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6)
2023(11056)
2022(9139)
2021(8681)
2020(7393)
2019(16802)
2018(17046)
2017(33071)
2016(17836)
2015(20553)
2014(20732)
2013(20650)
2012(18720)
2011(16939)
2010(17678)
2009(17076)
2008(17299)
2007(16042)
2006(14605)
2005(13252)
作者
(51311)
(42490)
(42458)
(40674)
(27018)
(20043)
(19276)
(16359)
(16001)
(15439)
(14386)
(14257)
(13698)
(13671)
(13079)
(13075)
(12487)
(12458)
(12329)
(12184)
(10780)
(10418)
(10313)
(9686)
(9670)
(9602)
(9579)
(9543)
(8637)
(8176)
学科
(72565)
经济(72459)
管理(65348)
(61749)
(50773)
企业(50773)
方法(32850)
(29857)
数学(28836)
数学方法(28287)
(24921)
(24834)
中国(21111)
业经(20097)
农业(19046)
(16184)
(15723)
银行(15715)
(15319)
财务(15253)
财务管理(15211)
(14889)
企业财务(14363)
体制(13625)
(13069)
(12996)
贸易(12980)
(12722)
(12557)
金融(12554)
机构
学院(261447)
大学(259830)
(107393)
管理(105505)
经济(104798)
理学(88377)
理学院(87526)
管理学(86008)
管理学院(85504)
研究(80397)
中国(68982)
(57938)
(55080)
科学(44977)
财经(43382)
(41466)
(39816)
(39495)
(39035)
中心(39034)
北京(35192)
业大(34694)
研究所(34644)
(33132)
经济学(32233)
财经大学(31890)
(31538)
师范(31274)
农业(29896)
经济学院(28877)
基金
项目(159295)
科学(125899)
研究(120771)
基金(115558)
(98283)
国家(97441)
科学基金(84610)
社会(77223)
社会科(73087)
社会科学(73070)
(62474)
基金项目(60112)
教育(56518)
自然(52814)
(51662)
自然科(51579)
自然科学(51571)
编号(50732)
自然科学基金(50631)
资助(48290)
成果(42474)
(36082)
重点(35186)
课题(35079)
(34789)
(33110)
(33038)
教育部(31554)
国家社会(31401)
人文(31012)
期刊
(130779)
经济(130779)
研究(80476)
中国(57550)
(48243)
管理(44173)
(41068)
学报(33983)
科学(33927)
(31940)
金融(31940)
大学(28188)
教育(27832)
农业(26537)
学学(26449)
技术(24806)
业经(23613)
财经(22319)
经济研究(19453)
(19069)
问题(16899)
统计(13590)
理论(13494)
技术经济(13367)
(13210)
(12754)
现代(12597)
商业(12587)
(12522)
财会(12437)
共检索到412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咸月  何光辉  
“中关村”管理层收购表面上看是因为“亏损”企业的大股东急于脱手,经营者进行“蛇吞象”式的收购。实际上是一种效仿者众的管理层收购“做亏模式,”为了达到“将企业做亏后再买之”的目的,经营者通常处心积虑,从一开始就采取措施倒逼大股东就范;其危害十分巨大,不仅保护中小投资者将落空,上市公司扭亏增盈无望,而且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会成泡影。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针对“做亏模式”不同阶段特点予以控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桂芹  
MBO是西方常见的企业并购模式,它在改善管理层激励、降低代理成本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但作为一种企业并购的新模式,MBO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操作障碍。因此,必须为MBO运作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程才良  
国外的理论和实践表明,MBO是改善公司治理、提高公司绩效的重要方式,而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引入MBO以来,因其造成新的管理层“内部人控制”问题而备受争议。本文对MBO“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成因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实施混合型MBO模式及合理确定MBO的有效边界,以此对“内部人控制”问题进行控制的可行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大广  何小锋  
通过分析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管理层收购案例,MBO在我国的发展及现实存在的管理层筹资难、政策风险大、监管困难等问题,本文提出了运用PE模式进行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方案,并将社保基金引入其中,合理运用PE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解决多方利益纠葛问题。该模式将行政约束转化为经济约束,激励利益相关方主动推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从而帮助国企管理层完成收购并且获得相应报酬,与此同时也实现了国有企业利益的全民共享。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戴新民  石青  
管理层收购作为高风险的资本运作方式,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从管理层收购运作过程中所蕴藏的固有风险出发,指出管理层收购中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管理层收购的风险防范应从内部风险开始,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是有效应对这类内部风险的具体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静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管理层收购的特点,指出目前我国实行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出解决的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翔  徐邓耀  
本文首先全面归纳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然后深入剖析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积极意义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详细提出了规范发展管理层收购的相关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正杰  
管理层收购理念被引入我国是在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而且一度被认为是解决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灵丹妙药。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管理层收购在探索过程中也产生了极大的争议。问题集中表现在内部人控制引发估价偏低、收购程序暗箱操作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管理层收购进行分析研究,希望通过分析得出一些对我国管理层收购发展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德亮  和丕禅  朱磊  
20世纪 80年代中期 ,在美国的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中 ,管理层收购( MBO)狂热一时。 2 0世纪末期 ,MBO在我国也悄然出现 ,尤其是进入 2 1世纪以来 ,我国连续发生的几例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案 ,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三例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剖析 ,探究其发生的内在机理 ,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赖昭瑞  
近些年在我国曾一度出现管理层收购的热潮,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以及制度设计的缺陷,在管理层收购的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资金来源问题、法律依据问题、信息披露问题、收购价格确定问题、新的"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以及具体操作上的问题等。为了防止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在股市全流通问题解决之前,应停止国有股以管理层收购的方式向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转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化成  佟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小丽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正是“十五”大定方向、“十六”大要全面完成的全国性的一项重大经济使命。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中国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而产权制度的改革是重中之重 ,难中之难。国有企业中 ,国有股“一股独大” ,产权不明晰 ,委托人失效等问题严重。康辉旅行社的管理层收购改革尝试 ,给当前中国企业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案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才良  
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是当代世界各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难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国内外MBO所引发的股权结构变动特征进行了概括,重点对MBO的股权激励和股权约束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得出MBO是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改进的有效方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戴新民  石青  
文章从管理层收购运作过程中所蕴藏的固有风险出发,指出管理层收购中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管理层收购的风险防范应首先从内部风险开始,提出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是有效应对这类内部风险的根本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