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6)
- 2023(15063)
- 2022(12087)
- 2021(11597)
- 2020(9405)
- 2019(21798)
- 2018(21778)
- 2017(41400)
- 2016(22512)
- 2015(24896)
- 2014(25020)
- 2013(24328)
- 2012(22033)
- 2011(19722)
- 2010(19859)
- 2009(18195)
- 2008(17739)
- 2007(15505)
- 2006(14053)
- 2005(12765)
- 学科
- 济(97619)
- 经济(97507)
- 业(63912)
- 管理(56176)
- 农(51591)
- 企(42185)
- 企业(42185)
- 方法(36645)
- 农业(34018)
- 数学(32909)
- 数学方法(32484)
- 中国(27224)
- 业经(26100)
- 地方(24662)
- 财(22230)
- 制(21895)
- 学(17480)
- 发(16237)
- 体(15984)
- 贸(15584)
- 贸易(15569)
- 易(15063)
- 银(14767)
- 银行(14747)
- 融(14725)
- 金融(14723)
- 行(14161)
- 环境(13209)
- 发展(12863)
- 展(12843)
- 机构
- 学院(305575)
- 大学(301440)
- 济(128864)
- 经济(126282)
- 管理(118797)
- 研究(104976)
- 理学(101266)
- 理学院(100136)
- 管理学(98366)
- 管理学院(97768)
- 中国(83737)
- 农(64816)
- 京(64330)
- 科学(61998)
- 财(59699)
- 江(52461)
- 所(51584)
- 中心(51537)
- 农业(49129)
- 业大(48472)
- 研究所(46242)
- 财经(46052)
- 经(41994)
- 范(41492)
- 师范(41129)
- 北京(39549)
- 经济学(38761)
- 州(38419)
- 院(37736)
- 省(36174)
- 基金
- 项目(205953)
- 科学(163469)
- 研究(153702)
- 基金(149846)
- 家(129811)
- 国家(128629)
- 科学基金(111633)
- 社会(99200)
- 社会科(93652)
- 社会科学(93629)
- 省(81355)
- 基金项目(79563)
- 自然(70916)
- 教育(69751)
- 自然科(69186)
- 自然科学(69168)
- 自然科学基金(67887)
- 划(67270)
- 编号(63326)
- 资助(59920)
- 成果(49989)
- 重点(46175)
- 发(45920)
- 部(45852)
- 课题(43398)
- 创(42584)
- 国家社会(41189)
- 创新(39897)
- 科研(39170)
- 教育部(39106)
- 期刊
- 济(152087)
- 经济(152087)
- 研究(92476)
- 中国(69667)
- 农(66954)
- 财(45585)
- 农业(45013)
- 学报(44910)
- 科学(43881)
- 管理(42106)
- 融(36155)
- 金融(36155)
- 大学(36008)
- 学学(33849)
- 教育(33833)
- 业经(30666)
- 技术(27333)
- 财经(22842)
- 业(21995)
- 问题(21567)
- 经济研究(21143)
- 经(19637)
- 农村(16446)
- 村(16446)
- 资源(16384)
- 版(16168)
- 世界(15657)
- 农业经济(15631)
- 理论(14455)
- 经济问题(14412)
共检索到477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顺湘
分户转城住村的农转城空巢老人,是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特有现象。农转城空巢老人是居住乡村的"城镇居民",农转城并未给其生活来实际的改变,经济状况、生活状况、健康状况、闲暇状况都不容乐观。农村老人分户转城是为了留住土地这个"根",转城住村是为了守住"一亩三分地","土地财富"是农转城空巢老人问题的关节点。因此,必须通过土地市场化改革,确保农民的土地财富,才能引导农转城空巢老人走出困境,才能实现农民"转户进城"成为新市民的伟大变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尚勇敏 何多兴 杨庆媛 鲁春阳
研究目的:尝试界定农村土地市场绩效的内涵,构建农村土地市场绩效评价的DEA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DEA中的C2R模型及超效率DEA模型。研究结果:(1)农村土地市场绩效是农村土地市场运行效率、市场功能效果的综合表征;(2)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农村土地市场绩效优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3)不同地域的农村土地市场绩效异质性显著。研究结论:DEA模型适用于农村土地市场绩效评价,农村土地市场绩效内涵的界定有利于科学构建评价模型以及科学评价重庆市农村土地市场绩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军
土地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基础,解决好特色小镇建设的土地困境有利于我国城乡协同发展和乡村振兴,农村土地市场化改革是缓解特色小镇用地困难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特色小镇建设的土地利用问题入手,讨论农村土地市场化改革存在的困境与问题,通过分析特色小镇建设与农村土地市场化之间的关系,探讨解决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用地问题的土地改革路径,为发挥特色小镇对城乡协同和农村产业发展效应贡献些许思路。
关键词:
特色小镇 土地供给 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昌用 卢颖
当前,重庆市江北区双溪村的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积极报道较多,也有质疑。基于对双溪村572户现住户中92户进行的问卷调查,从农民基本情况、对改革试验的综合评价、经济状况、社会保障、土地流转等五个方面考察分析双溪村统筹城乡改革试验的实施情况。结果表明,双溪村试验总体上是成功的,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当前的统筹城乡改革探索中可资借鉴和改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窦清红
2004年1月26日,中国税务杂志社、中国改革杂志社和中国体改研究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004年经济社会形势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原中顾委委员、中国体改研究会名誉会长安志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刘守英等。与会人士就当前经济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将其中有关土地问题的发言内容进行了整理和编辑,在此刊出,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婕 魏朝富 刘卫平 钟守琴 张国栋
采用"三生"功能指数测算和系统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重庆市綦江区为例,进行土地整治分区研究。结果表明:(1)各街镇地形差异较大,其"三生"功能指数随立地条件的不同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性。生产功能指数与立地条件指数在0.05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r=0.522),生活功能指数与立地条件指数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r=0.595),生态条件指数与立地条件指数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为负(r=-0.134)。(2)结合聚类结果和实际情况,将研究区分为4个土地整治区,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梅言 汪洋 陈墨多 孔祥媛 张培华
[目的]我国西南山地乡村的用水以地表水为主,探明山地乡村地表水的取水便捷度空间格局是建立其可持续发展框架的基础和前提。[方法]文章以重庆市綦江乡村区域为例,利用河网、水库矢量数据、DEM、降水、土地利用栅格数据和库容统计数据等,采用改进CRITIC方法和综合叠加可达性评价模型,分析地表水资源的二源耦合可达性及其空间集聚特征。[结果]结果表明:①373个样本乡村的二源耦合可达性平均值为0.58(最大值为1),52%乡村的可达性水平在0.58以上,其中可达性较好的(0.43~0.57,前47%分位点的数据)村庄有140个,占37.53%,可达性较差的(0.59~0.73,后47%分位点的数据)村庄有160个,占42.89%;②河流水源的可达性呈现北高南低、局部连片的格局,水库水源的可达性呈现中南部低、西北部高的格局,两者叠加后呈现出北高南低、聚集分布的格局;③河流水源和水库水源的可达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19~0.88和0.15~0.89,对应的二源耦合可达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21~0.86,不同取水可达性区域的占比显示,中等区域(45%~55%左右分位点的数据)占比最大,均值达到30%,极端情况(前40%或后40%左右分位点的数据)占比较少,均值仅为10%;④二源耦合可达性指数具有显著空间集聚特征,全局莫兰指数为0.62,其中高值聚集区(HH)集中在北部区域,低值聚集区(LL)集中在南部区域。[结论]研究揭示了綦江区地表水资源供给能力的空间分异格局,可为乡村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规划提供基础依据,经实地考察和专家咨询反馈结果表明,研究结果较为准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晓晶
节约集约用地在发展中位居何处引人深思过去30多年,我国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相对较为粗放。人们强调更多的往往是资本和劳动的扩张,而对土地扩张在经济进步、GDP提高方面的作用关注得较少。其实,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国家发展方式转变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非常值得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建强 曲福田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市场化改革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作用,为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面板数据GLS模型。研究结果:土地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高了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研究结论:(1)土地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在纳入其他影响因素后,依然具有较强的稳健性;(2)土地一级市场目前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明显大于土地二级市场;(3)土地市场化改革提高了土地市场化总体水平,也提高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两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良庆 张贵友
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土地有必要进行规模经营。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下的农村土地规模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茂军
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加快推进,人口增长与"三化"进程峰值处于同一阶段的背景下,保护民生、保障发展、保护耕地(以下简称"三保")的矛盾更加凸显,统筹城乡土地管理与利用的难度日益增大。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实现"三保"的统一,显得迫切而重要。重庆市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一直在科学谋划、努力推进统筹城乡土地管理改革。大思路:畅通人、地、资金流动渠道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骆东奇 周于翔 姜文
研究目的:探明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影响因素和流转后农民的生活保障,了解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意愿。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户主的文化程度对土地流转的影响不大;家庭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发生土地流转的比例也越高;离城镇或交通线路近,发生土地流转的比例高;土地流转实现形式主要是自己联系、承租人联系和集体组织;土地转让后的生活保障主要靠外出务工。土地流转的期望收益平均在540元/亩,土地流转方式以免费送给亲戚和租给他人或企业为主,土地流转的时间以1—2年为主,土地流转的管理方式希望通过集体组织管理。研究结论:农村土地流转受农户家庭收入、农户所处的区位条件等影响;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快土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尚蒲 罗必良 何勤英
本文以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发行的城投债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发现土地市场化能够体现土地的价格,通过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收入影响城投债发行规模。利用2005-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财政刺激政策实施前土地市场化水平显著促进城投债发行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实施后土地市场化水平对城投债发行规模促进作用减弱甚至转为抑制作用。考虑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政策背景下土地市场化对城投债发行规模的影响时,使用面板倍差法和解决土地市场化内生性问题的GMM估计也得出类似结论。本文的政策意义在于有助于地方债发行的顶层制度设计和土地市场化改革,为地方政府财政解困贡献力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尚蒲 罗必良 何勤英
本文以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发行的城投债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发现土地市场化能够体现土地的价格,通过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收入影响城投债发行规模。利用2005-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财政刺激政策实施前土地市场化水平显著促进城投债发行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实施后土地市场化水平对城投债发行规模促进作用减弱甚至转为抑制作用。考虑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政策背景下土地市场化对城投债发行规模的影响时,使用面板倍差法和解决土地市场化内生性问题的GMM估计也得出类似结论。本文的政策意义在于有助于地方债发行的顶层制度设计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淑清
针对重庆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文章指出,重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需对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深化改革。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着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与稳定家庭承包制的矛盾关系,采取有效对策正确处理好这一重要关系是从战略上保证重庆统筹城乡发展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土地基本经营制度 深化改革 重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丘陵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调查——以重庆市为例
重庆市江津区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差异研究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
农村土地流转与用途管制调查——以重庆市忠县为例
关于重庆市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近郊区小城镇规划的探讨——上海“一城九镇”建设对重庆的启示
基于随机森林和Sentinel-2影像数据的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分类——以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为例
差异化乡村振兴路径下村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归因——以重庆市江津区两个村为例
生态敏感区村域尺度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CORS和无人机遥感技术结合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以重庆市江津区燕坝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