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34)
2023(5691)
2022(4661)
2021(4630)
2020(3657)
2019(8645)
2018(8387)
2017(13639)
2016(9285)
2015(10938)
2014(11122)
2013(9805)
2012(8860)
2011(8349)
2010(8647)
2009(6737)
2008(6586)
2007(5972)
2006(5230)
2005(4874)
作者
(23219)
(19004)
(18914)
(18241)
(12026)
(9078)
(8869)
(7524)
(7335)
(7191)
(6718)
(6354)
(6259)
(6074)
(6034)
(6010)
(5847)
(5658)
(5644)
(5425)
(5157)
(4857)
(4651)
(4621)
(4443)
(4263)
(4259)
(4247)
(3939)
(3939)
学科
教育(22113)
(20804)
经济(20790)
管理(15334)
中国(13870)
(13300)
教学(11631)
理论(11551)
(9655)
企业(9655)
方法(9308)
数学(8062)
数学方法(7914)
(7602)
(7321)
学法(6853)
教学法(6853)
学理(6025)
学理论(6025)
技术(5845)
(5725)
学校(5628)
研究(5530)
发展(4870)
业经(4814)
农业(4809)
(4745)
高等(4677)
思想(4489)
政治(4358)
机构
学院(116856)
大学(114048)
研究(42889)
(33380)
教育(32974)
管理(32968)
经济(32228)
理学(28169)
(28086)
师范(27931)
理学院(27664)
管理学(26862)
管理学院(26619)
(26467)
科学(25702)
职业(25087)
技术(24529)
师范大学(22803)
中国(22643)
(21734)
(20443)
研究所(19871)
(18593)
职业技术(17782)
中心(17441)
北京(17400)
技术学院(17046)
业大(16661)
(15777)
(15211)
基金
项目(73739)
研究(64654)
科学(58983)
基金(46189)
教育(43013)
(39413)
国家(38855)
社会(34868)
(33694)
社会科(32602)
社会科学(32592)
科学基金(32206)
编号(31581)
(30111)
成果(27836)
课题(27400)
(23823)
基金项目(23759)
规划(19760)
重点(19410)
自然(18837)
自然科(18404)
自然科学(18399)
资助(18175)
自然科学基金(18084)
(18062)
项目编号(17651)
(17650)
(16994)
(16593)
期刊
教育(64109)
研究(43298)
中国(38757)
(35832)
经济(35832)
职业(21207)
技术(19411)
学报(17284)
(15866)
科学(14624)
大学(14338)
技术教育(14064)
职业技术(14064)
职业技术教育(14064)
学学(11509)
农业(11190)
管理(11020)
(10929)
(9795)
论坛(9795)
高等(7502)
成人(7071)
成人教育(7071)
职教(7015)
(6555)
(6381)
高等教育(6274)
财经(6126)
图书(6012)
(5436)
共检索到183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殷文杰  王黎  
传统的职业素养教育只是在显性的形式上要求学生达到某种职业规范和标准,而对培养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却缺乏有效的方式。只有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升学生的职业内涵为导向来组织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江艳华  贾梦姗  
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关注的重点。当前,职业教育既面临着大发展的机遇,也呈现出优胜劣汰的格局。在抓好技能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国内外职业教育界的共识和行动。高职院校要切实扭转人文素养教育缺失的被动局面,必须走出误区,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全新办学理念,重建人文素养教育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程忠  黄少安  
由于各地方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因而理论界也较多地聚焦于研究和批评产业结构趋同的负面效应,然而产业结构趋同在一定限度内是合理的、必然的。本文研究了产业结构趋同的合理性,界定了合理性产业结构趋同的概念,提出了判断产业结构趋同是否合理的标准。从理论层面上,引入了冰山运输成本,探究运输成本是否影响产业结构趋同的发展;从实证层面上,更新了2005—2013年全国省份(直辖市)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对比情况,判断了近几年来产业结构趋同的情况,并基于此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钊  姜凤艳  
本文分析了现代服务业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内涵的价值,探讨了职业素养的涵义,归纳了现代服务业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特性,提炼了现代服务业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容,以期为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文晴  匡瑛  
"众创"时代的到来,进一步丰富了职业素养的内涵,并产生了基于"双创"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高职院校基于"双创"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模式具有"以完整项目为载体,强调项目的创新性""以学生自学为主导,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以教师指导为辅助,强调指导的差异性"的特征。在未来基于"双创"教育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应改革"双创"课程体系、开展校企"双创"合作、优化"双创"师资队伍,以及打造"双创"校园文化方面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刚  
素养主要来自"第一"课堂,学校在抓办学规模和硬件建设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内涵建设,包括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在向企业开展用工问卷调查时,发现企业用人标准,往往将学生的忠诚度、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勤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桂城  
培养"职业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追求,决定了高职院校应当促使学生成为职场中的优秀人才,故而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职场核心素养。高职院校学生发展职场核心素养源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两个客观依据。在基本内涵上,高职院校学生发展职场核心素养不是发展职场专业素养和职场基础素养,而是发展有关职场交往和职场活动的核心知识、技能和情意,具体体现为统筹素养、人际素养、科技素养、系统素养和媒介素养等五个要素。在培养方式上,采用"融入式"或"整合式"的教学活动,高职院校可以有效的、全面的促使学生养成职场核心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小明  
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新时期,高职院校面临职业素养教育环境的变化、专业实践暴露了学生的职业素养问题等职业素养培养的挑战,对此,文章提出了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育高职生职业理想;构筑职业环境,全面强化学生职业素养;推进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与社会互动发展等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继东  宋晓燕  
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教育不仅应关注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培养,更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作者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学生教育管理、校企合作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进亮  纪鸿飞  唐文君  
职业素养教育是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文章在阐述职业素养内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策略,最后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其职业素养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志忠  白其安  李兴辉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学生成功和学校发展的基础。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特点,调查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并对如何培养良好职业素养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佳  
教师礼仪作为教师内在道德要求和外在表现形式的统一体,是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塑造良好师表形象的重要途径,是加强优质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优质校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从教师礼仪素养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价值入手,分析了现代教师礼仪素养的认知偏失与教育缺位,提出了提升教师礼仪素养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亚莉  
在对“信息素养人”行为特征进行深入解读和归类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信息素养是由信息知识、信息能 力和非认知因素(非智力因素)等三个要素相互作用所组成的一个结构体系。并论述了内涵建构在杜绝信息素养教育实践 片面倾向和改革“教”“学”等方面的积极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核心素养"是适应信息时代对人的自我实现、工作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新挑战而诞生的概念。"核心素养观"是我国当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它指向于构建我国信息时代的课程体系。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和美国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确立起影响深远的核心素养框架,以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当前,世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养即协作、交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即"4C’s"。核心素养是人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和人性能力。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需要恰当处理素养与知识、素养与情境、素养与表现、核心素养与基本技能之关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毛齐明  
成为智慧型教师是新时期教师成长的重要目标,但目前的相关理解存在泛化、窄化和神化等倾向,对于智慧型教师的内涵及具体素质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在探寻教育智慧之含义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智慧型教师的基本内涵,并具体阐述了情境生成、情境理解和情境回应等三个方面的基本素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