓猛  景时  李芳  
我国培智学校的课程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构建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培智学校课程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思,试图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培智教育课程体系提供新的理论视野。文章认为培智学校"生活化"课程存在着简单化、狭隘化、机械化以及庸俗化的弊端;提出培智学校课程应从"生活化"走向"完整生活"课程、从"功能限制"课程走向"发展探究"课程、从"单一模式"课程走向"多元模式"课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于文  
目前 ,培智学校的课程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学生及教学的需要 ,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所有弱智学校不可回避的教育改革重点。本文阐述了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原因、相关理论与实践 ,并介绍了北京市海淀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实验及其效果 ,初步摸索出一套弱智学校适合每个学生的课程及其实施方法 ,希望能对我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辉  
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从研究参与面与研究的质量、研究重点与特色、研究理念与培养目标、校本研究与《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研究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研究的现状,并就培智课程改革研究的理性、课改管理与指导性、课改支持系统三方面的缺失进行反思和展望,为我国《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推行和完善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邓猛  雷江华  
本文在回顾智力落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适应目标在智力落后教育与培智学校中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培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社会适应目标进行了详细回顾与分析;以社会适应能力为切入口,对我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与思考。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要“以生活质量为导向”;既注意课程的统合,又要注意课程的分层;要向“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发展;同时,注重“均衡课程”的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文娟  
"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学校生活是一种公共生活。学校生活之所以要变革,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为了能够培养更自主、有道德、会分享的"人"而改变。学校生活变革的内涵建构立足"场"的整体优化,包括优化文化场、活动场、分享场。当前,作为公共生活的学校生活已经悄然发生了变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肖非  刘娲  
本研究以北京市地区六所培智学校的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 ,调查了他们在认识课程方面的一些具体看法和观念。研究采用目的抽样调查方式 ,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大部分培智学校的教师对课程有基本正确的认识 ,能够以较新的思想来认识课程 ;很多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自主性问题更感兴趣 ,期望可以通过自行设计课程来改善原有课程不适应学生需要的现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姿曲  祁占勇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职业培训政策的演进历经了强调职业中学教师和校长岗位培训工作阶段(1978年至1998年)、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为主要目标阶段(1998年至2010年)、职业培训体系初步建立阶段(2010年至今)三个阶段。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我国职业培训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渗透了以注重效率为取向的职业培训政策价值导向,形成了以师资投入和资金投入为抓手的政策实施保障,反映了以经济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我国职业培训政策应不断调整,其价值取向应向"多元取向"转变,过程保障应向强化监督与保障转变,话语的文化规则应向尊重和引导民意转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春艳  肖非  
文中论述了智障教育中课程生活化的内涵、缘由及其在我国培智学校课程中的推进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智障教育课程中由于一味地强调狭义的生活化而导致的误区,尤其是所出现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狭隘化的问题。据此,提出了智障教育课程设置应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并具体分析了有意义的生活这一核心价值取向如何在智障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王新凤  
恢复高考40年来,我国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变迁体现在:选拔标准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重视全面发展;考试科目从零散、分科走向融合,强调能力立意;考试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注重综合评价;招生录取从效率优先到更加注重公平,实施阳光工程;招生计划从质量优先走向综合考量,实施政策补偿。高考改革具有渐进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呈现出注重科学性、自主性、选择性和公平性的基本价值取向,经历了迂回曲折的发展过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宏观环境的变化,各利益相关者不断增加与分化的利益诉求,对高考招生制度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提出的变革需求,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杜晓新  王和平  黄昭鸣  
目前,我国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在障碍程度及类型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对象的变化,势必引起教育模式的改变,其中课程改革是首要任务。本文就培智学校课程设置的理念、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与实施原则以及课程实施的基本保证等进行了探讨,其中的主要观点是:(1)注重缺陷补偿,保障障碍儿童的后续发展;(2)实施医教结合,构建课程框架;(3)树立综合康复的理念,进行课程整合;(4)注重康复训练人才的培养,满足培智教育的需要。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张帆  
<正>“生活语文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程的内涵是着眼于学生的生活所需,以生活为核心,倡导感知、体验、参与的学习方式,注重潜能开发与功能改善相结合。其特点是尊重个体差异,坚持生活导向,发挥多种功能,提供多种支持,运用多种方式,反映发展轨迹。
关键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刚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机构长期处于分、立、撤、并、升、降等反复徘徊的状态,其制度变迁表现出强制性、渐进式、路径依赖性与滞后性特征,虽然目前也出现了一些适应市场需求的积极变化,但在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市场制度以及宏观调控制度等方面仍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取向应是从强制性制度供给向诱致性制度需求转变,并力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卢旭  杜时忠  
改革开放以来,公众作为教育价值关系的重要主体的地位日渐凸显。30多年间,公众教育价值观经历了由空白到觉醒,到反思质疑,再到今天的渐趋"理性"和多样化的演变,呈现出渐显、反复、功利和一定的时滞性等特点。随着公众参与教育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公众教育价值观对教育实践和改革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故须将其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者及教育研究者的教育价值观有机协调与整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川  
任何学校教育的改革,无论是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都是最本质、最核心的深层次问题。课程改革最核心的问题是:教师在课堂上究竟应该给学生传授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从知识论角度讲,人类积累的知识可以分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该坚持以实践知识为本位而非书本知识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本位而非课程考试为本位、以实践教学为本位而非课堂讲授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