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98)
2023(20492)
2022(17524)
2021(16256)
2020(13594)
2019(30983)
2018(30400)
2017(58360)
2016(31519)
2015(35275)
2014(35065)
2013(34380)
2012(31520)
2011(28585)
2010(28512)
2009(26429)
2008(25684)
2007(22737)
2006(19941)
2005(17698)
作者
(91838)
(76864)
(76223)
(72661)
(48806)
(36849)
(34542)
(29997)
(29308)
(27406)
(26190)
(25954)
(24639)
(24219)
(23929)
(23629)
(22821)
(22680)
(22076)
(22008)
(19161)
(18980)
(18634)
(17622)
(17224)
(17074)
(17033)
(16767)
(15559)
(15092)
学科
(135786)
经济(135613)
管理(93427)
(85317)
(72018)
企业(72018)
方法(57014)
数学(49271)
数学方法(48603)
(34358)
中国(33893)
(33181)
(31686)
业经(29285)
地方(27867)
(26816)
农业(22266)
理论(21802)
(21422)
贸易(21409)
(21095)
财务(21011)
财务管理(20964)
(20711)
(20025)
(19987)
企业财务(19945)
银行(19918)
环境(19838)
(19714)
机构
大学(452873)
学院(449492)
(182482)
经济(178590)
管理(172001)
研究(155772)
理学(148753)
理学院(147010)
管理学(144164)
管理学院(143348)
中国(113890)
科学(96788)
(95700)
(85300)
(78825)
(75109)
研究所(71842)
中心(69586)
业大(68035)
财经(67819)
(66388)
(61585)
北京(60032)
(59596)
农业(58924)
师范(58918)
(56780)
经济学(56214)
(53006)
财经大学(50479)
基金
项目(308187)
科学(242003)
基金(224075)
研究(222258)
(196893)
国家(195276)
科学基金(166767)
社会(140793)
社会科(133315)
社会科学(133278)
(120071)
基金项目(117805)
自然(108995)
自然科(106425)
自然科学(106391)
自然科学基金(104473)
教育(102958)
(101550)
资助(92318)
编号(89021)
成果(73005)
重点(69827)
(67945)
(65572)
(63784)
课题(62168)
创新(59624)
科研(59217)
国家社会(58276)
教育部(58261)
期刊
(203541)
经济(203541)
研究(134418)
中国(86918)
学报(76498)
科学(68652)
(68195)
(66425)
管理(65002)
大学(58082)
学学(54865)
教育(50066)
农业(46375)
技术(39241)
(38286)
金融(38286)
财经(34317)
经济研究(33407)
业经(31672)
(29494)
问题(25802)
(23346)
(22266)
技术经济(21751)
图书(21359)
科技(21065)
理论(20331)
统计(19939)
现代(19432)
业大(19389)
共检索到664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朱巧玲  
中国社会是一个"讲交情、攀关系"的社会,这种因血缘、地缘和业缘等组成的"关系"纽带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系"把经济活动的主体分为有"关系"的"圈内人"和没有"关系"的"圈外人",它在降低"圈内人"的搜寻和交易成本的时候,却增加了"圈外人"的交易成本,造成了交易的不公平,并且使交易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内,不利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了类似囚徒困境的"关系经济"困局,且尝试性地提出了走出"关系经济"困局的可能路径和建议,从而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的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彦  曹云华  
二十年来,东亚机制经历了从"10+1"、"10+3"、"10+6"、"TPP"、"RCEP"的机制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东亚机制从最初的"10+1"机制重新回归"升级版"10+1机制,出现了明显的路径依赖。东亚机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它的出现对东亚经济合作未来的发展可能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祥  顾建平  
心理契约问题近年来愈发引起企业组织与员工的重视,但以往的研究多是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视角研究心理契约。文章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对契约的相关研究成果,将组织中的心理契约与新制度经济学结合起来,对心理契约的内涵与特征重新进行界定,认为心理契约应当是平等互惠的、非正式的、不完全的以及自我履行的契约,最后对心理契约的自我履约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松  
我国异地高考制度演进可理解为一场变迁活动,是制度环境动态变化下制度供需不断调整、新的制度均衡逐渐形成的过程。同时,由于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路径依赖双重"锁定",延缓着异地高考制度变迁进程。为此,作为制度变迁的主导力量——政府部门需承担相应职责,明晰责任划分与边限。总的来看,我国异地高考制度建设的路径创新取向应为: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制度供给取向,整体和均衡兼顾的制度变革取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制度运行取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孟楠  陈晞  
人民币汇率制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历几次重大变迁,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再度改革。究竟是何因素推动汇率制度变迁并决定未来变迁的路径与方向?本文从新制度经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效应,尝试解答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内在原因以及未来的变迁路径与方向,为解释汇率制度变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华林  张馨  胡铁  
由于我国管理咨询行业相关制度的不完善、管理咨询市场的无序化、第三方监控机构的缺乏,导致目前管理咨询业存在诸多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整个行业的长期发展,也影响了被咨询企业的利益。文章从管理咨询行业的特点及问题入手,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来研究在管理咨询活动中引入管理咨询监理的必要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伍中信  周红霞  
对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变量进行分析,揭示人本资本在交易费用和协调费用约束下的生成过程,利用杨小凯的模型拓展和深化人本资本形成的理论过程,并通过分析最优人本资本形成路径,得出几点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企业人本资本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书明  蔡萌萌  
我国频发的水危机既是水环境作为居住地、供应站功能而引发的生态破坏问题,也是作为废物库功能而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河长制是地方政府为了重新恢复环境三大功能协调运行而发明的一项有效的实用制度。河长制因其简单易行,很快在全国形成扩散效应。河长制是源于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了河长制的优缺点:优点是职责归属明确,权责清晰;是合理的路径依赖基础上的制度创新;铁腕治污提高治污效率;创新扩散机制值得提倡。河长制本身存在制度缺陷:无法根除委托-代理问题;缺乏透明的监督机制;容易出现利益合谋;忽视了社会力量;行政问责很难落实。河长制综合考虑了地方权力结构与环境现实,充分利用行政长官手中的权力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庄士成  刘平平  
随着社会治理的转型,政社合作进入人们的视界。受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影响,我国政社合作存在政府与社会力量失衡、政府全能化、社会组织行政化、社会自治力量薄弱以及公共理性缺失等问题。路径依赖造成的制度"锁定",使政社合作的交易成本不断增加,治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通过路径创造和制度创新来冲破政社合作的路径依赖困局,主要途径有:构建公共理性,为政社合作提供价值认同和伦理支持;推进政社合作制度化、法治化;导入市场机制,提高政社合作效率;培育"自治"文化,推进社会自治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善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施生旭  曹瑞阳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且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和重要目标。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审视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运用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从环境产权制度、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环境监管制度、公众生态意识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以期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有效解决有所裨益。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吴毓壮  
作为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营改增是近30年来中国最宏大的税收改革和近年来世界税制改革的"样本",其成功实施标志着中国完成了增值税制度变迁。通过营改增,增值税制度从原来的制度"非均衡"状态实现了新的制度"均衡"。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全新视角,将中国的营改增视为一种制度变迁,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理论,分析研究营改增的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因素,揭示其内在的制度变迁规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显未  
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派的重要理论工具,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及其经济功能的有界性为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起始空间。在制度环境中承载着重要角色的意识形态,存在着两种变迁的方式,并且在其变迁过程中极易表现出与其他制度安排不同的路径依赖。从对意识形态理论的探讨中,可以发现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的经济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宝凤  
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十二五"时期,中国的税制改革何去何从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深入研究税制变迁和税收遵从的相关性,从制度构成的三要素: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制度的实施机制三个方面积极探讨我国现行税制对税收遵从的影响,并就今后税制改革中应如何推进税制和谐性,降低税收遵从成本,提高纳税遵从度提出了若干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新一轮税制改革能够获得圆满成功。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岩波  洪一军  
突破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排除个人诉权的传统障碍,需要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比较集团诉讼和其他替代方式的制度正义和制度效率。集团诉讼的私人检察官启动模式把少数人的积极性和司法监控结合起来,把诉的利益真正直接赔偿给消费者,比其他替代方式更有效接近正义。集团诉讼的本质是让人数不确定的多数人扫清集体行动的障碍达成合并诉讼的一种治理机制,而代表人诉讼制度缺乏从人的角度考虑法律实施的交易成本,增加诉讼的难度。有必要引入集团诉讼完善中国消费公益诉讼的实施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