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6)
- 2023(11944)
- 2022(9007)
- 2021(7959)
- 2020(6215)
- 2019(13979)
- 2018(14033)
- 2017(24943)
- 2016(14744)
- 2015(16468)
- 2014(16613)
- 2013(14841)
- 2012(13201)
- 2011(11878)
- 2010(12034)
- 2009(10654)
- 2008(10211)
- 2007(9023)
- 2006(8204)
- 2005(7635)
- 学科
- 济(57937)
- 经济(57898)
- 管理(35669)
- 业(29797)
- 方法(23716)
- 中国(23165)
- 企(23096)
- 企业(23096)
- 数学(21339)
- 数学方法(20921)
- 教育(19885)
- 业经(16761)
- 农(15633)
- 学(13164)
- 地方(12461)
- 理论(11948)
- 环境(11882)
- 产业(11839)
- 发(11502)
- 农业(10814)
- 信息(10773)
- 财(10701)
- 总论(9839)
- 信息产业(9755)
- 发展(9325)
- 展(9201)
- 技术(9045)
- 银(8884)
- 银行(8871)
- 行(8530)
- 机构
- 大学(195152)
- 学院(191397)
- 济(70869)
- 经济(69266)
- 研究(68687)
- 管理(67937)
- 理学(58868)
- 理学院(58106)
- 管理学(56473)
- 管理学院(56093)
- 中国(45953)
- 京(42952)
- 科学(41948)
- 范(36467)
- 师范(36228)
- 所(33360)
- 教育(32469)
- 财(31183)
- 中心(30679)
- 研究所(30625)
- 江(29951)
- 师范大学(29514)
- 农(28313)
- 北京(27550)
- 业大(26484)
- 院(25461)
- 财经(24950)
- 技术(23948)
- 州(23857)
- 经(22821)
- 基金
- 项目(133550)
- 科学(107738)
- 研究(104222)
- 基金(94476)
- 家(82128)
- 国家(81400)
- 科学基金(69819)
- 社会(65984)
- 社会科(62472)
- 社会科学(62457)
- 教育(54537)
- 省(53736)
- 基金项目(48008)
- 划(47045)
- 编号(44460)
- 自然(41969)
- 自然科(40970)
- 自然科学(40967)
- 自然科学基金(40165)
- 成果(37730)
- 资助(37289)
- 课题(33258)
- 重点(32062)
- 发(31046)
- 部(29791)
- 创(28227)
- 国家社会(27625)
- 年(27436)
- 项目编号(27077)
- 规划(27039)
共检索到291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阳杰
师范教育协同发展对提升薄弱院校的师范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行动者网络探讨师范教育协同发展的理想样态,发现异质性主体、利益协商等因素必不可少。相较之下,近来采用的“组团模式”则指向主体的同质性、利益输出的单向性,这与协同发展的应然状态存在距离,或将限制帮扶主体范围、影响帮扶者持续参与的意愿。为转变现状,提出以“拓展型数据生态”扩大主体范围、促进主体间高效互动,且其能够适应“新师范建设”对教师素养的更高要求。为落实“拓展型数据生态”这一新设想,可基于动态匹配、条件性互惠扩展数据网络;依据协作追踪数据促进认知的持续拓展;基于协同提质的实时数据不断更新保障体系。
关键词:
师范教育 协同提质 创新路径 数据生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薇 王欣彤 戴姣
数字技术是农业迈向数字化转型的根本支撑,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以现实案例探究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对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具有实践意义。本文通过考察广东省阳西县“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的数字农业实践发现,数字技术“主体—关系—结构”三重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赋主体以权利推动行动整合,赋关系以联动促进利益联结,赋结构以功能强化集约布局,从而打造农业新型数字化模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需从要素、环境、主体和产业方面构建“四位一体”的实践路径,提高农产品质量、生态经济效益和综合生产效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宇正
职业启蒙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形成正确职业认知、树立积极职业观具有深远意义。在“双减”背景下,职业启蒙教育是丰富学生多彩活动的重要抓手。但在现实中,职业启蒙教育各主体之间存在“教育鸿沟”,导致职业启蒙教育功能定位游离、实施路径偏离以及实践成效不足。“双减”政策要求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拓展学生学习空间,这为落实家校社多主体协同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提供了政策遵循。借助嵌入性理论的制度嵌入性、结构嵌入性以及关系嵌入性原理,能为家校社协同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营造适合的内外部环境。面向未来,家校社三方主体应构建协调共生的制度体系,设计资源共享的结构机制,最终形成命运共同的关系模式,为促进中小学生职业认知和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忱 虞诗强
数字化转型与业务协同问题是导致目前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果不显著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实现业务员工和传统企业良性互动的机制,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数字化转型与业务高效协同,助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本文从企业内部管理的微观视角出发,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业务员工和传统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两者的行为演化特征及其稳定策略,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初始状态和不同参数变化对系统演化趋势和结果产生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本文针对传统企业内部业务协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传统企业 业务协同 策略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菡 陈思钰 池海彤 罗煌
数字化环境下,企业不仅需要考虑内部价值链的成本管理,还需要考虑外部价值链的协同管理,以实现全价值链总收益最大化。作为一家典型的小批量、多批次生产模式的制造业企业,D公司借助信息技术打通价值链各个环节,借助信息系统实现交互协同式研发,最大限度减少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在考虑公司物料与产能的限制条件下,拟定可行的物料需求计划和效率最佳的生产排程计划;优化产能资源利用,提高了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引进了条码技术,利用二维码实时监控物流与材料在验收及库存管理中的流通;通过ID追溯生产全过程,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供应商分级与评价体系以及供应链金融,促进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协同合作。
关键词:
价值链 协同管理 成本管理 数字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彦云
互联网技术革命已经收敛到数据资源、数据生产要素、数据资产,正在通过新科学、新技术、新产业推动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本文针对互联网技术革命作用的基本架构做出系统研究,提出数字化、全面量化、广义统计、数族协同一系列关键领域的分析研究,追求解析互联网技术革命的重大发展趋势、重要途径和主要科学手段,以及走向智能化的设施支撑和社会生态系统平台的优化及演化作用,特别阐述统计学科在互联网技术革命中基础地位和巨大发展空间,为统计实践工作和战略定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征信
[作者]
孙冲
社会责任不仅包含法律性义务,还包含道德性义务、政策性义务等。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法律之治在动员个体履行社会责任上的效果有限。数字化信用治理可以成为社会责任的主要动员机制。数字化信用治理通过信用评级制度,以数字化的形式给予义务人的行为以整体性、概括性、动态性的评价,在国家与个人之间形成“国家—数字信用—义务人”的责任实现模式,以达到失序规制,体现“信用”内涵多样化和多元关联原则的正当性,以及责任承担家庭化的合理性。
关键词:
数字要素 公共信用治理 数字化信用治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俊久 张朝帅
文章基于多目的国、多产品异质性贸易理论模型,利用2001~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规模和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出口规模扩张,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就影响机制而言,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出口产品和出口目的国多样性带动企业出口规模的提升,同时能够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提高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实现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私企、外企、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出口规模和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国企、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且相对于出口到发达国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和产品质量提升作用更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凌士显 张晓玉
基于沪深交易所2009—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持续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创新激励效应、人才吸引效应和协同创新效应促进企业持续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中西部地区上市公司持续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彭正梅 王清涛 温辉 连爱伦 刘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0年11月发表了《学会与世界共生: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明确提出要告别西方的人文主义,转向"生态正义"的教育。这种转向要求我们激活和复兴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更具生态友好的教育智慧资源。沉思传统、审美传统和儒家的修身传统等都为这种转向提供了丰富的维度和内涵。只有在这样一种不同教育智慧传统所激荡生成的马克思意义上的"世界文学"中,我们才能尝试确定后疫情时代以"生态正义"为基础的新人文教育的基本特征。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彭正梅 王清涛 温辉 连爱伦 刘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0年11月发表了《学会与世界共生: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明确提出要告别西方的人文主义,转向"生态正义"的教育。这种转向要求我们激活和复兴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更具生态友好的教育智慧资源。沉思传统、审美传统和儒家的修身传统等都为这种转向提供了丰富的维度和内涵。只有在这样一种不同教育智慧传统所激荡生成的马克思意义上的"世界文学"中,我们才能尝试确定后疫情时代以"生态正义"为基础的新人文教育的基本特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晓萍 董之皓
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异质股东资源的识别、获取、集聚及协同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引入耦合协同模型来测度异质股东资源协同度,以2013—2020年沪深A股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异质股东资源协同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积极促进异质股东资源协同,发挥股东资源协同效应,产生良好的协同效果。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高公司透明度和内部控制质量影响异质股东资源的整合和协同,该作用在非高新技术国有企业、东部地区国有企业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程度较高的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异质股东资源协同的作用机制,为推进公司股东资源治理理论创新和制定下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实践方案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敬飞
我国智慧物流生态持续改善,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但快递业务收入增长率下滑,新零售仍以专业店为主体,我国流通数字化转型遇到瓶颈。本文通过剖析智慧物流生态对流通数字化转型的提振作用,发现智慧物流生态将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融合,借助新型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数据分析技术,能够优化新零售的运营模式,提高资源整合效率,催生多样化的产品配送方式,从而提高供应链信息共享能力。最后,从建立智慧生态标准,政府、行业和企业需融合发展,强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提高物流企业效益,将新零售融入智慧物流生态,以及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产学研水平等方面,提出智慧物流生态提振流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建议,以推动我国流通数字化发展。
关键词:
智慧物流生态 流通数字化 供应链 新零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可昕 张小蒂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外部经济通常被认为是形成集群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但近年来传统集群陷入"低端锁定"僵局,迫切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商务正是驱动数字经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发展不断赋予产业集群新内涵、新特征和新动能,促进集群经济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两者协同演化形成驱动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源泉。研究表明,数字商务与集群经济协同演化过程可分为起步阶段(多点突破)、发展阶段(串点成线)、拓展阶段(连线成网)和成熟阶段(推演成体),层层递进,沿着要素配置效率提升→要素共享平台构建→协同网络形成→数字生态圈演进的路径影响产业集群的内涵与发展,推动产业集群沿着相对封闭的供应链体系→价值网络→社会化协同网络→开放的产业生态路径不断演进。两者协同演化将使马歇尔外部经济来源大大拓宽,且多个层次的外部经济相互促进、溢出,促进协同网络内企业家的要素配置能力与创新绩效提升,由此使得集群外部经济增进具有动态性与内生性。此外,政府通过提供公共品,促进数字商务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从而使集群外部经济增进可持续。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蔡栋梁 王海军 黄金 黄宇虹
银行数字化转型提高了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这能否缓解实体经济融资约束,助力小微企业牵住自主创新的“牛鼻子”。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并采用爬虫技术获得超过18万条有关商业银行报道的新闻文本,创新地构造了地级市层面的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将中国小微企业调查(CMES)数据和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相匹配,实证检验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据此分析银行数字化转型与数字金融的协同作用。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显著驱动了小微企业自主创新,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中介机制促进小微企业自主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与数字金融在驱动小微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具有协同效应,数字金融水平越高,则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创新驱动效应越强。将制度环境划分为产权保护、产研结合、政策环境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较好、社会平台协作度较高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小的地区,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发现为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提供了支持证据,也为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驱动自主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