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26)
- 2023(19864)
- 2022(16349)
- 2021(15176)
- 2020(12537)
- 2019(28373)
- 2018(27694)
- 2017(53189)
- 2016(28031)
- 2015(31666)
- 2014(31420)
- 2013(30966)
- 2012(28653)
- 2011(25725)
- 2010(25998)
- 2009(24286)
- 2008(23364)
- 2007(20682)
- 2006(18408)
- 2005(17092)
- 学科
- 济(124811)
- 经济(124685)
- 管理(80163)
- 业(78402)
- 企(63345)
- 企业(63345)
- 方法(50259)
- 数学(44194)
- 数学方法(43657)
- 中国(42647)
- 农(33275)
- 财(31838)
- 融(31283)
- 金融(31281)
- 银(29785)
- 银行(29765)
- 地方(29583)
- 行(28667)
- 业经(27637)
- 制(25798)
- 贸(24454)
- 贸易(24430)
- 易(23730)
- 农业(22299)
- 学(20865)
- 务(20559)
- 财务(20491)
- 财务管理(20449)
- 企业财务(19611)
- 理论(18332)
- 机构
- 大学(397306)
- 学院(396085)
- 济(173749)
- 经济(170206)
- 管理(151627)
- 研究(138368)
- 理学(128892)
- 理学院(127506)
- 管理学(125350)
- 管理学院(124617)
- 中国(115770)
- 京(85060)
- 财(81388)
- 科学(78535)
- 所(67964)
- 中心(66020)
- 财经(64181)
- 农(60920)
- 研究所(60888)
- 江(59263)
- 经(58445)
- 经济学(54814)
- 北京(54351)
- 业大(52504)
- 范(51919)
- 师范(51434)
- 院(49903)
- 经济学院(49271)
- 州(48184)
- 财经大学(47819)
- 基金
- 项目(257686)
- 科学(205407)
- 研究(190848)
- 基金(190424)
- 家(164559)
- 国家(163198)
- 科学基金(141606)
- 社会(125203)
- 社会科(118987)
- 社会科学(118955)
- 基金项目(99373)
- 省(97347)
- 自然(89109)
- 教育(87311)
- 自然科(87191)
- 自然科学(87171)
- 自然科学基金(85601)
- 划(82565)
- 资助(78240)
- 编号(76028)
- 成果(61795)
- 发(58691)
- 部(58079)
- 重点(57792)
- 创(53529)
- 国家社会(53150)
- 课题(52435)
- 教育部(50814)
- 创新(50197)
- 人文(49179)
- 期刊
- 济(195389)
- 经济(195389)
- 研究(126608)
- 中国(84018)
- 财(63235)
- 管理(59092)
- 融(57941)
- 金融(57941)
- 农(56379)
- 学报(55379)
- 科学(54327)
- 大学(44328)
- 教育(41745)
- 学学(41594)
- 农业(37462)
- 技术(35085)
- 财经(32815)
- 经济研究(32085)
- 业经(30417)
- 经(28332)
- 问题(26403)
- 贸(23083)
- 国际(22132)
- 世界(20450)
- 业(20443)
- 技术经济(19700)
- 理论(19361)
- 统计(18819)
- 现代(18086)
- 商业(17476)
共检索到622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继晔
"次贷"和欧债两次危机后,美国与希腊为代表的欧债危机国家复苏大不相同,比较其原因,美国的机构投资者如投资基金、保险资金、养老基金处于与其GDP大致相似的数量级,成为股市复苏的中流砥柱。而以希腊为代表的深陷欧债危机各国则资本市场不发达,机构投资者弱小,公共财政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化解。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之中,在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当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支持社会保险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资金、境外长期资金等机构投资者逐步扩大在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范围、增加投资规模,成为我国继续城市化的资金推动主力,同时完善对资本市场的...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欧债危机 资本市场 机构投资者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蒋志平 田益祥 杜学锋
考虑金融市场收益率分布的尖峰厚尾、波动聚类和非对称性特征,引入了更符合市场真实情形的DCC-T-Copula和BB7-Copula两类多元条件相关模型,分别从一般相关性和极值相关性角度,对中国A股与欧洲、美国和香港金融市场间常规传染和极值传染效应的动态特征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相比于次贷危机,欧美金融市场在欧债危机期间对中国A股的传染效应呈现出长期性和复杂性特征,并且这种传染效应在欧债危机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A股市场自次贷危机后加快了与香港市场融合的进度,欧美市场对A股的风险传染更多地是通过香港市场来传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满红智
自2007年7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业乃至整个美国经济深受重创,虽然美国政府采取了大幅降息、增加流动性、巨额注资等多种救市方式,均无法扭转次贷危机的继续深化,最终引发了美国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从美国政府资助摩根大通290亿美元收购贝尔斯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姚登宝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投资者情绪和金融市场稳定的新指标,基于2006年10月至2015年11月的月度数据,应用TVP-SV-SVAR模型研究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机制及其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均是金融市场稳定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流动性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投资者情绪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冲击效应逐年减弱且存在时滞效应,金融市场对市场流动性的依赖度日益增强,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流动性的互动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另外,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对金融市场稳定的时变影响在危机期间和平稳时期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姚登宝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投资者情绪和金融市场稳定的新指标,基于2006年10月至2015年11月的月度数据,应用TVP-SV-SVAR模型研究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机制及其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均是金融市场稳定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流动性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投资者情绪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冲击效应逐年减弱且存在时滞效应,金融市场对市场流动性的依赖度日益增强,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流动性的互动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另外,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对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汇
近一段时间以来,欧美债务问题的持续发酵,不仅加重了对世界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还严重冲击到国际金融市场,阻碍了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为起点,国际金融市场呈现的宽幅、高频的振荡走势均是欧美债务危机的集中反应。欧美债务危机下国际金融市场的表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孟辉 伍旭川
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的根源2007年4月,以美国新世纪房屋贷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开端,美国次级按揭贷款的市场风险开始显现,随后风险迅速向以次级按揭贷款为支持的各类证券化产品的持有者转移。6月份,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作华 郭春萌 葛锐
本文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股价崩盘风险视角考察了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如何促进金融市场稳定。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可以显著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以及降低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可以有效抑制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在媒体关注度高的上市公司更显著,而在“两职合一”的上市公司中则被显著削弱。本研究揭示了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在抑制股价崩盘风险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对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宝伟
基于经济虚拟化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失衡是现代金融危机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将虚拟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到金融稳定研究中。以实现金融稳定为目标的虚拟经济管理政策,需要对三个基本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合理化;金融监管的发展;宏观调控政策目标与机制的转变。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虚拟经济管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祺 林僖
本文以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发布的欧元区17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信息作为欧元区主权风险的替代变量,从多市场极端收益联动和市场间传导机制的角度,检验了欧债危机爆发前后欧元区主权风险冲击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机制及其内在传导机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欧债危机下欧元区主权风险冲击显著增强了中国金融市场间的联合极端收益波动;这一影响在三大评级机构发布的不同欧元区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信息下和中国不同金融市场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当主权评级调至接近或达到投机级时能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系统性的投机级临界效应。本文的实证结论为增强中国政府金融干预和处置能力,从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提供了较强的政策启示。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馨
次贷危机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基于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理论视角,运用明斯基模型解释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和发展的线路,认为美国房地产经济经历了"正向冲击速发展""非理性繁荣""负面冲击"阶段,最终导致危机爆发。我国的房地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房地产泡沫的出现警示我们要警惕房地产经济的明斯基周期。因此,应善用政府干预这一看得见的手管理房地产市场,加强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加快推动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以防范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不稳定 房地产业 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谷小菁 王定祥
本文利用1992-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金融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国和分区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能够为城市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增加非国有银行贷款占总贷款的金融结构比重有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而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效率(贷存比)对提高城市化水平分别表现出正效应与负效应,且东部地区较之中、西部地区体现的正效应更大。短期来看,金融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因果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市化进程 面板数据 区域差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秦月星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必然性(一)金融体系内在矛盾导致脆弱性。经济周期无法消除,金融危机时不时爆发,这是由金融体系内在矛盾决定的。金融危机源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则源于金融机构资金期限错配——资金来源的短期性和资金运用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资金供给的顺周期性以及政府隐性担保带来的道德风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祝宝江 王炜琪 陈国雄
关于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理论研究,相对于以往金融和贸易等传统传染渠道对投资者情绪非理性因素引起的"纯传染"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在当前的国际投资及贸易环境状况的背景下,以中美两国投资者情绪为研究对象,构建中美两国投资者情绪指标,通过Copula模型验证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传染性。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投资者情绪的变化会导致中国投资者情绪发生变化并且传染效应为单向传导,在不同阶段呈现波动状态,且二者Copula时变相关系数在金融危机发生时期达到最大值,充分印证中美投资者情绪在金融危机发生期间传染效应发生概率明显增强且达到最大化。因此,在金融危机平稳期及预警期应实施相应预警、管控及应急处置政策、方案,引导投资者情绪向理性方向发展,并不断完善我国资本流动管制政策,纳入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胡云超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造成的危害正日益加深,各国金融政策管理部门相继推出了强有力的措施,以恢复经济、金融市场秩序。资产担保债券(CoveredBonds)因其独特的风险收益特征成为监管机构开展金融救援的重要选项之一。2008年7月,在危机演化的关键时刻,美国颁布了推动资产担保债券市场发展的监管法律。我们预计,在未来一个时期里,该债券将代替其他信贷衍生品成为债券市场的主角。本文讨论了资产担保债券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它与资产支持证券(ABS)的本质差别,简要总结了发展资产担保债券对金融稳定的意义。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资产担保债券 资产支持证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