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6)
- 2023(11713)
- 2022(9344)
- 2021(8294)
- 2020(6594)
- 2019(14797)
- 2018(14719)
- 2017(27249)
- 2016(15172)
- 2015(17152)
- 2014(17257)
- 2013(16845)
- 2012(16228)
- 2011(14993)
- 2010(15425)
- 2009(14502)
- 2008(14565)
- 2007(13698)
- 2006(12723)
- 2005(12139)
- 学科
- 济(69369)
- 经济(69289)
- 管理(40634)
- 业(39454)
- 企(30369)
- 企业(30369)
- 中国(24978)
- 地方(21330)
- 农(21158)
- 方法(19496)
- 业经(18473)
- 学(17139)
- 数学(15026)
- 数学方法(14746)
- 农业(14526)
- 制(13864)
- 财(13493)
- 发(13390)
- 融(12925)
- 金融(12923)
- 银(12920)
- 银行(12881)
- 行(12536)
- 理论(11966)
- 贸(11841)
- 贸易(11827)
- 地方经济(11461)
- 易(11327)
- 和(10642)
- 环境(10467)
- 机构
- 大学(230014)
- 学院(228893)
- 研究(89820)
- 济(89347)
- 经济(87232)
- 管理(76503)
- 中国(68338)
- 理学(63117)
- 理学院(62175)
- 管理学(60731)
- 管理学院(60323)
- 科学(57403)
- 京(52518)
- 所(48426)
- 农(45254)
- 研究所(43531)
- 财(42610)
- 中心(39547)
- 江(38933)
- 范(35409)
- 农业(35406)
- 师范(34965)
- 业大(34628)
- 北京(34109)
- 财经(32214)
- 院(32094)
- 州(31436)
- 省(29941)
- 经(28906)
- 师范大学(28063)
- 基金
- 项目(141112)
- 科学(109612)
- 研究(102149)
- 基金(99153)
- 家(88633)
- 国家(87787)
- 科学基金(72652)
- 社会(63791)
- 社会科(60113)
- 社会科学(60096)
- 省(56345)
- 基金项目(50808)
- 划(48009)
- 教育(46486)
- 自然(45937)
- 自然科(44867)
- 自然科学(44853)
- 自然科学基金(44040)
- 编号(41280)
- 资助(40307)
- 发(36601)
- 成果(36142)
- 重点(33066)
- 课题(31195)
- 部(29787)
- 发展(28962)
- 创(28606)
- 展(28459)
- 创新(26797)
- 国家社会(26253)
共检索到381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艳
表"没有通常所说的"之义的自由短语"无所谓"起源于语素"无""所""谓"的临时组合。随着句法组合的变化,主观性的增强,逐渐词汇化成表"不在意、不在乎、没有关系"之义的词。但由于汉语否定词系统的整体替换,加之肯定否定对举句法格式的推动作用,"无所谓"又经历了反词汇化的过程,变成了短语"没所谓"。词汇化和反词汇化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但又是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
关键词:
无所谓 没所谓 词汇化 反词汇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林望帆
"从头"最初是介宾短语,至迟在晚唐五代已经词汇化为副词。在语义特征抽象化、韵律规则制约和语用频率增加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介宾短语"从头"被重新分析为副词,用于表示事物的开端,也可以表示事情的开始。到了宋代,副词"从头"通过语境吸收产生了表"重新开始"义的频率副词用法,而且只能用于抽象的事情。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文贤
现代汉语复合词"领袖"来源于古代汉语中的名词性并列短语"领袖",历经漫长的词汇化过程,成词于晋代,词义发生改变。文章探讨了"领袖"在历时发展中由双音节并列短语逐渐演变,最终凝固成词的过程及其演变机制,同时对其词性与词义的变化作出阐释。
关键词:
领袖 词汇化 演变机制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勇
现代汉语中有四种同形的"一般",从历时的角度看,它们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唐代,数量短语"一般"逐渐凝固,演变为表"一样、同样"的形容词"一般",唐五代时期,形容词"一般"进一步虚化为比况助词"一般",至宋代,形容词"一般"又逐渐分化出"普通、通常"义。而在"一般"的词汇化与语法化历程中,陈述化、隐喻扩展、重新分析和语境影响等机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一般 词汇化 语法化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勇
现代汉语中有四种同形的"一般",从历时的角度看,它们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唐代,数量短语"一般"逐渐凝固,演变为表"一样、同样"的形容词"一般",唐五代时期,形容词"一般"进一步虚化为比况助词"一般",至宋代,形容词"一般"又逐渐分化出"普通、通常"义。而在"一般"的词汇化与语法化历程中,陈述化、隐喻扩展、重新分析和语境影响等机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一般 词汇化 语法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文燕
在现代汉语中"无意"可以作动词,义为"没有做某事的愿望",也可以作副词,义为"不是故意地"。战国时期,"无意"第一次出现,是一个述宾短语,到唐朝时"无意"已经词汇化为动词。清朝以后,"无意"进一步虚化,产生了副词用法。
关键词:
无意 词汇化 语法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林华
增加附加词汇表是提高DDC(杜威十进分类法)类分电子资源特别是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详细 论述了DDC附加词汇表的词汇来源及其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群
词汇短语是处于完全可以自由组合的单词和完全固定的短语之间的预制的半固定词块 ,被一些语言学家 ,如Nattinger&DeCarrico认为是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 ,并在语言教学中提出了“词组法”。作为形式与功能的合成体 ,词汇短语可分为四类 ,并具有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宏观、微观组织等语用、篇章功能。这些性质与功能决定了词汇短语在语言学习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蔡蔚 曾衍桃
有关儿童习得词汇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理论假设 :联想学习理论、制约原则论和社会语用理论。本文在分析前两种词汇习得理论缺陷的基础上 ,着重对社会语用认知理论进行了评述。该理论强调 ,具有可塑性的、强有力的社会认知技能是儿童成功习得词汇的关键因素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运富 孙倩
汉语字词之间存在比较固定的对应关系,如果一方发生变化,另一方往往会受到影响。汉语词汇语法化与用字变化就具有这样的互动关系。语法化对词语用字变化的影响表现在:词汇意义的磨损可使记录字形的表义成分逐渐赘余,从而发生减省或音化现象;语音弱化可能引起词语用字的更换调整;语法意义的增强可滋生具有别词作用的专用字。用字变化对词汇语法化也有促进或促退的作用,包括促使词义或读音弱化、推动新词新义派生、凸显和固化语法化功能、导致反向词汇化等。用字变化也可能掩盖语法化真相,给文本解读和语法化研究带来干扰。因此,研究汉语词汇语法化相关问题,应该适当重视有关词语的用字变化。
关键词:
语法化 用字变化 字词关系 互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叶萌
转折连词“虽然说”可位于句首、句中,也可单独成句,常与其他转折连词或副词构成一前一后的语序关系。受到联系项居中原则的影响,连词“虽然说”也可以单独出现在后续句句首。在语义类型上,“虽然说”可以分为让步义、弱信任义以及订正补充义3种类型。“虽然说”在清代发生词汇化,并借助类比语法化的机制与连词“虽说”类比成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巧玲 游桂兰
调查课堂环境下词汇深度或二语词汇知识习得的发展途径和具体特征,以及词汇量和词汇知识(如意义、词性、词缀和联想)的关系,通过横向调查法对三组不同水平的受试者进行了词汇量及词汇知识的产接能力的测试。结果显示词汇"量"和"质"有一定的关联,不同的词汇知识类型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并且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途经,反映了二语词汇习得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
关键词:
词汇深度 词汇知识 词汇量 英语水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宏
研究了近年现代俄语词汇发展与变化状况,指出了发展与变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了产生变化的原因,说明了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
关键词:
现代俄语 词汇 变化 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金伟
英汉期货词汇金伟编许春燕审校Actualyield实际收益率Agore市场Agriculturalreport产情报告Americanstyleoptions美式期权Anticipatoryhedgingtrade预期性套期保值交易Arbitrage...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宋艳梅
准确理解是准确翻译的前提,贴切表达是翻译成功的关键。翻译过程中对词汇的理解至关重要,如忽视了词汇的潜在语意,逐字死译,混淆近义词、同义词,忽略上下文关系,均会造成汉俄语意不对等,使译文中出现典型的“汉语式俄语”。本文列举汉译俄教学中的典型错例,对此现象加以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