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7)
- 2023(10100)
- 2022(8539)
- 2021(7961)
- 2020(6667)
- 2019(14864)
- 2018(14884)
- 2017(27297)
- 2016(14527)
- 2015(15910)
- 2014(15402)
- 2013(14524)
- 2012(13096)
- 2011(11634)
- 2010(12177)
- 2009(11633)
- 2008(11815)
- 2007(10727)
- 2006(9739)
- 2005(8799)
- 学科
- 济(49790)
- 经济(49617)
- 管理(49340)
- 业(45358)
- 企(41518)
- 企业(41518)
- 制(18472)
- 财(17840)
- 方法(17621)
- 中国(16976)
- 业经(15507)
- 农(14989)
- 技术(14005)
- 体(12739)
- 数学(12685)
- 数学方法(12459)
- 理论(11825)
- 银(11422)
- 银行(11407)
- 行(10940)
- 融(10807)
- 体制(10804)
- 金融(10804)
- 技术管理(10303)
- 和(9848)
- 学(9846)
- 务(9839)
- 财务(9810)
- 财务管理(9781)
- 企业财务(9304)
- 机构
- 大学(196650)
- 学院(194703)
- 济(80630)
- 经济(78884)
- 管理(74273)
- 研究(67560)
- 理学(62859)
- 理学院(62146)
- 管理学(61166)
- 管理学院(60750)
- 中国(52392)
- 财(44120)
- 京(41465)
- 科学(36905)
- 财经(32781)
- 所(32465)
- 江(31059)
- 中心(30885)
- 经(29619)
- 研究所(28603)
- 北京(26477)
- 范(26361)
- 农(26335)
- 师范(26123)
- 经济学(25087)
- 院(24832)
- 业大(24309)
- 财经大学(24264)
- 州(23953)
- 经济学院(22162)
- 基金
- 项目(125955)
- 科学(100968)
- 研究(97452)
- 基金(91744)
- 家(79691)
- 国家(78583)
- 科学基金(67890)
- 社会(65201)
- 社会科(60737)
- 社会科学(60718)
- 省(48843)
- 基金项目(47729)
- 教育(45783)
- 划(40749)
- 自然(40613)
- 自然科(39673)
- 自然科学(39662)
- 自然科学基金(38988)
- 编号(38475)
- 资助(35466)
- 成果(33566)
- 制(30521)
- 创(29236)
- 部(28692)
- 重点(28540)
- 课题(28066)
- 创新(27483)
- 国家社会(27312)
- 发(26386)
- 教育部(25531)
共检索到315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曹艳春 陈翀
构建于"绝对贫困"理念基础之上的"低保"标准具有保障不足和就业激励不足的内在缺陷。为解决较低的"低保"标准与贫困居民较高支出的矛盾,我国制定了"低保"制度的配套制度,形成"低保"制度的"高含金量"。"低保"户和低收入户之间存在差异非常大的福利区域,引发"低保"户对低保制度的福利依赖,形成"隐性就业"和"显性失业"现象。作者在分析"低保"标准固有缺陷的基础上,设计新的保障标准,即"家庭运行标准",探讨其内容和测算方法,并提出保障该标准运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保”标准 “家庭运行标准” 社会救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梅建明 刘频频
近年来,随着国家“应保尽保”政策的逐步落实,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在急剧扩张。我国低保群体生活状况及生活条件仍然堪忧,但低保群体对政府的低保政策普遍持满意态度。当前应从主要关注效率转移到公平与效率并重上来,通过建立综合性的城市扶贫救助体系尽可能缓解城市贫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晓辉 范从来
本文在综合和归纳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考察了汇率制度选择研究中所采用的社会福利标准和微观福利标准的基本内涵、由社会福利向微观福利标准演变的基本动因以及两种不同标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本文指出,由于汇率制度选择标准的发展演变,没有任何一种汇率制度能适用于一国的所有时期,任何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也会因此而呈现出一种动态变迁的过程。
关键词:
汇率制度选择 社会福利 微观福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何平 张远凤
社会救助标准在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社会救助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执行力直接关系到社会救助制度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和生命力。针对我国社会救助标准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深化给付标准的认识,从标准的公平性、标准的充足性、救助标准的针对性等方面完善社会救助标准,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制度实际效用,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
关键词:
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体系 救助标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林君
将"家庭户"规模和结构标准化,实现对家庭现实情况的一种近似模拟,是推进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家庭课征可操作性的一种有益的尝试。本文梳理了学界关于个人所得税课税单位选择的共识与分歧,探讨了西方个人所得税课税单位选择理论依据在我国的适用性,以及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中家庭因素考量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历次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等,梳理总结我国"家庭户"规模和结构变迁,提出个人所得税家庭规模和结构的标准化设计。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课税单位 家庭 标准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湛正群
文章尝试运用制度理论和博弈理论来分析和解释企业进行ISO贯标的动因与效果。文章认为,在ISO贯标的早期,企业大多是采用的强制性机制;在ISO认证的中期,企业认识到进行ISO认证所带来的好处,开始进行竞争性模仿;目前则更多是一种制度性模仿,因为企业如果不采用ISO质量标准就无法被业界所认可。制度性模仿所产生的一个主要的后果就是标准与企业实际运作的分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曙光 刘伟乐 张子山
区块链时代已经到来,前沿技术不仅引发会计标准化的改革,也为联网审计的发展带来更上一层楼的新机遇。本文基于区块链时代背景,遵循"区块链—会计标准化—企业联网审计"这一逻辑,深入探索区块链技术对会计标准化与企业联网审计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促使会计标准化发生相应变革,具体体现在会计核算、管理和组织的标准化变革,进而对企业联网审计的审计重点、范围、风险、准确性、效率和成本等方面带来影响。并基于此对企业和监管部门应对区块链引发的变革提出相关建议。文章作用机制框架为会计标准化与联网审计研究提供区块链背景的拓展,对区块链在会计、审计领域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区块链 会计标准化 联网审计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郭厦 王丹 高舸桅
农业生产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是其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家庭农场则是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较先进的家庭农场发挥示范作用,进而带动家庭农场整体的高质量发展。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来,各地相继出台了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文件,但鲜有文献对这些文件中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探讨。 本文收集了21个省级和31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文件,对其提出的示范家庭农场评定条件和要求进行梳理和比较,发现这些认定标准大多存在以下问题:(1)具体要求与定义性规定脱节,不利于评选出真正的示范家庭农场。比如,没有相应的量化指标来保证“以农业收入为主”和“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的规定性,对经营规模大多只有下限要求、没有上限要求,可能把从事非农生产的经营主体、专业大户和公司性农场等评为示范家庭农场。(2)认定标准过低,示范家庭农场先进性不足不利于示范作用的发挥。例如,未对农场主的年龄、文化程度、经营经验以及农场的新技术采用和机械化水平等提出要求。(3)省级标准与市级标准没有拉开档次,不利于促进不同发展层次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发展。除了在经营面积上省级要求明显高于市级要求外,其他评定条件和要求的省级标准与市级标准差别不大。(4)认定标准中生态绩效指标太少,不利于新时代家庭农场的绿色发展。虽然有些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文件提出了“三品一标”的要求,但在绿色环保方面的要求过低,不能满足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 目前,各地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与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时间短、整体水平不高有关,但示范家庭农场的评选应该着眼于示范性和引领性,而不是照顾大多数。目前,有些地方的做法(如江苏省)值得借鉴。建议:对示范家庭农场的农业收入比重、家庭成员参与农场经营人数、雇工比例等有一个明确的量的要求,并规定经营规模的上限;适当提高示范家庭农场认定的门槛条件,例如,农场主的年龄要在55岁以下、文化程度要在中专和高中以上,近三年至少使用一项以上新技术等;大幅度提高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与市级标准明显拉开档次;增加生态绩效方面的要求,例如,把化肥农药使用强度、有机肥利用率等纳入示范家庭农场的认定条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凤玉 马立军
住房保障对象准入标准的确定一直是保障性住房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关键环节。以保定市抽样调查样本为基础,从家庭收入的角度研究准入标准测算方法。利用统计中格点搜索法,确定"中低收入组"家庭的年人均收入上限值,结合不同覆盖率目标确定住房保障对象中各细分家庭的收入标准。
关键词:
住房保障对象 家庭收入标准 格点映射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基于家庭收入的保障性住房标准研究"课题组 朱建平 王婷婷 刘晶
保障性住房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为使保障性住房充分发挥作用,其准入标准的确定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大都以人均收入作为参考指标,本文旨在测算并确立以家庭收入为参考指标的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由于厦门市保障性住房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故以厦门为例考察基于家庭收入的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根据抽样调查的分组数据界定"中低收入组",通过正态分布与均匀分布的转换,利用格点映射法,找出覆盖面为40%的收入上限值,即为保障性住房的准入标准。基于此标准,结合"按年人均收入限值"这一指标,将家庭组别按人口细分,划分出针对不同家庭规模的参考准入标准。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海明
国家制度好坏的根本价值标准是公正,亦即等利害交换,说到底,是平等,特别是经济平等:一方面,在任何社会,每个人不论劳动多少、贡献如何,都应该按人类基本物质需要完全平等地分配基本经济权利(即按需分配)。另一方面,在私有制社会,应该按照每个人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而分配给他含有等量交换价值的非基本经济权利,以便使每个人所享有的非基本经济权利的不平等,与自己所贡献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的不平等的比例,完全平等(即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公有制社会,则应按每个人所贡献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分配给他含有同量社
关键词:
国家制度价值标准 公正 平等 人道 自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宝臣
贫困家庭临时救助(TANF)是美国一项重要的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并运行20余年,为美国贫困家庭提供基本的帮助。该制度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强调救助的"临时性""工作优先"以及项目间合作,地方政府具有较大的自主性,提供主体的多元化等。借鉴TANF的经验,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应发挥不同社会主体的作用,实现不同救助项目之间的良好合作,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责。对制度的学习和借鉴,要考虑到跨文化的因素,不能简单复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晓辉 范从来
汇率制度选择研究历来就是在标准的分析框架下,根据不同的制度选择标准进行的,恰当的分析框架和合理的选择标准缺一不可。在分析框架上,主流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经历了M -F-D范式向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范式的演变;在制度选择标准上,则经历了由宏观稳定性标准向微观的福利性标准发展演变的历程。本文对此做了扼要的回顾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指出了已有研究对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和进一步完善的指导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姜英冰
近年来,我国在会计标准建设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但会计造假问题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当前我国及其他国家企业所出现的会计造假问题并不能说明会计标准存在问题,绝大多数的会计造假都是未能有效地实施会计标准的结果,会计标准的实施不力才真正是会计造假的阿基里斯之踵。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顾声乐 齐严
完善税收制度的标准□顾声乐齐严按社会经济和财政活动规律的要求正确设计税收制度的内容,是完善一国税收制度的基本要求,但并不是标准。税收制度完善的标准,应是税收制度规范形式和操作形式能否被统一起来。一个税收制度的法律法令政策能普遍地执行,而且税收制度操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