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8)
- 2023(6982)
- 2022(5703)
- 2021(5578)
- 2020(4607)
- 2019(10669)
- 2018(10589)
- 2017(19097)
- 2016(10506)
- 2015(11696)
- 2014(11808)
- 2013(11209)
- 2012(10280)
- 2011(9142)
- 2010(9599)
- 2009(8533)
- 2008(8910)
- 2007(8036)
- 2006(7269)
- 2005(6598)
- 学科
- 济(36243)
- 经济(36192)
- 管理(25399)
- 业(20844)
- 企(17750)
- 企业(17750)
- 财(17439)
- 中国(13506)
- 方法(12436)
- 制(12125)
- 财政(11451)
- 教学(10574)
- 农(10488)
- 数学(10406)
- 数学方法(10125)
- 理论(9830)
- 政(9335)
- 地方(9174)
- 体(9152)
- 学(8681)
- 教育(8559)
- 业经(8389)
- 体制(7765)
- 银(7470)
- 银行(7462)
- 融(7345)
- 金融(7345)
- 行(7221)
- 策(6835)
- 学法(6505)
- 机构
- 大学(135848)
- 学院(134936)
- 济(51711)
- 研究(50914)
- 经济(50390)
- 管理(43320)
- 中国(38360)
- 理学(35827)
- 理学院(35303)
- 管理学(34389)
- 管理学院(34080)
- 财(32981)
- 科学(30382)
- 京(30104)
- 所(26208)
- 江(23441)
- 研究所(23093)
- 中心(22958)
- 农(22626)
- 财经(22190)
- 范(21453)
- 师范(21209)
- 经(20258)
- 北京(19692)
- 院(18645)
- 州(18232)
- 省(18112)
- 业大(18030)
- 技术(17289)
- 农业(17244)
- 基金
- 项目(83398)
- 研究(64712)
- 科学(63728)
- 基金(57091)
- 家(50043)
- 国家(49575)
- 科学基金(41236)
- 社会(38515)
- 社会科(36218)
- 社会科学(36206)
- 省(33205)
- 教育(32915)
- 基金项目(29034)
- 划(27816)
- 编号(26707)
- 自然(25155)
- 自然科(24573)
- 自然科学(24564)
- 成果(24331)
- 自然科学基金(24119)
- 资助(23485)
- 课题(21210)
- 重点(19824)
- 性(19278)
- 部(18620)
- 年(17863)
- 发(17529)
- 创(17087)
- 大学(16941)
- 教育部(16181)
共检索到234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炽平 杨桂森
所谓批判性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中,根据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本质特征,注重对学生传授追求、探索理论问题的方法、途径和能力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其对问题的论证过程中,培养他们对问题具有可交流性、可理解性和可反思性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去理解、评价、重构甚至反驳这些论证,感受、领悟、理解、锻炼出思想的智慧。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应引入马克思主义自我批判之维、社会批判之维和自我审视之境,教师须培育自己相应的批判力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批判性 建设性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潜涛 陈越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其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强调的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价值导向和根本要求。准确理解其含义,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从建设性和批判性的视角论述思政课建设,这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又一重要方法论。
关键词:
思政课改革 批判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这为我们理解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又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价值性和知识性二者在思政课建设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进一步理清其内在逻辑联系,找到其相统一的路径。一是思政课的价值性决定其人才培养第一课程的地位。思政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课程,是
关键词:
思政课改革 知识性 思政课建设 价值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这也清楚地表明,政治性和学理性辩证统一于思政课,二者不可偏废。首先,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政治性是其本质属性。在不同学段,开设不同名称、类型的思政课,根据
关键词:
思政课改革 政治性 学理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二者角色的辩证关系,为我们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主导性体现教师的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在思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这里,把灌输与启发这对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鲜明地提出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灌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又提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把握的一对新的范畴:理论性和实践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我党思想理论武装和教育工作的光荣传统与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之
关键词:
理论性 实践性 思政课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洪云
学理性能巩固政治性的理论根基,学理性能实现理论性向政治性的转化,这就是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辩证逻辑。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提出是党对思政课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思政课必将以守正创新迎来新局面。
关键词:
政治性 学理性 理论性 根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洪波
思政课建设应坚持"八个统一"基本原则,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办好思政课。办好思政课关键在于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把思政课建设成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的金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成林 李越
"产权明晰→农地流转→农业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的路径被视为解决我国农业落后现状的应然方式。沿着这一思路,以农地确权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市场化改革被视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然而,农地"细碎化"的既定事实、农地地理空间的不可移动性以及农业生产的根本特征,决定了农地流转过程中存在高昂的交易成本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风险。农地确权通过强化农民对农地的用益物权,使农地"细碎化"固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农地流转中的交易成本以及敲竹杠等风险,并使本来内部化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和风险重新外部化。故此,农地确权不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本文以保尔的批判性思维理论为中心,考察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和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原理及技术,并且提出了创造新型“教学文化”的课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道国
作为具有监督、鉴证和评价职能的专家行为,国家审计需要具备独特的职业判断和思维模式,而不仅仅是一种行政性或仲裁性思维模式。因此,培养和构建国家审计人员的职业思维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国家审计的本质、内在要求及宗旨出发阐述了国家审计应具有的批判性、研究性、建设性思维方式,在国家审计职业思维模式方面做了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是从课程育人的角度,论述了思政课和其他课程的辩证关系。思政课当然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我们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理直气壮地开
关键词:
隐性教育 思政课改革 显性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路才 才晓茹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不能适应新形势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教学困境,教学效果不理想。主体间性理论改变了主客二分的传统教育模式,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借鉴主体间性理论成果,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对提高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主体间性 思政课 教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