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38)
2023(5802)
2022(4949)
2021(4629)
2020(3789)
2019(8172)
2018(8061)
2017(15057)
2016(8024)
2015(8831)
2014(8343)
2013(8163)
2012(7276)
2011(6134)
2010(6624)
2009(6552)
2008(5870)
2007(4643)
2006(3829)
2005(3385)
作者
(19354)
(16013)
(15963)
(15471)
(10176)
(7732)
(7369)
(5999)
(5950)
(5781)
(5325)
(5253)
(5214)
(4948)
(4850)
(4831)
(4741)
(4699)
(4600)
(4425)
(3851)
(3849)
(3730)
(3727)
(3658)
(3521)
(3512)
(3475)
(3180)
(3108)
学科
管理(27688)
(24443)
经济(24413)
(24076)
(23160)
(20665)
企业(20665)
财政(12324)
(11159)
财务(11146)
财务管理(11099)
企业财务(10605)
方法(10089)
(9988)
数学(8709)
中国(8682)
数学方法(8570)
(8162)
(7574)
(5778)
(5624)
金融(5621)
地方(5607)
(5607)
银行(5601)
业经(5595)
(5426)
(5324)
制度(5322)
(5172)
机构
学院(100027)
大学(97054)
(38997)
经济(38189)
管理(35894)
研究(31543)
理学(30575)
理学院(30294)
(29800)
管理学(29689)
管理学院(29499)
中国(26171)
(19163)
财经(19083)
科学(17928)
(17204)
(15639)
(14841)
中心(14445)
财经大学(13873)
研究所(13460)
经济学(12304)
(12271)
(12178)
师范(12169)
北京(11994)
(11700)
业大(11539)
(11404)
经济学院(11111)
基金
项目(63080)
科学(49212)
研究(48927)
基金(45053)
(38053)
国家(37734)
科学基金(32809)
社会(30930)
社会科(29333)
社会科学(29328)
(24984)
教育(23148)
基金项目(22977)
编号(21073)
(20360)
自然(19900)
自然科(19433)
自然科学(19428)
自然科学基金(19053)
资助(18700)
成果(18040)
课题(14471)
重点(14365)
(13931)
(13788)
项目编号(13779)
(13203)
(13013)
(12928)
国家社会(12685)
期刊
(45494)
经济(45494)
研究(33825)
(29131)
中国(21299)
学报(13396)
管理(13240)
(11930)
金融(11930)
教育(11696)
(11672)
科学(11318)
大学(10729)
学学(10109)
财经(9740)
经济研究(9083)
(8330)
农业(8087)
财会(7735)
会计(7706)
业经(7614)
技术(7441)
(7422)
财政(7422)
(5915)
问题(5193)
通讯(5150)
会通(5137)
国际(5108)
(4982)
共检索到158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庆  
当今世界,财政风险加剧对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究其原因,是宣扬个体自由的现代经济理论把欲望与人性等同起来,使无限欲望与有限资源矛盾升级难解,只好转而依赖公财政寻求解决之道,并在历次危机中因干预有效而强化了对公的依赖,终造成公私间的失衡。实际上,财政不仅具有经济属性,干预和推动经济增长以实现私人利益;财政还具有伦理属性,规范和构建和谐关系以实现公共利益。面对当前公共危机的频发,我们应深刻认识到财政所具有的二元属性,并通过公共伦理重塑、财政考量指标体系构筑、现代公民培育和预算建设等措施,努力尝试实践生产与伦理并重的二元财政,从而回复公与私的动态均衡,为解决公共危机、实现和谐奠定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珏  
本文分析了美国"财政悬崖"危机产生的背景、原因及国内外的影响,认为美元体系下的高消费模式是危机发生的根源,自动减赤机制的启动虽然短期内会削弱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效果,但从长期看,有利于改变美国制度结构的改革和增强国际竞争力。中国从该危机中得到的启示是:要稳定经济增长目标,减税政策应与结构调整联系在一起;投资、消费、出口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不能偏颇,过度依赖出口或过度依赖消费都不利于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并保持币值稳定,黄金储备的充足是基本条件,论文主张增加更多的黄金储备或稀缺金属,而不是大量的美元资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煜辉  
"财政悬崖"实质上是在考验着美国经济内生动力的强弱,而逻辑的观察点是经常账户美国的"财政悬崖"是指自2001年以来,美国多项减税和刺激经济增长政策在2012年底集中到期。按照现行法律,美国政府多项减税政策和刺激政策即将到期:包括2001年和2003年小布什减税政策、奥巴马于2011年启动的失业救助和降低工资税政策等,同时2011年国会超级委员会达成的"自动支出削减机制"启动,这一系列财政政策将于2013年1月集中到期终止或开始启动,增税和减支或使美国财政赤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玉华  曾绍龙  
"财政悬崖"是美国奥巴马总统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不仅对美国经济复苏是一种打击,而且也会威胁到全球经济复苏。笔者认为,"财政悬崖"是美国财政长期失衡的必然产物,而美国财政失衡根源于其长期运行的债务经济模式。本文阐述了实现美国财政平衡的途径及其对中国财政的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洪友  朱华荣  
中国财政制度安排的显著特征或主要缺陷是城乡“二元”财政结构。其制度安排是“一品两制”及“一纵两横”的非均衡。这种非均衡制度安排,是导致中国农村公共品长期不可持续有效供给、“三农”负担沉重、基层财政不可持续、基层治理软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调以及农村社会不和谐等诸多问题的根源。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从统筹城乡“二元”财政结构入手,研究解决“二元”财政结构下的“一品两制”及“一纵两横”非均衡制度安排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书猛  
在要素市场一体化条件下,多数票规则会导致较高的再分配水平,降低财政竞争的激励,形成财政竞争的自动制衡机制,确保财政竞争处于适度水平。中国城市的公共产品供给二元体制降低了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收益,并因此影向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减少,会减缓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压力,降低财政竞争的成本。同时,二元体制又通过就业收益和城市住房价值的提升,提高了财政竞争的收益。上述因素将共同提高财政竞争的均衡水平,加剧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竞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元元  
2012年下半年以来,美国财政的悬崖问题令全球瞩目。从经济领域看,是美国长期超负荷赤字政策所带来的财政收支失衡和债台高筑问题;从政治领域看,是美国政党政治博弈为悬崖财政"火上浇油"。财政管理的效能如何,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就美国财政悬崖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对反思中国财政管理,防范财政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旭东  胡海峰  
一、美国"财政悬崖"问题的由来"财政悬崖"一词最早是由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提出,用以形容2013年1月1日这一"时间节点",主要指当前美国一系列宽松财政政策即将在2013年1月1日前到期,美国财政将在2013年起进入突然性紧缩困境的一种状况。按照现行法律,美国许多金融危机期间的财政刺激计划将在2012年年底陆续退出(即便得以延长也只能至2013年年初)。这些财政刺激计划主要包括:(1)布什时期减税措施期满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廖群  
降低"悬崖"的高度,既可以消除经济重陷衰退的风险,又可以防止主权债务风险显著增大"财政悬崖"的形成原因、堕入机制及离地高度"老账"与"新账"共同形成"财政悬崖"美国"财政悬崖"的形成可追溯至2001年1月。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为刺激经济增长,颁布了《经济增长与税收减免协调法案》,将最高所得税率从39.6%降至35%,随后又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丁建臣  张维  
美国"财政悬崖"危机再起,警示我国财政金融风险不可小觑。本文以我国经济运行为背景,在客观地评价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提出在加快经济民主化进程中,回归稳健财政赤字比"赤字幻觉"更重要,要把拉动内需作为助推经济增长的引擎,使企业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增加财政收入的源泉,着力防控银行信用过度扩张危及国家财政安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森  
国有资本财政是我国目前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作为财政范畴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必然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资本的公共属性将日益明显。国有资本财政最终将被公共财政所同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曙光  
2010年,希腊发生债务危机。随之进一步发酵和蔓延,出现了由边缘向中心、由小国向大国扩散的趋势,意大利和西班牙也上演着与希腊同样的故事。意大利是欧共体的第4大经济体,却是第一大债务国,现有公共债务1.9万亿欧元,比希腊、西班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周威  
二元财政是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共生的一种制度安排,它与二元经济互为因果,互相作用。对应于生产函数,二元财政通过资金、劳动力、土地、制度四个要素实现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从计划经济时期到市场经济时期,二元财政的变迁经历了一个由显性到隐性的过程,但至今依然存在。二元财政改革的难点是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是助力二元结构转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孔宪遂  陈华  
本文在介绍美国、欧洲、日本等国财政危机发展的基础上,研究了当前各国开展财政整顿面临的障碍性因素,并提出促进全球财政问题走向均衡的建议,如切实提高财政透明度,财政调整政策应纳入外部冲击应对机制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一平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一周年之际,欧债危机扩散的风险急剧升温,自2011年6月以来,评级机构先后调降希腊、葡萄牙、爱尔兰主权债务评级,高债务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再刷新历史高位:希腊为18%,爱尔兰为13.3%、葡萄牙为12.9%、西班牙为6.37%、意大利为6.02%。债务危机日益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