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2)
- 2023(7560)
- 2022(6049)
- 2021(6116)
- 2020(4714)
- 2019(10822)
- 2018(11118)
- 2017(18208)
- 2016(11421)
- 2015(13169)
- 2014(13720)
- 2013(12325)
- 2012(11726)
- 2011(10739)
- 2010(11382)
- 2009(10304)
- 2008(10494)
- 2007(9778)
- 2006(8780)
- 2005(8223)
- 学科
- 济(31441)
- 经济(31373)
- 管理(26130)
- 教育(21633)
- 业(20041)
- 企(17545)
- 企业(17545)
- 中国(16719)
- 理论(14771)
- 学(13351)
- 方法(11380)
- 教学(10448)
- 制(9698)
- 农(9556)
- 财(9231)
- 数学(7920)
- 业经(7696)
- 体(7654)
- 数学方法(7652)
- 银(6969)
- 银行(6950)
- 行(6715)
- 融(6482)
- 金融(6475)
- 发(6403)
- 和(6251)
- 学法(5801)
- 教学法(5801)
- 农业(5784)
- 地方(5757)
- 机构
- 大学(157747)
- 学院(151882)
- 研究(57872)
- 济(46715)
- 管理(46069)
- 经济(45002)
- 中国(39220)
- 理学(38067)
- 理学院(37438)
- 京(37015)
- 管理学(36325)
- 管理学院(36004)
- 科学(35428)
- 教育(32896)
- 范(32047)
- 师范(31747)
- 所(29835)
- 江(26967)
- 研究所(26834)
- 财(26001)
- 师范大学(25878)
- 中心(25494)
- 农(24642)
- 北京(24564)
- 技术(23686)
- 州(21389)
- 院(20884)
- 业大(20637)
- 职业(20230)
- 财经(19248)
- 基金
- 项目(91066)
- 研究(74550)
- 科学(70555)
- 基金(59348)
- 家(51433)
- 国家(50777)
- 教育(43655)
- 社会(41752)
- 科学基金(41347)
- 社会科(38795)
- 社会科学(38788)
- 省(37229)
- 编号(34387)
- 划(33476)
- 成果(33151)
- 基金项目(29175)
- 课题(28077)
- 资助(24716)
- 自然(24463)
- 年(24141)
- 自然科(23880)
- 自然科学(23869)
- 自然科学基金(23411)
- 重点(22264)
- 部(21207)
- 项目编号(20852)
- 性(20107)
- 规划(19855)
- 发(19732)
- 教育部(18610)
共检索到258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伍红林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起点。在过去的不同时期,人们对教育中的“人”的共性有过不同的概括,因而呈现出不同的“人”的形象,如神性的人、生物性的人、工具性的人和精神性的人等。这些形象共同的致思取向是人的抽象化。现在,人们日益认识到教育实际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个人”。因而,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正在经历着一次“人”的转向,即从“抽象的人”向“具体个人”的转型。
关键词:
抽象的人 具体个人 人的转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龚孝华
学校教育评价改革必须立足科学的理论基础。以"抽象的人"为基础的学校教育评价,使学校评价改革陷入困境;以"具体个人"为学校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新的基础,这种基础不仅有助于解决学校教育评价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且可以真正促进人的发展,可以为建构学校教育评价标准提供新思路、为学校教育评价的实施过程提供新的机制。
关键词:
学校教育评价改革 抽象的人 具体个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申端锋
自分田到户以来,中国农村的公、私及其关系就处在大变动中,且这个变动在不同区域农村的具体机制并不相同,而对不同区域变迁机制的探讨反过来又可以丰富我们对公私关系的认识。鉴于此,我们组织了这一组调查随笔,分别从公私关系的南北差异、内部机制以及具体实践等角度展开讨论,呈现了乡村社会急剧变迁中的公私关系形态及其逻辑。我们看到,当前乡村社会中的公、私及其关系正在转换、组合和生成当中,本组文章力图呈现当前乡村社会公私关系的协调机制和平衡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变迁中的乡村社会。笔谈的问题意识首先来源于2007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河南汝南县和扶沟县进行的为期一月的集体调查和讨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景柱
贡斯当与卢梭关于人民主权学说的相似点在于都把"自由"作为其逻辑起点和归宿,他们人民主权学说的不同点在于"人民主权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人民主权是否可以分割"、"人民主权的实现形式是间接民主还是直接民主"这三个方面。贡斯当通过对卢梭人民主权学说的批判,把"抽象的人民主权学说"演化成"具体的人民主权学说"。抽象的人民主权必须落实为具体的制度安排,否则其极有可能成为"暴政"的口实。
关键词:
贡斯当 卢梭 人民主权 权力 权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卢荣善
一、问题的提出1.确立人力资本的个人所有权意义重大第一,促进个人或家庭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个人或家庭为什么愿意投资于教育?早在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就作出了回答:“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得到偿还,赚取利润。”第二,促进受教育者奋发努力,提高教育投资效果。这是由人力资本积累较强的主观性决定的。在一个经济社会,如果不能确定人力资本的个人所有权。那么,受教育者就不会真正努力学习,积累知识,提高劳动技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毛翔
抽象思想例外原则是专利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当一项技术方案涉及抽象思想与具体技术的结合时,必须明确如何判断技术方案的可专利性,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脱离传统专利法以物质变化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分析技术方案本身的可专利性。在抽象思想与具体技术的结合中,应当以技术方案自身逻辑的考查为起点,通过判断所涉及的抽象思想在方案中的角色,区分抽象思想具体化的两种方式:抽象思想的实现与抽象思想的应用。在这种区分的基础上,对技术方案的可专利性进行判断。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波
与"旅游"相比,"民生"是一个更为古老而且更为神圣的概念,据说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意指百姓生计。20世纪早期,孙中山先生把民生上升为"主义",指出民生是政治、经济和种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豪男
<正>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作为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集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这也使得当前学界有关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成果呈现概念化、抽象化趋向。如何实现意识形态安全从抽象概念到具体概念再到数量指标的转化是当前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南京审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欢春教授的著作《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预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被视为尝试解决上述问题的力作之一。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倩
建立研究生教育学必须对其理论体系逻辑起点进行合理抽象。认为影响合理抽象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研究生教育学科衍生发展的成熟程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理论体系建构者探索的态度,对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学 逻辑起点 合理抽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有多层含义,个别价值向社会价值的转化是多层次的。自然物以零价值参与社会价值的形成,并获得社会价值。生产资料可分为价值转移性要素和价值形成性要素。一般说,生产资料中的对象性要素,通过生产,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能力性要素,其使用价值本身就是代替人力、延伸或增大人的能力进行价值创造,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是其价值的转移过程,一方面则是新“等量价值”的形成过程。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之间不是反比关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太平 刘燕楠
教育研究是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描述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行为、改进教育实践是教育研究的三项基本功能。描述教育现象即回答教育"是什么"、解释教育行为即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以及"何以如此",改变教育实践则需要回答教育"应该怎么做"。"是"属于理论理性,"应该"与"做"属于实践理性。长期以来,教育研究在理论的层面仅回答"是"的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不能满足实践者对"应该"与"做"的迫切需求。因此,教育研究需要从理论理性上升到实践理性,从对"是"的认识延伸至对"应该"与"做"的全面把握,实现与教育实践和谐、理性地统一起来,构建出真、善、美的理想的教育客体,从而提高教育研究质量,提升教育实践...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魏辅轶
本文从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出发,梳理了中国图书馆学理论抽象发展中“面向过程”和“面向集合”的两个发展脉络,发现这两个过程都始于杜定友的“三要素”理论,并且在理论抽象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公理化趋势。进一步研究梳理了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具象化的过程,并指出理论具象化的三种类型:回归式的具象、探寻边界式的具象和内生式的具象。中国图书馆学缺少的不是理论的数量,而是理论实践化的方法以及不同理论在现实层面开展竞争的方法,未能在实际工作中找到现实的锚点是造成理论实践化困难的主要原因。相应地,本文提出理论具象化过程中与图书馆对接的四个锚点——“资源”“服务”“技术”和“需求”。当理论的具象可以紧紧锚定在这四个锚点之上,就形成了“用什么资源,采用何种方式服务,满足何种目的,由哪种技术实现?”的逻辑问题,再通过观察和验证进而推动理论的实践化进程。最后,为图书馆学理论实践化的突破提出了解决办法:重视高质量的理论具象化研究,在理论具象化中锚定四个锚点,重视读者需求的深入研究,培养更多的研究辅助者,以期中国图书馆学理论走上良性发展之路。参考文献35。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承槐
马克思的方法论是总体方法论,它内含"八维社会时空结构"图景。文章简练地归纳分析了总体方法论八维社会时空结构学说的基本内涵,指证了马克思总体方法论八维社会时空结构学说是哲学社会科学学说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在方法论上将人类的哲学社会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到现代的水平。理解、掌握和运用马克思总体方法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学术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庞守兴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事关教育学学科的学术地位尊荣,近年来对此问题的研究取得的进展不多,本文认为可以通过调整思路,强化教育学的技术方面的因素,甚至向指南或手册方向发展,以增强教育学实效性的方式强化教育学学科的学术地位。
关键词:
教育学 教育实践 理论与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