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57)
- 2023(6755)
- 2022(5559)
- 2021(4966)
- 2020(3648)
- 2019(8311)
- 2018(7938)
- 2017(14544)
- 2016(7892)
- 2015(8647)
- 2014(8683)
- 2013(8669)
- 2012(8526)
- 2011(7938)
- 2010(8246)
- 2009(7484)
- 2008(7461)
- 2007(6604)
- 2006(6297)
- 2005(5986)
- 学科
- 济(41014)
- 经济(40978)
- 管理(19567)
- 业(19368)
- 地方(17149)
- 中国(16061)
- 企(13486)
- 企业(13486)
- 农(12677)
- 业经(10936)
- 地方经济(9794)
- 发(9489)
- 农业(9001)
- 方法(8152)
- 融(8022)
- 金融(8021)
- 银(7748)
- 银行(7740)
- 行(7663)
- 环境(7447)
- 发展(7097)
- 展(7073)
- 学(7065)
- 制(6914)
- 贸(6491)
- 贸易(6480)
- 数学(6398)
- 技术(6375)
- 数学方法(6303)
- 易(6153)
- 机构
- 学院(115573)
- 大学(112863)
- 济(48506)
- 研究(47656)
- 经济(47308)
- 管理(40332)
- 中国(36233)
- 理学(32900)
- 理学院(32400)
- 管理学(31925)
- 管理学院(31687)
- 科学(28198)
- 京(26458)
- 所(24467)
- 财(21876)
- 研究所(21763)
- 中心(20908)
- 农(20106)
- 江(19619)
- 范(18535)
- 师范(18370)
- 院(17766)
- 北京(17560)
- 州(16192)
- 财经(16061)
- 省(15461)
- 业大(15410)
- 农业(15254)
- 师范大学(14782)
- 经(14382)
- 基金
- 项目(71025)
- 科学(56055)
- 研究(55031)
- 基金(48896)
- 家(42429)
- 国家(41988)
- 科学基金(35503)
- 社会(34963)
- 社会科(33116)
- 社会科学(33113)
- 省(29229)
- 基金项目(25156)
- 划(24842)
- 教育(24196)
- 编号(22764)
- 发(22553)
- 自然(20638)
- 自然科(20094)
- 自然科学(20090)
- 自然科学基金(19692)
- 资助(19077)
- 成果(19038)
- 发展(18512)
- 展(18162)
- 课题(17306)
- 重点(16479)
- 创(15005)
- 部(14694)
- 国家社会(14303)
- 年(14094)
共检索到199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伏心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从1979-2001年,国家制定了从“六五”到“十五”共5个“五年计划”,前4个“五年计划”都已较好地完成,“十五”计划亦已开始实施。从计划背景、计划重点和计划形式等方面,对5个“五年计划”进行分析比较,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国家计划的演化逻辑,也可以透视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轨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效华 杨立志
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有企业改革目前已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它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我国国有企业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凌永辉 刘志彪
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总量规模还是在内部行业结构上,中国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仍相当滞后。这种现象发生的背后逻辑在于出口导向战略下的国际代工模式在供给层面上对国内本地化的服务业企业产生了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但同时也在需求层面上造成了负向的市场挤出效应,而且随着全球化分工的深入,这种市场挤出效应正在逐渐超越技术溢出效应。据此,本文提出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服务业发展亟须转向内需主导型战略的重要命题,主张依靠国内市场主体的有效需求为主导,虹吸国内外优质生产要素为我所用,在差异化的垄断竞争中,促进当前及未来服务业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服务业 出口导向 内需主导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敏 谢敏敏
中小学组织结构的革新是推进基础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结合历史背景和时代语境进行宏大的叙事方式考察,疏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组织结构的变迁轨迹及其逻辑特征。从变迁轨迹来看,我国中小学组织结构变迁依循了由专业化隐匿阶段的混乱结构到专业化探索阶段的权威结构,再到专业化发展阶段的韦伯机构,最后到专业化深化阶段的专业结构的演进之路。从逻辑特征来看,呈现了“权力核心—权益核心—权能核心”的权力内容演化特征、“政本固权—教本富权—人本强权”的权力取向演进特征以及“集权管理—分权协作—赋权增能”的权力操作演变特征。我国中小学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向为嵌入分权时序、创设多层权力空间、融摄新型权力范式,以发展组织的专业化、柔性化与无边界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元竹 江汛清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建立了不同的社会体制,这为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体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外思想家在各自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体制的理论和逻辑进行过深入探索,得出了很多重要结论。基于对历史和逻辑的认识,文章提出,社会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需要从比较长的时间来观察其变化,尽管一些突变和历史事件会对现行社会体制产生影响,但是社会体制根植于长期的历史发展之中,这其中包括人们对一些根本问题的认识也需要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体制,只有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比较研究才能深入下去。
关键词:
社会体制 历史发展 逻辑演变 改革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朝阳 许杭军 郭惠玲
服务主导逻辑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服务主导逻辑的缘起和演进轨迹,然后论述了基于服务主导逻辑和对服务主导逻辑进行的完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评价,最后指出了服务主导逻辑对转型时期我国企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产品主导逻辑 服务主导逻辑 价值共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樊鹏 汪卫华 王绍光
改革时期,以公安警察为代表的中国国家强制能力建设先后经历了从行政分权到集权型发展两个阶段。文章综合分析了公安分权与集权各自的目的、效果与影响,提出内外部安全环境的变化、体制自身适应存活的压力,以及中央财政汲取能力的提高,是影响国家强制能力变迁的关键变量。近10年的集权型建设,增强了国家对强力机构的统领与规制,提高了政权体制的适应存活能力。与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强制能力建设一味"向上收"的特征不同,面临社会稳定的考验,统分结合、专群结合更符合我国政权体制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
国家能力 公安 警察 行政分权 行政集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魏荣明 朱紫来
“五芳斋”的发展轨迹魏荣明,朱紫来五芳斋粽子公司是由1938年创建的五芳斋粽子店易名而成。素有“粽子大王”盛名。1985年以前,虽几经扩建欲图发展。但始终没有摆脱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直到1984年,年产量才由解放前鼎盛时期20万只左右提高到190万只...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铁华 王洪晶
新中国成立后,新学制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学前教育制度在70年变迁中历经确立与初步发展期(1949—1977年)、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快速发展期(1978—2009年)、多措并举全面深化改革期(2010年至今)。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将制度变迁置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分析框架,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变迁逻辑为:宏观层面受政治、经济、信息技术的客观驱动,微观层面受利益相关行动者对公平与优质需求的影响,并在二者共同张力作用下变革。新时代,学前教育制度将坚持政府统筹社会参与、推进学前教育立法进程、加强学前信息化教育、秉持学前教育公平理念、遵循幼儿本位价值取向,推动学前教育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教育制度 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慧蓉 钟涨宝
新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历经三个时期的演变,完成了从"农业受损、工业受益"、"农民利益受损、城市消费者受益"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逆转。农业补贴政策演变的历史顺序取决于三个因素的变化: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社会约束条件和农业发展问题。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蕴涵了农业补贴政策的理念和方向,社会约束条件制约着农业补贴的供给规模和结构,农业发展问题决定了政策需求方向和水平,三者共同构成农业补贴政策变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决定了农业补贴政策的演进逻辑及路径。
关键词:
农业补贴政策 演变轨迹 发展逻辑
[期刊] 征信
[作者]
应瑛 陈海盛 沈满洪
环境信用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区分经济驱动型与社会牵引型两种变迁模式,从信用环境与交易成本耦合交互视角分析中国环境信用制度的演进逻辑与动态轨迹。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相对应,中国环境信用制度经历了优良信用环境下制度建立与低交易成本运行、趋劣信用环境下制度局部调整与交易成本上升、高交易成本下制度被动调整与信用环境积累、信用环境牵引制度主动改革与交易成本优化四个阶段。由信用环境牵引并对交易成本适度敏感的环境信用制度,更应注重回应社会需求,强调制度主动性、适应性和动态性,合理确定环境信用制度边界,构建系统完备的标准、监测和治理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应瑛 陈海盛 沈满洪
环境信用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区分经济驱动型与社会牵引型两种变迁模式,从信用环境与交易成本耦合交互视角分析中国环境信用制度的演进逻辑与动态轨迹。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相对应,中国环境信用制度经历了优良信用环境下制度建立与低交易成本运行、趋劣信用环境下制度局部调整与交易成本上升、高交易成本下制度被动调整与信用环境积累、信用环境牵引制度主动改革与交易成本优化四个阶段。由信用环境牵引并对交易成本适度敏感的环境信用制度,更应注重回应社会需求,强调制度主动性、适应性和动态性,合理确定环境信用制度边界,构建系统完备的标准、监测和治理体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肖甦 时月芹
作为国土面积世界第一的大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传统教育强国,俄罗斯在全球教育治理舞台上的作用起伏多变、影响力不断扩展。俄罗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逻辑起点在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恢复教育大国形象。依托全球性国际组织增强话语权、强化区域教育治理能力、开展国际教育援助、加强国际教育合作等构成俄罗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多样化路径。由意识形态导向转为经济利益驱动、对苏联模式的路径依赖与新时期的创新发展并存、以强大的文化自信赢得话语权等是俄罗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突出特点。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进程中,俄罗斯亦面临缺乏顶层设计与协调管理、内忧外患并存、国家教育品牌吸引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