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65)
- 2023(2449)
- 2022(2021)
- 2021(1817)
- 2020(1292)
- 2019(3130)
- 2018(2771)
- 2017(5491)
- 2016(2944)
- 2015(3016)
- 2014(2860)
- 2013(2880)
- 2012(2544)
- 2011(2291)
- 2010(2398)
- 2009(2159)
- 2008(2066)
- 2007(1668)
- 2006(1575)
- 2005(1264)
- 学科
- 济(14734)
- 经济(14717)
- 中国(9150)
- 地方(6462)
- 城市(6249)
- 管理(5440)
- 人口(4626)
- 城市经济(4520)
- 方法(4103)
- 数学(3861)
- 数学方法(3829)
- 环境(3428)
- 业(3102)
- 发(2942)
- 学(2809)
- 地方经济(2693)
- 方城(2671)
- 农(2517)
- 国人(2014)
- 农业(1989)
- 中国人(1964)
- 资源(1910)
- 业经(1907)
- 发展(1774)
- 展(1773)
- 产业(1656)
- 划(1630)
- 土地(1461)
- 生态(1436)
- 规划(1395)
- 机构
- 大学(42411)
- 学院(40848)
- 研究(17378)
- 济(16531)
- 经济(15895)
- 管理(14304)
- 理学(12495)
- 理学院(12155)
- 管理学(11886)
- 管理学院(11796)
- 科学(10989)
- 中国(10872)
- 京(10000)
- 所(8309)
- 范(7990)
- 师范(7963)
- 研究所(7554)
- 中心(7434)
- 师范大学(6941)
- 院(6658)
- 财(6285)
- 北京(6112)
- 城市(5988)
- 经济学(5709)
- 江(5686)
- 财经(5462)
- 业大(5278)
- 研究中心(5276)
- 环境(5214)
- 经济学院(5193)
共检索到57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健  吴静云  谢秀珍  黄珏  
                                    
                                
                            
                            从"人口空间"上系统解读一个城市为理解中国城市转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是人文地理学格局与过程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人口普查数据,利用GIS工具,以武汉作为实证对象,系统分析了城市人口迁移和分布的空间特征,试图从"人口空间"的视角解读武汉。研究发现:武汉人口的省外联系特征逐渐突出,人口的辐射地区以中部地区为主兼及四川,人口的上游联系指向三大经济核心区;就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特征而言,城市人口增长地域过于集中,属于典型的"近域扩散",与东部地区大城市相比,武汉在老城区人口增长和外来人口空间分布方面表现出"反常"的一面,人口的年龄、就业和素质结构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这可以从城市产业布局、城市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辉  陈以春  孟祥菁  
                                    
                                
                            
                            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化进程等等,都带来了人口的社会分层。这种分层不仅表现在居住空间的分异,更表现在职业、公共资源分享等众多方面的社会差异,对社会公平、经济效率等产生深刻的影响,社会空间结构的分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突出问题,对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利用因子生态分析和空间分析结合的计算机统计分析技术,利用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历年统计年鉴数据,对城市圈内部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寻找哪些因素影响了社会结构的分异以及影响的程度。研究发现:从人口分异的类别来看,武汉城市圈产生了社会空间的分异,按照六普数...
                            关键词:
                                
                                    
                                    
                                        社会空间分异  武汉城市圈  人口普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细归  吴清  廖天  
                                    
                                
                            
                            文章基于武汉城市圈1982~2010年的人口和GDP数据,运用人口经济耦合指数、空间自相关和区域重心方法,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人口与经济的空间耦合关系。研究表明:武汉城市圈人口经济耦合程度呈现"圈层式"的分布特征,区县人口与经济呈集中化态势,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趋于一致;其人口与经济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不断向以武汉为核心区的"内圈"方向集聚,这种空间趋同和集聚趋势在不断增强;研究阶段内其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均位于武汉主城区内,并整体往东南方向移动的趋势。武汉城市圈人口与经济的空间耦合关系及其变化是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区域交通条件、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和发展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人口  经济  空间耦合  武汉城市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亮  张贞冰  
                                    
                                
                            
                            以人口规模分布为数据,以城市首位度和位序—规模曲线为研究视角,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并比较研究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分布规律,客观全面评价武汉城市圈空间自组织演化水平。研究表明:武汉城市圈在空间自组织演进过程中,总体阶段上落后于比较对象,空间自组织演化尚处于以集聚作用为主要驱动力的演化阶段,主要要素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腹地发育略显滞后。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都市圈中心性最明显,武汉城市圈次之,珠三角城市群集聚扩散作用相对较为均衡,区域空间发展更为匀质化。武汉城市圈未来的发展,应该在大力提升区域经济总量的基础上,有意识引导分散的空间组织作用力,实现区域空间形态向更为合理的方式演进。
                            关键词:
                                
                                    
                                    
                                        空间自组织演化  人口规模分布  武汉城市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华丽  杨云彦  
                                    
                                
                            
                            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研究是解决我国宏观与区域人口布局的重大课题。已有的研究多以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研究尺度涉及国家级、省级以及市县级,较少涉及城市圈的人口功能分区。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以传统的基于行政区划的人口发展功能区为参比,在对统计型人口数据进行空间化的基础上,以人口数据与地理数据的叠加分析结果为基本依据,通过建立人口与耕地、水体和高程的决策树,探索一种全新的人口功能分区路径,并对两种人口功能分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和传统的基于行政区划的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结果相比,基于人口数据空间化技术的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结果在总体上与前者吻合,同时具有如下优势:一是在分区方法上摈弃了诸多的指标计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名海  
                                    
                                
                            
                            概述了武汉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基本过程,从用地变迁、CA模拟、形态测度三个方面进行了定量化研究,运用GIS技术进行用地、人口空间分布数据的建库和可视化表现,运用CA模型对四个主要历史时期主城空间增长过程进行了模拟,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了测度评价,分析了空间增长的基本规律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用地变迁  CA模拟  形态测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义  胡高  
                                    
                                
                            
                            节约集约利用地下空间,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关键举措之一。武汉市从土地管理的视角出发,着力解决地下空间的价格机制、供地方式、综合利用、管理制度、权属登记等问题,推动了地下公共停车场、首义文化区地下空间、地铁上盖等项目土地使用权的公开交易。健全地下空间价格机制土地价格的形成和确定是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成功出让的必备前提。对于经营性地下空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涛  刘颖莹  卢桂伊  张凯  
                                    
                                
                            
                            针对我国城市发展中逐渐凸显的教育设施与适学人口空间分布不匹配问题,提出基于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教育设施布局优化配置技术方法。首先,提出基于地块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教育设施需求预测方法,进而利用两步移动搜寻法划分教育设施服务区并评价供需平衡性,最后利用空间交互模型优化教育设施布局。将该方法实证应用于武汉市硚口区初中布局,发现教育设施空间供给与人口学位需求存在空间错位问题,基于社区两实人口预测学位需求选定新增教育设施地址和扩容设施,有助于提升硚口区教育设施供需平衡性,保证设施服务公平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单卓然  黄亚平  张衔春  
                                    
                                
                            
                            为弥补既有研究存在的数据平均化基于单一空间类型、对山水资源富集城市针对性不强等不足,以武汉为例,基于城镇居住用地、乡镇街行政辖区、规划地域层次及格网单元的多重叠加,利用GIS及SPSS识别市域及主城区人口密度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市域乡镇街人口密度梯度差异大,"核心—边缘—外围"结构突出,"圈层层级式"格局显著;主城区人口高度密集,密度分布呈"复合多中心";"两江口"是三环内人口主中心,其4km范围内单中心结构突出,符合幂函数模型;4km外具备4个人口副中心,主副中心在西北、东北和东南形成三条人口密集轴带。分析认为:我国(特)大城市市域人口密度格局多遵循"核心—边缘"及"圈层分布"规律;主城区存在高密度主中心,人口分布普遍经历从"单核心"向"单核—多核复合化"的渐进过渡,不能单纯用"非单即多"定义主城区人口格局,城市人口密度模型因时、因地而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赛南   邓慧琳   彭馨雨   陈书迪   王雨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都市圈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已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重要空间单元。文章以武汉都市圈为研究区域,基于手机信令、百度指数等多源大数据,采用要素流模型、SOM神经网络分级模型和QAP关系回归分析等得出城市空间联系格局、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武汉都市圈各要素流动形成的空间格局呈多中心组团式结构,且内部流动强度不一;(2)根据SOM神经网络分级模型结果将武汉都市圈城市的对外联系能力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武汉的对外联系能力与其他城市之间呈现出显著差异;(3)城市发展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差异对不同城市间要素流强度具有显著负影响,城市规模和开放程度差异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共同影响了都市圈内城市空间联系格局的形成。最后,针对武汉都市圈城市空间联系格局的优化提出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水玲  何建华  丁愫  
                                    
                                
                            
                            城市活力是城市品质的重要表征,研究城市活力的特征和强度对城市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例,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新兴大数据和GIS空间分析工具的支持,构建人口活力、经济活力、功能活力和交通活力等四个方面的指标,分析了城市活力表征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城市活力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第一,武汉市主城区是最大的城市活力源,鄂州市是次级城市活力源;第二,武汉市具有最高的城市活力综合指数,但尚未拥有较强的集聚辐射能力;第三,各城市内部的人口、经济、功能、交通四个方面的活力子系统缺乏足够的协调性,在交通子系统方面均具有较高的活力。
                            关键词:
                                
                                    
                                    
                                        城市活力  空间特征  综合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殷毅  曾文  
                                    
                                
                            
                            文章论述了城市区域化是目前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发展出现的特有现象,它有别于传统的城市—区域生成关系,也有别于传统的城市郊区化现象,是中国特定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应对资源短缺压力而产生的城市功能、人口、空间扩散方式,其经济、社会、空间特征决定了城市区域化是中国“大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现象。运用城市区域化相关理念,指导新时期武汉市城市区域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创新,提出了城市发展区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中心城区———城市廊道———组群的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曾艳红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全国几个特大城市流动人口的发展情况与武汉市流动人口的比较分析,找出各大城市流动人口的共同点及各自特点,充分借鉴其它城市对流动人口管理的经验,为武汉市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瑞林  刘承良  杨振  
                                    
                                
                            
                            基于1990~2010年人口统计数据,结合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武汉城市圈人口空间分布的时空格局分异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圈域人口规模持续稳步增长,可划分为1990~1999年剧增阶段、1999~2006年滞涨阶段和2006~2010年稳步增长3个阶段;(2)圈域人口格局表现为东西向的交通廊道(宜黄-黄黄-黄小高速)指向且不断得到强化;(3)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异系数先升后降,圈域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先扩大后缩小,但空间差异的绝对水平即空间异质性特征仍较为突出;(4)人口分布的动态变化格局表现为"圈层式"空间分异,圈域人口分布的主要方向为西北-东南向,且在进一步的往东南方向...
                            关键词:
                                
                                    
                                    
                                        人口分布  时空格局  动力机制  武汉城市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鄢小兵  徐艳兰  高谦  
                                    
                                
                            
                            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和城市流强度模型,对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联系呈现一种"单核向心模式",即武汉是整个城市圈空间联系的引力中心和辐射源,圈中城市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外围8个城市与中心城市武汉之间的联系;2有"点轴扩散"的分布特征,即城市圈经济空间联系的密集区,主要集聚在沿江沿线分布的4座城市(仙桃、武汉、鄂州、黄石)之间。据此,提出优化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联系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