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34)
2023(14867)
2022(12715)
2021(11710)
2020(9943)
2019(22871)
2018(22527)
2017(42690)
2016(22842)
2015(25918)
2014(26019)
2013(25749)
2012(24060)
2011(21789)
2010(21740)
2009(20123)
2008(19913)
2007(17798)
2006(15406)
2005(14020)
作者
(67644)
(56759)
(56375)
(53616)
(35965)
(27162)
(25929)
(22046)
(21483)
(20025)
(19169)
(19117)
(17998)
(17790)
(17513)
(17510)
(17137)
(16837)
(16282)
(16089)
(14075)
(13987)
(13849)
(12875)
(12863)
(12686)
(12609)
(12530)
(11516)
(11326)
学科
(102486)
经济(102378)
(64316)
管理(63255)
(50536)
企业(50536)
方法(43986)
数学(38882)
数学方法(38390)
(29106)
中国(29018)
地方(25448)
(23964)
业经(22323)
(19938)
农业(19723)
(18602)
贸易(18591)
(17909)
(17599)
(16378)
银行(16343)
(16242)
金融(16239)
(15706)
环境(15259)
技术(14875)
(14857)
(14747)
财务(14687)
机构
学院(329336)
大学(328520)
(138121)
经济(135294)
管理(126380)
研究(114365)
理学(108223)
理学院(106952)
管理学(105026)
管理学院(104403)
中国(86924)
科学(70240)
(69939)
(62596)
(58529)
(58165)
中心(53625)
研究所(52697)
(50661)
业大(49716)
财经(49345)
农业(45839)
(44805)
(44100)
北京(44016)
师范(43626)
经济学(42063)
(40959)
(40298)
经济学院(37936)
基金
项目(219531)
科学(173067)
基金(159130)
研究(159102)
(139653)
国家(138184)
科学基金(118365)
社会(101137)
社会科(95914)
社会科学(95886)
(86843)
基金项目(83749)
自然(76813)
自然科(75053)
自然科学(75029)
自然科学基金(73683)
教育(73309)
(73106)
资助(65489)
编号(64383)
成果(51778)
(51624)
重点(49730)
(48385)
(45871)
课题(44562)
创新(42894)
科研(42620)
国家社会(41951)
教育部(41350)
期刊
(154194)
经济(154194)
研究(95843)
中国(68187)
(53763)
学报(52255)
(49137)
科学(48243)
管理(47263)
大学(39609)
学学(37236)
农业(36653)
教育(35519)
(31745)
金融(31745)
技术(31014)
业经(26122)
经济研究(24420)
财经(24117)
(20742)
问题(20388)
(20227)
技术经济(17290)
图书(16584)
统计(16521)
(16317)
(16238)
商业(15388)
理论(15166)
世界(15002)
共检索到499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磊   马欢  
发达国家机器人使用将重塑国家禀赋优势,触发离岸产业的回流,进而影响外商在华投资的稳定性。本文构建引入机器人的跨国企业生产外包模型,精确测度发达国家机器人使用对中国经济渗透率指标,理论和经验分析发达国家机器人使用对中国外资的“生产回岸”效应。结果发现,在控制外资向其他新兴国家转移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机器人使用显著增加了中国外资企业退出,渗透率数值提升0.1,将使退出的外资企业数和外资资本分别上升约7%和13.6%,证实了“生产回岸”。然而,当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建立市场联系后,可以减轻“生产回岸”的负面冲击。此外,“生产回岸”效应受到撤资沉没成本和机器人安装成本的影响,并且在服装纺织、木材家具等工序相对简单、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行业中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实现“稳外资”目标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忠文  
(一) 所谓外资银行,是指进入东道国境内经营业务的外国银行。发达国家的跨国银行业务是在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基础上,主要是在6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可从60年代开始。随着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许多大银行随其本国公司到海外设点开业。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美国银行占据优势,在1960年美国只有8家银行在海外设有分行,但到1970年就增加到53家,海外分行数达到460家。第二个阶段从70年代开始。随着国际资本市场迅速发展,传统的国际金融中心不仅本身有很大发展,而且涌现新兴国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綦建红   周洺竹  
外资是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纽带,“稳外资”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本文采用2000-2015年中国海关进口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考察工业机器人对外资撤离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在解释企业间外资撤离差异和外资抱团撤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能显著降低外资撤离的概率,延长外资企业存续时间,这一作用主要通过优化劳动力市场、保障供应链稳定和提高市场多元化等机制实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是解释企业间外资撤离差异的重要因素,也有助于缓解同地区、同行业和上下游行业的外资抱团撤离。本文为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实现“稳外资”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梅冠群  
生产资料流通业是工农业生产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对发达国家各类生产资料流通模式与特点的梳理和总结表明,现阶段国外生产资料流通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型有形交易市场、中小型连锁商店、直销、代理等传统型流通模式;另一类是具备流通加工、物流金融、期货交易、逆向物流、电子商务等特殊功能的现代化创新型流通模式。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生产资料流通的发展,应借鉴国外生产资料流通模式先进经验,积极促进生产资料现代新型流通方式发展,淘汰现有落后、不合理的生产资料流通方式与经营管理方式,推动生产资料流通主体向大型化、品牌化发展,建立客户导向型的生产资料流通管理体系,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马风华  
文章利用20世纪70年代初至2005年间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5个发达国家的投入产出表,分析了发达国家第二产业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结构及影响。分析发现,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生产服务业和第二产业生产服务业占生产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生产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二产业服务投入的比重不断上升,实物投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其中商务服务、批发零售服务、交通运输服务、金融保险服务是第二产业生产服务业的重要构成部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胜勇  
通过使用部分OECD国家的投入产出数据对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信息技术水平、市场环境变迁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开放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跨国转移,为服务离岸外包创造了条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珏  杨荣海  
文章通过比较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1994-2008年间金融稳定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发现,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外债占GNP的比重和国际储备与外债比例的上升不利于金融稳定状态的保持,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但总储蓄占GDP比例的上升和贸易额占GDP比重的提高会促进金融稳定,带动经济增长;而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海外证券投资与债券投资的增加以及实际利率的上升会维护金融稳定性,促进经济增长。由于一国金融稳定还受国际宏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国际金融体系的重建是保证各成员国金融稳定的重要内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艳敏  赵宏格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发达国家都掀起了院校合并的热潮。本文介绍了国外院校合并的发展经验:院校合并采取的形式多样;院校合并主要是在非大学里进行或者是非大学被大学所吸收;院校领导在院校合并后采取措施来整合和重建学术文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范小云  孙大超  
为了探索本次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文章使用60个国家和地区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虚拟变量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对实体产业空心化程度与政府杠杆率之间的相关性和传导机制进行了计量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体产业占GDP比重与政府杠杆率之间显著负相关,而这种负向作用主要通过影响实际GDP增长率、预算收入占GDP比重、失业率和经常项目余额占GDP比重进行传导,并且在面临金融危机时,这种影响会显著加强。文章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和中国现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伯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浪潮已席卷全球。英国、美国、日本、西班牙四国银行国际化各有特色,但都属于发达国家的银行国际化,在它们崛起过程中都具有某些相同的"天时、地利与人和"条件。但是,各国银行国际化条件及其所采取的策略也存在较大差异,国际化水平和结果不同。本文详细分析了这四国银行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旨在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提供借鉴、指导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旭妍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继推出货币政策、救助金融机构措施,财政政策和国际合作等措施,本文分析了各项措施的实施内容和实施效果。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韶艳  
发达国家一直将反倾销作为最重要的贸易保护政策之一,它们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反倾销措施的使用者。文章从供给的角度探讨了发达国家大量使用反倾销的原因,认为宏观经济失衡的常态是政府供给反倾销政策的外部动因,追求自身政治利益最大化是政府供给反倾销政策的内部动因,而反倾销相对于保障措施和反补贴的政治成本最小决定了政府必然偏好于使用反倾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华  周培  
"三农"问题涉及中国千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土地流转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土地信托是解决土地流转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土地信托进行分析,分别从参与主体、运行机制及方式和法律规范3个方面总结了其成功经验,同时对中国土地信托发展提出了符合国情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韦闻佳  杨庆先  
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本文分别从组织结构、运作模式、物流配送、信息平台4个方面总结了发达国家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状况,并提出完善中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