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46)
2023(3199)
2022(2639)
2021(2370)
2020(2001)
2019(4728)
2018(4952)
2017(9261)
2016(5099)
2015(5347)
2014(5228)
2013(5242)
2012(4694)
2011(4215)
2010(4359)
2009(4307)
2008(4512)
2007(3722)
2006(3777)
2005(3703)
作者
(12696)
(10678)
(10590)
(10543)
(6807)
(5143)
(4856)
(4060)
(3992)
(3909)
(3884)
(3731)
(3622)
(3597)
(3555)
(3290)
(3130)
(3117)
(2904)
(2885)
(2882)
(2578)
(2556)
(2527)
(2449)
(2423)
(2389)
(2261)
(2194)
(2142)
学科
(21616)
税收(20189)
(20018)
(16462)
经济(16423)
管理(13338)
(11527)
(10474)
(10158)
企业(10158)
(7749)
(6012)
中国(5894)
财政(5603)
体制(5281)
(5093)
业经(4534)
(4489)
方法(4327)
收入(4206)
(4025)
银行(4021)
(4015)
财务(4014)
财务管理(4006)
(3874)
金融(3874)
(3870)
企业财务(3830)
数学(3538)
机构
大学(64048)
学院(62875)
(27632)
经济(27106)
研究(25101)
(22529)
管理(21026)
中国(20049)
理学(16966)
理学院(16747)
管理学(16599)
管理学院(16441)
财经(14925)
(14060)
(13463)
(12991)
科学(12986)
(11600)
(11273)
研究所(10965)
财经大学(10879)
中心(10242)
(9972)
北京(9670)
(9456)
经济学(9193)
(9057)
(8796)
(8687)
税务(8634)
基金
项目(34555)
研究(27936)
科学(26903)
基金(24875)
(21810)
国家(21591)
社会(18067)
科学基金(17938)
社会科(17082)
社会科学(17078)
教育(12525)
基金项目(12210)
(12145)
编号(11681)
成果(11359)
(10796)
资助(10061)
自然(9764)
自然科(9540)
自然科学(9535)
自然科学基金(9351)
(8958)
(8458)
课题(8154)
国家社会(8109)
(8067)
重点(7911)
项目编号(7540)
(7485)
(7455)
期刊
(34550)
经济(34550)
研究(31232)
(18224)
中国(17286)
(15134)
(14925)
税务(13419)
教育(10721)
学报(9158)
管理(8800)
(8184)
(7890)
金融(7890)
科学(7342)
财经(7336)
大学(7008)
学学(6320)
(6308)
经济研究(5945)
农业(4762)
技术(4614)
问题(4322)
(4235)
财政(4235)
国际(4233)
(4203)
(4203)
涉外(4203)
业经(4053)
共检索到119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叶青  
一、三个话题的提出我国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公民依法纳税、穷人少缴税、富人多缴税应该不是争论的话题。奇怪的是在2008年的全国"两会"上居然成了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国彪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和国民财富迅速增长,在邓小平同志"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指引下,我国已涌现出了一个高收入阶层。2001年在7万亿元的个人存款总量中,20%先富起来的人就占有80%的份额。然而,富人们所交的个人所得税还不到个税收入总量的10%。在某经济发达地区,高收入人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仅占总额的2.33%。据权威人士估算,我国每年税款流失高达上千亿元,相当于西部地区五个经济欠发达的省(区)全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富人逃税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沫  
本文基于CHIPS2013城镇居民数据,通过建立反事实研究框架对新一轮个税改革的减税与收入再分配调节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税改前后相比,工资薪金所得税减少了52%,经营性收入所得税减少了58%。其中,新一轮个税改革对低收入群体没有影响,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最大,降低了中等收入群体大约89%的工资薪金所得税。不考虑专项附加抵扣的情况下,2019年个税总额较2018年减少大约17.81%。与旧个税相比,新个税体制下城镇居民的工资薪金收入不平等程度改善较小,主要因为平均税率降低导致。新一轮个税改革虽然起到了预期的减税效果,但是其收入再分配调节未充分发挥出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燕春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财政部部长刘昆也提出"减税降费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增值税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贡献来源,应成为减税降费的主体,并且,应把减税降费与深化增值税改革结合起来,建成更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经济活力的现代税制。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贾兰霞  
由于法国总统奥朗德在2013年初提出的针对高收入人群的征税方案收效甚微,且引发了外界对于在法国经商前景的广泛担忧,法国自2015年2月1日起正式取消了实行两年的"富人税"。2013年初,法国总统奥朗德提出的旨在调节社会贫富不均、缩小收入差距的财政改革方案获得通过。该方案规定,2013年至2014年间,向年收入超过100万欧元的企业员工征收50%的税款,即所谓的"富人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幼锋  
对于当前形势下是否应减税,存在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不宜减税,主要原因是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过热,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应该进行减税,主要是结构性减税,不能因为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就延缓减税步伐。那么,在中国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究竟是否应该减税?若减税,应对哪些税种减税,如何减税,减税是否会导致通货膨胀?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对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蔡冉  任强  
2013年,虽然全球整体经济形势开始回暖,但欧美国家的财政状况依然十分紧张,财政赤字继续攀升。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看到不断有增加富人税收的预算案出现,法国和美国还出现了很多富人"因税弃籍"的现象。这是否意味着部分欧美国家对富人增加课税成为了一种趋势?隐藏在其后的根源又是什么?还是让我们从引起舆论哗然的法国"富人税"说起。"富人税"出台的背景2013年9月25日,法国公布了2014年财政预算案。该预算案推出了一揽子财政改革计划。其中,最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叶子荣  郝晓薇  
在减税呼声四起背景下出台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应对当前的局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本文指出现行增值税的制度缺陷以及规模过于庞大的弊端,并就2009年1月1日实行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中的减税规模和固定资产抵扣范围等关键性内容展开了追问,由此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增值税制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瑜晨  
当前,我国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税在其中大有作为,可以促进"三去一补一降"目标的实现。例如,推动去库存而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租税减免,各项降低企业成本的全面减税,补短板而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定向减税等。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减税还将是财税改革的主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宋凤轩  江月  
美国里根政府的减税,不但对美国国内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还掀起了世界性减税浪潮。小布什政府“10年减税”计划,不仅刺激了国内经济复苏,同样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减税。比较美国这两次大的减税,分析其前因后果及其特点,对我国的税制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美国两次减税原因和措施入手,重点考察了两次减税的共同特征,最后指出对我国今后税制改革的几点启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近日,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表示,2016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和微观机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十九大以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中美贸易摩擦之后的外商投资者都持观望态度。他认为,周期性下降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开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都应作出相应调整。祝宝良认为,尽管从7月底开始基建补短板已经被提上政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汤晓倩  
文章以2018年个人所得税新税制改革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个税的历史沿革、新税制的特点,并通过分析高校教职工这一工薪阶层中重要的纳税群体改革前后个税占比,对新政减税效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此次改革对中等收入阶层减税效果明显,年终一次性奖励的申报方式对计税影响较大,专项附加扣除对调节家庭收入结构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个税进一步优化改革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景明  
近年来减税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人们对减税充满了期望,企业呼吁减税不断加码以实现转型升级,个人要求通过减税扩大消费,政府希望通过减税实现多重政策目标。在这种背景下,2013年以来减税力度渐强。然而社会上仍有观点认为减税感受不强,甚至怀疑减税的真实性。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呢?减税是调整利益群体当期和中长期利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蔡倩  
共同富裕要求我们从多维视角审视物质层面的不平等,在当前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个人所得税是调控收入分配的关键手段。本文从收入、消费和财产所构成的多维经济不平等视角出发,对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调节家庭经济不平等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公平效应是显著的,使经济不平等程度下降了13.64%,其中对城市地区的调节效应更强,对低福利阶层和高福利阶层的影响相对显著。在作用机制方面,个人所得税改革主要影响收入不平等,并进一步作用于消费不平等和财产不平等,最终影响经济不平等。为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效应,应逐步提高个人所得税比重,补充和细化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与标准,逐步以家庭为基础征收个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