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92)
- 2023(12042)
- 2022(10178)
- 2021(9208)
- 2020(7526)
- 2019(17010)
- 2018(16780)
- 2017(31642)
- 2016(17276)
- 2015(19543)
- 2014(19346)
- 2013(18955)
- 2012(18055)
- 2011(16647)
- 2010(17144)
- 2009(16204)
- 2008(16187)
- 2007(14882)
- 2006(13624)
- 2005(12950)
- 学科
- 济(72065)
- 经济(71953)
- 管理(53499)
- 业(51362)
- 企(42953)
- 企业(42953)
- 中国(23888)
- 方法(21015)
- 农(20700)
- 地方(20302)
- 制(19908)
- 财(19873)
- 业经(19066)
- 数学(16862)
- 数学方法(16643)
- 学(14746)
- 银(14730)
- 银行(14696)
- 融(14368)
- 金融(14366)
- 行(14242)
- 农业(13781)
- 体(13492)
- 贸(13122)
- 贸易(13106)
- 易(12660)
- 发(12128)
- 环境(11950)
- 技术(11850)
- 务(11708)
- 机构
- 大学(251235)
- 学院(250827)
- 济(102857)
- 经济(100485)
- 研究(94633)
- 管理(89178)
- 理学(74261)
- 理学院(73306)
- 中国(72749)
- 管理学(72173)
- 管理学院(71662)
- 京(55607)
- 科学(55321)
- 财(51889)
- 所(49259)
- 研究所(43804)
- 农(42933)
- 江(41684)
- 中心(41528)
- 财经(38873)
- 北京(36257)
- 范(35395)
- 师范(34993)
- 经(34954)
- 院(34275)
- 业大(34233)
- 农业(33320)
- 州(33039)
- 经济学(31274)
- 省(30577)
- 基金
- 项目(154775)
- 科学(121375)
- 研究(115862)
- 基金(110087)
- 家(95895)
- 国家(95011)
- 科学基金(80096)
- 社会(73808)
- 社会科(69752)
- 社会科学(69735)
- 省(61144)
- 基金项目(56531)
- 教育(53623)
- 划(51973)
- 自然(49615)
- 自然科(48405)
- 自然科学(48391)
- 自然科学基金(47561)
- 编号(47197)
- 资助(45170)
- 成果(41268)
- 发(38478)
- 重点(35808)
- 课题(35031)
- 部(34450)
- 制(32862)
- 创(32439)
- 发展(30890)
- 性(30429)
- 创新(30377)
共检索到415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苏开华
美国推出“先发制人”的战略不是偶然的 ,它既是反恐斗争进入现阶段的现实需要 ,也是其趁势巩固强化“一超独霸”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先发制人”战略一旦付诸实施 ,后果将极其严重 ,不仅会将反恐引入歧途 ,而且会给未来的世界和平和国际秩序留下无穷后患。我们在支持美国反恐的同时 ,也应警惕反恐扩大化可能产生的其他严重后果。
关键词:
先发制人 战略 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联合
美国的霸权行径侵害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在无力正面抗衡的情况下 ,少数激进势力以恐怖主义活动来打击美国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恐怖主义的做法是错误的 ,是应当反对并加以谴责的 ,但从客观上看 ,它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削弱了美国政府及公众的安全感 ,迫使美国为推行霸权主义而付出高昂的代价 ,并不得不有限度地调整其霸权主义政策。
关键词:
国际恐怖主义 美国 霸权主义 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新平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菩 李巍
从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将中国确立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其中“印太”战略是美国同中国展开竞争以护持其霸权最为重要的战略框架。“印太”战略虽然最早由特朗普政府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但限于其有限的国际执行能力和单边主义的政策方向,该战略总体上成效甚微。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为了更加有效地与中国展开竞争以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全盘继承并大幅升级了这一新型国际战略,具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印太”地区全面回归区域多边主义,通过制度升级、制度创建与制度回归三种方式重构美国主导下的印太区域制度体系以“规锁”中国;第二,以经济外交为抓手,在供应链、技术、基建和数字贸易等方面为“印太”框架注入经济合作动能,以夯实“印太”战略的经济基础;第三,从“美国优先”转向高度重视对盟友与伙伴的投资,积极打造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支点国家,以实现其在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两个方面制衡中国的目标。拜登政府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将有可能对中国的区域外部环境形成更为严峻的战略压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菩 李巍
从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将中国确立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其中“印太”战略是美国同中国展开竞争以护持其霸权最为重要的战略框架。“印太”战略虽然最早由特朗普政府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但限于其有限的国际执行能力和单边主义的政策方向,该战略总体上成效甚微。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为了更加有效地与中国展开竞争以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全盘继承并大幅升级了这一新型国际战略,具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印太”地区全面回归区域多边主义,通过制度升级、制度创建与制度回归三种方式重构美国主导下的印太区域制度体系以“规锁”中国;第二,以经济外交为抓手,在供应链、技术、基建和数字贸易等方面为“印太”框架注入经济合作动能,以夯实“印太”战略的经济基础;第三,从“美国优先”转向高度重视对盟友与伙伴的投资,积极打造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支点国家,以实现其在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两个方面制衡中国的目标。拜登政府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将有可能对中国的区域外部环境形成更为严峻的战略压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松明
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 ,随着金融资本全球化的发展 ,新金融霸权主义在以美元等国别货币为世界货币的国际信用货币体系的大背景下得以确立。本文分析了新金融霸权主义形成的条件 ,以及新金融霸权主义的基本表现 ,从而得出结论 :新金融霸权主义是不可能持续的 ,中心的稳定意味着外围的不断蚀空 ,但中心不可能脱离外围而存在
关键词:
新金融霸权 金融资本 全球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计秋枫
文章在对霸权主义的根源和反霸路径进行深刻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外交反对霸权和强权政治的历程,论述了"和谐世界"理念的反霸意义。文章认为思考中国当前反霸的路径,应跳出传统的力量、均势等强权逻辑的框架,将着眼点更多的投向"国际道德因素","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外交向世界奉献的最新道德处分。
关键词:
中国外交 霸权主义 均势 和谐世界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袁建军
二战以后,美国以无可匹敌的实力地位,开启了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具雄心的大规模国际制度建设进程,形成了自由主义霸权秩序。美国霸权以安全、政治、经济等领域全球性国际制度的创立为基础,以地区性军事同盟的确立为辅助,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利用国际机制推行霸权政策。冷战结束后,为维护其霸权地位,美国战略学术界相继提出了四种全球战略:新孤立主义、选择性介入、安全合作和优势战略等。未来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过程中,美国政府将不得不对其全球战略进行全方位重塑,以期同时应对多种类型挑战,维护和强化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
关键词:
霸权 制度 美国霸权 全球战略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新谦
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实施马歇尔计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保护其国内经济、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美国不仅要求西欧国家将取得援助的“必要条件”写进总报告,而且还必须体现在双方签订的一系列双边协定和《1948年对外援助法》中。不惟如此,在具体执行马歇尔计划的过程中,美国又附加了诸多苛刻的条件。这样,美国的霸权和受援国的主权之间就出现了激烈碰撞。然而,由于西欧国家在战后经济重建中有求于美国,为了获得援助,它们不得不以牺牲主权为代价。
关键词:
马歇尔计划 附加条件 西欧 霸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晓文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印两个新兴大国的崛起以及印度洋地区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上升,印度洋的经济和战略价值受到国际社会的日益重视。美国在将其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的同时,开始更多地关注其在印度洋地区的利益存在。本文首先对美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利益以及战略内容进行详细解析,之后从目标、影响和制约因素三个方面对美国印度洋战略进行评估,从而更好地把握美国印度洋战略的发展态势以及对地区安全可能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美国 印度洋战略 霸权 地区安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胜湘 邬超
霸权国的能力、意愿、合法性和霸权周期性是分析霸权国战略的四大基本要素。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美国进入霸权周期的尾期,并处于实力相对衰落之中,但美国的称霸意愿依然强烈,出现实力和意愿的背离,美国霸权的合法性出现危机,美国因此表现出担忧失去霸权的焦虑,并采取相应措施。亚太地区是美国维持其全球霸权整体战略的关键一环。2011年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其目的是通过在战略上限制中国和防范中国,谋求以低成本维持美国主导的亚太新秩序。中国可通过实施"五心"战略化解美国的再平衡战略,避免中美走向大国政治对抗的历史悲剧的重演。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斌
布什政府批准的21世纪美国新国家安全战略,阐明了谋求全球经济、军事霸权的目标,提出了先发制人遏制国际对手崛起的战略原则。本文指出美国新国家安全战略并非是反恐战争时代的产物,而是在前苏联解体和国际格局出现失衡的情况下,右翼保守智囊酝酿成形的全球霸权战略,现在美国正将其发展成新帝国主义论和新罗马帝国构想。本文分析了美国石油、军工垄断财团的巨大影响,它们为追求经济利益推动美国全球战略演变的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逄爱成 黄凤志
战后以来,强大经济实力始终是美国霸权政治的基础,金融则扮演了美国经济"晴雨表"的角色。2007年后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削弱了美国霸权的经济"实力",使美国霸权战略不得不进行一系列调整:在经济领域,奥巴马政府实施了经济优先战略,推动美国霸权战略的"国内化"转向,力图夯实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霸主基础;在国际政治领域,加速推进"转型外交"进程,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协作;在军事领域,采取相对收缩的军事战略,适时调整海外军事布局,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大廷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教育战略,1983年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一战略性报告之后,又制定了"2061"计划。进入90年代,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3位总统都高度重视教育:老布什总统签发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克林顿总统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的8项目标,小布什总统提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主张。这一系列教育战略的核心思想是解决教育尤其是普通教育阶段质量低下的问题,企图通过提高学生课业标准、加强科学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培养学生坚定品格等措施,实现教育的"全面卓越"。其目的是把一个强大的美国带入21世纪进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盛竹
文章通过总结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特点,以谷歌"退出门"为例,分析了强权政治背景下的技术霸权主义现象,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已成为美国扩大软实力和全球影响力的有力武器,是以自己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影响它国的主要途径;我国应当强化以经济、科技、信息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观念,鼓励本土企业在若干产业领域内取得技术领先地位,突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所维系的"政治——技术霸权"局面,努力取得国际竞争战略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