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9)
2023(8606)
2022(6649)
2021(6397)
2020(4998)
2019(11568)
2018(11823)
2017(21586)
2016(12770)
2015(14631)
2014(14967)
2013(13314)
2012(11579)
2011(10475)
2010(10962)
2009(9687)
2008(9570)
2007(8647)
2006(7756)
2005(7322)
作者
(32816)
(26873)
(26744)
(25838)
(17182)
(12723)
(12314)
(10585)
(10326)
(9753)
(9252)
(8941)
(8735)
(8626)
(8455)
(8330)
(8169)
(7938)
(7869)
(7669)
(6945)
(6686)
(6639)
(6299)
(6127)
(6111)
(6076)
(5929)
(5448)
(5332)
学科
(45597)
经济(45509)
管理(30321)
(28879)
(23731)
企业(23731)
方法(21140)
教育(20076)
中国(19405)
数学(18735)
数学方法(18174)
(13976)
理论(12640)
业经(11590)
(10259)
(9498)
教学(9417)
(9130)
农业(8852)
(8692)
地方(8137)
发展(7949)
(7827)
技术(7492)
(7199)
(6446)
(6133)
贸易(6128)
(6057)
银行(6050)
机构
大学(170074)
学院(167479)
管理(59275)
(58805)
研究(57291)
经济(57274)
理学(51188)
理学院(50574)
管理学(49114)
管理学院(48794)
(37638)
中国(37251)
科学(33890)
(32190)
师范(32006)
教育(31467)
(27688)
(27267)
(26485)
师范大学(26135)
研究所(25195)
中心(24810)
北京(24397)
(22887)
技术(22478)
业大(21931)
财经(21649)
(21180)
(20928)
职业(19927)
基金
项目(109092)
科学(87741)
研究(86711)
基金(75668)
(64716)
国家(64078)
科学基金(55200)
社会(53015)
社会科(49939)
社会科学(49925)
教育(48917)
(44470)
(38945)
编号(38374)
基金项目(37970)
自然(33768)
成果(33523)
自然科(33061)
自然科学(33056)
自然科学基金(32430)
资助(31116)
课题(29923)
重点(26258)
(25216)
(25029)
(24219)
规划(23339)
项目编号(23162)
(22629)
教育部(22577)
期刊
(64838)
经济(64838)
研究(58068)
教育(54080)
中国(42016)
学报(23151)
管理(22889)
(22183)
科学(22068)
(20989)
技术(20766)
大学(19617)
学学(16771)
农业(15416)
职业(14459)
(12021)
金融(12021)
业经(11364)
财经(10784)
经济研究(10718)
技术教育(9479)
职业技术(9479)
职业技术教育(9479)
(9335)
统计(9167)
(8863)
论坛(8863)
(8442)
图书(8366)
(8239)
共检索到255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滕长利  
数字革命给教育生态带来的深远影响正在逐渐显现,将深刻参与并影响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数字治理因其“比较”与“可控”的双重特性,较好地契合了教育治理需要评价便捷且可度量的实然诉求。然而数字治理模式距离教育“善治”的理想状态仍有差距。将数字治理与善治的民主、法治、有效、责任、透明五个方面对比分析,发现数字治理存在共识达成难题、合法性缺乏、公益性忽视、权责划分不清、透明性不足等问题。为此,文章探索基于“共同意志的合理性形成、数字治理的法治化发展、重视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清晰化的权责分配、公开透明的协同监管机制”五位一体促成“数字治理”到“善治”的教育治理模式转换,契合教育治理现代化对善治的内在追求,实现良好教育治理秩序的美好愿景。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叶雯  贺世红  
随着教育信息化从1. 0时代进入2. 0时代,以信息化推动高校治理现代化已成为教育善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治理现代化存在政府角色缺失、高校自治能力弱、社会参与度不足、互联网运用水平偏低等问题。多元共治模式下,搭建大数据技术维度平台、政府顶层设计制度平台、学校自治基础平台、社会参与多元主体平台才能实现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教育现代化善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日华  
当前国家正在各个领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校继续教育治理现状距离现代化治理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高校其他治理模式相比,善治模式在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治理迈向现代化建设上更具优势和正义,也更符合高校继续教育治理的实践诉求。把善治模式带入高校继续教育治理领域,需要围绕公共利益最大化这个核心议题厘清公共利益是谁的利益、公共利益该如何整合以及应怎样实现三个基本问题。在善治模式下,高校继续教育治理中的重要主体应按照政府调控、学校主导、学员参与、专家导引、社会协同的逻辑展开行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巍  
随着中国高速城镇化进程,城乡二元结构引发的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等社会问题日益突显。传统城乡分割的治理模式由于缺乏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的政策工具,近一步加剧了城乡之间制度上不公平、服务上不完善等治理失灵现象。文章通过梳理总结善治的内涵与理论主张,反思传统城乡分治模式的弊端,试图厘清城乡统筹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与方向,从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学术依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袁娇   成文倩   王成展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泄露和数据滥用等隐私安全风险问题日益凸显,加之税费数据要素基础制度的缺失、数字身份技术边界的存在以及平台数据垄断的盛行,使得海量税费数据治理面临制度壁垒、信任壁垒和平台壁垒,亟待构建中国税收治理现代化新格局。为有效破解三大壁垒,实现“税费应收尽收、税费数据可信安全共享、纳税人缴费人隐私保护”三重目标,本文提出以下思路:“法治”和“数治”双翼协同,构建“有法可依”的税费治理新体系和“数据在自家、应用在云上、控制在链上”的税费治理新模式。具体而言,需从顶层体系设计和夯实征管基础两方面着手,在健全税费基础制度的同时,依托数字技术,建设“以税务部门为主、多方协同”的全国一体化税收大数据治理体系,推动税费制度和征管的数字化转型,打造良法善治的智慧税务新生态,助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治忠  
生态治理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当今社会任何国家和地区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标,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上升到战略高度,相继提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发展理念与定位,并将"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整个社会的共同奋斗目标,表明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这种新的文明形态的时代价值的准确把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恢复生态平衡和实现生态正义的时代自觉和责任担当。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颿  
当下部分学者提出了社区治理的"合作—共治"模式,其宗旨是要构建"政府—社会"协商合作的社区治理体系。但随着"社区治理"向"小区治理"的纵深拓展,"小区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以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为代表的"市场"主体被忽视,造成了针对其监督的缺失。面对"小区治理"的"失效",以对"社区"和"小区"为不同治理背景的"服务品"提供方式的讨论为基础,必须将市场主体纳入"合作—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多元互动的"合作—监督—共治"的新型"大社区"治理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张彬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比较典型的“后发外生型”,即起步较晚、且由外来因素所诱发。因此 ,对西方高等教育的借鉴、模仿、融合所导致的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本文认为 ,如果我们把一个世纪作为一个历史过程考察 ,就会发现 ,百年间 ,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似乎走了一个大圆圈。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又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因此 ,如何处理对西方高等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移植与对传统的继承、改造和发扬的关系 ,又构成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另一个突出特点。文中深入地分析了这种移植与传统的冲突、融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程瑜  
本文在阐述契约精神、国家治理与政府预算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着眼于实现国家治理从"善政"到"善治"转变,重点剖析了现代政府预算制度构建几个关键环节:(1)推进预算公开;(2)加快《预算法》修订进程;(3)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4)创新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制度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柯艺   王宪钊  
<正>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形势愈发严峻,以往以政府为唯一主体的生态治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生态治理现实,多元主体共治正在被学界和实务界所认可和采纳。生态环境领域的多元主体共治,既能有效破解当前生态治理中政府单打独斗的困境,也能有效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在生态治理多元主体共治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效,大量环保公益组织成立,公众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日益强烈,但同时多元主体间权责分离、行动协同力差等问题也依然严峻。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柯艺   王宪钊  
<正>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形势愈发严峻,以往以政府为唯一主体的生态治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生态治理现实,多元主体共治正在被学界和实务界所认可和采纳。生态环境领域的多元主体共治,既能有效破解当前生态治理中政府单打独斗的困境,也能有效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在生态治理多元主体共治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效,大量环保公益组织成立,公众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日益强烈,但同时多元主体间权责分离、行动协同力差等问题也依然严峻。
关键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苏豫  
现代职业教育的属性介于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是准公共产品。正是因为职业教育具备这样的基本属性,在资源配置中也是公共利益与非公共利益的结合,单纯的政府参与是无法实现治理过程利益调和的。同时,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需要多元主体参与来保证各主体优势的发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官民共治模式下,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及职业院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及角色定位,能够保证各方利益的契合,通过权责对等、利益驱动以及民主协商,可以促进官民共治模式的构建及运行。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谦  李天云  杜钰  
乡村治理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规定和重要内容,也是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战略关键,还是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理性选择。长期以来处于战略夹缝中的乡村治理存在效率与平等失衡、发展与稳定失序、生产要素流出与引进失谐、公共文化吐故纳新失语、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失效的多重困境。并且随着社会转型,乡村治理中出现乡村居民生存原子化碎片化、乡村组织形态软弱化涣散化、乡村治理制度内卷化悬浮化、生态环境污染叠加化扩散化的异化偏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及时总结、反思乡村治理中自上而下的下乡政策和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模式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自治、法治、德治及技治四治合一的最优型善治方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作宇  
大学治理不能忽视伦理基础。《大学》中所提出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积极的时代价值。追求卓越的价值导向和止于至善的理想高度契合。在科技迅猛发展、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下,"至善"的内涵不断丰富,也需要理论和实践来关注和丰富。在知识转移、知识创价和知识价值革命成为大学新兴话语的背景下,大学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大学治理现代化不是外在于大学目的的工具性的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依靠人的现代化来推动。人的现代化和"止于至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大学治理要检讨现实问题和症候,需树立和强化"从善治到至善"的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