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76)
- 2023(3829)
- 2022(3171)
- 2021(3117)
- 2020(2444)
- 2019(5704)
- 2018(5791)
- 2017(9035)
- 2016(6264)
- 2015(7044)
- 2014(7340)
- 2013(6282)
- 2012(5723)
- 2011(5338)
- 2010(5534)
- 2009(4578)
- 2008(4503)
- 2007(4156)
- 2006(3736)
- 2005(3465)
- 学科
- 教育(19198)
- 济(13570)
- 经济(13564)
- 中国(10475)
- 管理(9483)
- 业(8224)
- 方法(7273)
- 理论(6805)
- 数学(6471)
- 数学方法(6349)
- 教学(6265)
- 学(5881)
- 企(5724)
- 企业(5724)
- 农(4866)
- 发(4408)
- 发展(3889)
- 展(3765)
- 技术(3552)
- 研究(3474)
- 思想(3334)
- 革(3299)
- 农业(3257)
- 改革(3225)
- 政治(3199)
- 高等(3195)
- 思想政治(3050)
- 政治教育(3050)
- 治教(3050)
- 德育(3028)
- 机构
- 大学(80939)
- 学院(75953)
- 研究(30017)
- 教育(27771)
- 范(22229)
- 师范(22119)
- 管理(21936)
- 济(21407)
- 经济(20650)
- 理学(19269)
- 京(19055)
- 理学院(18838)
- 科学(18554)
- 师范大学(18396)
- 管理学(18180)
- 管理学院(18012)
- 所(15073)
- 中国(14703)
- 研究所(13926)
- 江(13726)
- 农(13714)
- 技术(13415)
- 北京(12661)
- 职业(12569)
- 中心(12420)
- 业大(12121)
- 农业(10839)
- 教育学(10643)
- 院(10598)
- 州(10103)
- 基金
- 项目(49435)
- 研究(42034)
- 科学(40517)
- 基金(32251)
- 教育(29055)
- 家(27913)
- 国家(27508)
- 社会(24055)
- 科学基金(22691)
- 社会科(22524)
- 社会科学(22515)
- 省(21436)
- 划(20397)
- 编号(19547)
- 成果(18347)
- 课题(17314)
- 基金项目(16575)
- 年(14718)
- 自然(13434)
- 自然科(13127)
- 自然科学(13124)
- 规划(13025)
- 自然科学基金(12912)
- 重点(12903)
- 部(12730)
- 资助(12483)
- 发(11933)
- 教育部(11532)
- 项目编号(11446)
- 性(10951)
共检索到122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钟家骥
人的视觉具有两种先天能力 ,一是视觉认知 ,一是视觉感受。前者意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它指向概念、逻辑 ,其最高表现形式是科学 ;后者主要表现为主观视觉心理感受 ,以满足情绪、情感方面的心理需求 ,其最高表现形式是艺术。人类文明进程既是对五官的“人化”,也是对五官的“异化”。在科学界的人群中 ,视觉认知力虽然得到了空前开发 ,但视觉感受力日趋钝化 ;在艺术界的人群中 ,视觉感受力虽然丰富 ,但视觉认知力萎缩。其结果最终导致逻辑思维与艺术思维的割裂 ,造成人性缺憾。必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搭起一座人性回归的金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波
与"旅游"相比,"民生"是一个更为古老而且更为神圣的概念,据说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意指百姓生计。20世纪早期,孙中山先生把民生上升为"主义",指出民生是政治、经济和种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小曼
自80年代中未期提出“素质教育”这个名词(口号)以来,人们一直在沿用它,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正在努力为实施素质教育而进行探索性的教育实验。然而在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并没有统一认识,对诸如这个概念是否科学?它与“应试教育”是什么关系、它是否等同于“全面发展教育”等问题仍存在一些分歧。本文就其中的某些问题,也淡点肤浅认识,供同仁们批评指正。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雪梅
我国正处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时代。工业经济的基础是自然资源,主导型要素是资金;而知识经济的基础则是不断创新的知识,主导型要素则是人才。要使建筑业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高建筑业职工的素质,认真抓好职工的素质教育至关重要。随着知识经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志友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文精神急需强化。本文从加强教育创新、加强教育各方面的渗透、增加人文课程的比重等三方面探索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
人文素质 教育 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志华
就业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支撑。当前,大学生在就业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就业观念、就业态度、就业行为以及就业能力等等都与就业心理素质相关。如何有针对性的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值得深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高利明
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关系密切。通过应用教育技术会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信息能力的培养产生直接的影响。文章通过实例分析,指出必须大力开发优秀的教学软件,特别是编写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要注重教学设计。文章提出,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集成”观念和“建构”思想至关重要。
关键词:
教育技术 素质教育 集成与建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金山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为一切人提供学习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开放教育应运而生。开放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价值观趋同,我们形成的“认识链”也即“操作链”的实践模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注重为学生提供服务,使素质教育在开放教育中得到了较好的实施,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龚克
实施素质教育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深化和丰富的过程,不仅要作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也要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主题。在"知"方面,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实质是立德树人,要注重通识但不止于通识,要包含和超越而不是排斥专业教育,是战略主题而不是补充,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统领教育改革之"纲"。在"行"方面,须在指导思想上,真正把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须在办学实践中,实现从教育观念、内涵到模式的转变;须在培养格局上,形成德智体美相互融合的局面;须在体制机制上,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管理体系特别是评价体系;须在工作推进中,把打造德能兼备的教师队伍作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战略主题 立德树人 知与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辅相
论大学素质教育文辅相“素质”一词,已广泛见之于中央文件、报刊杂志和人们言谈之中,计划生育中讲“人口素质”,体育竞赛中讲“身体和心理素质”,民族比较中讲“民族素质”,还有“公民素质”,“干部素质”,“职工素质”,“群体素质”,“教师素质”,“学生素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张士充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在学校教育中,各科学习不但占有绝大部分时间,且有丰富多采的内容可以相互结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文着重研究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一、数学教学与智育关于数学教育中智育的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