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42)
2023(2352)
2022(2339)
2021(2413)
2020(1968)
2019(4885)
2018(4626)
2017(7566)
2016(4200)
2015(5024)
2014(5105)
2013(5226)
2012(5025)
2011(4733)
2010(4829)
2009(4538)
2008(4456)
2007(3472)
2006(3084)
2005(2904)
作者
(12063)
(10261)
(10201)
(9753)
(6570)
(4982)
(4757)
(4067)
(3885)
(3750)
(3586)
(3584)
(3414)
(3367)
(3188)
(3108)
(3070)
(2993)
(2949)
(2925)
(2646)
(2530)
(2495)
(2430)
(2325)
(2307)
(2278)
(2261)
(2105)
(2079)
学科
(20381)
经济(20367)
(11936)
管理(11563)
(9615)
企业(9615)
方法(8976)
数学(7850)
数学方法(7800)
中国(6765)
地方(5201)
(5094)
(4393)
(4247)
贸易(4246)
(4033)
(3946)
(3597)
(3363)
金融(3362)
业经(3179)
(2942)
(2932)
银行(2922)
(2901)
财务(2892)
财务管理(2884)
地方经济(2810)
(2794)
企业财务(2746)
机构
大学(62331)
学院(59556)
(25413)
经济(24936)
研究(24893)
管理(21824)
中国(19015)
理学(18616)
理学院(18243)
管理学(17913)
管理学院(17771)
科学(14370)
(13441)
(13056)
(11983)
研究所(11738)
中心(10865)
(9647)
师范(9597)
(9473)
财经(9183)
(8826)
(8822)
北京(8704)
(8478)
师范大学(8196)
业大(7808)
农业(7382)
(7369)
经济学(7363)
基金
项目(37900)
科学(30256)
基金(28341)
研究(26901)
(24873)
国家(24663)
科学基金(20826)
社会(17698)
社会科(16705)
社会科学(16701)
基金项目(15028)
自然(13734)
(13473)
自然科(13461)
自然科学(13457)
自然科学基金(13236)
教育(12865)
(12404)
资助(11450)
编号(10053)
(8912)
成果(8883)
重点(8863)
(7775)
教育部(7767)
(7653)
课题(7548)
科研(7300)
人文(7288)
大学(7162)
期刊
(29519)
经济(29519)
研究(21204)
中国(15264)
学报(10405)
科学(9976)
(9841)
管理(8913)
(8104)
教育(8102)
大学(7817)
学学(6980)
(6295)
金融(6295)
农业(5401)
国际(5082)
经济研究(5041)
(4863)
财经(4756)
技术(4695)
(4158)
世界(3878)
业经(3669)
图书(3653)
问题(3570)
(3564)
资源(3240)
理论(3157)
(3012)
(2958)
共检索到103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小龙  沈建法  
在经济与制度区域一体化的理论框架下,对30年港深关系的发展与演变进行系统研究。30年港深关系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79—1996年,"前店后厂"的跨界地域生产体系在香港与深圳间形成,市场(跨界投资)成为引领港深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政府是区域一体化中缺失的部门;1997—2003年,随着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香港特区政府开始调整自己的区域政策,对区域一体化重新认识;2004年以来,制度化的区域一体化开始在港深两市出现",港深都会"成为两市合作的旗帜,区域一体化加速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推进香港和深圳的整合,建构"港深都会"既具备必要性,又具备了可行性。目前的"港深都会"属于区域性国际都会,有条件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大都会。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对接,实现机场铁路接驳,开放河套地区和开发香港边境禁区,编制《建构"港深都会"目标蓝图》,联合发展总部经济,深化金融合作,落实"深港创新圈"合作,激活"港深人才培养计划",共同解决环保问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广汉  刘洋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内地市场的改革开放,开启了粤港澳区域合作的进程。港澳在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成为引领中国内地经济走向世界和世界经济进入中国内地的桥梁。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标志着内地市场从局部开放向全方位开放转变。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发挥港澳在内地的作用,2003年内地与港澳共同签署的《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loser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建森  余凌曲  
目前世界金融极分别是欧洲的伦敦和美洲的纽约。亚洲的六大金融城市虽然各具优势,但近期内要成为世界金融第三极都有较大的困难。本文认为,把香港和深圳建设成为一个金融中心,最有可能成为世界金融第三极。期望把港深都会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消除港深金融中心的制度性障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2007年,注定在港深合作历史上写下浓重一笔。香港提出"与深圳携手打造国际大都会";深圳明确"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大都会"。美国学者理查德·佛罗里达借用卫星发现最亮的连城灯火出现在香港和深圳之间,预测一个世界级大都会将要出现。世界城市至少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对世界其他地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德霖  
每次香港出现动荡的时候,联系汇率制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功用,成为香港的货币和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石1983年的香港经历了一个躁动和不安的夏天。当中英双方就香港前途进行数轮谈判后,投资者对于1997年香港的前途问题感到忧虑,股市的恒生指数从7月的高位1102点急跌超过30%至9月底的758点。市民对港元失却信心,纷纷抛售港元换取美元。当时港元已经以浮动汇率制度运行了9年,港元汇率从1983年初的6.5港元兑1美元,急剧贬值至差不多10港元兑1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清  
以港兴市是港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围绕保税物流,发展以港口为核心的"前港后厂"临港产业是以港兴市的最佳途径。北海港"前港后厂"和保税物流初具规模,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如临港产业实力不强、布局不均、管理混乱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立创新机制、培育龙头企业、建立保税通道、实行统一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以促进保税物流港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范学俊  
香港回归后沪、深股市功能定位探讨范学俊内容提要:股票市场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定位是否合理,关系到一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战略问题,决定着整个国家的资源配置水平和配置效率。回归后的香港将继续保持并强化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成为我国企业筹集外资的主要场所。目前沪深...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敏  刘人怀  
基于港口业主的物流服务需求和文献分析,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五个主要港口的物流服务水平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后的AHP算法和专家打分法进行评价赋值,建立衡量港口物流服务水平的云标尺,再通过云模型综合评价"深中通道"影响大湾区港口物流服务水平的期望值、熵值和超熵值,改善了港口物流服务评价中随机因素的不足,得出的云模型综合评价指标影响力相较于其他指标赋权的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可靠。研究表明,"深中通道"对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物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珠海港、中山港进出口集装箱物流通道的重新选择上。具体而言,"深中通道"开通后,珠海北区原转运至珠海港约53%的集装箱货源,以及中山南区原转运至珠海港的全部集装箱货源将完全被"深中通道"分流,约占珠海全港货源的17%和3%左右;中山南区原转运至中山港约35%的集装箱货源将被"深中通道"分流,约占中山全港外贸集装箱货源的8%左右。广州港和东莞港的集装箱港口物流业务则不会因"深中通道"的开通受到较大影响;珠海北部、中山南部或广州港的大宗散杂货源受"深中通道"开通的影响较小,仍保持原有港口物流分布态势。因此,需要大力开拓珠江西岸港口群的腹地资源,改善珠江东岸港口资源分配,提升港口现代物流服务优势,借力港澳,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港口间的协同合作与差异化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段樵  
过去20年香港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此一过程与贡献常在“外地直接投资”的理论范畴中分析,而策略涵义也据此导出。究其实,以香港投资的规模、技术优势与投资项目的分工性质而言,香港对邻近地区的跨境投资如视为都会区在市场机能下的自然发展,并在此一架构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肖玲  任宇婷  张佳安  王丹  陈继红  罗勋杰  
中国大部分钢铁企业深居内陆,出口钢材需远距离运输到港口,再通过海运发往世界各地,故建立港口与钢铁企业的合作关系将尤为重要。与铁路、水路运输相比,公路运输单位换算周转量的碳排放量更高。但中国内陆运输多采用公路运输,这将加剧大气污染。本文提出基于"前港后厂"联运的钢铁产成品运输问题,以加强港口与钢铁企业的合作。为降低运营成本和碳排放量,建立以碳排放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及时间窗惩罚成本最小为目标的钢铁产成品运输网络优化模型;并设计融合和声搜索的环形拓扑结构PSO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对仓储成本进行灵敏度分析,以探究其对"前港后厂"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港后厂"模式不仅能有效降低运输网络的总成本和碳排放量,且合理的仓储成本更能加强港口和钢铁企业间的紧密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翁全龙  
战后,特别是从60年代起近3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既是香港最大的投资者,又是香港最大的出口市场。港美之间长期在商品、技术和人员方面频繁地交往,形成了极其密切的贸易伙伴关系。进入90年代后,随着九七回归的临近,港美经贸关系将会如何发展?九七回归后作为特别行政区的香港与美国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利益基础及动力机制是什么?本文对此作些初步的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弗朗索瓦—马塞尔·白乐尚  宗  
1964年1月27日,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在得到毛泽东主席的同意后,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法国是第一个做出这一决定的西方大国,它要通过这一非同寻常的举措表明在外交政策上给予中国的特殊关注。蓬皮杜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和密特朗总统通过他们各自在1973、1980和1983年对中国的正式访问也都给予了确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平德  
港口物流和航空物流是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应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检验广州、深圳和香港1990—2007年间的港口和航空物流增量与当地和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城市群GDP之间增量的因果关系,从定量角度分别研究了广州、深圳和香港港口和航空物流业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运用回归模型确定港口物流和航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发现它们呈非线性的三次曲线关系,然后采用边际效应和弹性分析分别计算出三地港口和航空物流业的单位增长给当地和区域经济带来的增长额度,最后提出协调区域物流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信东  赵芳  
本文以沪、深、港三地股票市场的数据为样本,用VAR模型和二元GARCH模型重点研究"港股直通车"事件是否对港市与沪、深股市的收益率及波动溢出关系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港股直通车"公布之前,港市与沪、深股市间不存在任何方向的收益率溢出效应,但存在单向波动溢出效应;"港股直通车"公布之后,港市与沪、深股市间不仅存在单向收益率溢出效应,港市与沪市间还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与深市间则存在单向波动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