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8)
- 2023(9403)
- 2022(7939)
- 2021(7537)
- 2020(6425)
- 2019(15090)
- 2018(15250)
- 2017(28832)
- 2016(15552)
- 2015(17626)
- 2014(17454)
- 2013(16613)
- 2012(15180)
- 2011(13708)
- 2010(14312)
- 2009(13112)
- 2008(12799)
- 2007(11576)
- 2006(10334)
- 2005(9346)
- 学科
- 济(59773)
- 经济(59691)
- 管理(39624)
- 业(36597)
- 企(30410)
- 企业(30410)
- 方法(25146)
- 数学(21393)
- 数学方法(20779)
- 农(17300)
- 中国(16902)
- 学(14820)
- 理论(13784)
- 制(12872)
- 业经(12859)
- 财(12829)
- 地方(12417)
- 农业(11015)
- 体(10146)
- 融(9903)
- 金融(9894)
- 教育(9721)
- 银(9712)
- 银行(9686)
- 贸(9644)
- 贸易(9635)
- 和(9364)
- 行(9311)
- 易(9275)
- 技术(8334)
- 机构
- 大学(215845)
- 学院(213187)
- 济(78688)
- 管理(77706)
- 经济(76705)
- 研究(73706)
- 理学(65626)
- 理学院(64770)
- 管理学(63087)
- 管理学院(62660)
- 中国(55950)
- 京(47935)
- 科学(46570)
- 财(38724)
- 所(37437)
- 农(35913)
- 江(34408)
- 研究所(33905)
- 中心(33721)
- 范(32134)
- 业大(31827)
- 师范(31825)
- 北京(30304)
- 财经(29870)
- 农业(28018)
- 州(27566)
- 院(26878)
- 经(26865)
- 师范大学(25539)
- 技术(25282)
- 基金
- 项目(139744)
- 科学(108580)
- 研究(103475)
- 基金(98745)
- 家(87283)
- 国家(86177)
- 科学基金(72656)
- 社会(62705)
- 社会科(59104)
- 社会科学(59085)
- 省(55669)
- 基金项目(50990)
- 教育(49292)
- 划(47058)
- 自然(47013)
- 自然科(45937)
- 自然科学(45922)
- 自然科学基金(45042)
- 编号(43333)
- 资助(41234)
- 成果(37263)
- 重点(31646)
- 课题(31286)
- 部(29976)
- 发(29448)
- 创(28543)
- 创新(26607)
- 科研(26313)
- 项目编号(26216)
- 大学(26209)
共检索到334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奋超
孔子思想的终极指向是践仁以成圣,这一终极追求必然包括成圣之何以可能的内在根据与实践途径两个基本方面;前者是本体论,后者是功夫论。本文以《论语》为基本文献来阐述本体依据和功夫路径之间体用一元的内在关系,由此展开,宋明理学中的一元论思维模式是对其继承和发展,而王龙溪的"良知见在"正是这一思维模式的典范和大成,将体用一元推向了顶峰。
关键词:
仁 良知见在 一元论 孔子 儒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乔见
孟子奠定了儒家性善论的传统,其所论性善的根据在于人皆有四端之心,其中恻隐之心尤为根本。朱子则以"性即理"来阐明性善的根据,认为"四端"是性体之发用,这就颠倒了孟子"以心(情)善言性善"的理路,同时他亦认为恻隐之心是四端之根本。王阳明以良知概念阐明人性善,良知绾合了孟子的四端,但阳明特别强调良知只是一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一个好恶,这就使"四端"的中心由恻隐转移到了羞恶心和是非心。现代进化论的研究表明,以羞恶为内核的是非心才是人类特有的良心,这一看法也为儒家性善说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儒家 性善 四端之心 良知 进化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玲
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对儒家的主要思想与地位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儒学对人际关系及社会结构的影响,研究了儒家思想对信息传播模式的辐射效应,阐述了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信息传播特征。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人际关系 信息传播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道宇
阳明心学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从事实与价值双重层面论述了良知的自然生长倾向:从事实层面看,良知在其本质上是生生不息的活物,在其原初形式上是具有生长潜能的不成熟形态,在其生长过程上是令人向往的快乐之旅;从价值层面看,良知的自然生长倾向具有充足的价值合理性,构成了不可或缺的人性信仰。这种论述构成了"善端生长论",回应了"人心为何主动向善"的道德难题。在此基础上,阳明心学形成了"教育即良知生长"的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即是教学生"正事"以培育良知生长与万物生长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是本体与工夫、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教学生正事"是手段与工夫,"育良知生长与万物生长"则是目的与本体。
关键词:
良知 自然生长 教育即良知生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丽娟 赖斌
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而生态旅游环境伦理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最本质的指导思想之一,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多是借鉴国外学者的观点并且还没构建出一套完整的体系。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其“仁礼观”更是深入人心。本文试图以儒家“仁礼观”为基础,从理性思维和道德规范的角度构建一套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生态旅游环境伦理体系理论基础,并首次提出生态旅游实践者的概念,界定了实现该体系的主体范围,从而构建完整的生态旅游环境伦理体系,并透彻地掌握其内在规律,更好地为生态旅游所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丹崖
故事发生在美国加州郊区的一个小镇上,那天,街道上静极了,盛夏的烈日炙烤着大地,没有一丝风。突然,马路对面出现了一个八九岁光景的男孩。他一边跑,一边摇动着手里的10元钞票开心地呼喊着:"阿姨,买几个香梨!"男孩眼睛直直地盯着对面水果摊上的一大堆金黄的梨子,径直朝水果摊奔来,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个时候,悲剧发生了——一辆疾驰而来的红色轿车突然闯进了这条街道,随着一声惨叫,男孩的身体倒在了血泊之中。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这条街道是明令禁止车辆通过的,那辆红色轿车竟然明日张胆地闯了过来,即使造成了事故,竟连速度都没有减,溜之大吉,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伟
在复杂现代性背景下重思中国发展道路、创生中国式现代性,是中国现代性的内在本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以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是中国教育现代性的内在必有之义,也是超越教育现代性的致思方向。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良知论传统,在教育现代性中重建良知论既可期予重构中国文教传统,也是中国参与教育现代性修葺的文化自觉。良知的现代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回归教育本真、重塑教育德性和寻获教育信仰三个方面。良知论只是一个可能的思想方案,不能寄予这一思想方案解决教育现代性的全部价值问题,但这一传统对于现代教育的救赎仍然不可或缺。
关键词:
良知 现代性 教育价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茅忠群
"良知"和"功利心"推动的创新,对社会的影响与结果是不一样的。源于"良知"的创新,更能对社会发展起到正向、可持续的作用;源于"功利心"的创新,带来的可能是灾难。2014年下半年,有一个问题一直占据着我的脑海:究竟什么样的企业才称得上伟大的企业?上网一查,有不少这方面的说法或定义,这些定义基本都是比较单一地从市场业绩、经济成就而论,也就是只把企业看作现代社会的一个经济组织而已。多年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我强烈感觉到这种观点的片面性。古圣先贤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说要天下太平,
关键词:
创新 良知 社会责任 传统文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黎军 李璧强
作为整个高等教育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现实中各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特征各异,但也表现出一些共有的演变与发展趋势,即从一元主导型模式向多元平衡型模式过渡。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质量保证模式 发展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修培生
社会主义引进市场运行机制,新体制要包容旧内容,出现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蕴藏着所有制再改造的方向。本文试从市场对所有制的撞击出发,探讨所有制改革模式——即“一体多元,一元多层”所有制模式问题。一、市场撞击所有制:矛盾与问题。所有制的属性,是人与人的关系。具体地说,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换其活动的关系。这是克服旧的所有制观点,形成新观念的重要理论前提。人与物的关系给人一个相对静止、僵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晓苗
传统的产品创新立足于物质思维,创新活动围绕物质实体直接变换或改进展开,而信息、能量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被"屏蔽",三者遵循"物质→能量→信息"演进路径,产品虚拟价值被忽略,创新过程显现出封闭性、边界性、控制性等特征。信息思维下的物质、能量、信息处于"等量齐观"的位置,产品创新遵循"信息能量物质"双向路径,三者共同参与实体价值与虚拟价值协同互动过程,产品创新显现出开放性、联系性、自然涌现性等特征。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成功典范,小米公司产品创新模式契合信息思维应用趋势,其现象级成功为企业运用信息思维开展产品创新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群
和谐理念贯穿中国传统法文化始终,形成独特的"息讼"与"无讼"的价值内核,并具有现代特质。和谐主义是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的高层次超越,是我国民事诉讼模式在转型期的发展向度与最佳选择。因此可以借鉴儒家和谐理念的现代特质,重新审视道德教化的独特作用,打破传统诉讼模式的禁锢,科学设定法官与当事人的权力与权利关系,从理念与制度上重构和谐的民事诉讼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金林
从古典企业制度到现代企业制度变迁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一元激励到多元激励的变迁。企业经营绩效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我国国有企业低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激励机制出现偏差。因此,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应是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多元激励机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姜汝祥
天理是规律,规律在人心,因此,"天理即良知"。凭良知(心)做事,即是按规律办事,但如何做到把规律与良知融为一体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查有梁
思维模式有四大基本类型:逻辑型、操作型、艺术型、交往型,还有其中两项或三项突出的组合型、四大类均衡发展的综合型。思维模式、课程分类、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智能分类、学习模式、气质类型、神经活动类型、全脑模型是相关、相容的,作者将它们统一起来,系统分析、反复调试,可以设计出有关思维模式、学习模式、教学模式的测评表。
关键词:
思维模式 教学模式 学习模式 分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教学实践模式与教师的实践思维——兼评“特殊教学认识论”
从“自我之我”到“他者之我”——现代管理思维境遇中的主体认知模式转向研究
Tik Tok海外运营风险应对研究——兼论中国App本土化向全球化思维模式的转变
“晋级比赛型”战略思维模式与冷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调整——兼论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新动向
试论韩国、智利与不丹经济发展模式之成功及不可模仿性——兼论破赶超思维立追随战略
改革电价模式;为推进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创造条件──兼论一种电价模式
以“人力合作”为纽带建立高职产学研一体的新模式——兼论“帮”文化与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
科技经济一体化模式探析——论“国家305项目”管理模式
供应链融资模式中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构建——兼论三维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从学院派到企业家:机会—资源一体化框架下科学家创业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