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5)
2023(13868)
2022(11533)
2021(10774)
2020(8708)
2019(19910)
2018(19680)
2017(35712)
2016(19625)
2015(22493)
2014(22410)
2013(22038)
2012(21238)
2011(19635)
2010(20160)
2009(18565)
2008(18962)
2007(17316)
2006(15778)
2005(14938)
作者
(60494)
(50337)
(50309)
(47566)
(32282)
(24085)
(22684)
(19511)
(19487)
(18344)
(17562)
(17090)
(16546)
(16414)
(16196)
(15562)
(15057)
(14606)
(14491)
(14440)
(13116)
(12497)
(12392)
(11724)
(11342)
(11247)
(11243)
(11220)
(10383)
(10298)
学科
(87408)
经济(87305)
管理(51352)
(46494)
(35653)
企业(35653)
中国(30827)
方法(29379)
(24965)
数学(24536)
数学方法(24123)
地方(22443)
(20632)
业经(19458)
(18305)
(17989)
贸易(17972)
(17589)
(17391)
(16625)
银行(16590)
农业(16392)
(16198)
金融(16190)
(16186)
环境(14955)
理论(14584)
(14384)
(13582)
(13133)
机构
大学(291182)
学院(288949)
(119164)
经济(116581)
研究(113948)
管理(98028)
中国(87923)
理学(81477)
理学院(80331)
管理学(78567)
管理学院(78024)
科学(69405)
(66461)
(60011)
(56025)
研究所(54099)
(53403)
中心(49888)
(47023)
北京(43442)
(42937)
财经(42668)
师范(42426)
业大(42053)
农业(41742)
(41046)
(38682)
经济学(37195)
(37184)
师范大学(34195)
基金
项目(181395)
科学(141234)
研究(133281)
基金(129184)
(114502)
国家(113526)
科学基金(94358)
社会(83790)
社会科(79208)
社会科学(79188)
(69852)
基金项目(66081)
教育(61767)
(59933)
自然(58569)
自然科(57265)
自然科学(57242)
自然科学基金(56161)
资助(54113)
编号(52751)
成果(45922)
(44356)
重点(42230)
(40236)
课题(39862)
(36844)
发展(35627)
国家社会(35349)
(35064)
创新(34655)
期刊
(147517)
经济(147517)
研究(96403)
中国(72666)
(51456)
学报(50984)
科学(45826)
教育(42391)
(42140)
管理(41687)
大学(38654)
学学(35723)
农业(35291)
(31045)
金融(31045)
技术(27365)
经济研究(23917)
业经(22772)
财经(22116)
(19369)
(19304)
问题(18943)
(17848)
国际(16533)
世界(16488)
图书(16236)
(15378)
技术经济(14133)
(13954)
论坛(13954)
共检索到478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耀引  任新宇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和环境的关注,反映在传统器具设计中则是一种整体意识、一种友好的环境观念。这种意识和观念在传统灯具中表现为对能源的充分利用、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以及对环境问题的考虑,表现为对产品、人、环境整体关系的全面思考。从宏观上对设计要素进行全方位考量,作为一种系统的设计思维对现代设计仍有极强的启迪意义,具体发展为更系统的绿色设计方法和流程。在现代灯具设计中则表现为设计者对灯具整个生命周期的关注,以及对产品生命循环系统的整体统筹设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选昌  江海清  
21世纪环境问题成为了最中心的话题。在自然环境、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绿色设计"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而"绿色设计"思想与我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都在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辩证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悠久的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绿色设计"思想理论和概念,对当代"绿色设计"思想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剑刚  高伟霞  
木质材料以其良好的环境特性在灯具绿色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并已成为现代灯具结构用材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为满足低碳经济及绿色照明的时代需求,木质现代灯具可从光学系统、结构材料、结构造型和使用功能等诸多方面进行绿色创新设计。通过选取木质现代灯具绿色创新设计的优秀实例,阐述木质现代灯具绿色创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锐  
中国与西方都有讲天人合一的传统,以天人合一为中国特有的思想恐难成立。余英时从轴心时代的文明突破来讲中国独特的内向的天人合一,其实也有很多问题。因此,如果要研究中国的天人合一之说,应该更深入细致地分析。对此,张岱年曾指出天人合一有两种意义:一是天人相通,二是天人相类。结合近来出土的简帛材料和有关传世文献,可以发现张岱年的说法还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天人相通和天人相类共有的思想基础是天人感应。儒学大讲天人感应的灾异学说,将宇宙论和人事相结合,其发展的一个方向是子思《中庸》的圣人"赞天地之化育",另一个方向则是将人世伦理说为天之规则。这两种说法都有更早的思想来源,且都有修养方法。诸子百家说天人合一,有不同的"合",或合于圣人君子,或把人伦合于天常,或合于天道而非人道,或合于天而非人,乃至非圣人。而即使讲天人之分的荀子,也在讲天人合一于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坚强  任光凌  梅艳  朱育晓  董源  
在全球环境生态危机不断威胁人类生存的今天 ,人们在重新审视历史时发现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的认识含有丰富的辩证哲理。与西方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林业管理理念不同 ,中国古代的林业经营管理思想 ,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生之道”。随着现代化建设与社会的进步 ,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粮食、能源等诸多问题 ,愈来愈倚赖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维系人类生存的途径 ,对古代这一宝贵思想进行回顾与分析 ,可为当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吉信  郭飒飒  王丽娜  
生态旅游兴起与发展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人与自然协调一致正是生态旅游开展的理论基础。生态旅游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人与自然关系做了精辟的论述和总结,其中的生态智慧对于当今生态旅游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蕴含在儒家和道家的生态伦理观中。这些生态伦理思想与现代生态伦理理念一脉相承。所以,通过分析儒道两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论述,可以探寻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向——以生态伦理为指引,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雪玲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天人关系的基本认识,主张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一思想对于生态保护与天人关系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全球化时代,探寻“天人合一”向“天人和谐”可持续发展观的现代性转化的途径,将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自然,正确把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培养人类的道德责任意识及科学实践精神,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帮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飞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动力、方式、调控四个方面 ,分析“天人合一”观巨大的道德指导价值 ,并从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出发 ,对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德铭  
论述了中国入世对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机遇和挑战 ,讨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及影响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认为可持续发展思想应包含 :当代人要重视发展和持续性 ,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 ,满足一个地区、国家的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国家的需求 ,并努力补救上代人所留下的资源、环境创伤。我们应认识七种要素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知识和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 ,必须协同处理。自然资源是发展的基础。中国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已有 2 0多年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很多进展 ,目前需对严重环境问题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讨论了中国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裴新宁  
理解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科学学习重在学习科学意义,学习科学过程意在成为一名好的问题解决者。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手段在于通过教学设计为学习者提供促进科学理解的经验、环境与活动。关于知识的假设以及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基础。建构主义认识论及其学习理论对科学教学设计与研究的贡献主要在于:为科学探究提供了认识论支撑;强调科学教学以发展意义为先,提供了导致科学理解的教学指南;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理解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实质性地拓展了教学设计的发展空间;提供了科学教育研究进行内部批判的思想工具。关于建构主义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还存在许多问题,科学教育工作者要科学地对待建构主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新成  赵慧清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其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天地万物是相互依存的,是一个和谐整体。建立和谐生存世界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人是自然界生命价值的承担者与呵护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主体。传统"天人合一"思想运用于现代图书馆文化建设中,就是要在图书馆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精神,提供人性化服务,为读者创造一个亲切、温馨、宽松、和谐的读书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继娟  张仲凤  
以绿色设计的概念与原则为启示,结合整体厨柜产品的特点和功能要求,分析了整体厨柜产品绿色设计方法,论述了整体厨柜产品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工艺安排、回收再利用及节能设计等方面的绿色设计实现方法,为从根本上解决整体厨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供依据,同时丰富整体厨柜产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丽荣  
在人类与自然漫长的交互中形成与发展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人与自然的整体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观,"仁爱""至诚""尽性"的道德观。学习借鉴这一思想,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有利于我们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思想,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从而自觉地担负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神圣生态职责。这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与启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丽荣  
在人类与自然漫长的交互中形成与发展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人与自然的整体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观,"仁爱""至诚""尽性"的道德观。学习借鉴这一思想,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有利于我们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思想,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从而自觉地担负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神圣生态职责。这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与启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小英  
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天人观,强调的是天、地、人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是长期指导中国劳动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劳作的主导思想。在屯耕文化现象中,我们可以从不同视角,窥探到屯堡先人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诠释和重视,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奠定了屯耕文化这种独特文化现象的理论基础,在屯耕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定位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