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19)
2023(11448)
2022(10274)
2021(9633)
2020(8162)
2019(19358)
2018(19186)
2017(37003)
2016(20061)
2015(22595)
2014(22460)
2013(22329)
2012(20418)
2011(18416)
2010(18440)
2009(16885)
2008(16202)
2007(14198)
2006(12466)
2005(11037)
作者
(57078)
(47104)
(46571)
(44584)
(30257)
(22711)
(21333)
(18551)
(17975)
(16830)
(16131)
(15807)
(15037)
(14856)
(14520)
(14427)
(14051)
(14020)
(13496)
(13468)
(11631)
(11621)
(11395)
(10841)
(10557)
(10541)
(10469)
(10381)
(9497)
(9171)
学科
(79428)
经济(79347)
管理(56787)
(54694)
(47337)
企业(47337)
方法(36226)
数学(30295)
数学方法(29893)
中国(20569)
(19460)
(18514)
业经(17790)
地方(17024)
(17017)
(16163)
贸易(16150)
(15682)
理论(14829)
(13734)
(13528)
农业(12922)
技术(12576)
(12191)
金融(12190)
(12000)
(11868)
银行(11828)
环境(11633)
(11631)
机构
大学(280949)
学院(277977)
管理(113032)
(108599)
经济(106139)
理学(97951)
理学院(96858)
管理学(95212)
管理学院(94699)
研究(94253)
中国(69247)
(60589)
科学(58200)
(48558)
(46921)
研究所(42863)
(42083)
中心(41785)
业大(40647)
(39768)
财经(39005)
北京(38653)
(37815)
师范(37522)
(35464)
(34628)
农业(32923)
(32919)
经济学(30963)
师范大学(30528)
基金
项目(190887)
科学(149451)
研究(141105)
基金(137748)
(119668)
国家(118678)
科学基金(101580)
社会(86503)
社会科(81948)
社会科学(81925)
(73890)
基金项目(73217)
自然(66614)
自然科(65054)
自然科学(65040)
教育(64740)
自然科学基金(63856)
(62760)
编号(58379)
资助(57014)
成果(48108)
重点(42567)
(41831)
(40522)
课题(40387)
(39530)
创新(36672)
项目编号(36480)
科研(36225)
教育部(35911)
期刊
(119182)
经济(119182)
研究(83645)
中国(52722)
学报(43227)
管理(42954)
科学(40561)
(37762)
(35215)
教育(34348)
大学(32634)
学学(30219)
农业(26762)
技术(24518)
(23085)
金融(23085)
业经(19071)
经济研究(18742)
财经(18080)
图书(17008)
问题(15438)
(15330)
(14658)
理论(14287)
(13798)
科技(13766)
技术经济(13354)
实践(13284)
(13284)
国际(13214)
共检索到410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玉华  江振林  
本文通过对各经济强国崛起时国际经济环境的综合考察,认为国际战略机遇期具有世界处于相对和平期、世界经济处于长周期的上升阶段、重大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经济进入新的转型期以及经济全球化处于新的加速期等特征。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新一轮国际战略机遇期为中国要成功地由外围走向中心提供了有利条件。把握这一机遇,中国既要积极营造和平环境,积极融入全球化发展浪潮,又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步伐,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既要积极培育大国战略产业,又要加快科技应用,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海波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特点是经济快速、平稳、持续发展,这在建国以后还是第一次,表明中国在21世纪初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抓住战略机遇期需要采取的基本措施是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仁伟  
必须深刻理解党中央对今后20年左右是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世界经济政治力量结构的巨大变化是战略机遇期的外部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国家制度建设是战略机遇期的基础和动力。战略危机和转机的并存与转化是把握战略机遇的关键。错失战略机遇期将导致极大的历史代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志  
在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真正迈出国际化建设步伐的关键时期,科学合理的战略定位和推进策略极为重要。本文强调要充分发挥金融中心作为“系统的系统”、“组织的组织”功能,注重以“金融信息港”为基础系统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模式,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促进会”为核心组织启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策略,在借势、造势、用势中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以更高的起点和要求推进新一轮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帅传敏  曹桂华  
本文比较了中国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主要捐赠国在国际粮食援助领域的地位,深入剖析了美国和印度大规模开展对外粮食援助的动机和目的,采用SWOT分析方法,构建了中国在新时期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合作战略的SWOT矩阵,并提出了中国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开展新一轮合作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合作方式和保障措施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海波  
新一轮经济周期可以看到以下重要特点:第一,周期的构成阶段仅仅由经济增长在合理的区间(7%~9.5%)运行的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构成。第二,不仅在上升时间上是建国以后各个周期的最多年份,更是在合理增长区间上限线内运行的最多年份。第三,周期的下降阶段也将在经济增长合理区间下限线内运行。第四,首次出现轻波周期(波幅在5个百分点以内)。上述四个特点概括起来可以清楚看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特点真正是经济快速、平稳、持续发展,这在建国以后是第一次。经济运行特征及其决定因素确定无疑地证明:中国21世纪初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够实现经济快速、平稳、持续发展。这也是新一轮经济周期运行特征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肖刚  
面向21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是中国展开战略性全方位经济外交的最佳时期,通过对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外交情况进行比较,发现经济外交的模式、力度、效果和目标,往往和一个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实际国力有很大关系,根据自身实际确定的经济外交战略才是有生命力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炜  
本文从总揽全局的高度探讨一些有时空跨度的重大问题,包括近10年来财政运行中的问题与矛盾分析、财政矛盾产生的体制性分析、战略机遇期财政在改革发展中需要承担的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财政自身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四个方面。文章认为,经济中的诸多矛盾正呈现向财政集中的趋势;财政矛盾成为考察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窗口,其解决也必须着眼于体制;未来财政运行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战略机遇期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实现;财政职能总体上将进一步扩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于学军  
文章应用“人口机会窗口”理论,从人口转变的角度分析了“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战略机遇期的概念。文章认为,快速的人口转变将把中国带入人口负担最轻的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由于特殊的国情,特别是庞大的就业人口压力和老年人口负担,中国发挥“人口机会窗口”效应面临诸多的挑战。文章在介绍了东亚各国是如何借助“人口机会窗口”效应实现经济起飞的经验后指出,人口转变所带来的战略机遇期只是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要将潜在的机遇转换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必须辅之以及时而有效的发展战略调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义  
我国正面临增强综合实力的战略机遇期。准确判断当前国际格局和安全威胁,并采取恰当的经济安全对策是营造和平、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延续战略机遇期,确保这一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小芳  谭琦  
随着全球战略发展的不平衡和战略格局的重新调整,中国崛起的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重新评估中国国际战略机遇期对于中国未来十年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从历史上来看,每个大国崛起无一不是抓住了国际战略机遇期。本文主要分析作为外因的战略机遇期的国际内涵、条件新变化以及中国如何抓住国际战略机遇期的因应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蕴岭  
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将处在一个与之前不一样的战略机遇期,中国本身也成为战略期环境的重要变量。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矛盾转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崛起与发达国家要维护其主导地位之间的矛盾。中国的快速崛起改变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权力关系,使其会遭到多种力量的制约和遏制。中国要消除这种紧张状态,关键在于能否与相关国家建立起互信关系和制度化合作机制,使军事互动能够在相互不感到威胁的框架内进行。未来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国际产业链的调整是一个不同角色、不同力量、不同因素的互动进程。中国要练好内功,在深化改革与加快开放上有大的进展,取得成效,就能在变化的环境中取得新的竞争优势,从而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铺垫新的基础。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叶荷  
中国仍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与过去30年相比,战略机遇期已经从本质上有所不同。今后的战略机遇期将伴随着更多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战略机遇能否实现将更多取决于中国改造国际经济环境的能力。中国必须深刻认识国际经济关系中一些主要因素的变化,以新的判断、新的思路应对不一样的战略机遇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要求深入推进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分类施策的原则,实施若干重要举措,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意见》提出了一批近期可操作可实施,对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意义重大的政策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