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98)
2023(6609)
2022(4915)
2021(4255)
2020(3392)
2019(7796)
2018(7681)
2017(14632)
2016(7800)
2015(8406)
2014(8341)
2013(8062)
2012(7132)
2011(6403)
2010(6599)
2009(6081)
2008(6193)
2007(5435)
2006(5139)
2005(4927)
作者
(22049)
(18427)
(17885)
(17474)
(11848)
(8600)
(8270)
(7113)
(6964)
(6547)
(6177)
(6068)
(5984)
(5793)
(5776)
(5693)
(5283)
(5267)
(5246)
(5091)
(4514)
(4506)
(4327)
(4323)
(4105)
(4095)
(3968)
(3938)
(3731)
(3588)
学科
(36232)
经济(36190)
管理(18587)
中国(16420)
(16404)
(11720)
企业(11720)
(10275)
地方(9795)
方法(9584)
业经(8577)
数学(7762)
数学方法(7630)
城市(7340)
(7295)
农业(7125)
(6930)
(6420)
(5981)
人口(5961)
理论(5942)
城市经济(5566)
发展(5562)
(5541)
产业(5275)
(5025)
金融(5024)
(5004)
银行(4993)
环境(4895)
机构
大学(110630)
学院(107372)
(45356)
经济(44231)
研究(43185)
管理(37706)
理学(31567)
中国(31438)
理学院(31087)
管理学(30386)
管理学院(30162)
(25392)
科学(24910)
(21533)
(20850)
研究所(19270)
中心(18657)
(17400)
(17210)
师范(17089)
(16975)
北京(16299)
财经(16208)
(15822)
经济学(14791)
(14774)
业大(14251)
师范大学(14195)
(13786)
经济学院(13183)
基金
项目(71362)
科学(57341)
研究(52764)
基金(52758)
(46240)
国家(45872)
科学基金(39570)
社会(35855)
社会科(33936)
社会科学(33926)
基金项目(27477)
(26293)
自然(23907)
教育(23785)
自然科(23435)
自然科学(23430)
自然科学基金(22982)
(22916)
编号(20646)
资助(19965)
成果(17456)
重点(16366)
(16305)
国家社会(15816)
(15421)
课题(15028)
(14053)
发展(13571)
教育部(13479)
(13395)
期刊
(53518)
经济(53518)
研究(39744)
中国(26307)
科学(16808)
(16299)
学报(16165)
(15344)
管理(15150)
教育(14905)
大学(12843)
学学(11596)
(10766)
金融(10766)
农业(10508)
问题(9035)
经济研究(8737)
技术(8712)
财经(8259)
业经(8011)
城市(7415)
(7315)
(6987)
现代(6044)
图书(5968)
(5963)
(5592)
(5186)
世界(5112)
国际(4946)
共检索到175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虹  
本文认为 ,大量农村人口城市化是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 ,西部某些地区城市管理中却把进入城市的农民和非本地户籍的“流动人口”都视为“外来人口” ,并在政策和管理上与定居人口区别对待 ,这种不平等、不公正、带有歧视色彩的管理方式和观念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作者提出 :(1)凡在城市居住的公民都应视为市民 ,城市管理中只区分定居人口和流动人口 ;(2 )转变管理者的“城市化”观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爽  王进  
太湖流域属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200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6.17%,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自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工业化发展迅速,由以乡镇企业为主过渡到外资和民营企业的大力发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就业迁移人口,成为全国流动人口的主要集中区。同时使得外来人口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以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太湖流域外来人口来源的地域和城乡构成,计算了外来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指出外来人口的城乡非均衡分布促成地区城镇化率的小幅上升,太湖流域各地区的上升幅度在2%左右,部分解释了隐性城镇化率的产生。在城市市区,外来人口平均占到总城市人口的18%。对于50万人口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承智  张旺锋  武炳炎  梁博  
居住和就业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职住分离现象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采用人口集聚指数、GIS空间分析及Logit回归分析等方法,利用北京市"六普"及实地调研数据,来获取外来人口集聚型城中村流动人口通勤及职住特征,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北京流动人口集中于城市拓展区,呈"环状圈层"分布特征。2近郊城中村流动人口通勤距离普遍较长,职住分离较明显,相应通勤时间也较长;远郊城中村流动人口通勤距离较短,以就地工作为主,由于远离城市核心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较差。3家庭就业人数、未成年及老人数、住京时长、收入、受教育程度、行业、交通工具选择等对其通勤距离具有显著影响。上述结论可为研究城市弱势群体工作居住空间结构、制定城市规划等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承智  张旺锋  武炳炎  梁博  
居住和就业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职住分离现象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采用人口集聚指数、GIS空间分析及Logit回归分析等方法,利用北京市"六普"及实地调研数据,来获取外来人口集聚型城中村流动人口通勤及职住特征,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北京流动人口集中于城市拓展区,呈"环状圈层"分布特征。2近郊城中村流动人口通勤距离普遍较长,职住分离较明显,相应通勤时间也较长;远郊城中村流动人口通勤距离较短,以就地工作为主,由于远离城市核心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展新  
城市外来人口经济社会地位研究的城乡分割模式近年来受到挑战,这一挑战的背后是城乡分割体制的弱化和区域分割体制的强化。本文回顾、概括城市外来人口研究的近期文献,揭示改革开放时期城乡分割体制与区域分割体制的此消彼长,提出"双重分割解释、三群体检验"的城市外来人口研究整合框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金宏,孙小铭,谭友林,余佳,王碧玮,张永惠  
外来人口对流入城市的影响与贡献如影随形,重要影响之一是社区的社会分化和空间隔离。本文调查了土海市民对外来人口的社区影响评价和心理接受力,揭示了导致社区不整合的心态背景,提出了改善外居关系、促进社区整合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若建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外来人口在居住地的时间分布情况,描述了不同人口属性和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外来人口在居住时间上的差别,并且描述了在居住地出生"外来人口"的一些特征,最后利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外来人口居住时间长短的多种因素做综合分析。在描述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最后指出,必须正视大量的外来人口实际上已经转变为长期定居人口的事实,并解决其产生的相关社会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外来人口是城市生活者对流动人口的一种特定称呼。流动人口自然包括了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这两部分;而站在城市这一端,流动人口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亦即可称为“流入人口”。通常所谓的流动人口问题实际上已是老生常谈,但老问题总是需要新认识。如读者诸君所知,本刊每次举办一个新的论坛时,都要交待一个背景:这就是,为何要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这样的讨论又是有意义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最近梁秋生和郭志刚二位教授围绕京津沪大城市超低生育率中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展开了讨论。他们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千分之一抽样原始数据,对城市超低生育率中的外来人口分母效应作了进一步的检验和分析,认为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的大小,既与外来人口的规模,也与外来人口的生育水平有关。京津沪地区超低生育率中的外来人口分母效应并不存在,其原因是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生育水平没有差别。对于全国城市地区,尽管外来人口的生育率显著地低于本地人口,但是由于外来人口规模不够巨大,它的分母效应也不太大。作为对比,广东省是最强烈体现外来人口分母效应的例证。不仅外来人口的生育率只及本地人口的一半,而且育龄妇女中外来人口占近30%,所以其分母效应非常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海宁  陈媛媛  
文章以2008年四大城市的外来人口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分解法对本地市民、农民工和外来市民三个群体的工资收入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在不同分位数上,三个群体之间的个体工资收入存在一定的差异。(2)个人禀赋和就业环境等影响因素在不同群体的不同收入层次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3)不同群体的工资差异是由个体特征差异和制度性歧视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在大部分分位数上制度性歧视的影响程度要大于特征差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铁威  龚桢梽  
一、主要做法(一)新加坡1.合理控制规模,保证移民质量。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的移民国家,也是一个低生育率水平国家,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持国家竞争力,需要引进大量外来移民。2013年发布的新加坡《人口白皮书》指出,每年需要引进1.5万~2.5万名新移民,以及批准3万名外籍人士成为永久居民。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天琪,叶振东  
本文认为“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模式─—龙港模式,在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中有着多方面积极作用,可以加快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对外来人口进入小城镇应持积极欢迎的态度。温州龙港“农民城”在短时间内发育为小城镇,即是生动的例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康岚  
通过实证数据分析,发现了外来人口属地化政策在特大城市具有相当的民意基础。户籍身份是影响人们对政策态度的首要决定因素,非户籍人口对属地化取向的支持占绝对多数,户籍人口对精英化取向的支持虽占民意上风,但对属地化取向的支持却不低。阶层因素的影响效应在控制了户籍身份后显著降低。另外,社会融合度指标也有相当的解释力,最不支持属地化取向的人群并非土生土长,而是社会融合度较高的新移民。基于经验数据,未来特大城市应在外来人口政策设计上考虑逐步采用属地化的取向,给尚无机会获得本地户籍的外来常住人口更多的权利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