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434)
2022(2140)
2021(2163)
2020(1823)
2019(4285)
2018(4723)
2017(8313)
2016(4735)
2015(4956)
2014(5031)
2013(4675)
2012(4305)
2011(3961)
2010(4140)
2009(4046)
2008(4146)
2007(3323)
2006(3199)
2005(3214)
2004(2845)
作者
(11785)
(10034)
(9923)
(9767)
(6584)
(4878)
(4644)
(3956)
(3656)
(3627)
(3528)
(3481)
(3474)
(3422)
(3322)
(3163)
(3162)
(2947)
(2895)
(2735)
(2732)
(2449)
(2428)
(2369)
(2358)
(2294)
(2160)
(2160)
(2062)
(2054)
学科
(16803)
经济(16771)
管理(13218)
(11470)
(10860)
企业(10860)
(8306)
(6565)
(6414)
体制(5892)
中国(5044)
方法(4856)
地方(4355)
(4346)
业经(4301)
数学(4183)
数学方法(4096)
(3643)
(3598)
(3518)
银行(3510)
(3486)
金融(3486)
(3474)
财务(3471)
财务管理(3459)
(3409)
税收(3402)
(3374)
企业财务(3343)
机构
大学(60041)
学院(58758)
(24164)
研究(24049)
经济(23628)
管理(20440)
中国(18467)
理学(16783)
理学院(16549)
管理学(16265)
管理学院(16119)
(14083)
科学(13527)
(13178)
(12604)
研究所(11086)
(10502)
中心(10117)
(10001)
财经(9841)
(8910)
(8884)
师范(8831)
(8651)
北京(8525)
(7931)
(7878)
业大(7569)
农业(7483)
师范大学(7362)
基金
项目(35100)
科学(27292)
研究(27276)
基金(24759)
(21638)
国家(21436)
科学基金(17896)
社会(16971)
社会科(15989)
社会科学(15983)
(13500)
教育(13129)
基金项目(12627)
(11549)
编号(11204)
自然(10779)
自然科(10497)
自然科学(10494)
成果(10449)
自然科学基金(10312)
资助(9902)
课题(8333)
重点(8236)
(8132)
(7830)
(7643)
(7411)
(7400)
教育部(7166)
国家社会(7019)
期刊
(31945)
经济(31945)
研究(22688)
中国(17417)
(12322)
教育(11253)
(9399)
管理(9145)
学报(8928)
科学(8155)
(8001)
金融(8001)
大学(7009)
学学(6306)
农业(5584)
财经(5459)
技术(4975)
(4795)
业经(4745)
经济研究(4718)
问题(4079)
改革(3776)
(3776)
(3232)
(2969)
职业(2934)
国际(2905)
(2886)
会计(2842)
(2821)
共检索到104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许耀光  
产权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我困,产权改革正经历着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离”的演化过程。这表明产权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逐步渐进和深化的系统工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肖金忠  
一、两权分离改革思路的提出两权分离的改革思路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并最终成为指导我国企业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我国改革实践的客观产物。1979年随着我国广大农村普遍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我国在城市也同时进行了企业改革的试点。从1979—1982年,我国企业改革主要是沿着放权让利的思路进行的,其主要内容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各种经济责任制。这种改革思路认为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是可以适当分离的,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昭月  吴柏钧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最基本的问题,该问题与农村土地制度息息相关。当前,所有、承包、经营"三权分离"农地制度的提出,是对现有农地制度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三权分离"对发展现代农业和提高农产品生产率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并且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这无疑将引起我国农村消费的新变革。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农地产权"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离"的制度变迁,对我国农村消费的新变革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纪显举  
一、“两权分离”与产权分割的共生关系国家所有制企业改革的思路是什么?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提法。一种认为“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同经营权分离;另一种认为是产权分割,实现企业内部所有权多元化。我认为,“两权分离”和产权分割二者可以兼容,而且具有共生关系,不能把它们看成是互相排斥的东西。二者的共生关系表现在,“两权分离”会派生出产权分割,即经营权会派生出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洪亮  
《社会科学报》1991年8月22日发表了谭文贤同志《“两权”只能相对分离不能彻底分离》的文章.文中认为:“在现阶段实行两权彻底分离是不现实的.根据我国目前的生产力状况,国家所有制作为一种公有制形式有其存在的内在根源,所有权、经营权只能相对分离,不可能也不允许通过完全独立的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去实现经济的发展.”文中还指出:“作为完全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必须具有完全的所有权,而这只能导致国家所有制的瓦解,并且还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等等.《经济日报》1992年3月6日也发表了郭福兴同志题为“企业只是相对独立”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福前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细胞,企业活力的大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快慢有正相关关系,因此,搞活企业,尤其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关键之所在。为此,我国学术界提出了企业改革的种种思路和方案,如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由于与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相比,股份制可以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更为彻底,因而这种思路受到学术界不少人的青睐。这种思路似乎认为,只要实现了企业财产的两权分离,就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沈凤阁  
加拿大所有的土地都被称作皇家土地。它既包括被平原、山地和水面覆盖的土地,也包括皇家授予的土地上的任何权利,利益和财产。加拿大的土地占有权分为三类:私人占有的土地;联邦占有的土地和省管皇家土地。加拿大林地占有权、处置权和它的所有权基本上是分离的。林地的所有权是用各种各样的占有权和处置权来表示的,占有权的具体形式有:木材占有执照,森林占有执照,木材销售执照,小块林地经营执照,林场经营执照和纸浆材占有协议。我国目前尚无一套林地管理方面的系统方法。我们应当借鉴加拿大的做法,使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立  罗帅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设为承包权和经营权,标志着中国农地产权由"两权分离"向"三权分离"转变。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此进行分析,认为"三权分离"的本质是农地产权束的分割与细化,体现了农地产权制度界定的相对性与渐进性;"三权分离"能够有效发挥农地产权的激励功能,对农民流动与土地流转产生积极影响;"三权分离"关键在于产权界定的有效性,须着重关注法律规范修正、权利落实、权利维护等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肖彦  祝笑梅  
投资效率对企业发展及其价值提升都有重要意义。我国具有特殊的治理环境,在金字塔层级的公司结构下,文章从产权特征、两权分离度的角度研究投资效率。选取2009—2013年深沪两市1 253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其中658家中央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595家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1 121家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两权分离度在不同产权特征下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权分离度与投资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国有企业两权分离度与投资效率负相关关系显著于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两权分离度与投资过度的相关关系显著于中央国有企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冀民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一些同志设计了改革全民所有制企业即国有企业的两权分离模式,即在保留国家所有权前提下,赋予企业经营权,以使其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这种模式在改革初期为理顺企业和国家关系起了一定的作用,并得到理论界和一些制定政策者的肯定。但是,笔者认为,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性质和深化改革需要出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邓承师  
本文认为,当“经理革命”的内涵已超出了两权分离的范畴之后,现代公司在两权关系上就必须突破传统的禁忌,超越现有各种应对“经理革命”模式的局限性,通过使经理有序地获得公司最大甚至是控股股权份额的途径,实现所有权和控制权在构造企业家成长和有序更替机制基础上的重新结合。只有这样,被两权分离所颠覆的公司成功逻辑才能够被重新树立,公司的发展及股东的长远利益才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花永兴  李永清  
经济学对两权分离的研究最重要的进展是商品供给经营权和商品需求所有权二权分离的理论,这是现代经济学理论革命的开始。对供给和需求的分离和平衡的核心就是经济学的全新,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就是在供给侧实行按劳分配,在需求侧实行按需分配,并建立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公共资本财产制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蔡仁华  
(一)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企业“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党的十三大再次肯定和重申了这一原则。赵紫阳同志在《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中指出:“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把经营权真正交给企业,理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关系,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两权分离”原则是否也适用于卫生事业机构?回答是“精神相通,原则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集体土地两权分离说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到目前为止,...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崔学刚  张宏亮  
企业的集团化伴随着"金字塔"式的多层控股结构的产生,"金子塔"股权结构带来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进而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文章运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金字塔"股权结构、两权分离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状况与影响机制。研究结论对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完善公司治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