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8)
2023(10239)
2022(8548)
2021(8008)
2020(6461)
2019(15026)
2018(14860)
2017(27366)
2016(14928)
2015(17188)
2014(17330)
2013(17046)
2012(15772)
2011(14510)
2010(14621)
2009(14006)
2008(14201)
2007(12802)
2006(11302)
2005(10782)
作者
(41323)
(34374)
(34197)
(32930)
(22052)
(16404)
(15667)
(13253)
(13190)
(12557)
(11844)
(11510)
(11199)
(11089)
(10954)
(10650)
(10161)
(10012)
(10007)
(9821)
(8930)
(8257)
(8156)
(7974)
(7809)
(7702)
(7618)
(7554)
(6856)
(6827)
学科
(62494)
经济(62393)
管理(49354)
(42940)
(37329)
企业(37329)
方法(25078)
数学(20559)
中国(20518)
数学方法(20377)
(19915)
(17986)
(15804)
业经(15115)
(13979)
贸易(13969)
(13714)
(12433)
(12295)
银行(12287)
(12226)
(12101)
财务(12072)
财务管理(12035)
理论(11999)
(11750)
企业财务(11417)
(11106)
金融(11102)
体制(10331)
机构
大学(222633)
学院(220132)
(98454)
经济(96573)
管理(80574)
研究(76211)
理学(68094)
理学院(67342)
管理学(66499)
管理学院(66058)
中国(61515)
(50006)
(47752)
科学(40726)
财经(38674)
(37246)
(35162)
中心(33915)
(33309)
研究所(32938)
经济学(32594)
北京(31044)
经济学院(29085)
(29071)
师范(28857)
财经大学(28723)
(27727)
(27322)
(26256)
业大(25100)
基金
项目(134549)
科学(107292)
研究(104993)
基金(99737)
(85141)
国家(84428)
科学基金(72613)
社会(69433)
社会科(65726)
社会科学(65714)
基金项目(51055)
教育(49395)
(48615)
自然(42821)
编号(42352)
自然科(41803)
自然科学(41792)
(41506)
自然科学基金(41114)
资助(40862)
成果(36992)
(32400)
(31417)
重点(30640)
课题(30093)
国家社会(30033)
教育部(28892)
(28508)
中国(28402)
(28400)
期刊
(114756)
经济(114756)
研究(74204)
中国(49525)
(41935)
管理(33131)
教育(29068)
学报(28686)
科学(28417)
(26273)
大学(23266)
(22845)
金融(22845)
学学(21376)
财经(20925)
技术(18970)
经济研究(18871)
(18121)
农业(17424)
业经(16215)
问题(15053)
(14533)
国际(12575)
世界(12554)
技术经济(10421)
会计(10217)
财会(10125)
图书(10119)
现代(9878)
(9805)
共检索到349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钟杰  
信托具有产权分离、财产独立及权益重构等特有的制度优势。这种制度优势及其衍生出来的强大的金融功能、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与我国以公有制度为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结在于"共有制"理论的性质和功能。本文结合目前以"公有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本身存在诸如由于资源占有主体模糊、产权边界不清晰及产权形式不确定而导致资源运用效率不高、利益分配不均衡及资源过于集中等问题。分析信托制度与"公有制"和"共有制"本质之间的内在逻辑,旨在探讨信托制度实现我国所有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金融资源配置的规律和理论基础,探索信托制度在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我国公有制形式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廖力平  
外贸行业在我国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调整和完善外贸公有制结构,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是外贸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本文在归纳了调整和完善我国外贸所有制结构及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理论基础后,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所有制结构变革的状况,并提出了我国外贸公有制如何实现形式多样化的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宝清,刘燕  
党的十五大指出:积极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卫生机构应遵循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原则,大胆凋整生产关系领域不合理的部分,选择能够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所有制形式。1 卫生机构所有制形式的主要特征 我国现存的卫生机构所有制形式主要有全民所有制(国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及少量的混合所有制。全民所有制的卫生机构无论在数量上和主体地位上,都处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晓光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采取了国家和集体独资的企业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资产的直接经营方式,这种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缺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日渐暴露。通过对公有制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改造,设立控股和"金股"制度,能弥补单一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缺陷,股份制就能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董双印  
公有制企业推行公司制的探讨董双印一、公有制企业推行公司制是改革战略的最佳选择1.推行公司制的含义。公有制企业推行公司制是把原来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造成公司法人企业,即各种形式的股份制企业,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是:①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劳德容  
企业家们拿起自己的笔 ,描述本企业探索改革与发展的路径 ,总结亲身实践经验和体会 ,是值得倡导的风尚。他们提出的问题 ,对正在致力于改革的企业更具借鉴价值。本期刊登劳德容同志的文章 ,算是“引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茂才  
探索公有制的最佳实现形式四川省社科院院长、研究员刘茂才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能而且应当多样化,这对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文魁  
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文魁·所有制关系的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最深刻的改革,当我们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时,这个问题尤为关键和重要。江泽民总书记5.29讲话提出的“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命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张世贤  王延中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宗藩  
该文在回顾我国信托制度演化历史的基础上,从中央和地方政府权力博弈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信托制度演化模型。研究表明,信托业的"政策工具"定位是导致中央与地方政府过度干预信托制度演化的重要原因,而政府对信托制度的定位错误是致使其功能错位的根源,而要促使信托制度进入其正确的演化路径,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正确运用其权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宗藩  
该文在回顾我国信托制度演化历史的基础上,从中央和地方政府权力博弈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信托制度演化模型。研究表明,信托业的"政策工具"定位是导致中央与地方政府过度干预信托制度演化的重要原因,而政府对信托制度的定位错误是致使其功能错位的根源,而要促使信托制度进入其正确的演化路径,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正确运用其权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飞  
《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期和第4期先后发表了厉以宁教授和钱津教授、项启源教授和于金富教授的两组争鸣文章,读后受益匪浅。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进行深入探索和理论创新,不仅关系到我国公有制经济的改革方向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而且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前景。本文对此问题谈几点不甚成熟的看法,意在抛砖引玉,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程兴华  张雷  
信托是一种高度灵活的财产管理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托在企业并购中所特有的制度功能,然后探讨了信托投资公司的投融资功能和协调管理功能,并从中揭示出我国信托投资公司在企业并购金融支持方面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信托制度、综合应用信托工具进行企业并购的几种类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建明  
本文结合目前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为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广泛开展实施养老保险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鼎桓  
一、目前广西的财政困难与成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和全国一样,广西的财政工作也走过了光辉而又艰辛的十年路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近年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984年,全区的财政收入为13.8亿元,到1990年已增加到46.8亿元,增长2.36倍,年均递增22.35%,远远高于改革前的1951~1978年广西全区财政收入年均增长7.8%的幅度,这是来之不易的。由于财力有了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