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3)
2023(12971)
2022(11445)
2021(10909)
2020(9022)
2019(20586)
2018(20465)
2017(39012)
2016(21628)
2015(24353)
2014(24588)
2013(24109)
2012(22183)
2011(19913)
2010(19918)
2009(18092)
2008(17739)
2007(15745)
2006(13539)
2005(11902)
作者
(63244)
(52540)
(52153)
(49875)
(33439)
(25421)
(23858)
(20751)
(19905)
(18779)
(18125)
(17634)
(16622)
(16542)
(16272)
(16166)
(15998)
(15590)
(15046)
(14940)
(13136)
(12991)
(12692)
(11997)
(11773)
(11734)
(11687)
(11524)
(10645)
(10508)
学科
(85038)
经济(84946)
管理(59459)
(54926)
(46342)
企业(46342)
方法(38847)
数学(33268)
数学方法(32751)
(23379)
中国(21268)
(20635)
(19906)
地方(19265)
业经(17770)
理论(17382)
(14242)
(14020)
农业(13874)
(13740)
贸易(13733)
教育(13356)
(13273)
技术(13024)
(13000)
财务(12934)
财务管理(12909)
环境(12784)
教学(12390)
企业财务(12291)
机构
大学(308711)
学院(305986)
管理(117963)
(112769)
经济(110055)
理学(102635)
研究(102367)
理学院(101351)
管理学(99284)
管理学院(98711)
中国(73352)
科学(67709)
(66170)
(52309)
(51195)
(49986)
研究所(48119)
业大(47054)
中心(46215)
(44297)
(44075)
师范(43593)
财经(41846)
北京(41650)
农业(39483)
(38003)
(37239)
(36595)
师范大学(35368)
技术(34334)
基金
项目(212418)
科学(165350)
研究(153782)
基金(151888)
(133334)
国家(132225)
科学基金(112501)
社会(93779)
社会科(88644)
社会科学(88622)
(83749)
基金项目(80975)
自然(74695)
自然科(72933)
自然科学(72914)
教育(72279)
自然科学基金(71570)
(70828)
编号(63119)
资助(62700)
成果(51918)
重点(47787)
(46175)
(44695)
课题(44083)
(43507)
科研(40729)
创新(40549)
大学(39909)
教育部(39202)
期刊
(121784)
经济(121784)
研究(88219)
中国(57775)
学报(53604)
科学(47732)
(44855)
教育(43498)
管理(42804)
大学(39774)
(38120)
学学(37013)
农业(31658)
技术(27576)
(22570)
金融(22570)
财经(20217)
业经(19146)
经济研究(18884)
图书(18258)
(17220)
(16113)
问题(15555)
科技(15244)
(15241)
理论(14936)
技术经济(13972)
实践(13837)
(13837)
业大(13712)
共检索到438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萨  
直观性教学原则是经典的教育原则之一。但是,人们关于“直观”的理解通常停留在感觉经验阶段,以为直观性教学只能采用感性直观的方式。胡塞尔现象学提出的“本质直观”思想拓展了直观的对象领域,直观的对象既包含感性觉察到的个别对象,也包含想象建构的本质对象。基于现象学视角,直观性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以本源性、构成性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充实”知识内容的“意义”,重新激活和唤醒知识符号的原初意义,使之能够被学生的意识直接体验到,由此让知识从学生的心中生长起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勇勇   魏向东  
本质直观作为一种哲学方法,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胡塞尔的整个哲学生涯。文章回顾了学术界关于旅游本质的研究,并进行了相关评述。阐述了“直观”旅游的发生原理,构建了本质直观的7个步骤:“悬搁”旅游经验事实、选择一次典型的旅游体验、进行意识的自由想象、整合意识中的旅游体验、形成新的旅游体验摹本、聚焦旅游体验的感知和情感以及逐层地精神递推,并以此展开旅游本质的实践操作。在胡塞尔现象学“直观”视角下,旅游本质的确立不仅与研究者“直观”能力相关,也需要与他者进行深入交流,才能得以澄清并最终形成共识。借助“直观”,文章提出了旅游本质是“自在生活”的观点,阐述了本质直观对于旅游的启示意义,以期从一个更高的层面观察和反思当前旅游研究及实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可猛  
现象学方法作为一种基本的哲学方法,虽然被广泛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但是却始终未能在文化产业研究中获得应有的关注。文章在对现象学的关键概念——"直观"的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媒体考古学中"深层时间"的研究逻辑,借用现象学方法将中原文化作为可能性的文本加以考察,着力探究满足文化资源开发中即追求个性创造又追求受众市场的可行方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刘  
为深化旅游世界研究命题,建议从主观视角出发将其视为游客通过切身体验产生的自我构造。运用现象学和民族志研究方法,基于感性实事对意向充实的现象学直观理念,该文研究了旅游世界的历时与共时构造过程。(1)从历时性角度来看:游前处于前构型阶段,旅游世界的预先构想在有意与无意的社会建构材料充实下达到非本真构造;游中处于当下充实阶段,旅游世界的空乏意指在感性实事的相即充实中当下构造,可分为感性实事符合意指、超出意指、未达到意指3种表现;游后处于旅游世界的回忆与表述阶段,当下化的回忆凸显了自由的意识权能性,糅和切身体验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赵刘  
科学主义视角下的旅游意象研究首先将其视为世间内的事物,虽已取得较多成果,却并没有清晰地阐明旅游意象的本质,现有本体论存在难以解决的困境。本文运用现象学方法对旅游意象的本质和类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旅游意象本质上是一种意识。旅游意象是旅游地相关体验被想象性意识的图像式呈现,是意识的自我构造;是超越性的非世间化的存在,与表象相关,是意识化的、有意义的心像;是主客融合的"近似物",不但体现了客体的感性形式,而且融汇了主体的情感、理解等因素。第二,旅游意象的生成是想象意向性被感性材料所充实的过程。陌生之地的旅游意象被以往相关的生命经验所充实,想象化程度最高;即将出行的目的地意象由对媒介信息的阅读体验所充实,不过图像和文字只是对真实世界的描摹,因此意象是片段化的;现场体验的旅游意象由切身感知及情感、理解等感性材料所充实,丰富连续的感性显现构成了一种世界化的旅游意象。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界对旅游意象的概念和类型的思考。针对人的意识或体验等特殊命题,将实证方法与现象学结合起来可能会更加有利于推动相关研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黄旺  
在现象学精神病学乃至一般认识论中,始终存在着主体是否及如何能够经验陌生意识(疯狂意识)、理解他人之心的"不可知论"威胁。以闵可夫斯基为代表的现象学精神病理学将理解精神病患者的主观世界作为其目标,这使得他们必须以克服"现代精神病学中的不可知论"为前提条件。围绕该问题,文章阐述了闵可夫斯基精神病理学的直观与同情的工作方法及其特征,然后将其放入现象学与解释学理论中加以反思,借以揭示其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文章得出结论:一方面,直观与同情作为一种区别于科学观察的"内在认识方式",是我们得以理解陌生意识,克服不可知论的唯一途径;但另一方面,作为"实项内容"层面的意识,它不能被自我之外的任何他人经验到,这要求我们将他人作为一个主体来尊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献军  
在胡塞尔现象学中,直观无疑具有基础性的方法论地位。但胡塞尔希望直观不仅能成为在哲学中使用的基础方法,也能在具体科学中得到应用。精神病理学与现象学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二者面向的都是精神进程。雅斯贝尔斯首先将现象学引入了精神病理学,并在精神病理学中发展与运用了现象学直观。他成功地建立起了现象学与精神病理学之间的相互澄明关系。在他这里,现象学直观不再只是纯粹的哲学概念,而是可以帮助医生把握患者疾病体验的基本方法;同时现象学直观的原则,也帮助他摆脱了源于自然科学的还原主义,并发展出了理解心理学。雅斯贝尔斯对现象学直观的阐释及发展,正是一种鲜活的现象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徐湘  胡弼成  
传统直观性教学原则作为教学的经典性原则一直在夸美纽斯阐释的意义上加以使用,它建立在感知直观的基础上。随着现代哲学与心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理智直观的价值和意义,胡塞尔的"本质直观",李泽厚的"自由直观",完形心理学所论证的"格式塔",为"理智直观"的研究奠定了哲学和心理学基础。由此,现代直观性教学原则亟待扩展其意义,即培养学生的理智直观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养成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整体的感悟能力与自由人格德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萍  
教师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实践主题,一直备受关注。在技术理性的主宰下,教师教育违背了教育应有的人文特性。教育现象学为教师教育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人文视角。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成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教育现象学认为,富于教育机智是其视域下好教师的标准,引导教师保持教育现象学的生活态度,增强其对生活的敏感性并引导教师逐步形成反思力是培养好教师的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钟经华  
大量符合各种感知觉特点的教具是盲校直观教学实践的基础。触觉教具是盲校直观教学的重点,教师应理解各种类型触觉教具的直观层次。盲校教师在制作、使用触觉教具时,不应受视觉规律的主导。多感官教具的效果通常较好,计算机多媒体教具对盲生只是听觉教具,并不适应盲童缺乏事物客观表象的特点。语言在直观教学中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把抽象的语言作为直观的一种方式值得商榷。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阮朝辉  
马克斯·舍勒的现象学态度直观的价值理论、教育理论,不仅对哲学伦理学具有奠基作用,而且也为教育价值及其评价理论提供了现象学审视的全新视角。舍勒认为价值分为感官价值、生命价值、精神价值、神圣价值;相应地,作为存在范畴的教育的价值也可分为教育感官价值、教育活力价值、教育实用价值和教育神圣价值;教育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教育的生命价值这一较低的层级,因为人是生命和精神的同构的在者,因此,教育评价应基于人和教育本身,对教育进行生命和精神同构的价值判断。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尹熙洙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开设的"直观律学基础"课程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律学基础理论、音律的计算和微音听辨。它的开设有利于夯实学生的音乐理论基础,提高他们的艺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教学和艺术实践,都需要律学研究科学方法的支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董志勇  王丛  
计量经济学的回归分析,在传统上是用代数等式和矩阵的形式表述的。事实上,回归分析的几乎所有概念都可以在直观的几何框架内进行表述。与直观几何方法相比,传统的巴伦坦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一些误导性错误,用几何图形法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由此说明计量经济学一些基本概念通过几何原理图形化具有相应的作用和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秀红  
现象学以研究现象的本质为己任,试图系统地解释和描述生活经验中的内在意义。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具有现象学的主体间性特征,这种主体间的对话和共同反思的关系是回归教育本质的路径。对话教学是师生基于关系价值和关系认知、整合反思与互动、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合作创造知识和生活的话语实践。有效对话发生在对话双方自由的探究中或自发的讨论中。有效对话教学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点:交流中相互平等;沟通中相互理解;合作中共享;存异中创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威斯顿·H·阿格尔  程有新  郏喜临  
未来的管理者会面临一种极为复杂的形势。这种形势使得传统决策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数据和资料丝毫没有用处,管理者只能在因为代价和费用昂贵不能迅速地收集各种信息的环境下作出决策。同时未来的管理者既要应付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又要领导一支要求更多地参与决策的劳动者队伍,为此他只能较少地依靠正式的权威而更多地依靠直观判断用感觉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