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07)
2023(22345)
2022(18569)
2021(17089)
2020(14170)
2019(32045)
2018(31688)
2017(59870)
2016(32970)
2015(36634)
2014(36342)
2013(35517)
2012(32564)
2011(29266)
2010(29244)
2009(26424)
2008(25521)
2007(22570)
2006(19800)
2005(17459)
作者
(94739)
(78949)
(78494)
(74516)
(50158)
(37898)
(35603)
(31017)
(30168)
(28188)
(26765)
(26672)
(25346)
(24855)
(24433)
(24336)
(23658)
(23616)
(22738)
(22644)
(19736)
(19577)
(19264)
(18091)
(17783)
(17600)
(17569)
(17547)
(15916)
(15632)
学科
(129972)
经济(129839)
管理(93320)
(91135)
(74620)
企业(74620)
方法(54332)
数学(46523)
数学方法(45896)
中国(39570)
(37403)
业经(32423)
(31368)
地方(30445)
(28154)
农业(25451)
技术(24460)
(23660)
(23602)
贸易(23583)
(22850)
理论(22615)
(21341)
银行(21262)
环境(20918)
(20379)
(20320)
金融(20317)
(20239)
(19466)
机构
学院(454706)
大学(454301)
(177848)
管理(175733)
经济(174012)
研究(156268)
理学(151771)
理学院(150023)
管理学(147140)
管理学院(146310)
中国(116014)
科学(98920)
(97664)
(81271)
(80147)
(78668)
研究所(71958)
业大(71865)
中心(71188)
(68303)
财经(63928)
农业(63699)
(61920)
北京(61444)
师范(61206)
(58303)
(57238)
(55197)
经济学(53027)
技术(51208)
基金
项目(314737)
科学(246546)
研究(226770)
基金(225867)
(199383)
国家(197658)
科学基金(168960)
社会(142152)
社会科(134666)
社会科学(134632)
(124917)
基金项目(119371)
自然(110840)
自然科(108350)
自然科学(108322)
自然科学基金(106367)
教育(105458)
(105422)
资助(92049)
编号(92013)
成果(73951)
重点(71201)
(69774)
(67843)
(67730)
课题(64555)
创新(62818)
科研(60046)
国家社会(58515)
教育部(57828)
期刊
(195008)
经济(195008)
研究(130910)
中国(95522)
学报(78050)
(74296)
科学(69463)
管理(66871)
(60293)
大学(58914)
教育(58718)
学学(55241)
农业(51060)
技术(41512)
(40369)
金融(40369)
业经(33928)
经济研究(31013)
财经(30586)
(27900)
(26326)
问题(25414)
图书(24818)
科技(23729)
(22390)
技术经济(21551)
业大(20411)
商业(20347)
理论(19843)
现代(19823)
共检索到674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琳   周昕怡   陈梦媛  
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企业能否利用数字化转型实现绿色转型升级,成为企业在新竞争环境下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针对浪潮绿色发展实践,采用纵向案例研究系统探索了绿色创新的过程以及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对于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表现为数字化管理技术赋能和数绿协同、业务深耕两个方面,其背后体现的是数字化转型对资源配置和资源关系组合的作用;(2)基于数字化转型的绿色创新发展表现出生态位变动的发展逻辑,通过生态位跃迁、生态位移动实现资源空间拓展和能力提升,维持系统动态平衡;(3)基于数字化转型的绿色创新过程得益于高管绿色认知的情境驱动,往往采用主动型和责任型创新行为支持实施绿色创新活动。研究发现为相关理论的挖掘提供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   郭冠宇   尹俊雅  
为厘清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实现路径,本文利用2011—2020年沪深A股工业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赋能”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实现绿色创新“增量提质”。机制分析表明,在创新资源维度,数字化转型在集聚研发资源、促增环保投入的同时,还能够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改善其融资能力,从而驱动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在经营状况维度,数字化转型不仅会通过增加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来改善企业经营绩效,还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来优化企业生产效率,进而激发企业绿色创新潜能。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的“赋能”作用在国有企业、清洁型企业以及位于绿色创新分布高端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以上结论有助于理解数字化转型的环境绩效,并为如何引领企业实现绿色创新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刘钰聪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保护第三者利益和社会公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双碳”目标达成的重要金融工具。本文分析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指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属于弱势险种,并通过比较分析我国5个环责险数字化经营地区的发展状况与经验,发现进行数字化转型能够缓解其发展难题,突破其创新推广困境,并且相关政策频出及疫情常态化的催化,促使环责险经营公司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但因数字经营投入成本高且回报率不稳定,导致保险公司数字化转型意识低,整个保险业数字化经营仍面临技术匮乏、人才短缺问题及网络安全风险挑战。为此,本文提出加快我国环责险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建议:创新现有财政扶持政策,提高环责险公司数字化转型意识;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创新,创新智能化服务关键技术;完善环责险数字化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数字化服务高端人才的引进策略;加强区块链技术融合应用,提高环责险数字化转型的网络安全保障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敬   陈良华   叶涛  
基于文本分析法刻画数字化转型程度,并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政府环境关注度和组织冗余资源强化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效应得益于降低绿色代理成本和提升绿色投资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欣兰   石美琪  
文章以三一重工为例,探究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资源编排促进企业价值创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三一重工动态能力生成驱动价值创造的路径。研究表明,三一重工数字化转型的各阶段在成长压力、环境变迁和使命驱动的变革动因下,采取适配的资源编排与资源捆绑,构建了信息化能力、数字化运营能力和智能分析能力,借力于动态能力生成实现了由产品价值创造、企业价值创造到产业链价值创造的跃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曹裕  李想  胡韩莉  万光羽  汪寿阳  
数字化如何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已引起业界与学术界的关注,而其微观层面的内在驱动机理尚未厘清。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对数字化驱动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阶段特征与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过程经历了工具化向在线化、在线化向智能化、智能化向生态化演进的三次跃升,并推动企业实现了从绿色结构化到绿色能力化再到绿色杠杆化的绿色转型发展;第二,三次跃迁过程中制造企业数据资源的编排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数字编排方式下制造企业数字化对绿色转型的驱动表现为以数字基础推动绿色结构化、数字捆绑推动绿色能力化、数字撬动推动绿色杠杆化的推动过程,并形成了“特征—能力—行动”的内在驱动逻辑。本文发现了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跃升演进规律,揭示了数字化助力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内在机理,拓展并丰富了资源编排理论的研究情境与理论内涵,为后发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绿色转型升级与路径提供启发与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维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仅是一个市场引入问题 ,它必须是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变革的综合效应所致 ,包括经济主体在观念和行为方面的转变。由于长期封建制度的束缚和集权体制的影响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存在着众多障碍 ,市场主体缺乏个性色彩是其中之一。在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核心动力的阶段 ,经济主体的个性化培育将是创新的深厚基础和市场的活力源泉。故必须强调和鼓励经济主体的个性化发展 ,实现“集体创新”和个体性化创新并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月梅  
本文选取我国30省市区面板数据,构建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和流通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分析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影响作用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其次,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增长关系。最后,本文就相关研究内容提出加强经济金融发展,提升环境监管能力,降低政府干预,制定绿色优惠政策,加强流通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等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军   贺子桐   马晓琳   赵惠妍   束超慧  
数字化如何驱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结构与机制演进?锚定该问题,构建“情景-组织-机制”框架,对中关村科技园区进行纵向案例研究。研究表明:(1)数字化情景以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为触点,园区组织结构呈现“聚合化-网络化-生态化”发展态势;(2)数字化下园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机制聚焦在适应、互动和共生3个维度,其中,在市场需求的适应机制上,案例样本在时间线上呈现出“被动适应-主动适应-引领适应”的变异特征;在与合作资源的互动机制上,则沿着“资源共享-知识转移-利益分配”的路径迭代;在系统主体间共生机制上,表现出“寄生共生-偏利共生-互利共生”的演进轨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祁怀锦  刘斯琴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背景下,数字经济的蓬勃创新为绿色发展赋予极大动能,绿色数字化发展已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利用2013—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企业数字化发展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发展与绿色专利申请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包括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企业数字化发展能够促进绿色创新,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渠道检验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发展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缓解融资约束作用于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环境规制较弱、非国有企业以及重污染企业样本中,数字化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积极开展先进数字化技术应用培训活动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政府应出台配套措施为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当今社会商业环境变化之快前所未有,现代金融体系呈现"无科技、不金融"的重要特征,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金融业面临的共同课题。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应当顺应时代变革的大趋势,把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机遇,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金融科技的应用落地,进而推进整体经营管理的变革,实现自身的创新与转型发展。近年来,面对日益复杂的客户需求、更加线上化的客户行为和互联网企业的跨界竞争,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商业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已经刻不容缓。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倪立坤   王炳刚   邓雷  
本文选取2011—2021年建筑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建筑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外部信贷支持是保障企业创新投入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支持可以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同时,外部法治环境对于创新专利保护、激发创新动机等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较高的法治水平可以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刚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抓手,绿色生产力的发展依赖有效的环境治理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并推动绿色产业快速成长。在传统的环境治理模式下,尽管有数字管理但无数字技术治理,纵向政府间委托代理难题、横向政府间和部门间协作困境以及社会公众的环境信息壁垒成为阻碍环境有效治理的主要症结,不利于绿色生产力的发展。基于此,在数字化时代,需要从数字管理的旧模式转向数字技术治理的新模式,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以破解环境治理效能低下难题,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方面促进绿色生产力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在环境领域的数字技术治理中,也需警惕数字技术滥用之殇、数字形式主义以及信息安全问题。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画斌  许庆瑞  李杨  
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高是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前提。本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海尔集团的纵向案例分析,从技术创新能力角度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解析,分析和归纳了转型背景下海尔集团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结果表明,海尔集团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呈现出一种螺旋结构,经历了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模仿创新、内部研发和外部合作与兼并(以内部研发为主)、技术整合与自主研发相结合(以外部整合引进为主)的过程,最终使得技术创新能力逐渐演变成海尔集团的核心能力。本研究打开了企业培育和提高核心能力及由战略引领到创新引领的黑箱,分析了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我国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高海龙  
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美国的妇女运动便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18年美国妇女以"去投票站展现力量"为口号,开展"占领"中期选举的运动,为妇女参选提供帮助。本次中期选举女性候选人表现得异常活跃,不但体现在创纪录的参选人数上,还体现在候选人背景的多样性上,掀起一场"粉色浪潮"。美国两大政党在女性参政程度上有很大差别。民主党鼓励女性参选,也赢得更多女性选民的支持;而共和党坚持极端保守主义,限制了女性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