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8)
2023(9063)
2022(7727)
2021(7099)
2020(5587)
2019(13081)
2018(12869)
2017(23975)
2016(13142)
2015(14706)
2014(14417)
2013(14619)
2012(14190)
2011(12866)
2010(12998)
2009(11666)
2008(11346)
2007(10086)
2006(9315)
2005(8541)
作者
(38351)
(32196)
(32040)
(30302)
(20619)
(15557)
(14657)
(12523)
(12366)
(11618)
(10956)
(10775)
(10622)
(10185)
(10014)
(9824)
(9587)
(9493)
(9326)
(9314)
(8158)
(8108)
(7768)
(7428)
(7262)
(7233)
(7168)
(6984)
(6492)
(6439)
学科
(60444)
经济(60392)
(29089)
管理(26887)
地方(25510)
(22197)
中国(20958)
(18360)
贸易(18346)
(17711)
(17481)
企业(17481)
方法(17076)
农业(15873)
数学(14313)
业经(14268)
数学方法(14194)
地方经济(13179)
(11621)
(10667)
环境(10407)
(9793)
金融(9790)
(9250)
(8924)
银行(8910)
(8838)
(8751)
技术(8426)
(7836)
机构
学院(182420)
大学(178934)
(77412)
经济(75699)
研究(71371)
管理(62155)
中国(52938)
理学(52051)
理学院(51248)
管理学(50368)
管理学院(50021)
科学(44328)
(39721)
(37082)
(36848)
研究所(33527)
中心(32455)
(32244)
(30883)
(28640)
农业(28560)
师范(28377)
业大(28227)
(26666)
(25917)
(25511)
北京(25207)
财经(24650)
经济学(23753)
师范大学(22847)
基金
项目(119351)
科学(92948)
研究(89814)
基金(82807)
(72221)
国家(71528)
科学基金(59826)
社会(55828)
社会科(52695)
社会科学(52684)
(50616)
基金项目(44333)
(41088)
教育(39632)
编号(37277)
自然(36872)
自然科(35920)
自然科学(35913)
自然科学基金(35194)
(33388)
资助(32576)
成果(30288)
重点(27472)
课题(27458)
发展(27143)
(26679)
(25067)
(24702)
创新(23179)
国家社会(22454)
期刊
(97034)
经济(97034)
研究(57676)
中国(46772)
(36311)
学报(29048)
科学(27404)
农业(25134)
教育(22988)
管理(22764)
(22726)
大学(21579)
学学(20070)
(18803)
金融(18803)
业经(17591)
技术(15980)
经济研究(14636)
问题(14122)
(13681)
(12941)
资源(11709)
国际(11603)
财经(11458)
(10257)
世界(10203)
(10000)
图书(9534)
(8793)
(8729)
共检索到299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近年来"民工荒"现象在我国愈演愈烈,并且从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欠发达地区蔓延。"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来临,引起广泛热议和政策关注。虽然对我国"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仍存在争论,但部分地区已经开始积极思考如何应对拐点到来。文章以贵州省为例对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红利释放问题进行讨论。在对多项特征指标进行计算比对的基础上,文章推断了贵州省"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时间,并从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方面分析了劳动力红利现状。最后对欠发达地区如何顺利跨越拐点、打造"双型"劳动力红利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聂江  吕世勇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民工荒现象持续和蔓延,一些学者和地方政府提出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发展思路,以期就地利用当地较为丰富的剩余劳动力资源,降低用工成本,但这一判断仅是在封闭条件下考虑人口问题,常常导致对劳动力供给预测过于乐观。本文以西部省份贵州省为例,从开放劳动力市场角度出发,预测由于劳动力外流和劳动参与率降低所导致的地区劳动力实际供给量大幅减少,以及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化。结果显示,封闭人口状态下贵州省劳动力供给充足,但开放人口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可能在2016年左右就会出现供给不足现象,西部地区不能继续延续东部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道路,并对此提出简要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成虎  
从刘易斯经典的"二元结构"人口流动模型到托达罗的三部门人口流动模型,对劳动力在部门间流动的研究都是在工业化迅速扩张、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对劳动力需求弹性很大的背景下进行的。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依靠城市很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阶段,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主要从农业内部空间的扩张着手,形成通过农业产业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超  王春杨  
目前国内经济学界围绕"中国无限劳动力供给时代是否结束"展开了激烈争论,争论的实质主要体现在对"拐点"概念认识、证明及数据选择上的分歧。判断"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的关键在于考察"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和"城镇内部工资是否趋同"两大因素。沿着这一思路,我国呈现出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城镇劳动力供给不足并存的特殊现象,这说明我国劳动力供给"刘易斯拐点"尚未到来,目前劳动力短缺现象主要是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作用的结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于  朱少非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中国已出现刘易斯拐点。经验研究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伴随产业结构升级。对此,一个经典的解释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攀升,产业间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从而诱发产业升级。在当代背景下,产业升级涉及产业链的不同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相互协调与配合,绝非单一企业所能完成。基于此,本文建构了一个带中间品的两商品模型,引入了上下游厂商之间的"协调"这一因素,在一个更加贴近现实的背景下,说明了劳动力成本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动态关系,并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舒小林  
旅游政策是欠发达地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调控旅游产业运行的主要手段。虽有不少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政策进行研究,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产业政策研究缺乏动态性、针对性和代表性。本文以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省为例,在制度变迁理论的指导下,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发展阶段为线索,从旅游政策发展演变与旅游地发展演变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入手,对贵州旅游政策外事接待、经济优先、协调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在对各阶段政策效用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了旅游发展大会、"多彩贵州"形象推广、"两赛一会"模式、乡村旅游和四位一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刚  张昕蔚  
互联网属于普惠技术,就数字经济发展而言,欠发达地区同样存在机遇。作为欠发达地区,贵州省在数字经济发展上走在了全国前列。运用价值网络分析方法对贵州省数据产业发展的研究表明:基于网络空间发展的新基础设施建设,为欠发达地区数据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应用场景的开放和实时在线数据平台的搭建,是数据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围绕数据开发,数据供给、开发和应用者共同构成了数据产业生态系统;占主导的数据平台和数据类型不仅决定着数据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形态,而且决定着数据产业发展的方向。整体看,对于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政务数据平台的搭建和数据开发引致并集聚数据开发者,进而带动产业数据的开发和应用,是启动和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钱明亮  
未来5—10年重庆劳动力资源呈现"存量保持高位、增量负增长、构成老化加剧"的格局,但在产业升级、劳动迁移的背景下,相对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是充足的。我国逐步成熟的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能有效促进劳动力供需的基本平衡,不宜夸大当前及未来的"用工荒"形势与"刘易斯拐点效应"的负面影响,它只是各地经济快速扩张和同质化竞争过程中的"成长痛",与当前区域劳动力供给变化并无因果关系。面对普工的"用工荒",不应简单地通过引入外来的普通劳动力来化解,而应通过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提高存量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劳动参与率)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樊士德  
本文着重研究劳动力外流对欠发达地区的产出效应,将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劳动力流出较多地区四类区域均界定为狭义上的欠发达地区,通过建立柯布—道格拉斯总量生产函数测算劳动要素产出弹性,并基于对欠发达地区劳动力流出率的估算,对劳动力流动给欠发达地区带来的产出效应进行测算。结论表明:从外流规模来看,在所选考察期内,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劳动力流出较多地区的年均劳动力流出率分别为1.11%、0.79%、0.97%和1.35%,导致四类区域的产出分别下降4.16%、1.96%、2.77%和8.65%。基于这一测算结果,本文对当前学界存在的劳动力流动对欠发达地区产出增长必然带来正向产出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彩容  吴声怡  
以福建沙县为例,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自我雇佣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无手艺或技能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自我雇佣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社会文化因素次之,家庭人口数因素的影响最小;具体来讲,有手艺或技能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进行自我雇佣起决定性作用;地区的重商文化氛围和家族文化越浓,该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越容易选择自我雇佣;家庭人口数越多,农村劳动力的自我雇佣行为越有可能发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伯云  漆晗东  李新平  
本文以欠发达地区湖南省邵阳市为例,探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分析就业机制,旨在从政策上提供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机制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怀宇  马中  
本文分析了当前普遍范围的"用工荒"是由于实际工资低于保留工资引起的农民工"用脚投票"结果。在此利用新家庭经济学单一模型理论分析这种经济行为是与简单单一个体预期效用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相区别;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在金融资本及现代教育人力资本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家庭成员劳动力资本对外投资实施风险规避,在家庭内部实现收入分享,风险共担。这种经济行为带来的在工业制造和农业无法有效释放"人口红利"的结果,最终导致"用工荒"和环境负外部性以资本替代劳动的现代农业生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舒小林  黄明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贵州省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而发展旅游业是贵州省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在分析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省循环型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和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驱动运行机制,为全国欠发达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探索切实可行的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鹏宇  
文章在梳理铜仁发展农业产业过程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铜仁市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从SO战略、WO战略、ST战略、WT战略四个维度构建了切实做好财政金融、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和技术的支持、抓好农产品产销对接、加快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强化技术支撑保障问题、推进冷藏物流体系建设等发展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国胜  
对贵州省684名农村成年居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在福利基本价值上的集体主义价值认同表现得较为强烈,具有明显的社会公平取向特征。农村居民对社会福利的预期功能的高度认同与其对现行社会福利制度实践效果的低度评价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反差,这表明作为公共物品的社会福利在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世界中的相对匮乏。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制度背景、文化传统和人口结构特征等不同层次因素对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价值认同均具有显著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