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5)
2023(4905)
2022(4188)
2021(4142)
2020(3360)
2019(7785)
2018(7566)
2017(13878)
2016(7451)
2015(8397)
2014(8404)
2013(8734)
2012(8280)
2011(7705)
2010(7766)
2009(7377)
2008(7216)
2007(6360)
2006(5731)
2005(5158)
作者
(20698)
(18313)
(17394)
(16874)
(10722)
(8582)
(7877)
(7061)
(6751)
(6289)
(6059)
(5891)
(5588)
(5459)
(5361)
(5245)
(5236)
(5141)
(4986)
(4765)
(4506)
(4435)
(4426)
(4273)
(4202)
(4068)
(4030)
(3763)
(3699)
(3610)
学科
(44246)
(40072)
经济(40051)
农业(29505)
(29386)
业经(14474)
管理(11641)
地方(10877)
中国(10770)
方法(10610)
农业经济(9974)
数学(9460)
数学方法(9423)
(8892)
农村(8886)
产业(8619)
(8582)
企业(8582)
(8571)
(7258)
发展(7256)
(7254)
土地(6907)
(6685)
劳动(6685)
技术(6625)
收入(6532)
人口(6458)
及其(6362)
农业劳动(6336)
机构
学院(108810)
大学(102533)
(53893)
经济(53111)
管理(42848)
研究(41301)
(40935)
理学(37174)
理学院(36841)
管理学(36441)
管理学院(36254)
中国(32806)
农业(30853)
业大(23481)
科学(23433)
(21244)
(20762)
中心(20000)
(18715)
研究所(18681)
农业大学(18444)
(16962)
经济管理(16167)
(15228)
(15100)
经济学(14900)
科学院(14437)
财经(14397)
(14083)
师范(14009)
基金
项目(72503)
科学(57872)
研究(57457)
基金(52011)
(44455)
国家(43953)
社会(38180)
科学基金(37475)
社会科(35841)
社会科学(35836)
(30493)
基金项目(28345)
(25700)
编号(25047)
(23650)
教育(23216)
自然(21236)
自然科(20649)
自然科学(20647)
自然科学基金(20301)
(19326)
资助(19145)
成果(18905)
发展(16631)
(16469)
(16391)
重点(16106)
课题(16026)
国家社会(15880)
(15671)
期刊
(69004)
经济(69004)
(48526)
农业(33120)
研究(32327)
中国(26964)
业经(19123)
科学(16595)
学报(15841)
(15044)
农业经济(13460)
大学(13393)
农村(12910)
(12910)
学学(12742)
(12703)
金融(12703)
(11716)
管理(11330)
问题(10542)
技术(9303)
世界(9274)
教育(8745)
农村经济(8731)
经济问题(8555)
经济研究(8373)
(7453)
社会(6923)
资源(6906)
技术经济(6532)
共检索到174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雪松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走过的三十年道路坎坷曲折,经过了控制流动、允许流动、控制盲目流动、由限制到逐步规范流动、走向公平流动等不同的历史阶段,终于从"盲流"走进了产业工人的行列。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既在改革开放中孕育、发展,又用他们的劳动与探索推动着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石伟平  
2023年1月,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学英教授的新作《新时期产业工人技能形成——农民工的视角》,该著作也是其主持的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时期产业工人技能形成:农民工的视角”(课题批准号:19FJKB017)的结题成果。全书共44.1万字,分5编15个章节。该著作建构了技能形成、就业、减贫的理论分析框架,阐释了新时期多元扰动下复杂多变的技术/技能变迁、就业迭代、人力资本投资,追溯了国内外低技能劳动力技能形成实践,调研了农民工接受在职培训、正规教育(高职扩招)的现状,分析了农民工技能形成的内在机理。在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设技能型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宏大背景下,该著作非常值得一读,主要基于如下几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文川  鲁银梭  
农民工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考察国外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员工流动,以及中国有关农民工流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农民工流动的独特性及其对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浙江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目标,提出企业和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采取长效机制降低并合理引导农民工流动,并在农民工的流动中对其实施技能培训等战略措施来提高农民工素质,从而提升产业工人整体素质,实现产业升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姚桂清  
农民工作为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新型劳动大军,以其与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以工资为主要生活来源这两大基本特征,已经成为当代工人阶级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还将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加入这一群体。做好农民工工作,促进农民工群体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化是中央企业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重要决策的政治责任,是促进企业改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柯燕燕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势在必行。基于CAS理论视角,分析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演化过程的复杂性和涌现性,并对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与CAS理论兼容性的七个指标进行诠释,在此基础上,运用CAS理论对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主体建模提出分析框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大鸣  
文章基于个人研究分析了中国农民工的产生与发展,研究观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一是农民工的分布与分类研究;二是钟摆理论;三是二元社区研究;四是散工研究;五是农民工与族群研究;六是农民工转型研究;七是城市新移民研究。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中国农民工研究又面临新的重要研究方向,中国农民工研究既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之需。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忠富  彭虹灵  蔡晋  
从建筑工业化的背景出发识别相关制约因素,构建ISM-MICMAC模型,分析制约因素的层级结构,结合驱动力依赖度矩阵寻找关键因素,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推进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开云  
中国的农民,堪称世界上最好的农民。他们世世代代生息在这片“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漫长的“人生之旅”中,尽管步履维艰,但他们却很少抱怨。多少年来多少农民做过多少这样的梦:有朝一日他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变为城里人。于是,他们节衣缩食,含辛茹苦,从老母鸡的屁股里抠出钱来供子女读书考学。然而,要跳越这一“农门”的独木桥,恰似“蜀道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冯建江  
一、调查的方法与目的 此篇专题调查的选题本着三个基本点,即: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小城镇的流动人口。并先后查核了新疆塔城市城镇三个派出所自1985年以来得全部流动人口建档存卡与资料,共打印调查统计表1986张(八开纸)最后共回收有效数据35592个。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漆莉莉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仅仅几年功夫,农业生产突飞猛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由此带动了整个中国大地的经济飞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通领域日益活跃,大批农民进入城市打工经商。许多人士都认为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认为,这里面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属于盲目流动。对这种农业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小章  冯婷  
从政府对于户籍身份意义上的"农民"进城务工的态度这一角度,我国政府40年来的"农民工"政策大体上经历了从严控到松动,经过短暂的紧缩,再到规范流动,最后经由城乡统筹而走向共享发展的"公平流动"这样几个阶段。进一步分析体现在不同阶段农民工政策中的政府对于"农民工"这个群体的认识,则又经历了从"问题农民工"到"农民工问题",再到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从而成为与城市原住人口平等的"居民"的过程。"市民化"作为政策语言正式频频出现在政府文件中,以及"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拓展深化为"户籍制度改革",意味着"农民工终结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欢  吴方卫  
近年来,中国农民工流动由单向流出转向流出和回流并存现象,即不仅仅是“孔雀东南飞”,还有“凤凰还巢”。文章以制造业产业转型为背景,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以及宏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OLS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分析了要素价格对农民工回流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要素价格变化改变了农民工的流动方向,即由向东部地区流动转变为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流动,流动人口规模变小,跨地区转移劳动力减少,就地转移劳动力增加,回流趋势明显。其次,要素价格主要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对农民工回流产生影响。东部地区高工资对农民工的引力作用减弱,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增加和幸福感提升加快了农民工回流,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对农民工回流发挥了导向作用。此外,要素价格对老一代农民工回流的影响大于新生代农民工。文章为理解农民工回流的动因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蕾  李林桐  
农民工外出迁移会形成一定的人力资本积累,回流农民工人力资本有别于普通劳动者,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于回流农民工收入的作用机理与效果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采用调研数据,首先分析外出务工人力资本积累、家乡社会资本及其交互项对回流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发现经营型与低技型人力资本的收入效应更加依赖于社会资本禀赋。接着,使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不同收入层次回流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收入效应差异。结果表明,低技型与经营型人力资本在社会资本的作用下,可获得中高水平的收入,而高技型人力资本的市场化程度较高,较少依赖于社会资本。研究结论揭示并验证了外出务工人力资本积累对回流农民工收入的直接贡献以及家乡社会资本对不同类别人力资本报酬率的交互影响差异。该结论对于农民工个人积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也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韩嘉玲  余家庆  
现有文献大多强调农民工子女“身不由己”的童年生活,较少从儿童视角出发探讨农民工子女的童年经历与体验。通过对一批20世纪90年代末期进城流动的农民工子女在二十年后的回访,分析农民工子女如何在家庭、学校与社区中度过童年。研究发现,儿童在看似“身不由己”的“留守/流动”身份变动过程中,积极探索自己的童年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乃至摆脱流动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漂泊的童年经历对农民工子女心态具有影响,并作用于成年后的家庭亲子实践与城市流动决策。虽然20世纪晚期社会变迁塑造了农民工子女生命历程,但儿童在看似处处受制于社会结构的童年生活中也具有能动性一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灵  范安平  
近十年来,我国中央和各地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推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民工培训政策架构体系。然而,这一政策体系在解决政策与市场、培训质量与效益、农民工城镇化等问题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矛盾和改进空间。针对此,未来的农民工培训政策应努力增强科学性和针对性,努力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运作机制,培训内容由谋生存转向谋发展,使农民工真正转型为有职业技能的产业工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