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22)
- 2023(2769)
- 2022(2052)
- 2021(1918)
- 2020(1464)
- 2019(3302)
- 2018(3164)
- 2017(6101)
- 2016(3477)
- 2015(4080)
- 2014(4251)
- 2013(3945)
- 2012(3649)
- 2011(3148)
- 2010(3071)
- 2009(2728)
- 2008(2824)
- 2007(2478)
- 2006(2061)
- 2005(2059)
- 学科
- 济(10621)
- 经济(10607)
- 管理(9622)
- 企(9433)
- 企业(9433)
- 业(8706)
- 理论(4928)
- 方法(4863)
- 业经(4675)
- 教育(4141)
- 教学(3847)
- 文化(3713)
- 产业(3705)
- 中国(3657)
- 财(3122)
- 和(2866)
- 数学(2772)
- 数学方法(2670)
- 制(2461)
- 务(2383)
- 财务(2380)
- 财务管理(2377)
- 企业财务(2316)
- 市场(2316)
- 地方(2200)
- 经济理论(2181)
- 学法(2174)
- 教学法(2174)
- 企业经济(2160)
- 农(2036)
- 机构
- 学院(46223)
- 大学(45030)
- 管理(16394)
- 济(14358)
- 理学(13973)
- 经济(13916)
- 理学院(13757)
- 管理学(13454)
- 管理学院(13337)
- 研究(13250)
- 中国(9668)
- 京(9640)
- 范(9570)
- 师范(9532)
- 江(7850)
- 师范大学(7695)
- 财(7627)
- 教育(7370)
- 科学(7309)
- 职业(6414)
- 州(6385)
- 技术(6279)
- 中心(6262)
- 所(6197)
- 北京(6162)
- 财经(5927)
- 研究所(5399)
- 经(5356)
- 商学(5096)
- 商学院(5053)
共检索到74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屠莉娅
为了打破"单面"的"他者"文化的束缚,更为完整地帮助学生解读真实的世界、人性和生活经验,防止学生沦为缺乏反思与批判能力的文化奴仆,本文提出了要从发现被隐藏的他者世界和人性开始,打破现有语文课程文化所存在的完人的模型、生活的镜像、发现生活选择的代价,进而完整地认识他者世界,并以此为中介,最终进入自传反思式的自我关照,实现课程文化和学生角色的"自我"转型,实现课程最终为学生自我的真实生活服务。
关键词:
他者文化 自我文化 存在体验课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燕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语文教学受到了较大冲击。如何正确定位高职语文教育,如何成功转型高职语文课程,是每一个高职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寻找探索高职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并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就业导向 协同教学 以用定学 能力本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元华
长期以来,由于语文课程本体研究的薄弱与纷乱,我们对语文课程的把握飘忽不定,语文课程长期陷入"变革——纠错——变革"的动荡之中。明确语文课程的本体与核心成为语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当务之急。从事实和直觉层面判断,语文课程的本体就是读书写文章。从原理上探讨,语用体验是语文课程的本体,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明确了语文课程语用体验本体、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核心,不同时期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得失就一目了然。现阶段的语文课程改革的不足在于,不注重对语用体验本体和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核心的整体把握,没有牢牢把握住话语意义的探讨必须来自话语最终回归话语。
关键词:
语文课程 本体 核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倪文锦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考试改革是大家关心的一个热门话题。考试虽然不等于评价,但是考试作为评价的方式之一,它同样需要体现评价思想的变革。本文在简要论述语文课程评价为什么改革,改革什么,以及怎么改革的基础上,重点从四个方面谈了新的评价思想对语文考试改革的影响。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语文 课程评价 考试 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董蓓菲
社会转型令语文课程面临纵向的民族文化价值选择,横向的东西文化价值冲突。我们需从文化学、社会学等多视域审视语文课程,建构课程文化理论模型。尝试传统课程文化寻根,国际课程文化理解,本土课程文化生成的语文课程文化自觉。借鉴西方跨文化交际能力养成、体验性文化学习观以及文化回应教学法。
关键词:
语文 课程文化 研究模型 创新实践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韦美日
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文化"缺位,在语文课程资源中存在"经验"失落,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的指导,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的思路和方法论基础。广西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属于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在这个类型组区分的六个类型中,广西民族地区可以区分为三个类型:山林刀耕火种型、山地耕猎型、丘陵稻作型。广西民族地区分支的这三个经济文化类型的共同特点是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文化落后。因此,广西民族地区的语文课程开发就必须立足于本地环境资源的特点,尽量挖掘本地的经济基础能提供的物化的语文课程资源;同时发挥民族地区群体的协同作用,发挥各种潜在资源的优势,开发出有广西民族特色的、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玉秋 邱福明
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总是伴随着一定代价的付出。公平问题、知识弱化、理性精神和传统做法的丢弃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突出问题。课程理论的杂糅化综合逻辑、课程内容的含糊以及课程实践者个人的主观失误都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树立语文课程代价意识、把代价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和加强语文课程实践的反馈与调整等措施也是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琚静斋
民族预科语文课程如何定位,既是民族预科语文课程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民族预科语文教学实践的实际成效。预科教育是介于中学教育与大学本科教育之间的民族高等院校的特殊层次,因此,对民族预科语文课程的定位应该着眼于中学语文与大学本科中文专业课程之间寻找恰当的接点,在此基础上,突出民族预科语文课程本色、大学本位和民族特色。
关键词:
民族预科 语文课程 定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淑玉
生源质量下降,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对传统教学方式缺少兴趣,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以一个班为实验班,对学生实施历时一学期的影视导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验,通过在模块化教学中引入影视资源,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明显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增强,阅读层次也有所提升。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语文 课程资源 影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穆厚琴
面对大学语文的存废之争,文章指出,大学语文应该摆脱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崭新的教育理念致力于确立科学的课程目标,选取立足于语文文学性、人文性和当代大学生视角的优秀教材,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从而形成大学语文特色教学,增强课程魅力,为大学生实现思想和文化的超越奠定基础。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元华
目前语文课程诸标准内部和相互之间存在着严重分歧甚至矛盾,由此引发了语文教学的诸多弊病。要想消除这种分歧、矛盾与弊病,必须让语文课程持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标准。这个基本标准来自四个方面:(1)规范性标准:即规范性内容是否正确,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语法形式等是否正确。(2)生活常识标准:即是否符合生活认知常理,用到生活常理的,应用生活常理判断;如果明显违背常理,那就应该否定。(3)话语关联标准:即是否符合话语认知规律,如果话语前后缺乏明显联系、话语前后联系不指向交际目标、话语前后联系明显错误,那就应该否定。符合话语认知规律的正确程度来自话语前后联系指向交际目标的紧密程度。(4)公度标准:依据前三个标...
关键词:
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 基本标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秦朝晖 傅书华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应为大学生个体精神的成长与语文能力的培养,具体为:由"问题意识"构建大学语文的主体内容,通过"人文母题"的形式组织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用"深度语文"及通过体验、理解、表达实现对学生语文潜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大学语文 课程定位 问题意识 人文母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华 张永辉
专题式教学是提升大学语文的课堂活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以教学目标的人文性、教学内容的立体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延展性、评价方式的综合性为基本理念,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大学语文 专题 教学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郭蕾
<正>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评价的具体要求,小学语文课程评价要素可确定为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各要素具有如下特点。1.评价内容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内容的整体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整体;二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三是各学段的衔接与进阶形成的整体。评价内容的综合性是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语文实践能力的综合运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松毅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是近年来不断被教育界探讨的重要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紧扣职业特点和要求,才能够将其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关键词:
大学语文改革 兴趣 地域文化 职业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