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69)
2023(2900)
2022(2390)
2021(2352)
2020(2028)
2019(4863)
2018(4719)
2017(10311)
2016(5332)
2015(5952)
2014(6141)
2013(6059)
2012(5801)
2011(4936)
2010(5125)
2009(5133)
2008(5190)
2007(4850)
2006(4484)
2005(4496)
作者
(15036)
(12223)
(12210)
(11964)
(7944)
(5832)
(5628)
(4912)
(4688)
(4566)
(4306)
(4207)
(4178)
(4157)
(4005)
(3944)
(3672)
(3633)
(3607)
(3267)
(3168)
(3166)
(2966)
(2948)
(2898)
(2879)
(2849)
(2809)
(2560)
(2424)
学科
(25068)
经济(25051)
(16730)
银行(16585)
(15293)
(13800)
(13223)
(12690)
企业(12690)
管理(11834)
方法(10853)
数学(9823)
数学方法(9796)
业务(9775)
(9272)
金融(9272)
(9181)
制度(9179)
银行制(8382)
业经(6768)
(6574)
中国(6171)
(5060)
地方(4911)
(4730)
贸易(4718)
体制(4591)
(4425)
(4403)
(4026)
机构
大学(71215)
学院(69492)
(34473)
经济(33758)
中国(30513)
管理(26137)
研究(24257)
(22457)
银行(21565)
理学(20658)
理学院(20457)
管理学(20226)
(20151)
管理学院(20103)
(19347)
(15703)
财经(14432)
中心(13716)
(13123)
(13095)
(12867)
(12257)
(12188)
经济学(12086)
金融(11985)
科学(11979)
人民(11800)
财经大学(11000)
经济学院(10991)
(10684)
基金
项目(38968)
科学(30353)
基金(29314)
研究(28613)
(25043)
国家(24884)
科学基金(21186)
社会(19455)
社会科(18618)
社会科学(18612)
基金项目(14917)
(13921)
资助(13115)
教育(12867)
自然(12627)
自然科(12347)
自然科学(12344)
自然科学基金(12156)
(11625)
编号(10774)
(9309)
成果(9285)
重点(8926)
国家社会(8607)
教育部(8325)
人文(8066)
(8057)
(8033)
(7855)
社科(7697)
期刊
(38607)
经济(38607)
(31025)
金融(31025)
研究(29899)
(16462)
中国(16087)
(11253)
管理(10795)
学报(9752)
科学(8918)
财经(8446)
大学(7829)
学学(7440)
(7121)
经济研究(6483)
理论(5523)
农村(5465)
(5465)
业经(5265)
问题(4927)
实践(4890)
(4890)
技术(4778)
农业(4764)
教育(4671)
国际(4645)
(4506)
农村金融(4315)
技术经济(3564)
共检索到131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海霞  
不良贷款数额巨大、占比高已成为困扰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为了从严防范信贷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实施零不良率、不良贷款“问责制”以及信贷人员责任终身追究等严格的信贷约束政策, 使得经济活动中的“惜贷”现象成为信贷人员与银行信贷管理政策之间博弈的一种均衡结果。因此, 选择适度风险范围内的非零不良贷款率, 建立健全与约束机制相对等的正向激励机制应是国有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提高效益的客观政策选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国邦  
我国金融风险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上面。正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危害和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从整体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危害不良贷款,一般指到期不能收回本息的贷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晓雨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世界性难题。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平稳趋势,但规模持续增加,风险不断积累。不良贷款是由经济波动、行政干预、不合理信贷规模和结构三方面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带来的后果是,提升了银行信贷风险、影响银行流动性、降低了银行经营效率和社会整体效率。基于此,应提升金融服务企业水平,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银行业市场化程度;控制信贷规模、改善信贷结构,提升银行经营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天新  
近年来,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一直高于规定水平,这不仅影响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对经济的支持能力,还会诱发社会道德风险,而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又会增加财政风险,引发通货膨胀;而且一旦发生严重金融风险,还将有可能会引发地区性的金融危机。为了给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大力降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就变得非常重要。为此,本文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界定、分类的基础上,对其形成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化解和防范不良资产的多种方式,从而更好地化解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彦坤  
笔者是位从事过人行、工行管理工作的退休人员,退休后仍念念不忘银行的业务发展,因此,就对银行贷款形成风险呆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据调查,基层银行不良贷款的比率居高不下,大大超过了规定的控制线,对银行的业务开展带来很大影响。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较复杂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蓉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银行体系中累计了巨额的不良贷款,严重阻碍了国内经济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为重中之中。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白颖  郭成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祥发  
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积累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它的处置解决也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我们在处置已有不良资产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不良资产的增量问题,防止旧的不良资产在不断减少的同时,新的不良资产又源源不断出现的恶性循环状况,从根本上清除不良资产产生的源头,做到标本兼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浩  李春阳  
不良贷款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消化不良贷款能力有限,可以考虑实行公司化模式,走不良贷款专业清收道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华  
形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解决起来的难度也比较大 ,应该从建立银行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社会信用环境等方面入手真正化解不良贷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桂成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过高,是由于国有企业、银行、政府三方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应着眼于体制上的改革,加快资本市场建设,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同时,当前关键的问题是控制不良贷款增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岳忠宪  熊华强  胡礼文  李一平  
金融资产证券化是二十世纪末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从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来看,通过证券化方式转换、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资产,以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确实不失为成功有效的做法。努力探讨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芳  丁文锋  
与金融领域的其他改革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显得有些滞后,此间严峻的不良贷款问题明显成为其改革进程的巨大障碍。十几年来,各方为扫清这一障碍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效果并不显著。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须做通盘考虑,既要有全方位的宏观视角,又要有行之有效的微观思路,综合分析解决这一问题的内外因素,才能有效克服此障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