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37)
2023(11565)
2022(8902)
2021(7647)
2020(5966)
2019(12981)
2018(12649)
2017(22834)
2016(13191)
2015(14562)
2014(14336)
2013(13464)
2012(12070)
2011(10921)
2010(10889)
2009(9644)
2008(9176)
2007(8204)
2006(7050)
2005(6052)
作者
(40867)
(34057)
(33959)
(31862)
(21147)
(16433)
(15359)
(13529)
(13003)
(11932)
(11620)
(11346)
(10936)
(10665)
(10616)
(10599)
(10283)
(10103)
(9757)
(9646)
(8694)
(8333)
(8263)
(7899)
(7757)
(7627)
(7475)
(7310)
(6894)
(6890)
学科
(47062)
经济(47001)
管理(33901)
(31405)
(23829)
企业(23829)
方法(17954)
中国(16094)
数学(15790)
数学方法(15627)
业经(15096)
(14850)
(11938)
(11764)
产业(10902)
农业(10362)
(9974)
(9651)
贸易(9650)
信息(9580)
理论(9491)
(9399)
总论(9093)
信息产业(9018)
(8503)
银行(8443)
地方(8378)
(8089)
(8030)
技术(7963)
机构
学院(183677)
大学(182011)
(68767)
经济(67309)
研究(66643)
管理(64754)
理学(56523)
理学院(55811)
管理学(54671)
管理学院(54332)
中国(46780)
科学(44552)
(43312)
(38654)
(35043)
业大(34842)
农业(34695)
研究所(32676)
(30176)
中心(29473)
(28010)
(24585)
财经(24404)
(24395)
师范(24126)
北京(23548)
技术(23520)
农业大学(23117)
(22365)
(21795)
基金
项目(133973)
科学(103427)
基金(94904)
研究(92835)
(87118)
国家(86355)
科学基金(71737)
社会(58668)
社会科(55540)
社会科学(55525)
(54602)
基金项目(49998)
自然(46946)
(46181)
自然科(45906)
自然科学(45884)
自然科学基金(45082)
教育(43534)
编号(36876)
资助(36834)
重点(30966)
成果(29040)
(28959)
(28887)
(27893)
计划(26892)
创新(26890)
课题(26845)
科研(25880)
国家社会(25145)
期刊
(70411)
经济(70411)
研究(48678)
学报(41080)
中国(40445)
(38775)
科学(32608)
大学(29505)
学学(27957)
农业(26189)
教育(25982)
(22509)
管理(22053)
技术(15017)
(14269)
(13480)
金融(13480)
业经(13023)
经济研究(12504)
业大(12003)
财经(11754)
(11293)
农业大学(10339)
(10232)
科技(9824)
图书(9573)
问题(9283)
职业(8463)
商业(8188)
(7802)
共检索到264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南旭   李宇轩   吴继煜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与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素养提升为退休群体重新实现自我价值、发挥比较优势提供了新契机。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采用二元Logit和Probit模型实证考察数字素养对退休群体再就业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素养提升显著促进了退休群体再就业转型,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退休群体学习投入较高时更强;社会融入效应和社会资本效应是数字素养提升促进退休群体再就业转型的主要作用机制,信息获取效应能否发挥作用则取决于退休群体的信息甄别能力;数字素养提升对退休群体再就业转型的促进作用在受教育程度较高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退休群体中更强。建议制定差异化延迟退休年龄制度,构建老有所为的数字包容型老龄社会。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丛菲菲  张强  
以1998~2016年我国未上市企业接受创业资本投资事件作为研究样本,本文实证考察了国有创投对创新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创投偏向投资于轮次较早但是阶段较晚的企业,基本补充了创业投资市场的投资空白;2010年国有创投资本持股豁免转持社保基金政策的出台削弱了国有创投资本的补充作用;国有创投机构的政府层级越低,投资轮次后移的变动越大。本文从创投行业角度验证了国有资本参与对市场有效性具有改善效果,对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仿先  张洁瑜  
文章依据基本养老保险改革方案《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05年)及企业年金现行相关规定建立了精算模型,使用C语言编程测算了典型个体的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综合替代率,以及不同投资收益率假设下企业年金缴费率对综合替代率的边际贡献。得出了企业年金能提高退休收入替代率,改善"新人"和"中人"之间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差别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对退休收入替代率有放大作用的结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石灵云  谢孝忍  
基于上海市退休老年人再就业调查数据,对再就业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年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是否有退休工资、其他老人工作影响等对老年人再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同时发现,在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其他老人工作影响方面存在性别差异。本文的政策建议:鉴于上海市老年人再就业意愿比例较高,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使其"老有所为"。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制定有关就业政策时应当加以考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车翼  王元月  马驰骋  
根据养老金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理论,养老金对退休者的再就业行为会产生重要影响,相对于没有养老金的退休者,有养老金的退休者会更倾向于不再就业。本文利用青岛市就业失业抽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养老金是否影响退休者再就业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了分析了退休者个人特征变量对再就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养老金对退休人员再就业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年龄、性别、技术证书对退休人员再就业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翼  
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老年人再就业研究"课题组在山东省泰安市和江苏省无锡市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对其再就业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俞自由  陈正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海东  
我国的退休年龄政策至今仍延用了上世纪50年代的相关规定,既不符合人口预期寿命已经大幅提高的现实,更不能提供可靠、有效的退休金保障。个人账户替代率与缴费金额紧密关联,较低的退休年龄必然导致保障不足。通过定量研究,分析了推迟退休、推迟或减缓领取养老金等措施对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揭示了推迟退休等措施对于保障养老金替代率的重要性。研究认为提高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但可灵活采取包括推迟退休、推迟或减缓领取养老金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政策组合,缓解提高退休年龄的改革阻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婉仪  陈秉正  
企业年金是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企业年金的发展将关系到我国未来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也将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模拟(Simulation)和情景分析方法,以我国目前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为基础,模拟了未来不同情景下我国职工个体的基本养老保险收入替代率和企业年金给付的替代率,对企业年金对我国退休职工养老保险收入替代率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和预测,指出了企业年金在提高退休职工收入替代率方面的放大作用,以及比基本养老保险在提高退休职工收入方面的更高效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余洋  李国杨  
养老金替代率对于养老机制的绩效评价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以养老金替代率为切入点,根据现有政策进一步细化养老金替代率精算模型,测算不同退休年龄下的养老金替代率和养老金久期缺口,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建议。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应以提高退休年龄为主,同时兼顾投资预设收益;应采用延迟退休和弹性退休协调并重的政策,并落实《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及有关退休、养老金支付计算方面的相关制度、规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范琦  冯经纶  
在中国老龄化持续深化、就业人口减少、养老金支付缺口加大、人均预期寿命延长的情况下,延迟退休年龄似乎成了必然选择,但延迟退休会对青年群体的就业产生重大影响。实证结果显示OECD国家延迟退休促进了青年人的就业,中国就业人口存量、青年人和老年人岗位的互补性、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的异质性等方面均与OECD国家存在着显著差异,由此导致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挤出的影响从绝对量到相对量上都是不利的,合理选择延迟退休的时机和渐进式退休方案有助于弱化这一不良影响,而依赖于经济体持续稳步增长的新增就业岗位的增加能够缓释延迟退休后总量就业压力的上升,才是应对挤出效应的根本解决之道。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8月4日于武汉发布,该报告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人社部等部门和高校众学者、专家完成。针对国内延迟退休的呼声,报告主要负责人、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邓大松教授称,以中国目前就业岗位的供给状况,延迟退休条件并不具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锟  吴卫星  
金融素养的缺乏会阻碍居民家庭做出合理的金融决策,而合格的理财建议则可以改善居民家庭的金融决策。本文使用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调查的数据,研究了居民家庭金融素养与理财建议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理财建议对金融素养不能起到替代的作用,具体来说金融素养高的家庭更可能对理财建议有需求。除此之外,还发现:(1)理财建议需求与家庭收入的关系是"驼峰"型的,而与户主年龄的关系是"U"型的;(2)家庭净财富、健康状况和户主的教育程度对家庭的理财建议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户主为女性的家庭和户主已婚的家庭更可能咨询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锟  吴卫星  
金融素养的缺乏会阻碍居民家庭做出合理的金融决策,而合格的理财建议则可以改善居民家庭的金融决策。本文使用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调查的数据,研究了居民家庭金融素养与理财建议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理财建议对金融素养不能起到替代的作用,具体来说金融素养高的家庭更可能对理财建议有需求。除此之外,还发现:(1)理财建议需求与家庭收入的关系是"驼峰"型的,而与户主年龄的关系是"U"型的;(2)家庭净财富、健康状况和户主的教育程度对家庭的理财建议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户主为女性的家庭和户主已婚的家庭更可能咨询专业人员获取理财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