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44)
2023(3193)
2022(2965)
2021(2772)
2020(2292)
2019(5702)
2018(5487)
2017(10029)
2016(5250)
2015(5694)
2014(5328)
2013(5526)
2012(5386)
2011(4860)
2010(5083)
2009(4636)
2008(4634)
2007(4056)
2006(3854)
2005(3546)
作者
(14694)
(12343)
(12098)
(11690)
(8333)
(6042)
(5602)
(5056)
(4815)
(4656)
(4463)
(4224)
(4211)
(4143)
(3936)
(3933)
(3876)
(3855)
(3588)
(3426)
(3328)
(3246)
(3150)
(2994)
(2963)
(2779)
(2749)
(2665)
(2644)
(2491)
学科
(25701)
经济(25685)
(11436)
管理(11299)
地方(10972)
(8376)
企业(8376)
方法(7469)
(7403)
中国(6503)
数学(6457)
数学方法(6335)
地方经济(5985)
(5300)
农业(5200)
(4756)
(4727)
业经(4684)
关系(3801)
(3592)
贸易(3583)
(3389)
(3360)
环境(3267)
(3242)
金融(3240)
理论(2986)
对外(2956)
教育(2832)
经济关系(2824)
机构
大学(70584)
学院(69635)
研究(29087)
(28270)
经济(27751)
管理(24218)
中国(21689)
理学(20623)
理学院(20259)
管理学(19750)
管理学院(19592)
(18628)
科学(17650)
(16937)
(15401)
研究所(13741)
中心(13458)
(13299)
(12802)
(11464)
师范(11345)
(10675)
(10353)
业大(10293)
财经(10057)
(9858)
农业(9761)
北京(9648)
师范大学(9386)
(8976)
基金
项目(47839)
科学(37878)
研究(35531)
基金(34476)
(30642)
国家(30395)
科学基金(25437)
社会(22814)
社会科(21466)
社会科学(21455)
(19319)
基金项目(18338)
教育(16294)
自然(16265)
(15885)
自然科(15839)
自然科学(15834)
自然科学基金(15541)
编号(14042)
资助(13742)
成果(12201)
重点(11547)
(11347)
(11260)
课题(10827)
(10810)
(9442)
国家社会(9235)
(9120)
教育部(9073)
期刊
(35984)
经济(35984)
研究(23458)
中国(19277)
学报(12151)
(11774)
科学(11107)
(10450)
教育(10408)
管理(9997)
大学(9251)
学学(8318)
农业(7661)
(7558)
金融(7558)
技术(5981)
经济研究(5515)
业经(5386)
资源(5354)
财经(5103)
(4591)
(4385)
问题(4365)
(4149)
图书(4075)
(3988)
(3702)
(3502)
世界(3431)
书馆(3365)
共检索到118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中云  
民国时期,历经司法继受和立法继受两个阶段,外来的永佃权制度开始在江苏地区生成。在此过程中,继受而来的永佃权规则与江苏地区固有的一田两主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其在理念上的冲突表现为,永佃权所属的罗马法所有权-他物权的概念体系与一田两主制度所蕴含的"双层所有权"理念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从比较法的视野来看,这一事件并非孤例,在我国法律移植的母国——德国和日本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这些史实对当代农村承包经营权性质的重新定位具有重要启示。不能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用益物权与所有权之间的关系,而应按照分割所有权的理念将两者间的关系理解为用益所有权与处分所有权的关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玛格丽·M·布莱尔  
共同的“所有权”玛格丽·M·布莱尔在目前正激烈进行着的有关大型公众持股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控制方面的争论中,“所有者”是最易产生误导的一个词汇。在大量的关于接管和董事会重组(boardroomshake-ups)的媒体报道中,以及在过去几年里因这些事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宋协利  
所有权与产权[美]保罗·米尔格罗姆一、所有权的概念对所有权的经济分析可以归纳为两个问题,即对剩余决定权的拥有和剩余收益的分配。(1)剩余控制即使是对最简单的实物资产来说,所有权的概念也是复杂的。拥有某项物品的人拥有使用该物品的一定权利和义务。从经济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燕红忠  申良平  
现有研究认为,银行所有制结构对其经营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且国有银行的效率一般低于非国有银行。但因制度环境的差异,银行所有权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民国时期,地区之间制度环境差异较大、私营银行与官办银行并行发展、中央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有限,这为讨论不同制度环境下银行所有权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案例。为此,文章基于1928-1937年间158家银行的营业报告,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算各银行的年度利润,进而分析银行所有权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银行所有制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制度环境下存在异质性表现。如果制度环境较差,私营银行发展受限,则官办银行的绩效会好于私营银行;而在制度环境较好、市场竞争较为充分的条件下,私营银行的绩效则会优于官办银行。(2)官办银行和私营银行在利润绩效上的实现途径不同。前者主要得益于官方所有权所带来的特许经营权,在局部垄断环境中单位资金的收益率更高;而后者主要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中通过业务竞争和成本控制而实现的。文章通过历史的"对照试验"推进了不同制度环境下所有权与银行绩效之间关系的认识,也为当前中国的金融改革提供了一定历史镜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秋华  慕青  
产权、所有权、所有制于秋华,慕青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产权改革、理顺产权关系、建立产权制度等与产权相关的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然而,在产权改革的目标和如何进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海林  
作者从所有制历史的发展过程,阐释了所有权的内涵的变化。产权是所有权内涵的继续分解。作者根据产权主体的不同把产权划分为所有者产权和经营者产权,二者维护着不同的目标,所有者产权强调资产的增殖,经营者产权强调效益。正是这两者在商品经济运行中相互作用,产生了现代经济运行所要求的资产组织形式。作者根据这一思路提出了我国国有制企业体制改革的思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蓉晖  
产权与所有权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产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四种财产权,产权体现了主体对物的排它的支配关系,是一组财产权利,其中包括所有权,而所有权是全部财产权利的核心内涵,所有权体现了主体对物的最高支配权或绝对支配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曾繁华  
本文作者首次在国内外提出了市场所有权理论。作者认为 ,过去我们对企业微观产权 (包括有形产权和无形产权 )研究较多 ,而忽视了对这些微观产权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实现条件———市场产权的研究。实际上 ,市场本身也有一个产权界定及其制度安排问题。本文在界定产权概念的内涵、本质与功能的基础上 ,认为市场产权由狭义市场所有权、市场使用权 (经营权 )、市场占有权和市场收益权等四个要素构成 ;认为市场产权具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市场所有权的稀缺性 ;市场所有权的准资本属性 ;市场所有权的排他性 ;市场经营权的可转让性 ;市场所有权收益的可计量性等。市场产权具有三种基本形式 :市场国家所有制 ;市场区域共享...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龙  
所有权着重说明由财产所引起的人与物的关系 ,产权着重说明财产所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所有权表现为对财产归属问题的权利规定 ,产权则表现为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形成的社会性行为权利 ,外延比所有权宽得多 ,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若干权利的集合体。所有权较少考虑权利界定的成本 ,产权必须考虑界定过程的技术成本和交易成本。所有权建立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 ,产权则以动态分析为基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蒲志仲  
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严重,最根本的原因是水资源产权制度尤其是水资源所有权制度不合理。从水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角度,依据产权经济学理论,对水资源所有权及其分配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水资源所有者产权与他物权,江河湖泊等水体所有权和水体所蕴含水资源所有权进行了区分;以水资源是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水资源的竞用性和水资源自然供给的区域性为依据,探讨了江河、湖泊等水体水资源所有权的权属界定,水资源所有权在社会成员间的合理分配,国家与水资源所有权的关系和国家拥有的水资源所有权的性质;最后提出了既能保障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权利,又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的以社会成员所有为主的水资源所有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