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9)
- 2023(6766)
- 2022(5652)
- 2021(5231)
- 2020(4273)
- 2019(9583)
- 2018(9289)
- 2017(17563)
- 2016(8930)
- 2015(9399)
- 2014(8387)
- 2013(8202)
- 2012(7519)
- 2011(6643)
- 2010(6795)
- 2009(6199)
- 2008(6130)
- 2007(5655)
- 2006(4958)
- 2005(4407)
- 学科
- 济(35161)
- 经济(35145)
- 业(33642)
- 管理(32119)
- 企(30403)
- 企业(30403)
- 技术(15170)
- 方法(14430)
- 贸(13049)
- 贸易(13043)
- 易(12882)
- 财(12497)
- 数学(12327)
- 数学方法(12253)
- 技术管理(12039)
- 出(11439)
- 中国(10105)
- 业经(8669)
- 农(8165)
- 口(7949)
- 出口(7947)
- 出口贸易(7947)
- 务(7409)
- 财务(7406)
- 财务管理(7397)
- 企业财务(7106)
- 制(6993)
- 地方(6142)
- 融(6104)
- 金融(6103)
- 机构
- 大学(118360)
- 学院(117898)
- 济(55629)
- 经济(54803)
- 管理(49867)
- 理学(43219)
- 理学院(42842)
- 管理学(42426)
- 管理学院(42178)
- 研究(36698)
- 中国(28515)
- 财(26194)
- 京(23001)
- 财经(20642)
- 经(18866)
- 科学(18157)
- 经济学(17738)
- 江(17625)
- 中心(16684)
- 所(16245)
- 经济学院(16099)
- 商学(15492)
- 财经大学(15450)
- 商学院(15340)
- 研究所(14367)
- 北京(14205)
- 州(13860)
- 院(13808)
- 范(13666)
- 师范(13583)
- 基金
- 项目(79141)
- 科学(65486)
- 研究(61734)
- 基金(59483)
- 家(50426)
- 国家(49997)
- 科学基金(45018)
- 社会(42472)
- 社会科(40626)
- 社会科学(40615)
- 基金项目(31398)
- 省(31007)
- 教育(28467)
- 自然(26990)
- 自然科(26527)
- 自然科学(26524)
- 自然科学基金(26129)
- 划(25327)
- 创(23792)
- 编号(23546)
- 资助(22562)
- 创新(21040)
- 成果(18546)
- 国家社会(18393)
- 部(18211)
- 重点(17345)
- 制(17096)
- 发(16977)
- 教育部(16669)
- 业(16616)
共检索到181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勃昕 白云朴 黄钺
新时代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过程中,借助跨境投资驱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以内外技术势差为动因,分析了中国双向跨境投资的演化逻辑,阐释"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创新溢出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基于中国2003—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IFDI难以有效释放创新溢出,而OFDI能够显著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水平,跨境投资的创新驱动由单向"引进来"已经向"走出去"分化;双向驱动下,IFDI与OFDI的创新溢出存在较为复杂的互动影响,IFDI在适度区间有助于释放OFDI的创新溢出,而OFDI在较高强度时能够弱化IFDI对技术创新的抑制性影响;"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调节释放双向跨境投资的创新驱动效应,撬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互动溢出红利。由此为兼顾"引进来"与"走出去",系统提升区域创新发展水平,提供双向调节的经验依据和共轨驱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境投资 创新驱动 门槛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康 于蕾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如何将20年来吸收外资的巨大成果与中国海外投资起步相结合,如何将外商直接投资转化为中国竞争力和对外投资的能力,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分析“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外投资战略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及特点,提出中国应在吸收外资的基础上,进入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的新阶段,培育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主动参与全球化竞争。
关键词:
“引进来” “走出去” 对外投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婷 郭立宏 董建卫
以2000—2019年中国本土风险投资(VC)基金所投资的514个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外资有限合伙人(LP)投资的中国VC基金对所投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显示:外资LP投资的中国VC基金能够显著促进所投企业在境外上市;当该类基金联合投资或充当主投时,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中国制度环境的改善能够负向调节上述关系。影响机制为:帮助企业争取国际顶级中介机构的支持;协助企业参与国际分工;提高企业招募外部人才的能力。研究结论对"引进来"和"走出去"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桑琦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化,在大量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同时,许多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活动。本文针对外国直接投资(“引进来”)如何与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走出去”)相互结合的新课题,提出了上海政府层面、企业层面的基本思路,并且对上海如何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综合的基本思路作出了策略性的运作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育红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伍长南
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是加快福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加剧与升级,迫切需要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使之与“引进来”逐步协调,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轮子并转。
关键词:
“引进来” “走出去” 国际市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丹 董琴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引进来"以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到入世之后"引进来"和"走出去"联动以综合性比较优势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我国完成了融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进程。然而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变革,一方面我国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的路径受阻;另一方面我国已经具备构建全球价值链的现实能力。因此,我国应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互动逐步构建和主导"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东亚区域价值链以及攀升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高端,以区域价值链嵌入和融合全球价值链的方式逐步推进全球价值链的重构。
关键词:
引进来 走出去 全球价值链 重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冯赫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群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华
对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内向国际化先于外向国际化发展的顺序原理及中国当前所处的对外投资发展阶段的分析指出,不能仅从二者的数量规模上的悬殊差距而简单地得出其发展不均衡的结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处于IDP理论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而不是第三阶段。中国作为"引进来"的东道国地位正在下降,而作为"走出去"的投资国地位正缓慢上升,但仍然处于中级不平衡的发展阶段。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志亮
科技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国家实力的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全球化的问题日益显现,要使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做到知己知彼,必须实施开放型政策,实施“引进来、走出去”,融入世界,融入国际社会,树立国际化的战略观念。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加速重组的新形势下,把“走出去”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以此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将会与进出口贸易、吸收外资一起,共同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理 何云
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引导商业银行与国际接轨、拓宽业务范围与领域,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产生金融风险、对金融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扬长避短,选择合适的开放"度"非常重要,相关研究可以为我国金融业双向开放过程中预防和控制金融风险提供经验支持和决策参考。本文基于2004年第1季度—2018年第4季度的银行业对外开放和金融风险等宏观数据,构建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指数和不同金融市场风险压力指数,采用TVAR模型检验了银行业对外开放是否存在"度",以及在"度"的两侧金融风险的变化特征。研究结论显示:外资银行资产占比超过临界点后,外资银行进入会增大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也可能导致金融市场风险上升;中资银行海外资产占比超过临界点后,境外投资会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即银行业加大境外投资可能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霓
2016年5月,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主赛区隆重开幕。本届技能大赛与第二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同时拉开帷幕,由教育部联合天津市人民政府、发改委、工信部、人社部等37家单位共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军果
党的十六大提出 ,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对于新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工作意义重大。为此 ,应把握三点 :一要积极合理地“引进来” ,这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前提和基础 ;二要主动高效地“走出去” ,这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三要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机结合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这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
引进来 走出去 国家经济安全 对外开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走出去”与“引进来”——“一带一路”倡议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调整
从举借外债、吸收外资到双向投资:新中国70年“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政策与经验回顾
中国企业如何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企业内向国际化模式对外向国际化绩效的影响
数字经济“走出去”促进企业创新了吗?——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跨境并购税务风险及对策分析——以中国企业“走出去”到哈萨克斯坦为例
服务业“引进来”是否促进了制造业“走出去”——基于上下游产业关联视角的分析
双循环格局下“引进来”与“走出去”能否纠正资本错配?——来自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
新时期跨境电商赋能农产品走出去的价值与对策
“走出去”企业跨境税源管理的国际借鉴研究——以湖南为例
防范企业“走出去”跨境税务风险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