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7)
2023(2014)
2022(1587)
2021(1724)
2020(1200)
2019(2985)
2018(3112)
2017(3864)
2016(3394)
2015(3920)
2014(4130)
2013(3213)
2012(2947)
2011(2822)
2010(3085)
2009(2418)
2008(2309)
2007(2188)
2006(2049)
2005(1952)
作者
(6239)
(5026)
(4987)
(4955)
(3197)
(2489)
(2456)
(2207)
(1966)
(1921)
(1800)
(1768)
(1762)
(1642)
(1576)
(1556)
(1554)
(1554)
(1553)
(1526)
(1467)
(1392)
(1338)
(1236)
(1226)
(1177)
(1165)
(1128)
(1116)
(1097)
学科
教育(18099)
中国(8208)
教学(5243)
理论(5195)
(3365)
(3153)
(3104)
改革(3104)
发展(3073)
思想(3012)
高等(2987)
(2951)
政治(2864)
研究(2822)
教育改革(2769)
思想政治(2745)
政治教育(2745)
治教(2745)
德育(2724)
学校(2456)
学法(2320)
教学法(2320)
管理(2225)
(2218)
教育学(2194)
计算(2176)
算机(2168)
计算机(2168)
机化(2150)
计算机化(2150)
机构
大学(38716)
学院(33704)
教育(24880)
(16537)
师范(16514)
研究(16150)
师范大学(13979)
(10251)
职业(9880)
教育学(9728)
科学(8572)
技术(8426)
(7677)
北京(7553)
教育学院(7123)
研究所(7023)
(6796)
职业技术(6739)
(5855)
中心(5817)
技术学院(5572)
管理(5566)
教育科(5127)
教育科学(5091)
(5090)
研究院(4890)
中国(4812)
(4684)
理学(4627)
理学院(4435)
基金
研究(21882)
教育(19563)
项目(18594)
科学(16179)
成果(12865)
课题(12110)
编号(12014)
(10825)
社会(10716)
(9794)
社会科(9775)
社会科学(9774)
基金(9470)
(8670)
规划(8427)
(7800)
(7181)
研究成果(7165)
年度(7159)
项目编号(7012)
国家(6943)
(6613)
(6314)
(6284)
阶段(6269)
(6151)
教育部(6072)
(6052)
重点(5944)
阶段性(5767)
期刊
教育(42982)
研究(21912)
中国(17685)
职业(10268)
技术(7243)
技术教育(6732)
职业技术(6732)
职业技术教育(6732)
(4972)
经济(4972)
高等(4786)
成人(4568)
成人教育(4568)
高等教育(4265)
(4052)
论坛(4052)
大学(3684)
(3597)
职教(3523)
发展(3446)
(3446)
比较(3274)
学报(3083)
教研(2767)
高教(2767)
科学(2605)
远程(2151)
远程教育(2151)
图书(1975)
(1846)
共检索到62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学军  
人的安全需要与自我意识需要、社会共识的诉求、以及制度化教育本身的特性,提出了形成教育共识的需要。然而,“理解”与“接受”的困难,使得教育共识的形成即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异常艰难的。那些宣称的教育共识往往试图归化不同的观点而体现出强制,强调认同而淡化怀疑,意在融通却造成区分。因此,将“共识”动词化,把“教育共识”变为“共识教育”,即从对“共同的教育认识”的关注转到“共同去认识教育”上,虽是不得已的选择,却也是一种积极的策略。“共识教育”既是寻求教育共识的最低策略,也体现了对于他人的信任与依赖,还意味着开放怀疑、避免风险的态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国东在《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中撰文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始终关注成人教育的发展,其所倡导的成人教育的理念、政策以及行动框架等已成为国际成人教育的共识,为世界各国成人教育发展提供了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各国政府间探讨有关成人教育的政策对话与政策评估。大会始终坚信成人教育的必要性,始终关注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始终强调发展成人教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郝聚民  
如果一个组织天天都有鼓舞人心的共识,却从没有令人振奋的执行,其实已经掉进了"共识的错觉"陷阱。一个组织的决策水平与高管团队凝聚共识的水平高度相关,因为只有真正的共识,才能带来真心实意的执行。但是,我们发现,许多取得共识的决策却依然没有执行。如果一个组织天天都有鼓舞人心的共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建军  何恒远  
转型国家的实践证明 ,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的“华盛顿共识”以及以新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后华盛顿共识”并不能解决转型国家的转型问题 ,理论界也正在寻求对“华盛顿共识”的超越 ,而中国转型理论与实践的成功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新的共识即“北京共识”是更适合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模式 ,应取代“华盛顿共识”并逐步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的榜样。“北京共识”及其所代表的“中国模式”将造福于世界人民 ,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健生  陈玥  
比较教育乃是服务于决策需要、基于文化理解的高深学问。其学科逻辑体现在价值逻辑、事实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层面。基于对比较教育学科逻辑的明晰认识,外观国际比较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共识,即跨文化导向、多学科范畴与实践性路向,进而内联中国,提出我国比较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本土建议,即"强化跨文化培养中的本土性支撑"、"深化比较教育专业研究生的专业性"与"倡导比较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实践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微  
“高技能培养、高技能就业、高技能成才”是新发展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型社会建设达成的新技能共识。而高技能、高工资和高需求导向是美国生涯技术教育的重要价值尺度,具有引领性与规范作用。这一标准的制定遵循了帕金斯法案质的要求和各州量的规定,在关注个体长远生涯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在方法论上,形成了跨部门协作的路径取向;在具体实践中,暗含了“下沉式”行动展开的操作范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启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新设计,实现服务国家战略与契合人民意愿的功能定位;二是数据驱动,推进循证基础上的职业教育改革行动实践;三是过程管理,导向高适应性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G.W.科勒德克  
一、从“没有疗法的休克”到“没有休克的疗法”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发生巨变,前苏联及东欧的原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走向市场经济道路。为了实现从原来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当时很多国家选择了所谓的“休克疗法”———一种加速私有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再明  
近年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逐步向大众化、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但高等教育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充分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提高高等教育整体教育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德强  
周恩来邓小平重视人才和教育的远见卓识及其共识的基础●赵德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70年代末,我国有过两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重点转移,一次是新中国建立后由革命战争转入和平建设,一次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两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洪明  
目前的大学生道德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着道德相对主义思想和观点。道德相对主义对人们现实的道德生活造成了困扰,也对大学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大学道德教育应该对道德相对主义作出回应,在方法论层面,要引导学生认识具有绝对意义的道德价值原则;在方法层面,要培养大学生以正义为前提的道德判断能力。具体可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引导学生将正义化为道德意义上的"定言命令",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基于正义建构共识性道德规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辉  郅庭瑾  
2012年5月25日至27日,首届"中国教育领导者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由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协办。共有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香港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十几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及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者、一线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廷柱  彭蓓  
以会议形式研讨大学教育思想,存在三个方面的应然选择:遵循"回应"路径以选择全局性、时代性、思想性的会议主题;尊重"争鸣"以充分体现教育思想研讨的会议特点;凝聚"共识"以达成教育思想研讨的基本目的。由此审视和回顾30年来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注重积极回应外部挑战与需求是其显著特征,注重自由争鸣是其最为学界称道的宝贵传统,注重凝聚共识是其始终坚持的努力方向。继续办好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应坚持研讨大学教育思想的办会定位,创造条件以利于深度开展学术争鸣,重视会议总结以及会议综述等相关工作,吸纳重量级专家和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佳宜  
网络空间经历了从"去主权化"到"再主权化"的转变,并由多元主体推动国际规则制定进程。在利益诉求不断权力化的驱使下,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塑造过程暴露出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间的理念分歧,以及国家间的资源争夺与利益碰撞等问题。随着主权原则在网络空间的承认、软法规范的勃兴以及非国家行为体的积极行动等议题的讨论与实践,国际社会在这些领域逐渐凝聚共识,协调网络空间国际规则成为可能。中国正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未来应促进基础的原则性共识进一步优化、澄清与实践,提出既兼顾本国利益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又为网络发展中国家发声的中国方案。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叶林祥  
从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 ,大多数计划经济国家在“华盛顿共识”的理论指导下 ,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但是“华盛顿共识”在实践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经济学家在总结前苏联、东欧以及中国等转型国家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 ,逐渐形成了“后华盛顿共识”。本文围绕“后华盛顿共识”对经济转型理论及实践作一综合分析 ,以了解转型研究的动态和借鉴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滕琚  
从20世纪90年代的名不见经传到如今的PIsA名列前茅,是什么创造了芬兰的教育奇迹?萨尔博格在《芬兰经验:世界能向芬兰学习什么》一书中向世人揭示了其中的奥秘。与全球教育改革中的主流路线不同,芬兰采取了"第四条道路"的路线,在芬兰社会中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构成这一良好生态环境的有三大支点:全社会拥有的教育共识;;社会各界对教育界以及教育内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高度信任;;最优秀的研究型师资队伍。这三大支点恰恰是我国教育改革比较薄弱,亟待进一步加强的环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