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0)
2023(10457)
2022(8639)
2021(8374)
2020(6664)
2019(15278)
2018(14834)
2017(28161)
2016(15227)
2015(16866)
2014(16543)
2013(16622)
2012(15691)
2011(14483)
2010(14681)
2009(13613)
2008(13416)
2007(11981)
2006(10893)
2005(9861)
作者
(43575)
(37452)
(36644)
(35041)
(23335)
(17736)
(16360)
(14284)
(14225)
(12964)
(12937)
(12412)
(11817)
(11771)
(11759)
(11262)
(10777)
(10771)
(10484)
(10402)
(9557)
(9137)
(8994)
(8643)
(8452)
(8282)
(8103)
(7906)
(7439)
(7438)
学科
(70276)
经济(70206)
(46829)
(44010)
管理(32606)
农业(31098)
方法(25477)
数学(23124)
数学方法(22882)
中国(22410)
(22091)
企业(22091)
业经(18508)
(15258)
(14767)
贸易(14758)
(14485)
地方(14332)
(13618)
(12970)
(12312)
(11343)
银行(11319)
(11253)
(11025)
农业经济(10701)
(10495)
金融(10493)
发展(9979)
(9960)
机构
学院(223039)
大学(222089)
(102902)
经济(101303)
研究(85992)
管理(81427)
理学(70402)
理学院(69546)
管理学(68435)
管理学院(68023)
中国(67115)
(56863)
科学(50764)
(47445)
(43763)
农业(43552)
(42127)
研究所(40081)
中心(38324)
业大(37940)
财经(33771)
(33138)
经济学(32689)
(31112)
(30671)
师范(30395)
(29792)
北京(29788)
经济学院(29501)
科学院(27626)
基金
项目(149865)
科学(119351)
研究(111972)
基金(111523)
(98325)
国家(97489)
科学基金(82055)
社会(74305)
社会科(70093)
社会科学(70076)
基金项目(58253)
(55881)
自然(49851)
教育(49357)
自然科(48741)
自然科学(48723)
自然科学基金(47905)
(47701)
编号(45030)
资助(44557)
成果(37052)
(35284)
(34539)
重点(34305)
(32690)
国家社会(32358)
(30762)
课题(30755)
中国(30425)
教育部(29816)
期刊
(118910)
经济(118910)
研究(68524)
(60949)
中国(47099)
农业(41486)
学报(37349)
科学(35726)
大学(29202)
(28403)
学学(27700)
管理(25959)
(24681)
金融(24681)
业经(23531)
教育(21086)
(20122)
经济研究(18121)
问题(17237)
技术(17084)
财经(16839)
世界(15779)
(14717)
农村(14228)
(14228)
农业经济(14077)
(13190)
(13006)
资源(12086)
经济问题(11889)
共检索到341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岳澎  黄解宇  
我国的"农民工"实质上构成了二元户籍之外的"第三种户籍",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待遇,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解决"农民工"问题可以考虑实施两步走战略:首先变现在的户籍"三元结构"为"新二元结构",然后实施"新二元结构"到"一元结构"的转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章元  高汉  
由于城市二级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程度高于一级市场,农民工在二级市场上所受到的工资歧视会低于一级市场上所受到的工资歧视。文章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上海市10 000个家庭样本进行了检验,并采用转换模型克服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结果发现,农民工在城市二级市场上所受到的地域歧视和户籍歧视分别比在一级市场上所受到的地域歧视和户籍歧视低18.5和27个百分点。上述结论表明,政府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分别应对不同市场中性质不同的歧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传义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他们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成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当前农民工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体制矛盾和突出问题,要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改革,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世存  
本文对《青年农民工:流动与就业》一书进行了剖析和评价,此书以务实和预判为基础,采用的研究逻辑、研究内容、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科学准确,深入分析了青年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就业、工作与生活方面的现状和态势,提出了预见性建议,笔者认为该书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的新型产业工人就业与流动的研究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刚  
1 中国近代以来的状况不完全符合刘易斯“二元经济论”的前提和条件。 2 长江三角洲现代化过程中呈现的不是传统与现代部门截然对立的二元现象 ,而是在传统部门中分化出与现代经济密切相关的新型成分 ,呈现出“三元结构”。 3 “三元结构论”讨论的是现代部门无法吸收庞大的传统部门劳动力前提下的经济发展问题 ,认为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补互动。通过三元结构 ,中国经济现代化途径不是单向的现代部门取代传统部门 ,而是多方向的、特别是通过传统部门自身的现代化来消化劳动力 ,通过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协调发展提高全社会的现代化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镜德  
在城乡基础、义务教育发展二元结构条件下,要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梦是困难的。在中国目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由个体化转向家庭化”的趋势,这种趋势为改变教育发展的两极分化格局提供了重要契机。文章认为能否在制度上保证农民工子女在迁入地获得良好的基础、义务教育是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  李睿  曹誉波  
农业转移人口是否实现了市民化,是度量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文章认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应选择"二维路径":一是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差别化落户和积分制政策,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二是推进人口管理创新,通过居住证制度,有序实现不能或不想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当前中国市民化进程正面临着外来人口的公共服务覆盖面窄、不同规模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距大、转移人口就业不稳定、中小城市就业机会少等问题。为此,需要夯实城市产业基础,加强职业培训,提供稳定的就业,推进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改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宪浩  
农民工作为具有鲜明特征的独特社会阶层,与城市户籍居民一起构成了城市新二元社会结构。新二元社会结构增加社会的不和谐因素,阻滞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加大和谐社会的构建成本。破解新二元社会结构的现实途径是通过尽快淡化农民工身份特征,尽快"分化瓦解"农民工群体,积极推动农民工融入其他社会阶层。这一进程分为融入障碍消除阶段、融入机制完善阶段和融入文化培育阶段。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小辉  史清华  
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历史上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导向下不可避免地选择,户籍制度改革已成共识,发达国家人口管理制度对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总结各地户籍制度改革实践经验,得到如下启示:以户为主的静态登记和以人为主的动态管理相结合,实行事后迁徙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人口自由流动的前提,统一城乡户籍登记制度,配套改革和渐进式改革相结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窦立春  
城乡二元结构是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边缘化"及精神断裂的主要原因。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使新生代农民工平等地共享现代性成果,既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也是实现人民福祉的重要目标。本文认为身份认同通过个体对共体的承认以及共体对个体接纳的双向互动过程,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政治—伦理生活提供精神关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学法  
二元结构变迁理论模型中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前提,即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可自由流动,而我国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却严重制约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因此,要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必须把重点放在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改革上。对如何改革我国的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宗樾  宋旭光  
本文以CFPS家庭数据为样本,借鉴A-F多维贫困测算框架,重新估计了中国25个省份在教育、健康、医保、就业和收入等五个维度的多维贫困。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入户籍制度变量来解释农民工多维贫困的原因。研究发现:户籍制度本身隐含着对流入人口的制度性歧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群体的自由流动和迁移,降低了个体外出寻求就业机会的可能性,进而加剧了农民工群体的多维贫困和不平等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是户籍制度影响个体多维贫困的主要途径。具体而言:第一,户籍身份隐含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不均等,导致教育回报率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进而影响农民工的教育选择与教育投入。第二,劳动者户籍身份的差异导致农民工获取就业机会不均等,但是就业机会不均等的影响深度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将会逐步被削弱。第三,劳动力市场对非城镇户籍劳动者的收入歧视依然存在,导致农民工落入多维贫困的概率更高。这也意味着,现阶段户籍制度所隐含的社会分割在改革进程中尚未从根本上扭转,因而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回报差距,是改善就业与收入机会不均等的关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闯  林曦  
针对渠道权力理论研究限于"二元"分析范式的不足,以交换网络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等为基础,初步考察了由三个渠道成员构成的三元网络中权力结构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二元关系之间相互影响的网络效应,对网络中的权力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三元环式网络中去,网络结构的闭合不仅会导致权力在网络中的重新分配,还会导致网络中渠道成员角色与功能的变化。要想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渠道系统中的权力结构,必须将二元关系还原到其嵌入其中的渠道网络中,考察网络结构的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自荣  张颖  赵永红  
相对于社会融合,社区融合要简单很多,但其也具有一定的结构。借助已有研究,提出社区认同、社区参与、社区交往3个因子的社区融合因子结构,并且开发3个因子的12项指标。运用调查数据对12指标的3因子结构进行验证,证明了3因子结构的合理性。立足因子结构对农民工、非农外来工、户籍居民城市社区融合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1)农民工和非农外来工都具有一定城市社区融合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低;(2)三个群体社区交往水平都较低,城市社区作为居民的家园、温馨港湾建设还有很大空间;(3)农民工和非农外来工城市社区参与水平远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建明  廖红丰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改革和城市化进程强烈冲击着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农民工”,一个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就业生活都处于弱势境地的城市边缘人群也悄然形成。他们基本没有制度保障,作为廉价劳动力支撑着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却没有分享到应有的利润和城市文明,相反还承受着许多难以言表的歧视和排斥,其社会保障权益面临严重缺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