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04)
- 2023(4249)
- 2022(3515)
- 2021(3024)
- 2020(2430)
- 2019(5487)
- 2018(5103)
- 2017(9820)
- 2016(4963)
- 2015(5464)
- 2014(5374)
- 2013(5476)
- 2012(5403)
- 2011(5280)
- 2010(5466)
- 2009(5317)
- 2008(4922)
- 2007(4479)
- 2006(4433)
- 2005(4209)
- 学科
- 济(49289)
- 经济(49258)
- 地方(15054)
- 管理(12974)
- 地方经济(11654)
- 方法(11407)
- 业(10792)
- 数学(10163)
- 数学方法(10122)
- 中国(8892)
- 农(7944)
- 业经(7937)
- 企(7409)
- 企业(7409)
- 学(7288)
- 经济学(6185)
- 农业(6000)
- 环境(5380)
- 制(5174)
- 发(5060)
- 融(5024)
- 金融(5024)
- 产业(4810)
- 体(4810)
- 财(4767)
- 贸(4632)
- 贸易(4629)
- 和(4410)
- 易(4362)
- 资源(4262)
- 机构
- 学院(82346)
- 大学(81292)
- 济(47823)
- 经济(47043)
- 研究(32442)
- 管理(28210)
- 中国(24191)
- 理学(23632)
- 理学院(23333)
- 管理学(23061)
- 管理学院(22897)
- 财(19147)
- 经济学(16641)
- 科学(16384)
- 京(16082)
- 所(16055)
- 财经(15218)
- 经济学院(14621)
- 研究所(14263)
- 中心(13708)
- 经(13654)
- 江(12457)
- 院(11080)
- 财经大学(10980)
- 范(10854)
- 师范(10815)
- 北京(10530)
- 社会(10440)
- 科学院(10162)
- 州(9875)
- 基金
- 项目(47603)
- 科学(37978)
- 研究(37010)
- 基金(34890)
- 家(29209)
- 国家(28968)
- 社会(26728)
- 社会科(25417)
- 社会科学(25412)
- 科学基金(24882)
- 省(18042)
- 基金项目(17692)
- 教育(16147)
- 划(14382)
- 编号(14219)
- 资助(14173)
- 自然(12913)
- 自然科(12580)
- 自然科学(12578)
- 自然科学基金(12354)
- 发(12274)
- 济(12082)
- 经济(11985)
- 国家社会(11786)
- 成果(11693)
- 重点(10854)
- 发展(10837)
- 展(10688)
- 部(10633)
- 课题(10290)
共检索到136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圣军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是大都市圈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大都市圈功能的具体反映。通过对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囚徒困境"分析,得出了中国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所产生的"囚徒困境"是制度缺陷造成的。因此,破解"囚徒困境"的方法就是寻求制度创新。
关键词:
囚徒困境 大都市圈 经济整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圣军
经济整合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而大都市圈发展同样是为了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功能。文章通过探讨经济整合和大都市圈发展的功能特征,指出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即经济整合是大都市圈发展的最终归宿;大都市圈发展推动了经济整合;差异性造就了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的特色。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我们理解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关键词:
经济整合 大都市圈 发展研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圣军
政府机制是推动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重要机制,是加速我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推动力。然而,政府机制在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行使怎样的职能,目前还存在很多困惑。为此,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职能,破解地方城市本位论思想导致的各自为政局面,还得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进行有效协调,这样,政府机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关键词:
大都市圈 经济整合 政府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廖靓
人们在关注经济成本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环境成本,形成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的情况下,环保领域出现了博弈“囚徒困境”。本文为“囚徒”如何走出困境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
环保 囚徒困境 博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单顺安
基于以往对于环境税的分析较少考虑参与人决策之间的相互影响,文章从环境税所涉及的参与人决策互动的博弈论角度来进行分析,阐释了由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决策目标的不同,从而对污染外部性的处理存在差异,最终的结果会导致一种囚徒困境式的问题,并对囚徒困境式问题的破解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税 囚徒困境 外部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广龙 滕飞
存款冲时点是当前我国银行业非常普遍的现象,表现为存款季末大幅冲高、季初快速回落以及季末市场利率上升等。银行通过理财产品转存款、同业"合作"增存款、突击放贷派生存款、抬高收益揽存款等手段实现存款"冲时点",造成了银行时点数据失真、经营成本上升、单家银行及整个金融体系流动性风险增大等问题。存款"冲时点"的原因中既包括银行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因素,也有银行内部考评因素,还有同业竞争因素。本文引入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模型对存款"冲时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存款 冲时点 囚徒困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安小风 张旭梅 张慧涛
在理性约束下供应链知识共享是一种囚徒困境。通过构建博弈支付模型,本文分析了成员企业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决策行为,提出可通过改变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偏好、使用显性合同、利用隐性合同、进行重复博弈等方法改变原有博弈结构,创造新的激励机制,在满足成员个人理性前提下实现供应链整体的理性,使知识共享走出囚徒困境,实现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帕累托最优均衡。
关键词:
供应链 知识共享 囚徒困境 博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峰
房地产行业的土地囤积现象由来已久,房地产企业囤地行为的产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市场炽热中的冲动和非理性。事实上囤地行为是一种博弈行为,其动力源于企业对土地的未来乐观预期。在土地囤积的"囚徒困境"中,土地供给、住房需求以及主体偏好之间具有相互影响力,并由此产生了资金风险、国有房地产企业的新"地王"现象等问题。就政府而言,应以制度迫使房地产企业理性扩张,谨慎拿地,促使整个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房地产 土地储备 土地竞买 土地囤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俊杰 徐淑云 周怡
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它不仅体现在区域间的不均衡,也存在于特定区域内,例如中部六省之间的差异。省会城市作为省域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核心,是推动省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其发展状况对整个区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中部六省的发展分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虹吸效应和囚徒困境现象。相对发达的省份,尤其是那些发展迅速的省会城市,会虹吸相对落后省份的资源。这导致人才、资金和物资等资源从落后地区省份流向发达地区,从而对后者的发展构成不利影响。此外,随着一些省份实施以强化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强省会”战略,地方政府之间开始显现出明显的“囚徒困境”特征。即当一个省份致力于扩大其省会城市的规模和影响力时,邻近省份为了不失去竞争力,也被迫采取相似的策略,以防止资源流失。基于中部六省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也证实了虹吸效应的存在。特别是江西省,其省会城市首位度在过去十年左右呈现下降趋势,在吸引人口、人才、金融和产业等关键资源方面的能力明显不如其他省份,这是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为了缩小与邻近省会城市的经济差距,那些省会城市首位度较低的省份需要加强省会城市的建设,以集聚更多资源于本省,并尽可能吸引邻近省份的资源。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儒丹
本文以博弈论中最基本的"囚徒困境"模型为理论出发点来描绘各国在经贸交往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图景,试图说明为什么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可以起到解决"囚徒困境",增进国际社会各个成员以及整体福利状况的作用。有鉴于此,具体到中国的对外经贸法律关系处理这一问题,应该意识到一个国家所扮演的多重利益角色,进而以一种更加务实的,更加积极的方式参与到国际经济活动游戏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琪
本文以2002-2011年我国三大都市圈各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三大都市圈流通业对城市经济的溢出效应,并对溢出效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大都市圈流通业的溢出效应都比较显著,但程度存在差异;相对而言,长三角都市圈流通业的溢出效应最高,而环渤海都市圈流通业的溢出效应不及其他两大都市圈。
关键词:
都市圈 流通业 溢出效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蕾 王桂新
改革开放30年来,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典型区域。本文分析了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共同力量,即沿海的地理优势和中国经济改革的优惠政策。进而运用数据对比,挖掘东部三大都市圈经济发展中差异化的主导力量,京津冀都市圈是政府干预主导下的经济发展;长三角都市圈是市场力量主导下的经济发展;珠三角都市圈是由政策引导和外向型经济等外在力量作用下政府干预和市场力量共同作用的经济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贺 刘金平
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非嵌套空间权值矩阵的检验方法,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城市化效应及经济的集聚与扩散所产生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区域存在各自独特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城市化进程道路,应继续提升城市集中度,通过发展中心城市缩小区域内收入差距,带动整个区域协调发展。其中珠三角地区已达到城市最优集中度,应通过扩张区域辐射范围来均衡区域的最优城市集中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锦顺
高铁大规模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时间与空间上的收缩,形成"收缩的大陆",提高了劳动力等经济要素的流动速度,提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程度不均衡的问题。关注于2004年和2007年两轮高铁改造的大都市圈效应对县域经济的影响,采用DID(difference in difference)估计方法,实证检验高铁改造是否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高铁改造的大都市圈溢出效应受益最多的是城市地区。尽管高铁的发展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起着积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差距。
关键词:
高铁改造 县域经济 DID 大都市圈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