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3)
- 2023(11099)
- 2022(9035)
- 2021(8870)
- 2020(7101)
- 2019(16363)
- 2018(16316)
- 2017(30570)
- 2016(17051)
- 2015(19491)
- 2014(19712)
- 2013(19124)
- 2012(17708)
- 2011(15887)
- 2010(16588)
- 2009(15243)
- 2008(15317)
- 2007(14280)
- 2006(12787)
- 2005(11604)
- 学科
- 济(70754)
- 经济(70683)
- 农(50728)
- 业(50673)
- 管理(43730)
- 农业(33837)
- 企(30226)
- 企业(30226)
- 方法(27144)
- 数学(23556)
- 数学方法(22952)
- 业经(21630)
- 财(21630)
- 中国(21254)
- 地方(17530)
- 制(17011)
- 学(12951)
- 农业经济(12860)
- 理论(12807)
- 发(12795)
- 体(12489)
- 策(12449)
- 财政(12122)
- 教育(10659)
- 发展(10478)
- 展(10459)
- 贸(10435)
- 贸易(10423)
- 银(10318)
- 银行(10307)
- 机构
- 学院(239319)
- 大学(231824)
- 济(91307)
- 经济(88964)
- 管理(88926)
- 研究(77985)
- 理学(75662)
- 理学院(74883)
- 管理学(73077)
- 管理学院(72667)
- 中国(62992)
- 农(57924)
- 京(49618)
- 科学(48260)
- 财(45943)
- 农业(43677)
- 业大(40687)
- 江(40362)
- 所(39533)
- 中心(38548)
- 研究所(34821)
- 范(32998)
- 财经(32783)
- 师范(32720)
- 州(31722)
- 北京(30911)
- 省(29998)
- 经(29596)
- 技术(27535)
- 农业大学(27275)
- 基金
- 项目(150841)
- 科学(117137)
- 研究(116276)
- 基金(105056)
- 家(90519)
- 国家(89552)
- 科学基金(76354)
- 社会(71402)
- 社会科(66887)
- 社会科学(66867)
- 省(62475)
- 基金项目(54652)
- 教育(54420)
- 编号(51643)
- 划(49910)
- 自然(47169)
- 自然科(46030)
- 自然科学(46022)
- 自然科学基金(45145)
- 资助(43144)
- 成果(42648)
- 课题(35848)
- 重点(33853)
- 发(33233)
- 部(32785)
- 农(32476)
- 创(30578)
- 年(29735)
- 性(29520)
- 制(28509)
- 期刊
- 济(117582)
- 经济(117582)
- 研究(71080)
- 农(63857)
- 中国(61110)
- 农业(43177)
- 学报(37612)
- 财(37190)
- 教育(35361)
- 科学(34457)
- 管理(30608)
- 大学(30394)
- 学学(28300)
- 业经(25844)
- 技术(24602)
- 融(24498)
- 金融(24498)
- 业(20079)
- 财经(16016)
- 问题(15957)
- 农村(15566)
- 村(15566)
- 版(15493)
- 农业经济(15344)
- 经济研究(15172)
- 图书(13781)
- 经(13768)
- 统计(12309)
- 技术经济(12131)
- 世界(11894)
共检索到380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杜力夫 魏登峰
现行农村基层“乡政村治”的治理结构,已经不可持续。在中央实施“多予少取放活”新政策的形势下,应当考虑进行乡村治理结构的制度创新。在乡镇实行基层地方自治即社区自治,建立乡镇长直接选举的基层自治政府,这种“县政、乡治、村派”的治理结构,符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剑英 邱云志 熊明均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村寨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四川省汶川县照壁村、萝卜寨村选择的两种不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给各自村寨带来的收益不同,两村应克服制约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因素,不同条件的乡村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 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采薇
乡村景观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目标,对乡村各种景观,特别是对乡村民居景观、乡村文化景观、乡村公共设施景观等进行改造、优化、开发的活动。本文针对我国乡村景观设计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景观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及强化景观设计理念、廊道与斑块协调建设等策略。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乡村景观 策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恒生
后金融危机时期,部分返乡农民工选择了留乡创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生资源,留乡创业农民工在建设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经营规模,增加人力资源,成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推进者;有利于逐步转变农民的小农意识与生育观念,提高农民的权利意识,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开拓者;有利于改变基层政权权力结构,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促进管理的民主化,决策的科学化,为乡镇改革增添新的力量,成为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完善的践行者。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留乡创业农民工 作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田剑英
我国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农村社区为单位,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乡村银行为农民提供小额贷款。文章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条件,分析了乡村银行的运行特点和乡村银行在我国的发展路径,揭示了乡村银行在我国发展的困境,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乡村银行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乡村银行 合作金融 小额信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成林 胡金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英魁 张长虹
作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中国乡村的民间信仰长期存在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且伴随乡村经济转型与多元文化观念影响,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中国乡村民间信仰的多元化态势在意识形态理念与实践形式两个层面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冲突现象。多元化的民间信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乡村社会的发展和农村的和谐,但当超越其良性冲突的界线,就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政府与相关社会组织应对乡村民间信仰进行积极地监测、评估及治理,发挥其正面功能,消除激烈冲突而带来的消极作用,进而为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民间信仰 中国乡村 传统伦理 宗教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徐柏松 陈明 陈卫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红娥 贺惠先
治理作为西方语境下的概念,运用到中国,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国情相契合,也就是说必须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社会的治理。中国治理的困境主要存在于农村建设的管理与自治、村干部的行政权与自治权以及村民的分散经营与集体认同的三对悖论中,因此,解决三对悖论,并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无疑是克服乡村治理困境的关键。
关键词:
治理 乡村治理 整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勇
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富民工程,通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虽然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迅速且广泛,但在当前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法律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管和执法、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文章通过对当前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探寻通过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加强乡村生态旅游监管、加大乡村生态旅游执法力度、增强乡村生态旅游法律意识等来完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法律保障途径。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 生态旅游 法律保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裕富 万自成
拥有良好合作能力的新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农民的合作基础已经从传统的“关系型”转向“利益型”。基于利益纽带而形成的合作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政府部门应该为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创造良好和宽松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既为培育农民合作能力提供有效载体,也能保障农民合作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 合作能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国锋 张沛 田英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这个历史任务的实现在西部地区尤为艰巨。文章分析和总结了国外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供西部地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选择的资源带动型、旅游带动型、小城镇带动型、移民搬迁型、专业特色型、中心村落型6种模式。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国外乡村建设 模式 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兆怀 张友祥
一、山东省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做法与问题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历届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的稳定。"十五"期间,尤其是2002年以来,山东省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光强
农业公共生产是新时期中国农业生产中新的组织形式,它一方面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解决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推进农业公共生产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永伟
公共支出是政府职能行为的成本,反映了政府的政策选择。由于历史原因,现阶段“三农”问题带来的社会矛盾依然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新农村,公共支出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扩大财政对农村和农业的支出规模,优化公共支出的结构,是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文章就新农村建设中扩大财政支农规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公共支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着力点。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公共支出 城乡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