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
2022(1)
2019(1)
2018(3)
2017(3)
2016(1)
2015(1)
2014(1)
2013(3)
2011(2)
作者
(4)
(3)
(2)
(2)
(2)
建军(2)
张中(2)
张建军(2)
(2)
(2)
(2)
(2)
(2)
(2)
(1)
(1)
于飞(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学科
业经(4)
(4)
经济(4)
中国(3)
书馆(3)
(3)
图书(3)
图书馆(3)
(3)
网络(3)
网络化(3)
自动(3)
自动化(3)
产业(2)
(2)
体制(2)
信息(2)
信息产业(2)
(2)
(2)
商业(2)
商业经济(2)
总论(2)
组织(2)
经济体(2)
经济体制(2)
(1)
(1)
企业(1)
供销(1)
机构
大学(13)
学院(11)
(6)
理学(6)
理学院(6)
管理(6)
管理学(6)
管理学院(6)
书馆(5)
北京(5)
图书(5)
图书馆(5)
交通(4)
大学图书馆(4)
技术(4)
业大(3)
(3)
师范(3)
(3)
研究(3)
经济(3)
职业(3)
(3)
上海(2)
中国(2)
中心(2)
交通大学(2)
公司(2)
内蒙(2)
内蒙古(2)
基金
研究(9)
基金(8)
科学(8)
项目(8)
基金项目(7)
社会(5)
社会科(5)
社会科学(5)
科学基金(5)
(4)
发展(4)
国家(4)
(4)
(4)
2015(3)
(3)
之一(3)
互动(3)
(3)
(3)
创新(3)
(3)
基于(3)
(3)
成果(3)
教育(3)
(3)
(3)
机理(3)
物流(3)
期刊
图书(6)
情报(6)
(5)
经济(5)
工作(4)
情报工作(4)
业经(3)
商业(3)
商业经济(3)
技术(3)
管理(3)
(1)
中国(1)
中国人(1)
书馆(1)
(1)
人力(1)
人力资源(1)
(1)
企业(1)
企业管理(1)
北京(1)
(1)
国人(1)
图书馆(1)
大学(1)
学学(1)
学报(1)
实践(1)
工商(1)
共检索到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苏云  
"互联网+"改变了生产关系、升级了传统行业生产、推动了跨界融合与创新,而"人工智能+"则颠覆了社会生产方式与思维认知,并驱动着社会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是诸多行业发展的新引擎。文章在概述"互联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图书馆"的基础上,设计了"人工智能+图书馆"的三层结构模型。分析认为,"人工智能+图书馆"有虚拟助理、虚拟服务、精准化管理等8个应用场景,"人工智能+图书馆"建设也面临着理念、大数据建设基础薄弱等障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余国俊  唐亮  朱蔚婷  
研究背景在"营改增"正式落地后,电子发票不断普及到各个行业,导致一个企业日常生产活动中收到的需认证的纸质增值税专用发票范围及数量的增长。此外,纸质与电子发票混合并存的状态也给管理带来不便,增加了管理难度和管理风险。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盈利模式转为准许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秦华  
"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随着互联网金融服务技术日益成熟,商业银行人工网点的作用与地位下降趋势明显。本文认为:商业银行人工网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会存在,但必须通过优化网点布局、强化功能设计、突出客户体验、调整经营模式,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业态变化,发挥自身竞争优势,与互联网金融展开错位竞争,才能在互联网时代发挥出应有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雷晓天  柴静  
互联网平台用工的治理问题是当前政府治理的焦点,对其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对平台用工的治理经历了从“探索”到“发展中规范”,再到“规范中发展”的演进过程。本文构建了“社会环境-治理逻辑-治理策略-政策工具”的分析框架,对平台用工治理的演化过程和机制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社会环境的演变会影响治理逻辑的切换,进而影响治理策略的选择;治理策略的演进会影响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执行;政策的更新与迭代会进一步影响平台用工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发展轨迹。社会环境、治理逻辑、治理策略和政策工具之间的动态关系形塑着平台用工治理的形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建军  赵启兰  
文章围绕"互联网+"背景下产品供应链物流需求演变的特点,分析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产生过程;结合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本质及物流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之间子母关系的实际,研究了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联动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联动发展演化的六个递进阶段:即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弱"联动、"点"联动、"线"联动、"面"联动、"网"联动以及"生态"联动;在此基础上,文章围绕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联动发展演化的递进关系,揭示出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联动发展的演化逻辑与机理,并进一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建军  赵启兰  
文章围绕"互联网+"背景下产品供应链物流需求演变的特点,分析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产生过程;结合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本质及物流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之间子母关系的实际,研究了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联动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联动发展演化的六个递进阶段:即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弱"联动、"点"联动、"线"联动、"面"联动、"网"联动以及"生态"联动;在此基础上,文章围绕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联动发展演化的递进关系,揭示出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联动发展的演化逻辑与机理,并进一步提出了未来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联动发展的研究主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原  陈劲  于飞  吕佳颖  杨慧  
通过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国内外开放式创新研究的现状,针对汽车开发阶段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大数据智能分析在汽车开发阶段的应用。进一步结合某汽车集团汽车研发的特点,提出了面向汽车开发的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利用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打造以工程师为中心的分析单元。该平台基于对现有业务场景的探索和应用,积累了海量数据资源,补充了汽车行业语义库,提高了主机厂自身的数据清洗、挖掘及分析能力,打破了数据分析在人力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降低了主机厂对第三方互联网调研企业的依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峰  李书宁  
指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带来了一系列变革,总结当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研究现状,介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馆藏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系统框架与功能革新,探讨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梦浠  
本文以理论抽样原则,选择银泰百货和永辉超市两大龙头企业作为研究案例,从全渠道战略实践的对比分析等方面阐释了银泰百货和永辉超市从传统零售转型的过程,概述了全渠道布局的先决条件和多渠道到全渠道转型升级的路径,随后从多渠道到全渠道如何转型等方面具体介绍其发展历程,最后从全文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推动传统零售企业的高效转型。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旭晖  赵博  刘志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者主权时代的到来,全渠道零售正成为全球零售企业打造竞争优势的利器。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零售商纷纷向多渠道、全渠道的方向转型升级,试图借此摆脱困境,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很多零售企业在多渠道战略实施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又盲目进入全渠道,导致经营更加恶化。文章选取银泰百货和永辉超市两种具有不同业态背景的零售企业作为样本,通过双案例研究,探索了传统零售企业从多渠道向全渠道转型的先决条件,即充足的资本投入及数据流量支持;进而发现了传统零售企业从多渠道向全渠道转型升级的一般路径,即"新渠道布局——全渠道基础上的O2O运营——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渠道数字化融合"。传统零售企业从多渠道到全渠道的转型升级过程中,要逐步构造全渠道商品组织能力、全渠道运营能力、全渠道数字化营销能力和全渠道服务能力。建议传统零售企业实施全渠道战略应注重全渠道战略时机的选择,注重无缝式购物体验的塑造,注重物流和大数据体系建设,并针对不同业态采取差异化的全渠道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第三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主题为"向‘互联网+’与智能制造进军",论坛期间,围绕互联网+、中国制造、大数据等国家战略,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作了主题报告,就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要深入研究的重点问题进行了部署。工信部、中央网信办、美国应用技术教育联盟、中兴通讯、曙光股份有限公司等代表作了主场报告,围绕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进产教融合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讨。论坛期间有关方面还签署了多项协议,汇聚创新要素,促进各界联手合作共赢。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董晓霞  龚向阳  张若林  严潮斌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管理和服务是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之一,首先对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进行了定义,其次分析了北京邮电大学研制的智能图书馆示范系统的系统框架和关键技术,最后对系统实现的功能进行了描述。旨在厘清智能图书馆的概念,为未来开发和部署基于物联网的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图书馆提供一定的策略指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军玲  
物联网的诞生,"智慧地球"的提出,使图书馆的智能化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化是智慧化的初级阶段,智慧化是智能化的发展和延伸,物联网技术则是图书馆的智能化进而智慧化的桥梁。物联网技术以其优良的特点,为图书馆的智能化带来了广阔而美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范炜  胡康林  
[目的/意义]物联网打通、强化以及丰富化了事物之间的连接。以泛在连接为基础,明确(情境)感知与(智能)响应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内涵,进一步理清服务能力的智能化提升路径。[方法/过程]首先,明确物联网环境中智慧图书馆的服务研究导向,明确服务能力提升的智能化,以情境感知为基础,剖析智能响应服务内涵;其次,在物联网环境中显式化提出信息服务“感知-响应”回路;最后,提出智慧图书馆智能响应服务框架。[结果/结论]物联网放大了情境感知的强度与广度,使得以用户为中心的连接网络更加显现化和丰富化,智能响应服务的“情境感知-情境建模-情境计算-资源响应-智能适配”5层框架为智慧图书馆服务设计提供参考和行动框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红  
通过对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的探索,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云图书馆"的架构模型,探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云图书馆"的特征,分析其关键技术,指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云图书馆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