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6)
2023(5977)
2022(4933)
2021(4895)
2020(3856)
2019(8766)
2018(8168)
2017(15270)
2016(7895)
2015(9242)
2014(8482)
2013(8287)
2012(7847)
2011(7295)
2010(7220)
2009(6677)
2008(6673)
2007(5688)
2006(5163)
2005(4747)
作者
(20682)
(17457)
(17227)
(16593)
(11181)
(8302)
(7781)
(6754)
(6735)
(6096)
(5959)
(5827)
(5683)
(5661)
(5534)
(5349)
(5141)
(4945)
(4945)
(4519)
(4391)
(4157)
(4075)
(4021)
(3998)
(3840)
(3795)
(3484)
(3480)
(3454)
学科
(36481)
经济(36429)
管理(19672)
(19190)
方法(15237)
(14869)
企业(14869)
中国(14125)
数学(13791)
数学方法(13739)
(9846)
(9615)
贸易(9607)
(9505)
(7926)
(7903)
业经(6644)
关系(6319)
(6233)
(6047)
银行(6045)
(5999)
金融(5998)
(5953)
(5936)
农业(5798)
环境(5765)
(5655)
(5360)
教育(5157)
机构
大学(118619)
学院(113503)
(59422)
经济(58732)
研究(47250)
管理(41475)
中国(36763)
理学(35691)
理学院(35274)
管理学(34958)
管理学院(34719)
(25773)
(25764)
科学(23725)
(22456)
财经(21107)
经济学(21000)
研究所(20516)
中心(19919)
(19704)
经济学院(18860)
北京(17233)
(16726)
财经大学(16158)
(15307)
师范(15234)
(14694)
研究中心(14284)
科学院(14123)
(13987)
基金
项目(75588)
科学(61617)
基金(59436)
研究(57882)
(52903)
国家(52087)
科学基金(43714)
社会(41894)
社会科(39685)
社会科学(39672)
基金项目(29897)
教育(26161)
自然(24717)
自然科(24169)
自然科学(24161)
资助(24101)
自然科学基金(23802)
(23536)
(21878)
编号(20583)
中国(19864)
(19730)
国家社会(19533)
成果(18266)
教育部(17626)
重点(17467)
(16196)
人文(15988)
(15541)
(15523)
期刊
(63755)
经济(63755)
研究(40216)
中国(23676)
(18773)
科学(17156)
管理(16469)
学报(16456)
(14451)
大学(13602)
学学(12646)
教育(12002)
经济研究(11815)
财经(11739)
(10589)
金融(10589)
世界(10401)
(10391)
农业(10336)
(9984)
国际(9255)
问题(8672)
技术(7364)
业经(6920)
(6630)
社会(5930)
(5374)
技术经济(5308)
(5104)
论坛(5104)
共检索到176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力  
超大国家治理的规模难题始终是中国国家治理面临的核心命题。在帝制中国的“双轨政治”结构下,国家以分而治之的方式实现简约治理。一方面,以地方精英为国家经纪人,运用半正式行政实现乡土之轨的简约治理;另一方面,以官吏分途和行政发包实现科层之轨的简约治理。与之不同的是,现代中国的简约治理是“并轨政治”结构下的统合治理。“并轨政治”依靠独特的党政科层体系,以治理结构的复合化、治理策略的弹性化和治理关系的人格化,实现集权的简约治理。尽管这两种简约治理形态存在差异,但是强调治权集中、半正式治理和治理技术集约化的简约主义价值内核依然在现代中国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得以存续,而这也构成了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底层逻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力  
超大国家治理的规模难题始终是中国国家治理面临的核心命题。在帝制中国的“双轨政治”结构下,国家以分而治之的方式实现简约治理。一方面,以地方精英为国家经纪人,运用半正式行政实现乡土之轨的简约治理;另一方面,以官吏分途和行政发包实现科层之轨的简约治理。与之不同的是,现代中国的简约治理是“并轨政治”结构下的统合治理。“并轨政治”依靠独特的党政科层体系,以治理结构的复合化、治理策略的弹性化和治理关系的人格化,实现集权的简约治理。尽管这两种简约治理形态存在差异,但是强调治权集中、半正式治理和治理技术集约化的简约主义价值内核依然在现代中国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得以存续,而这也构成了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底层逻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连飞  
文章探索构建带有利率双轨和利率并轨特征的DSGE模型,研究中国利率"双轨制"并轨对货币政策传导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以及在利率并轨过程中,逐步提高利率市场化程度、放松对银行的高存款准备金率约束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果的差异。研究表明:利率并轨后,利率传导渠道更为顺畅,目标利率的调控政策能更深度地影响经济动态;正向货币冲击在利率并轨时导致存贷款利率下降较少,货币供给的激励传导到经济活动中的程度减小;利率并轨使货币政策的实施更有效抑制技术进步冲击导致的经济波动;随着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提高,管制利率冲击对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强;利率并轨后,逐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利率传导效果更好;当经济受到利率冲击时,利率并轨在短期内增加了福利损失;面对货币冲击和技术冲击,利率并轨可以促进金融系统的稳定,社会福利水平得到更好的提高。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肃昌  肖泽忠  
综合考虑现行审计体制的优劣以及政府经济监管和人大预算监督对审计监督的双重需要,中国国家审计应实行"双轨制"改革,即在人大和政府分别建立履行不同审计职责的审计组织;人大所属的审计组织主要从事预算审计工作,政府所属的"审计署"主要进行政府经济监管所需要的各项审计监督工作。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熊万胜  郑楷  
如果以村干部的职务报酬水平作为衡量是否实现了职业化的关键指标,那么,全国大部分的村干部都只能说是处于半职业化的状态中,且难以进一步实现完全的职业化。对于这种普遍且稳定的半职业化现象,并不能将其简单地视为朝向完全职业化的过渡状态,本文尝试在乡村治理体系演变的大趋势中理解这一现象。在民主集中制的框架中,当前的乡村治理体系及其运行模式在突破“双轨政治”之后已经走向了“并轨政治”。这种新的结构对国家政权建设以及乡村治理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而半职业化则是保证这一新结构有效稳定运作的重要机制。面对呼声越来越高的村干部职业化,各地政府还需谨慎待之。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文超  
减少非正规就业是提升国民就业质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基础。利用世界银行2005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着眼于从企业用工"双轨制"的视角考察政治关联对企业雇佣行为的影响。在使用合同工比例刻画企业用工"双轨制"的基础上,研究发现,政治关联有助于减少企业劳动用工"双轨制",且这一影响在政府管制水平较高的地区更显著。同时,政治关联对企业用工"双轨制"的影响与企业要素密集度和产权性质密切相关。政府关联有助于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用工"双轨制",而对资本密集型企业、外资企业的用工"双轨制"无显著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文超  
减少非正规就业是提升国民就业质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基础。利用世界银行2005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着眼于从企业用工"双轨制"的视角考察政治关联对企业雇佣行为的影响。在使用合同工比例刻画企业用工"双轨制"的基础上,研究发现,政治关联有助于减少企业劳动用工"双轨制",且这一影响在政府管制水平较高的地区更显著。同时,政治关联对企业用工"双轨制"的影响与企业要素密集度和产权性质密切相关。政府关联有助于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用工"双轨制",而对资本密集型企业、外资企业的用工"双轨制"无显著影响。上述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政治关联产生的经济效应的理解,也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有益政策借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锦芳  
多年来,一些投资者在中国比在其它国家要承受高得多的汇率负担。请注意,中国并不是直接地而是对不断涌入的外国投资人为地规定了官方汇率(1993年12月底前1美元兑5.8元人民币),迫使投资者兑换人民币和为他们投资所需的物资供应、工资和租金要支付更多的外币。中国的国营公司则相反,它们能以同样的官方汇率买进上述外汇(这是支付进口先进机械设备必不可少的)。中国决定从今年开始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取代它的双重汇率,这将使它的整个汇率体制更趋灵活。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临达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有其相对完善的政治美学逻辑,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科学合理性之中包含着政治美学逻辑的有力支撑。国家治理在政治美学维度的合理配置,使得当代中国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实现宏观政治整合合理性、微观政治组织合理性,以及未来政治规划合理性。政治美学维度的成功安排,是当代中国开创"中国之治"的中国特色之"智"。深入分析和挖掘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政治美学逻辑,是对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的美学升华,为人类的发展和制度的创制贡献力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戴良铁  
本文系统阐述了中国公务员人事管理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广州市国家税务局为实践基地,从岗位分析、岗位价值评估、职级绩效管理、职级培训、职级周期评定等方面对职务职级双轨制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与实施。这是一次国家公务员人事管理改革的大胆实践与探索。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程琳  
通过考察进城农民工的阶层意识、阶层归属(体系)和人生面向可知,农民工处于城市社会阶层结构之外,城市与乡村的分层体系就像两条并行的轨道,相互独立、相对封闭。城乡双轨分层视角将既往被学界视为抽象的"底层"的农民还原到农村社会阶层体系中,揭示了中国社会结构弹性的来源——家乡归属感、城乡二元制度以及半工半耕的小农经济模式,它保证了农民自由进城返乡的权利,保障了城乡社会的良性互动。城乡互依的弹性社会结构为中国应对各式危机提供了足够的纵深空间,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政治稳定,使得盛行多年的"中国崩溃论"预言接连落空。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德文  黄季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Christopher Allsopp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尹占文  沈艳荣  
理想主义作为系统化的国际政治理论是西方政治文化的产物,但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及其纵横捭阖的外交实践实际上就包含着丰富的国际政治理论的素材。儒家崇尚"仁政"和"王道",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以及老庄以"道"为客观规律的和谐世界思想都与西方的理想主义有思想内核的契合之处。中国传统国家间政治思想与理想主义的契合之处不仅反映出了理想主义的理论核心和东方思想渊源,而且还昭示出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与丰富的国家间交往实践对人类追求持久和平、均衡发展、长期稳定的终极目标的现代意义和时代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