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9)
2023(5280)
2022(4280)
2021(4269)
2020(3563)
2019(8230)
2018(7911)
2017(14962)
2016(7721)
2015(8952)
2014(8458)
2013(8709)
2012(8371)
2011(7711)
2010(7754)
2009(7530)
2008(6506)
2007(5266)
2006(4584)
2005(4345)
作者
(20633)
(17348)
(17291)
(16578)
(11109)
(8327)
(7809)
(6817)
(6706)
(6172)
(5961)
(5754)
(5669)
(5627)
(5506)
(5439)
(5172)
(4946)
(4932)
(4491)
(4404)
(4078)
(4046)
(3928)
(3910)
(3812)
(3747)
(3548)
(3427)
(3367)
学科
(36561)
经济(36504)
管理(19308)
(17707)
方法(16638)
数学(15577)
数学方法(15496)
中国(14116)
(12619)
企业(12619)
(10554)
贸易(10547)
(10433)
(9247)
(8913)
(8101)
(7423)
银行(7416)
(7292)
金融(7292)
(7234)
(6442)
业经(5905)
关系(5891)
环境(5411)
农业(5407)
(5396)
(5187)
(5180)
(4712)
机构
大学(114047)
学院(109172)
(59776)
经济(59110)
研究(45365)
管理(40392)
中国(37384)
理学(34634)
理学院(34241)
管理学(33889)
管理学院(33660)
(26385)
(24669)
科学(23127)
(22050)
经济学(21342)
财经(21238)
研究所(20149)
(19933)
中心(19638)
经济学院(19323)
北京(16448)
财经大学(16283)
(16050)
(14983)
科学院(13824)
研究中心(13524)
(13456)
(13312)
师范(13223)
基金
项目(73333)
科学(59564)
基金(58406)
研究(54334)
(51440)
国家(51081)
科学基金(43473)
社会(39081)
社会科(37174)
社会科学(37170)
基金项目(29544)
自然(25654)
自然科(25152)
自然科学(25144)
资助(24817)
自然科学基金(24784)
教育(23993)
(22559)
(20859)
中国(19110)
(19093)
编号(18789)
国家社会(18631)
教育部(16954)
重点(16672)
成果(15852)
(15837)
人文(15420)
(14816)
大学(14720)
期刊
(60730)
经济(60730)
研究(38646)
中国(23128)
(19465)
学报(16063)
科学(15824)
管理(15541)
(13677)
(13374)
金融(13374)
大学(13264)
学学(12392)
经济研究(11851)
财经(11806)
(10575)
(10373)
国际(9676)
农业(9584)
世界(9458)
问题(8538)
教育(8488)
技术(7276)
业经(6323)
(6321)
技术经济(5372)
统计(5266)
经济问题(4994)
(4668)
贸易(4668)
共检索到171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益  张心洁  刘凌晨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不断上升。政府通过调整生育政策以缓解老龄化程度,进而减轻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本文以2016年1月1日中国生育政策正式从"单独二孩"走向"全面二孩"为背景,通过建立精算模型分析调整生育政策对养老保险基金财务运行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1)如果继续实行"一胎"政策,养老保险基金不可避免出现累计赤字(支付危机);(2)如果所有符合"单独二孩"规定的夫妇生育二孩,养老保险基金出现累计赤字的时点推迟约9年;(3)在不同"全面二孩"生育意愿下,养老保险基金出现累计赤字的时点均有所推迟,如果生育意愿达到54%及以上,养老保险基金在2090年及以前不出现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益  任超然  刘倩  
文章基于我国目前已有29个省份启动"单独二孩"政策的现实背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精算模型,对该政策影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财务状况的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在生育政策不变情况下,统筹基金分别在2047年和2063年开始出现当期赤字和累计赤字。第二,如果10%-50%符合规定的夫妇生育二孩,则统筹基金的财务状况会得到改善;相对于生育政策不变时,缴费率可以在从20%下降至18.06%-19.57%的同时,仍可维持原有的财务状况不变。第三,如果生育二孩夫妇的比例上升至60%-100%,则缴费率甚至可以在下降至16.55%-17.7%的同时,仍可维持生育政策不变下的财务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益  凌云  张心洁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上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加大。文章以2016年1月1日中国生育政策正式由"单独二孩"走向"全面二孩"为背景,构建精算模型定量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研究发现:(1)按照现有制度模式,如果继续实行原计划生育政策,基金于2044年左右出现累计赤字,2090年累计赤字约为100.24万亿元;(2)引入"单独二孩"政策后,在不同生育意愿下,基金出现累计赤字的时点没有变化,但是2090年累计赤字下降1.57%~12.14%;(3)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在不同生育意愿下,基金出现累计赤字的时点最多推迟1年,但是2090年累计赤字下降3.5...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运舒  吴爽爽  
本文运用人口预测模型和养老金收支缺口模型,在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对城镇出生人口短期和长期影响的基础上,测算了"全面二孩"政策不同实施效果情景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1)"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将推迟城镇总人口峰值出现的时间,同时会增加人口峰值的规模。(2)政策效果在悲观和折中情境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只是推迟了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口下降拐点出现的时间,改变不了参保职工人口下降的总体趋势;在乐观情景下,可以保持参保职工人口的基本稳定。(3)"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有利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收支平衡,政策效果从2037年开始显现,三种政策效果情境下弥补当年养老金缺口的比例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晓青  黄彩虹  张强  陈双双  范其鹏  
生育意愿是影响实际生育水平的超前变量,为预测生育水平提供重要参数。通过对山东省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的大样本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两类政策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和理想子女数基本相同,且愿意生育二孩的主观因素、地区差异及户口性质、文化程度、现有1孩性别等对两类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是类似的;生育安排、不愿意生育的主观因素、属相偏好等则存在显著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现有1孩性别、年龄、地区因素、主观因素等对两类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全面二孩"政策家庭更主要从一个孩子的风险性方面考虑二孩生育,"单独二孩"政策家庭则更多从自身养老和精神需求的角度做出二孩生育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晓芬  罗守贵  
本文以全面二孩政策为背景,构建人口预测模型和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测模型,以2010年为基年,预测出上海市2011-2060年的人口结构,进而对上海市2017-2060年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和变动趋势进行测算,并进行了进一步提高生育率水平、扩大人口机械增长数量、延迟退休年龄三个方案下的数值模拟。测算结果表明:(1)目前的全面二孩政策无法扭转上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趋势,也难以抑制养老金缺口不断扩大的走势;2060年,上海当期收支缺口达到0.96万亿元,占当年上海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7.2%,占当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9%,养老金赡养率为1.56。(2)三种应对方案下养老金缺口得到不同程度的弥补,缺口缩小比例极值年份分别为:方案一于2060年缩小3.7%;方案二于2027年缩小36.2%;方案三于2050年缩小63.6%。即对养老金收支差额影响的敏感度为延迟退休年龄方案最高、扩大人口机械增长数量方案次之、提高生育率水平方案最低。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彩波  邓大松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必将通过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养老保险基金产生影响,借助精算模型研究该政策实施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收支情况的影响,进而探寻人口政策改变对解决养老金支付危机的效果。研究发现,"全面二孩"政策不能推迟统筹基金当期结余出现赤字的时点,但有效地缓解了未来基金支付压力,解决了基础养老金支付危机,但"全面二孩"政策解决养老金支付危机的效果需要有一定的配套环境来支撑,通过进一步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参保率和养老金增长率对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影响更为敏感,而缴费率则相对迟缓,说明人口政策的调整为降低企业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彩波  邓大松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必将通过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养老保险基金产生影响,借助精算模型研究该政策实施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收支情况的影响,进而探寻人口政策改变对解决养老金支付危机的效果。研究发现,"全面二孩"政策不能推迟统筹基金当期结余出现赤字的时点,但有效地缓解了未来基金支付压力,解决了基础养老金支付危机,但"全面二孩"政策解决养老金支付危机的效果需要有一定的配套环境来支撑,通过进一步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参保率和养老金增长率对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影响更为敏感,而缴费率则相对迟缓,说明人口政策的调整为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提供了现实支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益  任超然  刘倩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部分地区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出现支付危机,2013年实行的"单独二孩"政策能提高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的支付能力吗?本文以全国为研究对象并运用精算模型研究发现:第一,在生育政策不变的情况下,统筹基金分别在2033年和2041年出现当期赤字和累计赤字;第二,"单独二孩"政策使得职工医保的缴费人口增加并且受益人口增加,从而统筹基金出现当期赤字和累计赤字的时点并未发生变化,但是当期赤字和累计赤字额度分别下降1.2%~15.38%和1.41%~52.77%;第三,即使改变精算模型中的任一参数设置,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所以,虽然"单独二孩"政策不能提高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的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心洁  曾益  吴万宗  
面对不断加深的老龄化和低生育率问题,国家接连调整生育政策。本文基于“全面二孩”走向“全面三孩”政策背景,设定了“全面三孩”政策影响小、中、大三种生育率情景,通过横向方案和纵向时间对比,探索生育政策调整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盈余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1)“全面三孩”政策对城镇人口数量有显著影响,影响幅度与生育率水平相关;(2)新增人口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改变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2038年后效果得以逐步显现;(3)提高生育率能够改善养老金赤字问题,生育率越高效果越好。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全面三孩”政策实施有助于提升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且需强化生育激励和完善保障措施,可通过延迟退休年龄、提高养老金保值增值能力等增强基金可持续运行能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争呈  邹红  宋泽  
生育政策调整与女性就业的关系是当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基于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利用单独二孩政策的外生冲击,评估单独二孩政策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实证检验生育多孩与女性就业的关系。本文研究发现:(1)单独二孩政策使单独夫妇生育二孩的概率显著增加2.3%,但政策效应主要集中于34~39岁和高学历女性群体。(2)单独二孩政策并未显著降低政策目标女性的劳动参与,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也不存在年龄和学历上的异质性。(3)相比于非独生子女夫妇,单独夫妇与父母公婆同住的比例明显更高,这可能是政策未显著降低单独女性劳动参与的原因。此外,幼儿园等公共照护资源供给与祖辈同住存在互补效应,因而也能抵消生育对女性就业的负向冲击。本文的研究表明,生育二孩并不必然抑制女性劳动参与。但要实现女性生育与就业的协调,需要有可替代的家庭和公共儿童照护资源做支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洪侠  
近几年,围绕全面二孩是否放开,正反两方面观点一直激烈交锋。支持放开者认为,我国人口生育率下降、人口红利消失影响了经济增长,放开生育可以增加劳动力要素。反对者认为,生育率下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现象,政策放开作用有限,相反还有短期增加社会负担的弊端。我赞成全面放开二孩,因为这是人的基本权利。但是,用经济发展、人口红利、缓解人口老龄化等概念作为放开二孩的理由,则把人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本末倒置了。而且,所谓人口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梁海艳  
基于云南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人口预测,通过对比2011-2015年期间的实际人口数据和预测数据得出一个修正系数,并以此为参照将2016年的人口预测结果进行适当地修正作为人口预测基础数据。结果表明:云南自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将在5年后的时间达到人口出生高峰,此后人口增长趋于减缓,并在2045年左右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劳动力人口规模在2026年以前持续增长,此后开始下降,劳动力人口抚养负担增加。"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速度,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梁海艳  
基于云南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人口预测,通过对比2011-2015年期间的实际人口数据和预测数据得出一个修正系数,并以此为参照将2016年的人口预测结果进行适当地修正作为人口预测基础数据。结果表明:云南自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将在5年后的时间达到人口出生高峰,此后人口增长趋于减缓,并在2045年左右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劳动力人口规模在2026年以前持续增长,此后开始下降,劳动力人口抚养负担增加。"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速度,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还需从社会制度层面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带来的短期出生人口高峰,刺激了新的消费需求、扩大了城市就业空间,但也不可避免地对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产生影响,尤其是女性职工在事业发展方面可能会受到明显的阻碍作用,育龄女性劳动者完成生育后再次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重新择业,女性就业岗位开发、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等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了严峻挑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洪侠  
近几年,围绕全面二孩是否放开,正反两方面观点一直激烈交锋。支持放开者认为,我国人口生育率下降、人口红利消失影响了经济增长,放开生育可以增加劳动力要素。反对者认为,生育率下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现象,政策放开作用有限,相反还有短期增加社会负担的弊端。我赞成全面放开二孩,因为这是人的基本权利。但是,用经济发展、人口红利、缓解人口老龄化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