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54)
2023(3508)
2022(2784)
2021(2747)
2020(2080)
2019(4932)
2018(4897)
2017(7485)
2016(5394)
2015(6333)
2014(6578)
2013(5654)
2012(5236)
2011(4953)
2010(5289)
2009(4425)
2008(4376)
2007(4137)
2006(3738)
2005(3641)
作者
(12293)
(9983)
(9753)
(9633)
(6330)
(4765)
(4723)
(4011)
(3892)
(3836)
(3445)
(3379)
(3341)
(3194)
(3109)
(3090)
(3056)
(3039)
(3000)
(2906)
(2873)
(2573)
(2554)
(2388)
(2348)
(2290)
(2267)
(2140)
(2124)
(2117)
学科
教育(19675)
中国(10026)
(9210)
经济(9106)
管理(9023)
理论(7920)
教学(7731)
(7301)
(6276)
企业(6276)
(5081)
(3958)
学法(3924)
教学法(3924)
思想(3826)
(3804)
政治(3724)
发展(3682)
(3566)
(3560)
研究(3558)
思想政治(3516)
政治教育(3516)
治教(3516)
德育(3478)
(3452)
学理(3361)
学理论(3361)
改革(3280)
高等(3225)
机构
大学(69938)
学院(66044)
教育(28691)
研究(25423)
(22461)
师范(22408)
师范大学(18732)
(16904)
管理(16612)
(15627)
经济(14903)
理学(14049)
职业(13957)
科学(13937)
理学院(13705)
管理学(13222)
管理学院(13051)
技术(12667)
(12349)
(12101)
北京(11787)
教育学(11341)
研究所(11141)
中国(10858)
中心(9867)
职业技术(9644)
(9494)
(9054)
(8929)
技术学院(8619)
基金
研究(37721)
项目(37442)
科学(30521)
教育(27631)
基金(21891)
社会(20220)
编号(19269)
成果(19163)
社会科(18525)
社会科学(18521)
课题(17507)
(17477)
国家(17116)
(16470)
(15999)
(15645)
科学基金(13949)
规划(12412)
项目编号(11325)
(11218)
(10703)
研究成果(10564)
基金项目(10345)
重点(10231)
(10217)
年度(9868)
教育部(9714)
(9629)
(9604)
(9585)
期刊
教育(51285)
研究(32064)
中国(25457)
(19385)
经济(19385)
职业(12870)
技术(10982)
技术教育(8490)
职业技术(8490)
职业技术教育(8490)
(8018)
学报(7159)
大学(6952)
科学(6197)
(5802)
论坛(5802)
高等(5690)
管理(5594)
成人(5217)
成人教育(5217)
(5150)
高等教育(4923)
(4723)
学学(4472)
职教(4275)
发展(4180)
(4180)
图书(4045)
财经(3892)
比较(3746)
共检索到113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春艳  肖非  
文中论述了智障教育中课程生活化的内涵、缘由及其在我国培智学校课程中的推进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智障教育课程中由于一味地强调狭义的生活化而导致的误区,尤其是所出现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狭隘化的问题。据此,提出了智障教育课程设置应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并具体分析了有意义的生活这一核心价值取向如何在智障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佳  
德育生活化是当前公认的一种德育改革理念。文章在参考和借鉴前人对德育生活化的理解和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和概述了德育生活化的的具体内涵,分析和强调我国进行德育生活化的急迫性,并通过研究中国道德教育的失败原因,提出了几种实现德育生活化的途径和方式方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国华  李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实现“课程生活化”已成为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促使课程回归生活,探索其有效方式与途径,首先就需要准确把握“课程生活化”的目的与要求,否则就有可能走入误区,这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影响学生健康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在推进“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方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毓信  
本文依据国内外的相关实践与研究对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活动化”、“生活化”和“个性化”取向进行了分析评论 ,认为 :这些取向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我们同时应当注意防止和纠正各种极端化的观念和片面性的作法 ,数学课程改革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努力保持诸多对立面之间的适当平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储海平  王祖凤  
文章阐述了微课生活化设计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中职德育课程生活化微课的设计思路,提出要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进行中职德育课程生活化微课的具体实践,进而指出了中职德育课程生活化微课设计与教学应用的新意、亮点和不足,提出了中职德育课程生活化微课设计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即把牢方向原则、遵循规律原则、坚持三贴近原则,从而有效培养中职生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景春  杨樨  
说明了研究生德育生活化取向的理论渊源与现实需求,指出了研究生德育生活化缺失的状况,认为研究生德育生活化是研究生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提高研究生德育效能的有效途径,是研究生德育的必然归宿。同时提出要坚持研究生德育生活化取向,推进研究生德育生活化进程,必须构建研究生德育目标生活化、内容生活化、方法生活化的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金鹏  
借鉴"生活世界"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切实走进人的生活世界,回到人本真的生活和时代的生活,实现人的思维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生活化,寓传授教化于无形,在潜移默化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和渗入人的思想和行动中,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傅王倩  莫琳琳  肖非  
我国培智学校课程建设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历史。本文通过对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分析,试图厘清不同阶段课程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为今后培智学校课程发展提供参考。文章认为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是一个从国家主导到学校主体的发展历程,其背后的价值取向由"知识学习"走向"完满生活"。具体而言,课程中心从知识到生活,并且在生活化课程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自"适应生活"到"完满生活"的内生性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母小勇  谢安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兆璟  
教育研究不是一种学院化的职业,本质上不是为了一种知识体系而完成、实现自己。有意义的教育研究是指以教育的方式来研究教育。为此,应该意识到教育研究本身所蕴涵的实践本性,教育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生活世界是教育研究的家,是教育研究的生命所在,应该在教育研究中达成基于这一实践本性基础之上的实践理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俊堂  
学校本身是内在异质的非共同体集合,集体生活并不天然具备帮助学生实现社会化、完善道德发展的能力。当前学校集体教育存在着"集体个人主义"和"只讲合作,不讲分工"的两种偏向。构建真实的集体教育需要认清分工在集体生活中的意义;注意道德冲突在集体教育中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认识并追求有意义的集体生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向民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新要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核心内容和重要任务。而高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安国  黎开谊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必须体现层次性。通过实践活动,拓展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次的理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人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使大学生在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的熏陶与感染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体会并印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进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金鹏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要坚持理想与现实相观照、主体与客体相统一、教育与服务相促进、动态与静态相平衡这四项原则,要把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世界作为基础,切实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进"工作,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有意义的对立是一种管理技巧。"美国财星集团管理顾问S·布朗如是说。这句充满着管理智慧的经验之谈,被纳入当代管理学的经典定律,可谓别具一格。布朗法则所说的"有意义的对立",可理解为可以互相制约、具有天敌意味的双方,形成一种对峙和竞争的态势。把布朗法则这一独特智慧,运用到日常管理中去,则可以收到更加有效而且省力的管理效果,成为管理者的得力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