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65)
2023(14705)
2022(12211)
2021(11235)
2020(9003)
2019(20830)
2018(20945)
2017(38323)
2016(22016)
2015(25260)
2014(26052)
2013(25116)
2012(23763)
2011(21714)
2010(22394)
2009(20489)
2008(20668)
2007(19306)
2006(17316)
2005(16066)
作者
(64332)
(53578)
(53365)
(51257)
(34039)
(25767)
(24698)
(20875)
(20627)
(19655)
(18224)
(17917)
(17391)
(17120)
(16751)
(16727)
(16566)
(15858)
(15617)
(15552)
(13795)
(13418)
(13140)
(12610)
(12372)
(12101)
(12049)
(12046)
(10984)
(10966)
学科
(91654)
经济(91480)
管理(53701)
(52491)
(40815)
企业(40815)
中国(34342)
方法(33603)
(28918)
数学(26958)
数学方法(26623)
地方(25104)
业经(23647)
教育(23390)
(20959)
(20726)
理论(19524)
农业(19338)
(17350)
(16349)
(16041)
(15883)
银行(15848)
(15708)
贸易(15693)
(15268)
(15231)
金融(15228)
(15103)
技术(13553)
机构
大学(316160)
学院(314440)
(121561)
经济(118520)
研究(115404)
管理(107696)
理学(90201)
理学院(88927)
管理学(87078)
管理学院(86449)
中国(83519)
(70701)
科学(70602)
(60274)
(57990)
(55194)
研究所(54056)
(53607)
(53227)
师范(53149)
中心(52107)
北京(46208)
业大(44690)
财经(44446)
师范大学(42839)
农业(42797)
(42452)
教育(41726)
(40849)
(39950)
基金
项目(192619)
科学(149968)
研究(149746)
基金(131744)
(113418)
国家(112220)
科学基金(93855)
社会(91583)
社会科(85461)
社会科学(85434)
(78877)
教育(75039)
基金项目(68467)
(66917)
编号(65565)
成果(57177)
自然(56458)
自然科(55052)
自然科学(55038)
自然科学基金(54029)
资助(53363)
课题(48955)
(47405)
重点(45112)
(42841)
(40079)
(39589)
(38758)
项目编号(38621)
发展(38384)
期刊
(149072)
经济(149072)
研究(106396)
中国(80718)
教育(69501)
(52579)
学报(49160)
(46356)
科学(44045)
管理(40039)
大学(37780)
农业(35264)
学学(33620)
技术(31764)
(30901)
金融(30901)
业经(25622)
经济研究(22809)
财经(22441)
问题(19760)
(19438)
(18995)
图书(18534)
职业(17814)
(16115)
论坛(16115)
(15691)
技术经济(15222)
(15068)
(14493)
共检索到509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成功  张相乐  
20世纪90年代末,马丁·特罗由强调入学人数的"旧的普及高等教育观念"转向了注重普遍参与的"接近于‘学习化社会’"的新的普及高等教育观念。这主要由三大因素促成:国际教育思潮的引领、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触发、高等教育发展实践的启示。我国在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应将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建设学习型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协调推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史朝  
本文对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的创立者马丁·特罗的主要教育思想进行了评述。指出:特罗的理论除了提出精英、大众、普及型高等教育之外,还就宏观的高等教育规模、功能、观念和微观的课程、教学、学习要求、学术标准等各方面做过系统、细致的比较。特罗理论的主要贡献是:首先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并全面而充分地揭示了三个阶段的不同特征;二是有说服力地阐明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三是正确提出了阶段转变时期高等教育内部必然出现的矛盾及必须解决的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丽捷  
马丁·特罗(Martin Trow,1926—2007),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70年代,马丁·特罗创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论和模式论的主要观点,他的教育思想为西方多数学者与政府在探讨、制定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上,提供了重要思想框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方展画  
马丁·特罗在30年前首次描述了高等教育存在着三个以数量为标准的发展阶段。这一理论是基于当时部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完成“大众化”或“普及化”之现实,围绕着高等教育内部革新问题而建构的,在方法论上,具有十分明显的归纳取向,对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一理论存在着内在的缺陷。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之功能及其重要性的认识。高等教育更多地体现着一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利益,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多地是国家意志的产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邬大光  
大众化理论不仅仅是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量的理论,而且是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一种预警理论,同时也是描述高等教育活动变化的一种理论。在西方学者眼里,"大众化理论"被认为是一个"学术概念",而非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郭孝文  蔡连玉  
文章从多个层面对“特罗理论”进行了初步剖析 ,指出了其在诱人的光环下暴露于逻辑、维度和方法等诸方面的漏洞 ,以期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警示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马万华  
马丁·特罗教授一生在政治社会学和比较教育领域著述丰厚,与人合著作的主要著作有11部,还发表了150多篇论文或研究报告。本书从这些论文和研究报告中精选了15篇论文编译成册,从中可以看到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复杂性和在发展过程中为解决这些复杂问题采取的政策、策略和措施。尤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夏颖  
素质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对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有助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展个性化的高等教育和加强高等教育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包括中国特色、多样性、适应性和文化性等。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可以采取的策略有:以素质教育思想整合其他高等教育思想,完善以个性化教育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发展师生学习共同体,以及营造素质教育的文化环境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艳超  
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部分高校先后停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社会认可度低、普通高等教育对办学空间的挤压、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使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一段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基于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的发展观,有助于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易梦春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很快将超过50%,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民众自身发展的诉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需要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向普及化发展的主要力量。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平民教育理念贯彻始终,高等教育系统庞大、年轻,规模、结构、质量协调发展,以重点建设带动全面提升,多样性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逐步扩大,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逐步推进,以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加强,两岸合作交流不断加深。面对高等教育发展新态势,我国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双一流"建设、内涵式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寿根  殷革兰  杨旭辉  
我国已进入区域性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追求教育的优质、公平、多样、个性已成为主导需求。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定位,既要密切跟踪产业结构调整,对接城市发展战略,又要在理顺学科关系、谋划学科布局上下功夫,形成良好的学科生态结构。学科建设应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使学生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更强的技术能力、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天野郁夫  陈武元  黄梅英  
马丁·特罗对于高等教育三个发展阶段的特性和结构的论述有先见性和预见性 ,但该理论也有其局限性 ,它只是根据欧洲和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建立起来的 ,缺乏有关亚洲、特别是东亚在 2 0世纪 70年代正发生变化的信息和知识 ,没有预想到信息技术的惊人发展所带来的变化等。日本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由于存在着“日本式的”私立高等教育 ,使得日本能够在短时期内赶超上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而且以高于欧洲各国的速度实现了大众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志成  
拉丁美洲国家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 ,采取的主要政策与措施包括改革公立高等教育 ,发展多层次的私立高等教育 ,创建公私立学校趋同的新型办学模式等。拉美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果是明显的 ,但也带来了职业分层化和投资效益低下等问题 ,其过度发展高等教育 ,忽视基础教育的教训应引起我们的警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宏赋  
高等教育普及化给民办高校文化育人提出了新挑战、新课题,也带来了新机遇。民办高校文化育人面临学校缺少社会文化认同、缺乏文化积淀、教师对学校缺少文化认同、学生对学校缺乏信任等现实问题和困境。民办高校应树立社会市场营销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用心培育顾客文化;坚持以教师为根本,精心构建"奋斗者"文化;坚持以未来市场为导向,涵育适应社会的通识文化;坚持以国学教育为载体,传承创新以校为家的感恩文化,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崔亚楠  文雯  刘惠琴  
进入普及化阶段后,中国高等教育将经历由"大"到"强"的转变,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结构将更为成熟,同时与外部社会结构的联系将更为紧密。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和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以及高等教育与外部社会经济、人口要素的关系发现,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结构上各有特点,这反映了两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历程;但中国高等教育与外部经济水平和人口压力的匹配程度与美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对此,要继续优化高等教育内部结构,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处理好文理学科的比重和关系;要着力增强高等教育与外部社会结构的协调性和适应性,提高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加快建设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